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赣南客家传统的婚嫁风俗文化的调查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赣南客家民俗调查报告”。
对赣南客家传统的婚嫁风俗文化的调查
姓名:曾慧
学号:200950107
现如今,当说起结婚这两字时,著着白婚纱美如天仙的新娘、帅气的新郎、神圣的教堂、庄严的神父等各种充满西方色彩的婚礼现场便立刻映入了很多年轻人的脑海中,当问之对于家乡传统的结婚习俗时,很多人的表情都是漠然或是摇头称不知,似乎很多传统的婚嫁风俗已经开始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当中变得陌生和无知了。所以,我觉得对于婚嫁风俗文化的调查是很有必要的,需要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这份不可丢失的文化。
俗随时变,随着社会的发展,时至今日,虽然各阶层繁简不尽相同,但生活在乡镇的平民百姓,依旧还是保留了许多旧时的婚嫁风俗并沿用至今,尤其是赣南这片充满着浓郁的客家风土气息的土地,时常都能从老一辈的人那儿听闻关于婚嫁那些事儿,通过数天的走访家乡本地人,参加数次婚礼现场,以及查阅相关资料和询问家人,对于赣南地区的婚嫁风俗文化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总结。现在,我将赣南客家传统婚嫁风俗按时间顺序分为婚前礼俗、婚事礼俗和婚后礼俗来叙述。
一、婚前礼俗
婚前礼俗,即是结婚之前的礼节风俗,换言之,通常是指从提亲到“暖轿晡” 之前这段时间。一般包括行提亲,访家,行定,送节,报日之礼。
1、提亲
客家人口中的“看妹崽子”就是提亲,也就是说媒的意思。采访者告诉我们,为了表示明媒正娶,婚姻合理,当父母觉得儿女已到了适婚的年龄,便会托媒人去四处打听,物色门当户对的人家(客家人一般同族同姓不联婚),而通常是男方托媒(老人家说,若是女方托媒是会被笑话的,即所谓的“倒伐媒”)。因此,客家人的婚事是要由媒人来说合的。而媒人打听后,若发现有可配得对象时,媒人便会努力去游说女方家庭,如果女方家庭有意,便择日与男方见面。见面时,也有一些讲究,比如,见面时,男方是须给女方“见面礼”,而为了图吉利,金额的尾数通常是“九”,以表示长长久久之意。如果不同意,则婉辞谢绝,并退还“见面礼”。如果双方同意后,就要互告男女生辰八字。回去后,各请算命先生来合八字。如八字合得来,不会相冲相克,就写出庚帖(俗名婚单),各置于香案之上,如三天内无不祥之兆,则认为“合八字”,这门亲事就定下来(如八字不合,男方要把女的庚帖送还女家)。这就是“看妹崽子”的全过程,也是赣南客家婚仪的开端。
2、访家
以前常常听说的“拉屋场”,今日终于知道原来就是访家的意思,也叫“睬嫁场”,是指“看妹崽子”之后,女方得到男方的邀请,在家人和媒人的陪同下前往男方家,察看男方的家庭、亲戚、邻里等情况。而访家时,男方则要置办酒宴款待女方家。待酒宴散后,男方发给每位客人一个红包,金额视亲疏不等。临走时,男方撑好女方不论晴雨均带的雨伞为其送行。惜别时,女方则收回雨伞并回赠“送伞包”,以示满意。尔后,男家则选吉日托媒人告知女家“行定”。
3、行定
待女方去男方家“拉屋场”完之后,则就表示双方都同意这场婚事,于是,便要正式把婚事给定下来,也就是行定。通常是指男方在媒人的陪同下,择吉日前往女家定婚的习俗,女方根据俗规和男方家境列出彩礼数目,其中包括操办婚宴的“三牲(猪头,鱼,肉等)”数量;孝敬双亲的“恩恤礼”;置办嫁妆的银钱等。女方父母、哥嫂、叔伯、外祖父母等都要出场。吃完中饭后,女孩子要出来见面,称男家父母为爸妈,两家父母相互称亲家公、亲家母。
4、送节
