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新机遇实现新跨越_抢抓新机遇瞄准新目标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3:28:2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抢抓新机遇实现新跨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抢抓新机遇瞄准新目标”。

抢抓新机遇 实现新跨越

为建设秦巴山区区域发展中心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万源市第四届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报告

王 成 军

(2011年2月19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受市委全委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中国共产党万源市第四届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是在全市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面完成“十一五”发展目标、科学谋划“十二五”发展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九届八次全会、达州市委二届十六次全会和中央、省委、达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0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研究部署2011年工作,进一步动员和组织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干部群众,抢抓新机遇,实现新跨越,为建设秦巴山区区域发展中心而努力奋斗。

一、2010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我市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全市上下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团结奋进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7.17”特大洪灾带来的不利影响,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牢牢把握“巩固回升、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扬帆奋进,破浪前行,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和“十一五”规划目标,全市上下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全年完成地方生产总值64.7亿元,同比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9.1亿元,同比增长1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7亿元,同比增长1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4亿元,同比增长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55元,同比增长12.4%;农民人均纯收入3342元,同比增长7.9%。

(一)狠抓项目建设,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大力实施“四个一批”重点项目88个,完成投资28亿元;争取上级补助资金项目29个,完成扩内需中央投资项目资金2.5亿元,第三、四批33个项目正加紧建设。华新万源水泥、天予药业白藜芦醇提取、巴山食品畜禽深加工等项目竣工投产,梓桐溪电站、城市污水处理厂等项目投入试运行,达陕高速、城万快速通道等重大交通项目加快建设,川东北天然气万源项目全面启动,凯迪低碳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寨子河水库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二)狠抓产业培育,发展实力进一步提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2户,实现工业增加值15.2亿元,同比增长21.5%。农业“四区”建设扎实推进,规模发展马铃薯、茶叶等特色农业基地31.3万亩,马铃薯单产再创全省新高;巴山雀舌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建设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60个;输转农村劳动力15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3.7亿元。新建乡镇农贸市场10个;实现外贸出口500万美元,家电下乡销售额5270万元。红军公园加快建设,陈列馆布展改造方案通过省级评审,大巴山国家级地质公园一期工程竣工,黑宝山创建为省级森林公园。全年接待游客10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1亿元。

(三)狠抓城乡统筹,发展条件进一步改善。完成《万源市风貌塑造总体规划》、城市重要节点规划和29个场镇建设规划编制。大力推动中心广场、后河廊桥、庙沟河综合整治等重点工程建设,河西新区、向前广场等项目加快建设。万白路沿线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和革命老区连片开发项目加快推进,新建居民集中点11个。建成通乡水泥路212公里、通村公路146公里。完成农村电网改造346公里。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河西绵绣街、福鑫大道风貌打造全面启动,集中整治乱采滥挖、乱砍滥伐等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城乡面貌进一步改观。

(四)狠抓改革开放,发展活力进一步激发。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通过省级验收,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城市环卫保洁实现市场化,政务服务中心、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按时办结率达100%。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力度进一步加大。成功举办天然富硒茶暨生态旅游重庆推介会和秦巴山区三省(市)五县(市)扶贫统筹试验区合作论坛,深入开展“百名干部攻招商”活动,积极参加“渝洽会”、“西博会”等经贸活动,招商引资成效明显。

(五)狠抓民生改善,社会建设进一步加快。成功举办“春风暖巴山”大型就业招聘会,全面启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顺利推进,新农合参合率93.3%。全面落实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教育惠民政策。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14个。建设廉租房900套、改造棚户区465户。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积极支持人大、政协开展工作,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和群团组织作用,机要、党史、保密、档案、对台、防邪等工作成效明显,教育、卫生、科技、扶贫、计生、文广、体育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深入开展“三下乡”、群众文化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举办“7.17”赈灾义演文艺晚会,评选“感动万源十大年度人物”,城乡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强化矛盾纠纷排查,重要会议、节庆期间实现零到省、零进京。基本完成“两所一庭”建设,建立“大调解”工作体系,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六)狠抓党的建设,执政能力进一步提高。坚持市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涌现出一大批抗洪抢险先进典型,11个基层党组织和17名党员干部受到上级组织表彰。鲜明崇尚实干的用人导向,认真落实“四项监督制度”,圆满完成村级组织换届,建成村级活动场所252个,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深入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帮村、干部帮户”活动,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贯彻《廉政准则》,创新开办《阳光政务》热线,扎实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小金库”等专项治理,加大案件查处力度,立案调查24件34人,34人受党纪政纪处分。全市党风、政风进一步好转。

