从SKII事件看宝洁危机公关_宝洁危机公关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4:21:3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从SKII事件看宝洁危机公关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宝洁危机公关”。

从SK-II事件看宝洁危机公关

发布时间:2006-10-30 12:53:00 点击:1714

从某种角度上说,SK-II事件的起因与背景几乎与不久前的KFC苏丹红**如出一辙:同样的归属国、同样的大型跨国公司、同样被检查出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然而其结果却是天壤之别。肯德基依靠完美的危机公关化解了中国用户的抵触情绪,现在门前依旧车水马龙,丝毫没有影响营业效益。而宝洁公司却节节败退,不单丢掉了SK-II整个中国市场,而且在新加坡、韩国等地 也遭到战略性溃败,按照目前的进程走下去,只要被别有用心的竞争对手稍加利用,整个宝洁系列产品被中国大陆自发全面抵制也不是不可能。我们将这两件事联系起来看,不难发现,同一个起因,后果却如此悬殊的原因只有一个:公司的危机公关能力。

危机公关(CPR)是一个新兴的名词,同时也是现代任何中等以上规模公司必须具有的生存能力之一。它的存在如城市的消防,国家的军队一般。在平稳和安定时期完全没有作用,然而当真正危机到来时,一旦缺少了这种能力,或者处理不当,就能让整个高层架构全面崩塌。不可否认,SK-II在**之前一直有相当不错的口碑,而且,从宝洁其他相关系列产品来看,也对得起这个国际公司的品牌形象。就在两天前,香港相关部门还对SK-II做出了认可,甚至还查出EsteeLauder、Dior、Lancome、Clinque等知名品牌也存在重金属含量问题,而且比SK-II更为严重。那么为什么已经确信添有有害添加物质的肯德基没有受到冲击,而对人体是否构成危害还处于争议之中的宝洁却落了个人人喊打的骂名?

一直被坚持的“安全性”

21日,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现了新的三种SK-Ⅱ产品同样含有铬、钕两种重金属。这无疑给了宝洁重重一击。另据消息,其实在重庆及浙江等地,也分别查出了同类问题。宝洁不得不将SK-Ⅱ所有产品全面撤柜。

23日傍晚,宝洁中国网站被“黑”。从新华社最先报道“SK-Ⅱ品牌入境化妆品被查出违禁成分”新闻的10天来,宝洁上海及成都两处办公室被破坏,宝洁总部通知两地员工不要再去单位工作,等待公司新的通知。

而位于北京、广州的另两处办公场所分别增派了保安,北京分公司在原先的大门旁边又安装了一道门。同时,宝洁暂停了现场退货和电话退货,近期将对外宣布退货新规。

众多业内人士认为,出现危机的原因就在于,宝洁公司对于“SK-Ⅱ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并未添加铬、钕两种物质”这一观点的一直坚持。尔后的四次声明及退货程序,都是围绕这个观点所进行的。

但这段时间以来,宝洁并没有得到(或者公开)充分而过硬的证据,来证明SK-Ⅱ产品的安全性。

曾参与过江西消费者诉宝洁SK-Ⅱ案的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他支持宝洁坚守的法律原则,当一些问题并没有被法律界定清楚的时候,公司维护自己的产品,就像父母保护孩子一样,这种做法并没有什么错。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协会常务理事、江南大学化工系教授曹光群告诉本报记者,国内的化妆品法规是参照其他海外法规而制定的,并且也是选用了一个更为严格的法规内容。进口化妆品通常检查的是汞、砷以及铅等标准含量,铬和钕两种物质也属于化妆品的禁用物质,因此,本次查出的这两种物质确有悖于国家法律。但是,对于铬和钕的含量,国内的相关法规也没有予以严格的界定。

“简单地说,尽管都是属于禁用物质,但自然界存在这两种物质,并且进入化妆品也是不能避免的。”曹光群表示,“如制造化妆品的不锈钢产品,它本身的原料就含18%的铬。”

被迫修改的退货程序

有业内人士认为,宝洁公司在这次事件的处理上,存在对外信息不畅、沟通乏力、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这些加速了各类矛盾的激化。

得知产品出现违禁物质的消息后,9月15日这天,宝洁首发声明,并宣布公开受理退货。但其制定的退货条件却比较苛刻,不仅没有按照类似汽车、电脑等无条件召回的方式解决问题,同时更没有撤柜。

9月14日查出违禁物质的消息爆出后,措手不及的宝洁并没有得到重要的证据,但出于对公司形象和产品利益的考虑,坚持不撤柜。

资深公关人士吴东告诉本报记者,该事件关乎三大利益:公众(消费者)、宝洁公司以及经销商。考虑自身利益并没有错,但当危机到来的时刻,宝洁需要一种全新的思维。

“宝洁的反应已算迅速,但却过于仓促。”吴东认为,不管产品的质量是否过关,一旦出事,就需要按照国际惯例办事,即无条件召回。吴东说:“很可惜,宝洁没有这样做。”

但美国波音公司前首席中国公关顾问李意欣则表示,在法律没有认定这种产品确实有问题的情况下,退货是对自己利益的保障。因为“退货”和“召回”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召回就是承认自己出错,而我认为宝洁的做法没有任何错误。”