在行定后,婚事关系确定下来,男方依客家习俗逢端午、中秋、重阳、春节等节日向女方送礼。送节,亦称“捎节”。而不同的节日所送礼物不一样,通常捎端午节时除送“三牲”外,还会送些夏令时节的服装、雨伞、扇子、苎麻粽子之类的东西;送中秋节,礼物大体与端午的相似,不过粽子改为月饼、柚子等;送年节,则送些冬季服装、火笼、苎麻等礼物,有时还会添些年果年糕,而所送“三牲”的份量则要更重些。但送节不论送哪一个,礼物均须贴上红纸或染成红色,以表吉祥如意、红红火火。
5、报日
通常,在行定后,婚事定下以后,男方要请算命先生择定归门日子,包括新娘出门的日子、时辰,到男家后归门的时辰,此外女方裁红衣、男方铺床的日子也要同时择定,确定后便用红纸具书成贴与彩礼数目一并送至女家,俗称“报日”,过去也称“过茶”。而女家接到报日则对日期进行复验,俗称“册日子”。
二、婚事礼俗
行嫁与接亲是赣南客家婚俗中最隆重的仪式,要举行一整套项目繁多的礼仪。也就是在准备婚礼期间以及婚礼上的一些礼仪习俗。在传统的赣南客家地区,不举行结婚仪式,人们也不承认这门婚姻,因此归娶仪式显得异常神圣。
在归娶仪式中,男女双方的礼节是不相同的。男方在归娶前一天早晨,为祈吉祥、求喜庆,举行贴红双喜、红喜联,宰生猪并喷洒猪血到门联和横批上以驱邪求吉,称之为“祭门神”;在归娶前一天晚上,男家点燃迎亲花轿内的“斗莲灯”,又称“交亲灯”,谓之“暖轿”,此礼节称作“暖轿礼”,亦称“暖轿晡”;在“暖轿晡”当晚的晚饭过后,新郎在“吹倌”的乐曲声中,由司仪官引领祭祖敬神、拜母舅,此仪式叫做“贺郎礼”;除以上各种仪式后,男方还须行“安床礼”。“安床礼”则是男方为新人缝被叠褥、铺床挂帐时举行的仪式。安床挂帐者通常必须是“福禄寿全”的女人,安床时,众人喝彩、唱吉利之词,安床后还得让一男童“翻床”,以祈生男。
女方在出嫁前一天须行“开面礼”,即由族戚中“命好”的两位妇女用两根丝线绞去新娘脸部汗毛,为其开容,以示姑娘成人可以出阁嫁人的仪式。在“暖轿夜”,女方与父母姐妹同桌吃饭别话,以感谢父母养育之恩,倾述姐妹深厚之情,也就是赣南人常说的“吃爷娘饭”。女子在出嫁的前一天,还要行“哭嫁礼”,也称“叫新娘子”,所哭内容多为叙述父母养育之恩,咒骂媒人和接亲之人,通常哭声愈凄厉愈好,而不哭则被视为不体面,不哭不热闹,不哭家庭不兴旺,不哭会被笑之忘本。
婚礼当天,新郎进行化妆,叩拜祖宗吼随同唢呐手、先生(礼生)、媒人等到新娘家迎亲。而新娘子则要化好妆,叩拜祖宗。迎亲队伍一路吹吹打打,有说有笑。当他们临近女家时,新娘的母亲便来到房中陪女儿“哭嫁”,所哭内容多半
诉说自己命苦之言或叮嘱女儿嫁后要孝顺公婆兄长等。当队伍到女家门前时,孩子们赶紧在门前架凳阻拦,俗称“拦轿”。直到男家主事撒些小额硬币后他们方才让其入内。进门后,新郎首拜岳父母,并给众亲友敬烟,男家主事随后呈拜贴,拜太世翁婆、拜亲家,奉礼目,分发各类红包,如“恩恤礼”、“整容礼”、“沐浴礼”、“扶迎鸾礼”、“步仪礼”、“云厨礼”、“秉烛礼”、“司翰礼”等。当归门时辰一到,唢呐手便来到新娘闺房门口“吹”促新娘“出亲”,但新娘一般不会轻易“出亲”,而是紧抱“手箱子”(箱内装的是新娘哭嫁钱)号陶大哭,以示依恋,这时新娘的哥哥和叔叔到新娘房间把手箱抢出来,箱子被“抢”,司娘趁机蒙上盖头,罩上米筛,通常在“抢手箱”时,如果新娘出亲时不哭不“赖”,则会被人骂为没良心。凤冠霞披、红衣绣鞋的新娘出屋时,在喜炮声中由长辈和媒人牵着头顶簸箕的新娘走出闺房,过一门槛给一个红包,然后在大厅的上厅叩拜祖宗,再由哥哥或弟弟背到大门前送进香车(或花轿、单车、汽车),由新郎带路,在送嫁姐妹和弟弟(一般是小男孩,寓意早生贵子)的随同下起程,在吹吹打打的男方接亲队伍的簇拥下,来到鼓乐相迎的新郎家。男方家的亲朋好友恭候在门口用鞭炮迎接,并请送嫁的亲戚进屋喝茶,但新娘仍要站在门前的摸篮(米筛)中“站性子”,表示到婆家后不能任性,必须蹈规守矩,懂得方圆,待鞭炮燃放后,由手持点燃火把的婶子或嫂子牵着新娘进入新房(火把一般由竹片、丝茅、桃树枝、红绳组成,寓意驱邪迎新),并分撒花生等果品。然后开始就餐。