此时此刻,我们不会忘记去年“7·17”那场惊心动魄的特大洪灾。灾情发生后,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紧急行动,快速反应,及时转移安置群众,迅速开展灾后重建,确保了受灾群众有水喝、有饭吃、有衣穿、有住所、有医疗,取得了抗洪救灾的决定性胜利。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抗洪抢险救灾斗争中,全市党政军民紧密团结,用理想和信念凝聚力量,用拼搏和奉献共同担当,再一次弘扬了伟大的抗洪精神。这种精神,是全市干部群众和广大军民发扬红军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长期以来全市人民不屈不挠与自然灾害斗争实践的集中反映,是万源儿女团结奋斗、守望相助美好品格的充分彰显,必将鼓舞和激励全市人民奋发进取,创造出无愧于历史和时代的辉煌业绩。

各位代表,同志们:创业充满艰辛,辉煌浸透汗水。过去的一年,我们沉着应对复杂局面,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在困难多、矛盾多、挑战多的情况下,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经受了考验,付出了艰辛,收获了喜悦。这些成绩的取得,是达州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精心指导的结果,是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团结一心、率先垂范的结果,是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超常付出、辛勤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万源市第四届委员会,向所有为万源改革发展稳定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总体思路

科学研判形势,是我们谋划发展、推进跨越的前提和基础。当前,万源正处在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机遇大于挑战、希望大于困难的关键时期。第一,我们正站在加快发展的更高起点上。“十一五”时期,是万源发展史上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这五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成倍增长,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这五年,城市建设突飞猛进,是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这五年,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这五年,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秩序良好,是发展环境最优的时期。这些都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二,我们正处于蓄势突破的关键阶段。我们清醒地看到,“总量小、基础差、底子薄、欠发达”是我市最大的市情,发展不足、发展不快仍是最大的问题,我们仍面临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区域竞争日益加剧、改善民生任务艰巨等诸多压力和空前挑战。但我们也要看到,当前万源发展势头强劲,随着襄渝铁路Ⅱ线、达陕高速公路的相继建成,一批重点项目落户万源,新兴重点产业发展迈出可喜步伐,万源正进入蓄势突破、跨越发展的关键阶段。第三,我们正迎来千载难逢的良好机遇。国家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推进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高度重视秦巴山区和革命老区发展等政策,都有利于我们加快发展。目前,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发展信心进一步增强,发展士气进一步提振,发展激情进一步迸发,为我们迈入“十二五”持续高速增长阶段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起点孕育新希望,新机遇昭示新飞跃。市委在准确把握形势、客观审视市情、广泛汇集民智,继承历届市委领导班子创造的好思路的基础上,科学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构建秦巴山区区域发展中心、联接川陕渝的区域交通枢纽、嘉陵江和汉江上游的生态屏障,打造天然富硒食品基地、综合能源基地、建筑材料基地、旅游度假基地、商贸物流基地,建设生态万源、通达万源、红色万源、淳朴万源、平安万源。“一中心、一枢纽、一屏障”是万源发展的战略定位,“五大基地”是万源产业发展的工作重点,“五个万源”是万源发展的目标任务。

(一)从战略定位来看:

——构建秦巴山区区域发展中心,是加快万源跨越式发展的现实要求。这是由万源的发展优势所决定的。我市地处秦巴山区核心区域,在周边几个县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目前,加快秦巴山区发展已写入了中央和省委文件,我们务必抢先举好这个旗帜,打好“秦巴山区”这张牌,力争通过几年努力,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周边县平均水平,加速形成周边县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中心,最终成为秦巴山区的区域经济文化中心。

——构建联接川陕渝的区域交通枢纽,是加快万源跨越式发展的迫切需要。这是由万源的区位条件所决定的。我市与川陕渝三省市6个县接壤,境内有210国道、襄渝铁路双线和达陕高速公路,省道302线有望即将升为国道,万(源)通(江)高速今年开始初设,这使我们有条件建成联接川陕渝的区域交通枢纽。我们要通过几年努力,尽快实现所有乡村通油路,加速打通联接川陕渝出市新通道,努力建设联接川陕渝的区域交通枢纽。

