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旅游作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0-17 08:25:4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民俗旅游作文

民俗旅游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民俗旅游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民俗旅游作文1

说起我的家乡湖北的风俗,那可真不少呢!比如,鱼面炖肉,是湖北人家家饭桌上的一道必不可少的美食。今天我就给你讲讲鱼面的那件事。

有一次,我们一家回家乡过年,碰巧赶上家里在置办年货。只见门前摆放着几只大盆子和大水桶,里面有好几条大肥鱼。大概是鱼儿大多了,显得盆子太小,它们拥挤在一起,层层叠叠,转不动身了。大姨见我看得入神,告诉我这些鱼儿是用来做鱼面的材料。

随后,姨夫把大木板架在两条木凳上,大砧板搭好了。姨夫从身旁的盆子里捞起一条大鱼,用刀麻利地刮去青鱼身上的鳞片,取掉鱼腮,再划开鱼肚,扯出内脏,很快就把鱼清洗干净了。姨夫用刀劈开鱼背,一分为二,经过一番行云流水的操作,他顺利地剔除鱼刺,将鱼肉取了出来。然后,我们将鱼肉剁成了肉酱糊糊,倒入大碗中。我根据大姨的教导,在碗里加入一定比例的淀粉食盐,用灵活的小手将它使劲揉搓在一个大面团,再抽一抽,扯一扯,拉一拉,大面团就四分五裂,变成一个个小面团啦!最后再把它们用擀面仗擀成蒲扇大小的面饼,再卷成卷,初始步骤就做好了!

接下来,把卷好的面饼放入蒸笼二三十分钟就可以出锅了!揭开锅盖,一阵鱼香扑面而来,馋得人直咽口水!姨夫切了一小段给我,说:“快,趁热吃!”我咬了一口,嗯,真是美味呀!姨夫把余下的几个肉卷均匀切好,说是一次吃不完,晾干后可以分几次做鱼面炖肉。听妈妈说,这道菜曾经被孔子吃过了呢!当天饭桌上就上了这道鱼面炖肉的大菜,炖好的鱼面,看起来比面条粗,吃起来味道鲜美,口感爽滑不腻。

听姨夫说,以前家里条件不好的时候,只有过年才有机会吃到鱼面,而且鱼面炖肉也只用来招待客人的,客人走了后自家人才能吃。如今家家户户都有条件自己做鱼面了,而且都做得多,晾干存放,平时想吃的时候也可以拿出来做菜。现在每次回乡过年,我们都会带回一大包鱼面给爷爷奶奶吃。

怎么样,你想不想也来尝尝我们家乡的美食呢?

民俗旅游作文2

我的家乡每年都要过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而每一个节日都有它传统的风俗习惯。

端午节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有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菖蒲的`风俗,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中秋节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有赏月、吃月饼的风俗;重阳节在农历九月初九,有登高、赏菊花、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的风俗等。重阳节也是尊老敬老的为老年人过的节日。这些节日都非常有意义,但是我最想给大家介绍的是我国的最重要的节日——春节。

春节,是我国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当过了农历腊八节后,新年就快到了。每年的农历腊月三十是除夕,这一天,家家户户喜气洋洋,门口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人人脸上都满面春风的,到处都洋溢着一派喜庆的气氛!就先说除夕夜吧,这是个团圆的夜晚,一家人无论是在天南海北,都要赶回到家里,聚在一起吃着美味的年夜饭。大家边看春节晚会,边聊天可幸福了。吃完晚饭,我们小孩儿便可以拿着烟花在院子里或街上尽情地玩耍,而大人们也会聚在一起看看电视、聊聊天,我们把这叫做守岁。到了夜里十二点的时候,天空中便会响起了烟花爆竹声,此起彼伏,响彻天空,一朵朵美丽的烟花在天空中竞相开放,这五彩缤纷的天空真是太美了。直到很晚,我们才慢慢地回去睡觉。第二天一大早,你就会听到“新年快乐,红包拿来!“的欢声笑语。这就是大年初一,这天才是真正的春节。而“新年快乐”这句话是我在春节里说的最多的语言。早晨起来,我就跟着爸爸去各处的亲朋好友家登门拜访,俗称“拜年”。有的亲戚还会给我一个大大的红包,这是长辈给小辈的,俗称”压岁钱“。对我来说,在新年里收红包才是最快乐的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来临了,家乡的风俗也就在这一代代的传承中延续!它如烟花般绚丽,不停地在我脑海中浮现……

第2篇:民俗旅游作业

举例说明陕北民俗旅游的文化特征,并谈谈对民俗旅游的设想和建议 答:

