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积累文中的文言词句并进行归类整理。
2、分析鉴赏荆轲这个人物形象,学习本文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背景链接
1、关于《战国策》
《战国策》是西汉学者刘向所整理、校订的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是一部国别体的史书。该书记载了战国时期二百三四十年间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一些活动,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语言流畅,记人、记事形象生动。全书共三十三篇,十二策。其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简介课文故事发生的背景: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全国的大势已定,弱小的燕国也危在旦夕.燕太子丹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自己在秦国做人质的“见陵”之仇,就想派勇士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如不成,则刺杀秦王嬴政,使其国内大乱,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事败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2年灭燕.燕国被灭了,然而,荆轲刺秦王的故事由于其悲壮动人而传诵千古。
3.关于荆轲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一.课前预习
1.注音
督亢()更()虑之樊於期()椹()其胸拊()心
濡()褛淬()之忤()视嗔()目变徵()之声
2.解释括号前的词语
(1)尽收其地,进兵北略()③地。(2)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3)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4)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5)秦王必说()⑾见臣。(6)愿足下更()虑之⑿。
(7)秦之遇将军,可谓深⒀()矣。(8)顾()计不知所出耳。
(9)臣左手把()⒄其袖。(10)而右手揕()⒅其胸。
(11)见()陵()之耻。(12)偏袒()扼腕而进。
(13)函()封之。(14)以试人,血濡()缕。
(15)人不敢与忤()视⑨。(16)太子迟()之。
(17)请()辞决矣。(18)既祖(),取道。
(19)为()变徵(zhǐ)之声。(20)终已不顾()。
(21)持千金之资币()物。(22)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2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24)比()诸侯之列。
(25)给()贡职如郡县。(26)使使()以闻大王。
(27)唯()大王命之。(28)以()次进。
(29)至陛③()下。(30)顾()笑武阳。
(31)少假借()之。(32)使毕()使于前。
(33)轲既取图奉之,发()图。(34)自引()而起,绝袖。
(35)操其室()(36)剑坚(),故不可立拔。
(37)秦王还()柱而走。(38)卒(cù)()起不意,尽失其度。
(39)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40)乃引()⒅其匕首提秦王。
(41)被()八创(chuāng)()。(42)箕()踞⒇以骂曰。
(43)乃欲以生劫()之。
3.指明下列句中通假字
①.秦王必说见臣()②日以尽矣()
③今日往而不反者()④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⑤荆轲奉樊於期头函()⑥图穷而匕首见()
⑦秦王还柱而走()⑧卒起不意卒惶急无以击轲()
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
①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困:
②仰天太息流涕涕:
③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长者:
④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可以:
⑤持千金之币物币:
⑥秦王方还柱走走:
⑦诸郎中执兵郎中:
⑧左右既前,斩荆轲左右:
5.说明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进兵北略地()(2)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3)函封之()(4)发尽上指冠()
(5)樊於期乃前曰()(6)皆白衣冠以送之()
(7)乃朝服,设九宾()(8)使使以闻大王()
(10)自引而起,绝袖()
(11)太子迟之()(12)群臣怪之()
6.明确下列句子中的特殊文言句式:
(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3)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4)秦王购之金千斤()(5)欲与俱()
(6)见燕使者咸阳宫()(7)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8)父母宗族,皆为戮没()(9)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10)常痛于骨髓()(11)给贡职如郡县()
(12燕王拜送于庭()(1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14)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7.解释重点实虚词
【发】
①轲既取图奉之,发图()
②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③发尽上指冠()
【故】
①故遣将守关者()
李莹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荆轲刺秦王 导学案 (人教版高三上册),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荆轲刺秦王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文中的文言词句并进行归类整理。2、分析鉴赏荆轲这个人物形象,学习本文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背景链接1、关于《战国策》《战国策......
三河市第三中学高一语文导学案 必修1《荆轲刺秦王》 制作人 彭丹俊 审核人 李振生 2011-10-10《荆轲刺秦王》导学案第一课时【解读目标】1、知识与能力:利用工具书扫清生字障......
商都高级中学高效课堂导学案年级:高一 语文学科 主备人: 梁军 审核人: 张凤兰 编号:7 课题: 《荆轲刺秦王》《荆轲刺秦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弄清字音,把握文......
临战而思生,则战必不力。——北宋文学家 苏轼《荆轲刺秦王》导学案主备人:黄 巍 班级: 姓名: 编号: 日期:学习目标1、积累文中的文言词句并进行归类整理。2、分析鉴赏荆轲这个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