——构建嘉陵江和汉江上游的生态屏障,是加快万源跨越式发展的根本所在。这是由万源的生态优势所决定的。我市是嘉陵江和汉江上游的重要水源涵养区,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区和生物多样性宝库,在全国生态建设大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要大力实施生态工程,努力使万源的山更青、林更茂、水更绿、天更蓝、城乡更秀美,人与自然更和谐。

(二)从发展重点来看:

——打造天然富硒食品基地。围绕“生态、富硒、有机”品牌,规模发展茶叶、马铃薯、食用菌、生猪、肉牛等特色产业,突破性发展旧院黑鸡,实现“千万黑鸡下江南”,建立富硒食品质量标准体系,全面提升富硒食品产业化水平。到2015年,建成富硒食品生产基地50万亩,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350个,培育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10家以上,富硒农产品产值占农业总产值70%以上。

——打造综合能源基地。建设以天然气为中心,煤、生物质、水电为重点,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为补充的综合能源基地。力争到2015年,罗文铁山坡天然气净化厂、凯迪生物质电厂建成投产,凯迪低碳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和中石油天然气配套产业园区基本形成,规划启动建设风能发电等项目,完成城乡电网改造升级,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大幅提升。

——打造建筑材料基地。科学开发利用资源,重点发展水泥、石膏、骨料等建材产业,加快砂石资源调查评价,实现规范有序开发;大力开发石膏粉、纸面石膏板等系列产品,着力培育一批建材骨干企业。

——打造旅游度假基地。我市旅游资源丰富,交通区位和气候资源独特,随着交通格局大改善,到万源旅游度假人数将出现“井喷式”增长。当前,务必要增强紧迫意识,强化旅游基础建设,创新投入体制,整合项目资金,加大招商力度,加快打造一批精品旅游区,提升旅游接待水平。到2015年,实现接待游客500万人次,旅游收入20亿元。

——打造商贸物流基地。万源是川陕渝三省市交汇处的重要物资集散地,打造商贸物流基地,我市既有传统优势,也有现实条件。要规划建设一批大型专业市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做大做强骨干商贸企业,培育经营收入上亿元的商贸物流企业5家以上;引进国内外知名大集团、大公司、大企业,快速培育投资多元化的商业航母;基本建成秦巴山区仓储物流园区,加快形成“大商贸、大物流、大基地”的格局。

(三)从发展目标来看:

——建设生态万源。以建设现代山水森林城市为中心,实施城乡绿化,加快创建一批国家级生态示范乡镇和生态示范村;以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环保型为导向,积极扶持生态产业;加强环保基础建设,抓好节能减排。到2015年,力争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5%,城区绿化率达37%,基本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市。

——建设通达万源。围绕建设联接川陕渝的区域交通枢纽,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到2015年,力争开工建设万源至通江、万源至绵阳、万源至城口3条高速公路,建成罗文至厂溪、万源至白沙、绕城3条快速通道,改建通村公路296条,实现每个乡镇和50%以上的村通客车,实现到周边县城1小时通达、周边省会4小时通达。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市行政村固定电话、移动通讯、广播电视、互联网络覆盖率达100%。

——建设红色万源。围绕建设红色旅游名城目标,立足培育城市红色文化氛围,抓好红色旅游名城规划建设,强力推进旅游产品开发,建设红色旅游购物街;加大旅游宣传,开辟旅游线路,着力唱红万源、游红万源、做红万源,打造旅游精品,强力推动红色旅游跨越发展。

——建设淳朴万源。大力倡导做朴实、诚信、吃苦、感恩、奋进的万源人。加快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建立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深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让淳朴美德深入人心,成为万源的城市名片,为建设秦巴山区区域发展中心奠定良好的人文基础,为富民强市全面小康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建设平安万源。推进法治万源建设,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形成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良好风气。深化平安创建,弘扬社会正气,惩恶扬善,扫黑除恶,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强化安全监管,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创新社会管理,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加强“两新”组织管理,完善社区理事会管理体制,团结群众,服务居民,凝聚民心,努力把万源建设成为社会治安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投资者安全放心的城市。

各位代表,同志们:全市总体思路的提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顺应和反映了60万万源人民加快跨越发展的迫切愿望,代表了全市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思路是经过广泛调查研究,是对过去工作好思路、好经验的继承和发扬,符合万源实际。我们坚信,只要我们立足优势,抓住机遇,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艰苦奋斗,扎实工作,万源跨越发展的美好蓝图一定能够早日变成现实,一定能够创造万源人民更加幸福的生活和美好未来!