一、陕北的民俗旅游资源丰富,这里我浅谈一下陕北民歌作为其中一项民俗旅游资源所体现的文化特征。

陕北民歌是陕北这一地区特有的歌唱艺术形式,其种类很多,其中高亢、豪迈、嘹亮是它的典型特征!它是陕北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情感的结晶。展现的是世世代代陕北劳动人民的文化内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是黄土高原文化的反应:地理环境作为人类生存的基本空间,在很

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独特的黄土高原的高

原文化,形成了陕北民歌苍茫、恢宏而又奔放的演唱风格;而陕北

民歌独特的演唱风湿和情感表达又恰到好处的突出了地方的风格和

特色。

2、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陕北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交融带,陕北民歌的形成和发展是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内涵的,它是华夏名额的发祥地之一,它是一种我国传

统的民间艺术文化。

3、是陕北劳动人民的精神文化写照:贫瘠的土地、艰辛的生存环境,磨练出了陕北人的诚实豁达、宽厚实在,而陕北民歌用它那纯朴明

快的音乐表达出了陕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它是陕北人民

创作的最贴近百姓心灵的文化形式,它勾勒出的是陕北人民一代又

一代的乡情、恋情和风情。

4、是陕北民俗文化的记载和生动情景的描述:在陕北民歌中,可以明

显的发现其所歌唱的与陕北民俗之间的密切联系。如“干哥送干妹”体现了其反应的岁时节令等等。

5、反应了陕北特有的语言文化:陕北方言。

总体来看:陕北民歌是陕北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陕北民歌那悠长的歌声、回肠荡气的音调,有无尽的沧桑、绵延的情思与豁达爽直的艺术魅力。无论走到哪里,唱起了陕北民歌,都能使人的精神受到激励,情感得到升华!

二、我对民俗旅游的设想和建议: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人们的旅游需求日益趋向于个性化,而传统的观光型旅游以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旅游需求,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开发新的旅游产品以满足广大旅游消费者的旅游需求。而民俗旅游它体现的则是某一旅游地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为了进一步研究和开发不同类型的民俗旅游资源,我有以下的设想和建议:

我的设想:开发民俗类旅游资源立足的是文化发展的战略高度,因此,搞好了这一项事业,将有利于促进地方社会文化建设、弘扬民族精神、促进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凸显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文化内涵。从经济层面讲,又会壮大文化产业,实现当地经济增长。

我的建议:

1、从个人角度:要善于发现并保护和宣传当地民俗类旅游资源,让自家的文化走出去。

2、从旅游企业角度:加强与旅游专家学者的合作,研究和制定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战略。

3、从政府角度:要给以政策的支持,积极配合旅游企业,同时也要加强当地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工作。

第3篇:节日民俗旅游

节日民俗旅游

今年选择了“中国民俗旅游”这门公选课程学习,从衣食住行各方面了解民俗与旅游的关系,课后查了一些资料,在这里谈谈节日民俗。

首先,节日是一种具有民俗意义或者纪念意义的社会性活动的日子,一般有固定的日期,有特定的主题,有群众的广泛参与。在中国有许多常见的节日,包括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春龙节(龙抬头)、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小年、除夕等,现代节日如三八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八一建军节、国庆节等,外来民俗节日如情人节、母亲节、愚人节、圣诞节等,还有伟人的诞辰和忌日、国际组织规定的活动日等等。其次,节日包含民俗节日、节日民俗,民俗节日必然有节日民俗内容,但节日与民俗节日的范围广狭有所不同。节日有民俗节日,也有非民俗节日;节日的内容可以是民俗内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民俗旅游参观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是对一段经历、学习或思考的总结和感悟。我们应该重视心得体会,将其作为一种宝贵的财富,不断积累和分享。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民俗旅游参观心得体会篇一

在这个旅游繁荣的时代,民俗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方兴未艾。我最近也有幸参观了一些传统的民俗旅游景点,并且得到了很多收获。下面我将分享我的体验和感悟。

在我的旅游过程中,我发现民俗旅游的特点是与当地的文化、传统和历史密不可分。这个旅游方式使我对当地的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和感悟。例如,在一个村庄里游览,我发现那里的居民非常友好热情,并且他们非常热爱自己的文化。他们非常自豪地展示了他们的传统手工艺、音乐、舞蹈和美食,这些都让我感到非常震撼。此外,在一些景点参观时,我也发现了一些历史和文化上的秘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吉林省民俗旅游开发

吉林省民俗旅游

——以满族为例

满族民俗文化作为吉林最具特色的文化,是吉林旅游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发满族民俗文化旅游,打造满族民俗文化精品,必然会推动吉林省旅游产业的发展。此文采用SWOT分析法(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分析法)分析吉林省满族民俗文化旅游。

(一)旅游开发优势(S)

