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赣南的客家民俗旅游(定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赣南客家民俗调查报告”。
论赣南的客家民俗旅游
摘 要:赣南是客家人形成的重要区域,在这里广泛分布着颇具特色的客家民俗风情,对现代旅游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本文拟从客家民俗旅游价值、旅游地位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客家民俗旅游发展的构想。
关键词:赣南客家;民俗旅游
赣南是历史上客家民系形成的重要区域,也是客家人的最大聚居地,这里除赣州市章贡区均为客家聚居区,客家人口800多万,占赣南总人口的96%以上。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www.daodoc.com 提供由于历史上南迁的北方汉人与当地土著的相互交融以及山区的相对封闭性, 这里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客家民俗风情,如盛大的传统节日, 丰富多采的饮食、服饰文化,古朴的婚丧嫁娶习俗,古老的宗教仪式,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千姿百态的民间歌舞等。所有这些,构成了独特的客家民俗旅游资源。
一、赣南客家民俗的旅游价值
1.客家民居与旅游围屋是赣南客家人特有的民居建筑,其风格造型为世界建筑史上绝无仅有的,受到国内外建筑师和文史工作者越来越强烈的关住。特别是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围屋已成为众多旅游者参观、游览、考察、研究等特有的旅游产品。赣南围屋主要以龙南、安远两县最为集中,也最具代表性。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www.daodoc.com 提供围屋平面多为方形,有“口”字和“国”字两种形式。前者除四周围屋外,围内别无房屋;后者则在围屋内还建有一座带祖堂的主体建筑,是客家人常见的那种府第式民宅。建筑材料多以砖石为主,墙体大多采用俗称为“金包银”的砌法。其外墙厚0.8米~1.5米之间,围屋四角建有朝外凸出一米左右的炮楼(碉堡),并设有炮眼、炮孔,具有极强的防御功能。围屋建筑是时代的写照,是客家人智慧的结晶,构成了客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中一道靓丽风景。可开发成具有民俗特色的围屋饭店,使旅游者在享受舒适休息的同时,感受围屋浓郁的乡土气息,领略其中奥妙的建筑艺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2.客家食俗与旅游由于受中原习俗和当地历史、地理、气候、物产的影响, 赣南形成了品种多样、内容丰富、独具特色的客家饮食文化。特别是赣南的擂茶最具风味,其制作工具、原料、方法、功效、风味都别具一格。擂茶有一套称为“擂茶三宝”的工具:陶制擂钵、擂棍(油茶树干制成)、竹篾制成的“捞子”,在制作过程中其三宝缺一不可。擂茶原料由茶叶、芝麻、甘草、花生、大豆、蒜头、爆米花构成。一钵制作完毕的擂茶,集香、甜、苦、辣于一体,茶味真,香意浓,不仅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而且还有消痰化气,健脾养胃、滋补长寿之功效。擂茶在客家山区十分盛行,招待客人,正月新春,大人祝寿,小孩出生等喜庆日子是不可少的。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www.daodoc.com 提供品尝风味独特的饮食在旅游活动中是不可缺少的内容, 是旅游活动的主要目的之一,其目的也绝不仅仅为果腹,更重要的是体验异地风情,获得特殊的感官和精神享受。在开发中可以有适当的表演,或让游客参与食品的制作过程,导游不失时机地介绍客家的饮食特色及有关传说、趣闻,使游客从中得到多方面的享受。
3.客家农耕习俗与旅游赣南客家地区多种植水稻、蕃薯、大豆、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有花生、油茶、芝麻、麻草、茶果、药材、蚕桑、蔬菜等等。先民多以铲草烧火土和将铲除或拔下的杂草在水田或畜栏内呕腐以充肥料,这种原始的积肥方法如今仍在使用。提水灌溉工具还保留有古老的辘轳、龙骨车、筒车。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www.daodoc.com 提供这些农事习俗、生产工具和灌溉工具,对旅游者特别是城市中的中小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如能参与到其中,手拿锄头或镰刀,脚踏龙骨车或与客家人“同劳动”,必将给旅游者带来兴趣和新奇的感觉。可推出“田园风光游”、“农家生活游”,让游客在领略客家地区田园风光的同时,亲身体验一下客家人的农事生活。
4.客家节日民俗与旅游赣南客家民俗节日众多,如过年、立春、“吃完七种羹,各人做零星”的年初七,元宵节、天穿日、惊蛰、春社、花朝日、清明节、立夏、四月