三、2011年工作安排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十二五”发展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开局之年,更是我市加快建设秦巴山区区域发展中心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对“十二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全市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构建一中心、一枢纽、一屏障,打造五大基地、建设五个万源”的跨越发展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握“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和“追赶跨越、全面提升”的工作要求,强化“促增长、调结构、控物价、惠民生”的工作重心,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建设秦巴山区区域发展中心。

主要奋斗目标:全市地方生产总值确保增长12%以上,力争1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和实现利润确保分别增长20%以上,力争25%;固定资产投资确保增长13%以上,力争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确保增长15%以上,力争1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确保增长20%以上,力争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9%和5%。

(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在提升发展实力上实现新突破。一要推进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转变。加快改造煤炭、冶金等传统产业,发展壮大天然气能源化工、绿色建材、富硒食品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培育一批新能源、新材料、新型化工、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川东北天然气万源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凯迪生物质能源发电项目。加快推进“三园两区”基础建设,确保工业园区建设取得新突破。二要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积极开展粮油高产创建,大力发展高端生态、富硒、有机食品。加快推进富硒绿茶、马铃薯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突破发展旧院黑鸡,加快基地建设和市场营销,强力推进“千万黑鸡下江南”;加快优质肉牛、生态猪等现代畜牧业养殖小区建设。大力扶持龙头企业,着力培育销售收入上亿元龙头企业3家。加快制定和完善地方农业标准,加大品牌创建力度,争创全国知名品牌1个,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个。积极发展农民专合组织,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三要推进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着力建设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加快农副产品、工业日用品、汽车销售、建材等专业市场建设,切实抓好鞠家坝仓储物流中心、大巴山交易中心等项目,引进大中型商贸流通集团,积极推进农超对接。加快发展生活休闲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四要推进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产业强市转变。着力建设旅游度假基地,全面完成红军公园建设和战史陈列馆改陈布展,加快八台山—龙潭河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全力创建黑宝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和东林山省级森林公园。加快发展高速公路沿线生态休闲旅游,加大酒店星级创建力度,快速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力争全年接待游客11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亿元。

(二)加快推进新村建设,着力在统筹城乡发展上实现新突破。一要坚持规划先行。按照“三打破、三提高”要求,抓好村镇建设规划。要积极引导群众,强化规划执行,把执行规划变成群众的自觉行为。年内各乡镇务必全面完成场镇新区和所有行政村的新村规划,做到全域规划,分步实施。二要注重抓点示范。各地要将新农村建设作为今年“一号工程”来抓,按照“坚持三为主、推进三改革、实现三集中”的工作思路,着力解决土地、资金等关键问题,配套完善公共服务,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场镇新区,每个乡镇至少新建完成1个村级示范点。同时,强力推进万白路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和茶垭乡邱家坪特色农业示范园建设,启动实施虹桥乡三岔河、堰塘乡向家坝以工代赈示范村建设。三要整合项目资金。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集中打捆使用,最大限度支持新农村建设。要充分发挥支农资金的杠杆作用,采取以奖代补、以物抵资、先建后补等形式,努力形成财政投入带动、农民主体投入、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资新格局。

(三)加快推进基础建设,着力在增强发展后劲上实现新突破。一要加快建设交通枢纽。全力支持达陕高速公路、城万快速通道建设,确保达陕高速公路年底通车;完成省道302线、万白路二期路面改造;完成长坝至小河口、黄钟至中坪、罐坝至圆滩子联网路建设;完成鹰背至望京、魏家至长乐省际断头路建设;加快推进黄钟至长石、黄钟到新店联网路建设;启动玉带至芝苞“断头路”建设;完成赵塘—黑宝山—烟霞山旅游环线公路建设,改造旧院至龙潭河、天池坝至八台山景区公路。加快乡镇客运站点和村道公路建设,规范发展城乡公共交通,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二要加快建设森林城市。围绕建设现代山水森林城市目标,加快城区地块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完成万源廊桥、后河城区段堤防综合整治、210国道城区段改道延伸工程、中心广场、殡仪馆迁建等项目建设,加快万源火车站改扩建、河西茶文化公园、达陕高速城区连接线、城市供水管网改造等建设项目。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力度,实施大规模城周绿化、城市造林工程。深入推进“五十百千”和“一五二一”环境优美示范工程,加强城市管理,全力抓好风貌塑造。三要加快建设水利工程。紧紧抓住国家治理“五江一河”的重大机遇,完成金鹅池、大田沟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开工建设寨子河水库,全力抓好鲜家湾水库、李家梁水库等项目前期工作。四要加快建设能源基地。科学开发水电资源,加大天然气、生物质等能源开发力度,力争开工建设民用天然气长输管网,大力推进农村电网改造,着力推进农村电气化建设。