1.一个满族民俗文化旅游节:在8月至10月举办中国·叶赫满族民俗旅游节,扩大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重要载体,全力打造叶赫旅游品牌,提高叶赫知名度,大力发展满族民俗旅游。

2.两个满族民俗中心景区:四平市的叶赫风景名胜区,叶赫,是吉林省开放较早的民族旅游区,满族历史文化遗产独具特色。其中,开发了两大景区,“古城文化区”和“转山湖风景游艺”。伊通满族自治县境内的牧情谷风景区,以展示萨满文化为特色,以开发生态旅游为依托的综合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民俗旅游(个人总结)

1.民俗指民间风俗现象,又指研究这些现象的学问。民俗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

心理上的集体意识和生活习惯的表达。

2.跨文化交流: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是两种不同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是人们对陌生文化的体验,也是对自身文化的重新发现和认识。

3.民俗旅游资源:所有能够激发旅游者的旅游欲望,为旅游业所开发和利用,能产生经济

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的各类民俗文化事象,都是民俗旅游资源。

4.民俗的变迁:是指任何足以影响民俗的内容或结构的变化。

5.民俗旅游:民俗旅游实际上就是“民俗文化旅游”,是指人们暂时离开自己惯常居住的社会文化生活环境,到异地陌生的社会文化环境里,以观察、感受、参与、体验异地民俗文化为主要内容而进行的旅游活动。

6.民俗旅游者:顾名思义是指以观赏、了解、领略、参与不同于旅游者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民俗旅游的文化政治

【导语】刀豆文库的会员“ljlyqhk”为你整理了“民俗旅游的文化政治”范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参考借鉴作用。

1990年代以来,在很多场合下,民俗文化不再被权力政治一味地贬损为“落后”、“迷信”、“原始”、“蒙昧”,而是被发明为宏扬民族传统文化、向外来旅游者展示本土形象的旅游资源。一时间,中国大地上大大小小的民俗村、民俗城、民俗园数不胜数,位于边疆地带的少数民族地区打破了昔日的宁静古朴,一批批来自国内外的游客穿梭往来,许多已经消失的民俗事项被知识分子挖掘发明出来,策划、包装成为动态性、参与性展示古代民俗生活的旅游产品。

据旅游研究者的说法,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已经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内蒙古民俗旅游的研究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民俗旅游开发的整体研究

摘要:内蒙古地区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异彩纷呈、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树立正确的民俗旅游理念,积极利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对推动当地旅游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蒙古民族的民俗文化是丰富多彩、底气十足的。在传统文化的庞大金库里,民俗部分会占相当大的比例。它既包括信仰、习俗、民间文学、仪式等稳固而丰富的精神部分,又包括物质方面的具体而实用的部分。内蒙古的各个地方都有各自的民俗文化宝藏,而且,总体储量和开发前景被看好。

关键词: 内蒙古民俗 民俗旅游 民俗旅游开发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世代传承,引人入胜,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世界民俗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的一席。近年来,我国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民俗文化资源,结合丰富而

未完,继续阅读 >

第9篇: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研究

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研究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姓名:李小芳学号:2012235139

指导老师:黄丽

目录:1.涉及旅游发展宏观层面的几个问题

2.民族文化在西部旅游収展中很重要

3.民族文化关系着旅游产品的竞争力

4.开发利用是民族文化保护的最重要途径

摘要: 中国民俗工艺文化、中国民俗装饰文化、中国民俗饮食文化、中国民俗节日文化、中国民俗戏曲文化、中国民俗歌舞文化、中国民俗绘画文化、中国民俗音乐文化、中国民俗制作文化等等。

正文:

传统民族民俗文化是民俗旅游的重要资源。民俗旅游有多种形式,它对传统民族民俗文化既能产生积极影响,也能给民族民俗文化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作用,如传统民族民俗文化的同化、庸俗化和商品化等。在处理传统民族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的关系时,既要保护原有民族民俗文化的特色.又要给现代旅游和传统文化注

未完,继续阅读 >

第10篇:内蒙古民俗旅游的研究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民俗旅游开发的整体研究

摘要:内蒙古地区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异彩纷呈、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树立正确的民俗旅游理念,积极利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对推动当地旅游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蒙古民族的民俗文化是丰富多彩、底气十足的。在传统文化的庞大金库里,民俗部分会占相当大的比例。它既包括信仰、习俗、民间文学、仪式等稳固而丰富的精神部分,又包括物质方面的具体而实用的部分。内蒙古的各个地方都有各自的民俗文化宝藏,而且,总体储量和开发前景被看好。

关键词: 内蒙古民俗 民俗旅游 民俗旅游开发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世代传承,引人入胜,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世界民俗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的一席。近年来,我国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民俗文化资源,结合丰富而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民俗旅游作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民俗旅游作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