八、端午节、六月
六、入伏、中元节、尝芋、中秋节、重阳节、下元节、冬至。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活动内容,如舞龙灯、舞狮子、舞茶灯、踩高跷、跑旱船、饮酒吟诗作对赋词,扭秧歌、观灯、花会、龙船竞渡等。客家人的节日民俗是最具旅游价值的,可在不同季节组织游客观赏或参与客家人节庆活动,并由导游人员详细讲解这些习俗的意义及有关神话传说。
5.客家婚俗与旅游客家人的婚姻观念是传统的“传宗接代”,而且定要“明媒正娶”、大办酒席。婚姻的方式依照古制要经过“六礼仪式”,即说亲、送定、报日子和送聘金、盘嫁妆、接亲与送亲、拜堂与闹洞房。这是客家人结婚的六个程序,而每一个仪式都有特定的习俗、热闹的场面和深刻的含义。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www.daodoc.com 提供如“送灯打甄盖” 是赣南客家富有特色的一项喜庆活动,他既是春节期间舞花灯、闹元宵的内容之一,又是客家婚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结婚之后,新媳妇娘家及族亲好友,都必须向新婚夫妇敬送一盏“麒麟送子灯”,祝愿新婚夫妇早生贵子;而婆家除隆重接待宴请来宾之外,当晚还必须举行赞、唱、玩、闹“打甄盖” 的活动。婚俗旅游除了观赏也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可开发出由客家男女青年表演,从接亲到拜堂、入洞房的整个仪式和过程, 或者让游客扮成新郎或新娘亲历其中的某些仪式,让游客再做一次新郎或新娘,这样定会使游客兴奋不已。
6.客家宗教与旅游客家人的宗教信仰,除传统的佛教、道教之外,还有众多的民间俗神。据不完全统计,寺庙、道观在赣南客家地区的分布达2千多座。客家人除了主祀神外,还祀有五花八门的鬼神,一同供奉在寺观庙堂里面。有庙有神的地方都有庙会活动。赣南客家地区的许多村落或社区每年都要举行一到二次定期的庙会活动,会期达七八天至二十天之久;而且整个庙会活动盛况空前,规模之大出人意料。如游神是庙会活动的一个最主要的节目,有鸣锣、鼓乐、彩旗、花灯、船灯、龙灯、台阁、放铳,抬着神像沿街或沿乡村田间游行,浩浩荡荡, 爆声连天,甚是壮观。庙会由于举办的活动比较丰富,因而会吸引众多的游人赴会,游人来了就要吃、住、行、游、购、娱,这样势必给当地带来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样庙会活动又成为游览、商贸交易的盛会。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www.daodoc.com 提供从旅游经济发展的角度讲,客家人的庙会活动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利用庙会旅游来吸引游客达到发展经济、繁荣市场的目的。
7.客家文艺民俗与旅游赣南客家民间文艺内容非常丰富,有深情的山歌,清脆、抑扬的唢呐,丰富多彩的灯彩,以及采茶戏、舞龙灯、舞狮、打花鼓、踩马灯、诗歌、传说故事等丰富又独特的文艺民俗。客家文艺民俗在旅游业中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由于它是有形的、潜在的、可以移动的,较之其他旅游资源在内容上更接近客观现实,易于游客接受。它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又可以提高游客的鉴赏水平,陶冶情操,从而增进对客家民俗文化的认识、了解。因而,赣南客家文艺民俗可以开展多种旅游项目,如“客家文艺艺术专题旅游路线”,“客家文化艺术节旅游”,及组织大型的客家灯彩舞会,灯舞、船灯舞、采茶舞、茶蓝灯舞、龙灯舞、贝壳舞、秆龙灯舞、鲤鱼灯舞、麒麟送子灯舞。
二、赣南客家民俗旅游的地位
1.民俗旅游极富魅力据旅游部门的资料,在一次抽样调查中得知,旅游者心中的旅游第一吸引物,认为是风光名胜、文物古迹的占37%, 认为民俗风情的占63%。可见,目前旅游市场消费正向高层次发展,旅游者不仅仅满足于观光、度假式的旅游,而更注意在旅游中寻找差异、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满足猎奇心理, 从中获得多层次美的享受。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www.daodoc.com 提供所以,旅游活动的参与性、差异性、独特性、趣味性、知识性是人们外出旅游的主要动机,而最能够全面满足这一需求的吸引物,无疑是民俗旅游。