(四)加快改善民计民生,着力在聚集发展合力上实现新突破。一要切实抓好民生工程。大力实施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道路通畅、饮水安全、生态环境“九大民生”工程,努力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二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快推进市职教中心和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成2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实施农村电视“村村通”工程;加快实施市体育中心、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强化科技成果转化运用,加强市校合作,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切实抓好老龄、残疾人等工作;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三要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大力推行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启动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全面推进法治宣传进农村、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抓好国防后备力量和民兵预备役建设;切实加强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工商联等群团组织的领导,广泛凝聚发展力量。四要全力确保安全稳定。坚持和完善“大调解”机制,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全面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安全监管,加强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五)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着力在构建生态屏障上实现新突破。一要实施绿化工程。围绕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和“省级生态市”目标,大力推进乡村绿化、城周绿化、城市绿化、通道绿化、水系绿化、苗圃基地“六大工程”建设,不断提高城乡绿化水平。二要加强生态保护。切实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完善执法监管体系,严厉打击各种涉林违法犯罪行为,创新森林资源管理。加快实施花萼山自然保护区国家生态示范工程、大巴山国家级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工程。三要强化节能减排。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节能评估制度,加大农村面源污染和重点污染源治理力度,加快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加快城乡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和农村沼气池建设。

(六)加快推进改革开放,着力在增强发展动力上实现新突破。一要继续深化改革。深入推进企业改革,尽快完成陶瓷厂、水泵厂改制。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化解乡村债务,全面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住房建设改革、生产方式改革,完善林改配套政策,加快建立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二要扩大开放合作。实施开放合作战略,全面融入重庆,着力在交通建设、产业基地、旅游线路等方面深化合作。加快推进秦巴山区三省(市)五县(市)扶贫统筹试验区建设,争取国家扶持。三要承接产业转移。重点抓好生态旅游、富硒农产品等重大产业项目筛选、论证、包装及推介。创新招商方式,狠抓签约项目跟踪落实,确保全年到位资金16亿元以上。四要优化发展环境。牢固树立“企业是发展之源,环境是发展之本”的理念,坚持主动服务、高效服务、廉洁服务,着力提高办事效率,努力形成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发展软环境。

四、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加快万源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建设秦巴山区区域发展中心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一)大力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深化理论武装,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领导班子和学习型机关建设,切实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实现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大力弘扬“红军精神”,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方针,强化舆论正面引导,切实提高领导干部舆论引导能力,精心组织重大宣传活动,营造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精心筹备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活动,在全社会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的主旋律,进一步激发推动建设秦巴山区区域发展中心的内在活力。

(二)大力加强党的组织建设。鲜明“重品行、重能力、重绩效”的用人导向,着力抓好市、乡镇集中换届工作,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干事有激情、作风过得硬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班子,不断改进干部选任、评价、教育、培养和管理方式,努力建设一支有理想、有思路、有办法、有激情、有操守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着力培养和引进高技能人才,健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党建引领推动作用,实施党建富民惠民工程。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深化“三级联创”,提升“三覆盖”水平,统筹抓好城市和农村党建工作,加强乡镇党委和村级党组织科学化建设;深化“四评村官”活动,着力推进基层党建创新,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大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着力强化廉政风险防范,大力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廉政准则》,切实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公共权力在阳光和监督下运行。深化专项治理,强化纠风治乱,加大滥用职权、失职渎职等违纪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坚持“三实三高”的作风要求,做到求实、务实、抓实,高标、高能、高效,强化重点部门、关键岗位的监督管理,对不思进取、拖拉懒散、得过且过的庸人作风,坚决进行整治;对推诿扯皮、效率低下、贻误发展大局的恶劣风气,坚决予以纠正;对仗权设卡、谋取私利、破坏发展环境的行为,坚决从严查处,促进各级干部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抓工作上,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攻坚克难上,把更多的心思用在追求实效上,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各位代表,同志们,万源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跨越式发展迈入了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新时期。我们的使命庄严而神圣,我们的任务光荣而艰巨,我们的前程光明而美好。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抢抓机遇、实干奋进,为建设秦巴山区区域发展中心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名词解释:

四个一批:竣工投产一批、加快建设一批、争取开工一批、加快前期工作一批。

“农业四区”建设:农产品加工集中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示范区、新农村示范片区、现代畜牧业养殖小区建设。

“家电下乡”工程:对农民购买彩电、冰箱、洗衣机、手机等家电产品,符合补贴要求的,财政按销售金额13%给予补贴。

秦巴山区:秦巴山区是指位于秦岭和大巴山区的县(市)。2010年,在我市召开了秦巴山区三省(市)五县(市)扶贫统筹试验区合作论坛,以加强合作、共谋发展、互利共赢。

“三下乡”:文化下乡、科技下乡、卫生下乡。四项监督制度:包括《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并接受民主评议办法》、《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离任检查办法》。

抗洪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

“五十百千”示范工程:省委提出在全省5个城市、10个县城、100个镇乡、1000个村庄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示范点。

“一五二一”示范工程:达州市委提出在达州中心城区、5个县城、20个镇乡、100个村庄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示范点。

“两新”组织: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

新型工业: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

现代农业:向农业大量输入机械、化肥、燃料、电力等各种形式的工业辅助能,用现代科技武装,以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生产效率达现代先进水平的农业。三园两区:凯迪低碳循环经济产业园、中石油天然气配套产业园、秦巴山区仓储物流园区、天然富硒食品加工集中区、万源建材集中区。

三打破、三提高:打破“夹皮沟”,提高村庄布局水平,新建公路两侧严禁夹道修房。打破“军营式”,提高村落规划水平,彰显山水田园风光和自然和谐之美。打破“火柴盒”,提高民居设计水平,让农民群众享受现代生活。

坚持三为主、推进三改革、实现三集中:即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市场主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住房建设改革、生产方式改革;农房向城市集中、向场镇集中、向村落集中。

客运一体化:通过城乡客运诸元素的合理配置,将场站建设经营结构、车辆运行、网络延伸、管理体制等有机结合,实现旅客的有序流动和市场的有序运行,最终达到方便旅客出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

五江一河: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渠江和安宁河。红军精神: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 三级联创:创建“五好”村党组织、“五好”乡镇党委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

三覆盖:党的组织覆盖、工作覆盖、凝聚力覆盖。四评村官:通过“自我荐评、群众相评、组织考评、公开竞评”选任村支“两委”干部。

大会

2011年2月17日印(共印380份)

抢抓新机遇 实现新跨越

抢抓新机遇实现新跨越铜仁市政府办公室 唐海宁在当前全省经济社会全面进入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关键时刻,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加快发展,跨越发展,是我们当前必须思考......

抢抓新机遇实现新跨越

抢抓新机遇实现新跨越——黑龙江省绥化农垦晨环生物制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工作汇报晨环公司自投产之日起坚持走生物农药的发展道路,目前已形成三大特点:一、其生产的生物杀虫剂......

抢抓新机遇实现新跨越

抢抓新机遇 实现新跨越 ——黑龙江省绥化农垦晨环生物制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工作汇报黑龙江省绥化农垦晨环生物制有限责任公司,坐落在黑龙江绥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紧靠哈伊高......

抢抓新机遇 实现新跨越

抢抓新机遇 实现新跨越() 2010-12-23 12:33 交通运输方面新疆交通运输建设状况西部大开发以来,新疆交通事业迅猛发展,综合运输网络的主骨架基本形成,通道功能日益显现。“三纵......

抢抓新机遇 实现新跨越

抢抓新机遇 实现新跨越 努力开创海北经济和社会发展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海北镇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1年3月16日) 海北镇党委书记 宋连云各位代表、同志们:中共海北镇......

下载抢抓新机遇实现新跨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抢抓新机遇实现新跨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