其入席是很有讲究的,正酒那天的首席是由舅舅坐。在酒席上还有一种独特的客家分菜(寓意分财)习俗,就是把一些便于携带的菜肴分给来客带回家中,让其家中老小一起分享丰盛的喜宴。待入洞房时辰一到,司娘便牵新娘跨过火把,以“烧尽秽气”入新房,入房的新人行“交亲合卺礼”,行礼时,主事边赞边引新郎新娘叩拜,一拜百年好合,二拜夫妻齐眉,随后命新郎用左手、新娘用右手将油盏里分开的两根红绳灯芯拨拢,以示“合伙到老”。之后新郎新娘开始喝“交杯酒”,古称“交亲合卺”,喝了交杯酒则寓示新人自此已结永好,永不分离。行礼后,新娘便将娘家带来“新娘果子”分发给围观的人们,谓之“发子孙果”。婚礼当晚最热闹的自然是要属“闹洞房”了,新郎新娘的青年宾客聚集在在新郎新娘的洞房中,尽情戏耍新人,待尽兴后离去,新郎新娘洗澡更衣,同床入梦。
三、婚后礼俗
在新婚当晚,新人行拜堂成亲礼后结婚就算完成,但在赣南客家地区,归娶后还须行诸多礼仪,新娘出嫁第三天,即是“归宁”之日,也叫做“回门”或“回红”,也有叫做“拉三朝”,新郎备好“三牲”和酒礼陪新娘婚后第一次归省父母,二女儿和女婿必须当天来回,不能留宿在娘家。婚后半个月,新娘的母亲去看望女儿,了解她在婆家是否习惯、是否孝长尊夫等。而新婚夫妇在婚后第一个春节须备厚礼看望女方父母,这一习俗叫做“转门礼”,转门”时,新郎在丈母娘家是贵宾须坐上席,而新人作为“上门客”,娘家近亲会轮流请餐,新郎新娘有请必到,数日后,娘亲族人便陪送新人回家,男家同样置酒宴厚待数日,宾客散后转门礼结束。从此新娘不再叫“新娘子”,婚礼就此结束。
调查报告总结:
通过这次的实践调查,让我真的学到了不少,不但使自己透彻详尽的了解了家乡传统的婚嫁风俗文化,并且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让我清楚的认识到,作为
一名大学生,我们不但要将课堂上所学知识掌握并运用好,还得不断的积累各种知识来武装和充实自己。最重要的是,在此次实践中,我运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定律,并因此提高了我的认识能力、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相信这次实践所学到的东西会在我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产生作用。
赣南客家传统婚礼仪式赣南客家民间的青年男女新婚,有的.还沿袭着传统的婚礼仪式。这里介绍拜堂、交杯、撒帐等三项仪式。第一项拜堂。拜堂又称拜天地。结婚之日把新娘子迎回......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赣南客家传统婚礼仪式,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浅谈客家传统风俗内容摘要: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分支族群,自西晋永嘉之乱开始,中原汉族居民大举南迁,抵达粤赣闽三地交界处,与当地土著居民杂处,互通婚姻,经过千年的发展演......
打响赣南客家旅游文化品牌□曾卫平客家文化是赣南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赣州旅游业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载体。赣南客家旅游产业基础雄厚,竞争优势明显。赣南不仅有丰......
赣南客家婚俗1、议婚,意即说媒。2、订婚,俗称“定亲”。定亲后男方要提前半年左右初定迎娶日,并择吉日带上礼物送到女方家,此谓“报日子”女方同意的话则按日期赶制嫁妆,准备出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