目前,民俗旅游活动,在各地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成为各地旅游资源的重要组织部分。如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台湾台中高山族文化村,闽南泉州鱼村乡俗旅游,赣北鄱阳湖渔船婚礼观赏游,香港宋城文化游等都是很好的实例。赣南客家民俗旅游资源,在相当程度上还处于“藏在深山人未知”的待开发阶段,丰富的客家旅游资源还没有充分地开发和利用,甚至许多县(市)具有旅游价值的客家民俗旅游资源正在被同化甚至在消亡。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各级政府、旅游部门,没有把旅游业当作一项产业来抓,没有深入了解当今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没有了解开发客家民俗旅游文化的深厚内涵及其价值,而把开发重点主要放在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上。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www.daodoc.com 提供客家民俗旅游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吸引力,如能得到及时、合理、充分的开发,必将丰富赣南旅游的内容,提高旅游文化品位,增强旅游市场的竞争力,从而对赣南旅游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2.赣南旅游资源的优势比较旅游资源就其内容来说,大致可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三大块。自然旅游资源是天然的,是永恒的,与各地自然条件相关,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特征。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历史的沉淀物,它具有历史性和局限性特征。
从赣南自然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自身价值评价体系、数量、吸引能力、组合状况、区内分布、知名度、环境容量等因素分析,与本省及邻近省区的旅游资源有一定差距。如:从自然风光来看,具有较大的吸引力、高知名度、较大旅游市场和环境容量的有庐山、井冈山、龙虎山、三清山、鄱阳湖、广东丹霞山、福建武夷山等国家级风景旅游名胜区。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www.daodoc.com 提供赣南由于缺乏这样的旅游区,虽有安远三百山、龙南小武当山、上犹陡水湖,但目前只能满足区内旅游者的需要。从历史文化古迹来看,赣州通天岩是全国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区,可以说有较高的知名度。然而,其环境容量较小,景观单一,不能形成较大的接待能力,加之在景区内由于缺乏保护措施,使得一些石窟、石刻面目全非,从而降低了其观赏、研究的价值;瑞金市有多处全国重点革命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其历史发生的时间长,景观地域组合较低,适应范围较小,所以也不可能形成较大规模的接待能力。然而,赣南客家民俗旅游资源评价的体系中却占着绝对优势。
一是内容丰富,类型齐全,从衣、食、住、行的物质文化,到生产、交易、消费、生活的经济文化至婚丧礼仪, 岁时节令的社会文化等都表现出其丰富多样的类型。二是分布广,而又相对集中,在赣南各县(市)、乡、村、寨均有客家民俗旅游资源的分布,如客家围屋多集中于龙南、安远、定南等县;宗教庙会活动多集中于石城、宁都;门榜多集中于上犹;客家山歌、唢呐多集中于兴国、于都;客家食俗、婚俗等则在各地又表现出不同的特色。这样对于组合客家民俗游旅游路线,丰富旅游路线的内容非常有利。三是适应范围广, 无论什么层次的旅游者,无论国内国外旅游者,都能参与到其中。四是旅游容量大,赣南面积为3.9万平方公里,客家民俗文化就生长在这块土地的村村寨寨,构成了客家民俗旅游资源分布广的特点,因而能够形成较大规模的接待能力。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www.daodoc.com 提供五是赣南客家人热情好客,对发展本地旅游经济的积极参与态度高,这样为旅游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对于赣南旅游业来说,应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在自然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存在差距的情况下,应调整赣南旅游资源的开发思路及旅游投资方向,重点把客家民俗旅游资源作为自己的优势来开发建设。
3.广阔的客源市场客源市场的分析是评价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条件之一。客家人的分布在全球辐射了6大洲60多个国家与地区,总人数6000多万,其中国内客家人约5500多万,主要分布在江西赣南、福建闽南、广东粤北、广西、四川、海南等地。这里是客家人的发祥地和聚居地。海外客家人约500多万,主要分布在我国港澳台地区、东南亚、澳大利亚、日本、瑞士等国家和地区。这些分布于海外500多万客家人是我们的客源市场。对赣南客家人来说,天天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日常生活,往往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然而恰恰是在这些不起眼的凡人琐事中,蕴藏着浩瀚似海的,对国内和国外旅游者有强烈吸引力的旅游资源。赣南为客家发祥地和聚居地,对于在海外的客家人来说,这里是他们寻根问祖、探亲访友、旅游观光的重要目的地。