其最初的四条“退货程序”,是致使SK-Ⅱ事件影响扩散的“导火索”。

四条程序中的第一条,宝洁就以保护自己产品和公司的形象不受损害作为基础,即要求消费者出示医院证明,力图反证自己产品的安全性。

在舆论压力和消费者的不满下,宝洁从四条逐步改为三条,进而回到了“无条件退货”的原地。

这些行为,都基于宝洁对“产品安全”这一说法的力挺原则。

失败的危机公关

9月20日,全国各地实行集体退货的第一天,宝洁发出的退货协议上仍在强调SK-Ⅱ产品的安全性。而由于没有加盖公章及法人签名,其退货协议的有效性被人质疑。消费者不仅担心自己是否会拿到钱,更对宝洁公司的态度打上了一个问号。

多年经销SK-Ⅱ的一位人士向本报表示,从一开始他本人就有某种预感,宝洁SK-Ⅱ的问题绝对不只是一个批次的问题。但宝洁没有经过反复求证,就紧急对外辩称是一个批次的问题,这种结论并不明智。

“当然,宝洁已尽其所能开展了很多补救工作,比如报销消费者的打车费,最后实行无条件退货以及开通服务热线等,都表现了一个企业的大度和服务精神。”吴东表示。值得注意的是,这10天里,宝洁一直没有召开新闻发布会。据宝洁公司一位内部职员向本报透露,由于公司没有与国家质检总局等有关部门达成一致意见,所以无法开会发布新闻。

宝洁公司一位内部人士表示,很多中层都建议公司能够尽快召开发布会,但公司所讨论的核心问题只是以下两点:SK-Ⅱ要不要暂时撤出中国市场,是否能早点看到那批出事的产品。

“第一点现已解决,但因速度太慢,出现了接二连三的各类事件。这也是宝洁多年来在解决危机事件中的一贯做法,即不主动与媒体沟通。同时,一旦出事,公司也往往坚持一个重要的原则,即表态‘我们的产品没有问题'。”吴东说。

对于第二点,就是宝洁希望能在新闻发布会上给媒体和公众的重要交代,但却尚未与政府部门协调完毕。这是宝洁公司内部员工告诉记者的。李佳怡在22日这天员工大会上回答员工们其中一个比较关心的问题时,也给出了大致相近的意思。

公关技巧第一,还是态度第一?

宝洁等品牌大佬的危机公关应该是有丰富的经验和功力,但是,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危机公关的一些策略也需要更新,如果处理不当,反倒成为公关陷阱:

1、对于危机公关而言,传统的那句话“态度决定一切”仍是至理名言。太过于强调公关技巧,却没有传达出到位的态度,不利于危机的解决。在SK-II事件中,宝洁拥有非常高明的公关技巧,却没有准确的态度,是解决问题的态度,还是一个良好企业公民的态度,并没有让公众看出来。反倒是态度屡次发生变化。

事实上,很多危机发生后,就是因为当事人没有传达出准确的态度,而使危机扩大化。一个例子是前段时间的联想裁员危机,后来有个帖子“联想不是我的家”在网上广为流传,后来柳传志出来表明了一下态度:“联想确实有一些战略上的失误由员工承担。企业要诚恳地对员工说对不起。”柳传志勇敢地承认,裁员的责任确实归结于领导。危机事件基本上到此为止。

2、危机公关论,只有公关才能解决危机,忽略危机管理。事实上,面对危机,刻意强调危机公关,而忽略危机管理,则是另外一个陷阱。危机管理的关键就是未雨绸缪,在危机发生之前就把它消灭掉。事实上,早在1年多前,SK-II已经因为违禁成分遭到消费者起诉,并引发了一场危机,但是,SK-II并没有从危机管理的角度去消化这个危机,从而在1年多之后再次爆发。

3、加强防守的“鸵鸟策略”。发生危机后,很多公司不由自主地进入到加强防守的“鸵鸟政策”,并不是积极应对公众的问题。

4、面对尖锐质疑,有“回答”,却没有“回应”。“回答”和“回应”是两个概念,“回答”是积极的给出答案,而“回应”则是被动的公关语言。在前段时间的柯达问题相机事件中,身为知名品牌的柯达,在公众质疑下,表现的很不坦诚,面对CCTV记者的采访,其新闻发言人就是只有“回应”而没有“回答”,全是一些公关辞令,反倒带来负面影响。

从宝洁SKII“铬钕门”看危机公关

从SK-II“铬钕门”看宝洁的危机公关摘要:很长一段时间内,SK-II毫无疑问是宝洁高端美容市场的领军品牌。虽然SK-II在中国市场一度曾风光无限,也一度走入低谷。自2006年9月14日被......

从霸王危机事件看危机公关

从霸王危机事件看危机公关一、事件背景事件主角:霸王、发生时间:2010年7月、危机根源:媒体报道、危机类型:产品质量危机。 短短二三天时间,霸王经历了企业最惊险生死劫。2010年7......

从丰田召回事件看危机公关

从丰田召回事件看危机公关概述丰田汽车公司由于踏板问题等汽车缺陷在全球范围内大量召回汽车,一系列事件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面对全球性的危机,丰田展开了大规模的危机公关......

从丰田召回事件看危机公关

从丰田召回事件看危机公关关键词:丰田“召回门”、危机公关、企业形象、国家形象内容摘要:自1970年代以来,日本汽车制造业一向以高科技含量和高品质在全世界享有声誉。此次丰田......

从丰田召回事件看危机公关

从丰田召回事件看危机公关丰田雪崩式的召回始于美国,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丰田公司接连曝出油门踏板、驾驶座脚垫、刹车等部件存在缺陷,累计逼近1000万辆汽车的多起“召回门”事......

下载从SKII事件看宝洁危机公关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SKII事件看宝洁危机公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