三、赣南客家民俗旅游的发展构想
1.注重“客家”名称的渲染名称是视觉识别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可以通过视觉传播信息,在人们的记忆中具有较高的回忆值,同时它也是对外形象的基本要素,人们一般首先从名称中来认识和区别事物。因而,“客家”名称应重视在各种产品、商品、食品、企业、公司当中的运用,如:兴国卷烟厂生产的“客家”香烟, 石城酒厂生产的“客家”酒酿,赣州“客家”汽车出租公司等都带有浓郁的客家文化气息。同时还可推出如“客家”宾馆、“客家”旅行社,“客家”学校,“客家”医院,“客家”公园等,从而引起游人注意。让他们通过各种感官了解和熟悉“客家” 这一名称概念,达到传播、宣传和广告的效果。
2.客家民俗旅游资源应注重高品位开发客家民俗旅游资源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在开发中要有自己的特色。应突出传统性、古朴性、乡土性,真实地反映客家民俗的历史与文化。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www.daodoc.com 提供切忌那种标新立异、生搬硬套、低格调、歪曲民俗文化、传播封建迷信活动等文化糟粕的出现。可通过建立“客家民俗村”将各种客家民俗文化精华集于一村。
3.客家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外来者的涌入,异族以及同族异地的文化、思想意识、生活习俗随之而来,赣南客家民俗也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导致客家民俗风情的独特性被逐渐同化、削弱。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www.daodoc.com 提供如赣南客家民居原多为风格独特的围屋建筑和府第式建筑,而如今取而代之的是钢筋混疑土的现代砖房;客家服饰的传统特征是儿童服饰以狮子风帽为特色,客家妇女盘、系罗帕、穿花边大襟衫、围裙、绣花鞋, 配以腰链和牙牌、手镯等银饰,而如今穿传统服饰的人已不多见,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现代服饰。保护措施:一是建立“客家民俗博物馆”、“客家民俗文化村”,采取封闭性保护措施,防止被同化;二是利用录像、录音、摄像等方式记录客家民俗的民居建筑、舞蹈、婚俗、庙会、节庆等民俗活动,防止流失。
4.赣南客家民俗旅游开发的类型
(1)客家民俗观览型开发。主要以客家民俗设施、民俗陈列为主要形式,开发客家民俗博物馆、客家民俗文化村,以实物、图片、文字、影像、导游讲解来介绍客家人的民俗风情。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www.daodoc.com 提供在旅游路线的设计中可作为路线的第一个节点,使游人可以集中观赏各类客家民俗风情,初步了解客家民俗的文化,掀起旅游中的第一个高潮,提高游兴。
(2)客家民俗参与型开发。亲身体验民俗风情,感受浓郁的民俗气氛是民俗旅游的最大魅力。开发赣南客家民俗中的歌舞戏、庙会活动、擂茶的制作,工艺品的制作、种植、节日民俗活动等让游人参与到故事中,同客家人共同游戏、生活和劳作,过一次异乡情调的生活,让游人留连忘返。
(3)客家民俗休闲型开发。以度假的形式,让游人在客家山村、山寨、围屋中小住数日,从而对客家人的衣、食、住、行有亲身体验,对客家人的文化加以了解。可以推出“客家田园风光游”、“客家文化研讨游”、“客家围屋农家游”、“客家寻根祭祖游”等旅游项目,使每一个旅游者到赣南后不虚此行,获得多层次、高品位的美的享受。
赣南客家婚俗1、议婚,意即说媒。2、订婚,俗称“定亲”。定亲后男方要提前半年左右初定迎娶日,并择吉日带上礼物送到女方家,此谓“报日子”女方同意的话则按日期赶制嫁妆,准备出嫁......
【导语】刀豆文库的会员“shenz”为你整理了“赣南客家文化艺术”范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参考借鉴作用。赣南,有着约占江西四分之一的国土面积,近4万平方公里的沃土蕴藏着......
赣南客家围屋导游词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导游,时常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的主要特点是口语化,此外还具有知识性、文学性、礼节性等特点。那么什么样的导游词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赣南客家围屋导游词,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赣南客家围屋导游词作为一名具备丰富知识的导游,通常需要用到导游词来辅助讲解,导游词一般是根据实际的游览景观、遵照一定的游览路线、模拟游览活动而创作的。如何把导游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