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目标
1.熟记鲁迅的有关知识。
2.理解并运用描写景物的手法。
3.学习并运用联系比较法,进行探究学习。
4.培养热爱自然,关注生活的态度。
二、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内容
1.整体感知课文,试讲《美女蛇》的故事;再现捕鸟场面。
2.学习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手法。
3.掌握“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
二、教学步骤
(一)课前热身:
1、第一单元的文章多是反映童年和少年生活的,学过后会勾起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对现在生活的反思,还会有新的感触和更深的认识。童年生活在你的心目中有什么特点?在下面写一段话,或者用所能想到的生动词语形容出来。
2、你知道鲁迅的原名及籍贯、地位、主要作品及学过的作品、本文的出处。
(二)下面这些字词的读音和意思你能掌握吗?借助字典自己能解决的自己解决。
确凿菜畦桑椹轻捷斑蝥缠络珊瑚脑髓陌生鉴赏
觅食竹筛秕谷书塾蜈蚣倜傥锡箔臃肿窦攒豁敛拗折系橘苞厥叵
渊博:确凿:倜傥:
消释:鉴赏:缠络:
人声鼎沸:人迹罕至:
(三)整体感知。
1.文中写到了“我”在哪些地方的活动?
2.文中按内容可分为两部分,请找出两部分的起止句及过渡段。
(四)细读百草园部分,划出中心句。
1.小组讨论:生活中的百草园是什么样?作者称百草园为“乐园“,那么这儿有什么东西使鲁迅感到有无限趣味?(提示:从不同角度概括。参考:从看的听的吃的玩的角度或植物动物角度或季节等)
2.为下列描述对象加上能突出其特点的词语:
3.齐读第二节,思考:重点写的是百草园的哪个位置,用什么句式来体现?
运用: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仿写一段话。
4.读“雪地捕鸟”有关文字,找出描写捕鸟过程的句子,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七)作业:
1.抄录课后所列字词并用“人迹罕至”“人声鼎沸”两个成语造句;
2.背诵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教学重点
1.理解主题
2.运用联系比较法,加深对生活对学习的认识
3.比较对照手法的仿写
二、教学步骤
(一)检查:
小组间听写上节课词语,把写错的字或者词语写在下面
(二)第九段在文中的作用非常大请多读两遍,注意下面问题:
1.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表达的是什么感情。
2.作者对离开百草园的原因列举了许多,其实就是他到了上学的年龄,从这些“也许”的句子里,你读出了什么?
(三)细读写三味书屋生活的部分
1.三味书屋的陈设(学习环境)、学习气氛都有什么特点?
老师严厉吗?
2.质疑问难:为何写学生读的文字没加标点,先生读的加了标点?
3.我有疑就问,老师本应表扬,为什么反而不高兴?你如何理解?
4、讨论:哪些内容形成了对比,说明了什么?如:(1)玩耍时与读书时不同气氛;(2)师生读书时不同态度。
(四)一课一得: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我收获了这些东西
(五)补充资料:
一、学习目标
1.熟记鲁迅的有关知识。
2.理解并运用描写景物的手法。
3.学习并运用联系比较法,进行探究学习。
4.培养热爱自然,关注生活的态度。
二、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内容
1.整体感知课文,试讲《美女蛇》的故事;再现捕鸟场面。
2.学习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手法。
3.掌握“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
二、教学步骤
(一)课前热身:
1、第一单元的文章多是反映童年和少年生活的,学过后会勾起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对现在生活的反思,还会有新的感触和更深的认识。童年生活在你的心目中有什么特点?在下面写一段话,或者用所能想到的生动词语形容出来。
2、你知道鲁迅的原名及籍贯、地位、主要作品及学过的作品、本文的出处。
(二)下面这些字词的读音和意思你能掌握吗?借助字典自己能解决的自己解决。
确凿菜畦桑椹轻捷斑蝥缠络珊瑚脑髓陌生鉴赏
觅食竹筛秕谷书塾蜈蚣倜傥锡箔臃肿窦攒豁敛拗折系橘苞厥叵
渊博:确凿:倜傥:
消释:鉴赏:缠络:
人声鼎沸:人迹罕至:
(三)整体感知。
1.文中写到了“我”在哪些地方的活动?
2.文中按内容可分为两部分,请找出两部分的起止句及过渡段。
(四)细读百草园部分,划出中心句。
1.小组讨论:生活中的百草园是什么样?作者称百草园为“乐园“,那么这儿有什么东西使鲁迅感到有无限趣味?(提示:从不同角度概括。参考:从看的听的吃的玩的角度或植物动物角度或季节等)
2.为下列描述对象加上能突出其特点的词语:
3.齐读第二节,思考:重点写的是百草园的哪个位置,用什么句式来体现?
运用: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仿写一段话。
4.读“雪地捕鸟”有关文字,找出描写捕鸟过程的句子,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七)作业:
1.抄录课后所列字词并用“人迹罕至”“人声鼎沸”两个成语造句;
2.背诵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教学重点
1.理解主题
2.运用联系比较法,加深对生活对学习的认识
3.比较对照手法的仿写
二、教学步骤
(一)检查:
小组间听写上节课词语,把写错的字或者词语写在下面
(二)第九段在文中的作用非常大请多读两遍,注意下面问题:
1.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表达的是什么感情。
2.作者对离开百草园的原因列举了许多,其实就是他到了上学的年龄,从这些“也许”的句子里,你读出了什么?
(三)细读写三味书屋生活的部分
1.三味书屋的陈设(学习环境)、学习气氛都有什么特点?
老师严厉吗?
2.质疑问难:为何写学生读的文字没加标点,先生读的加了标点?
3.我有疑就问,老师本应表扬,为什么反而不高兴?你如何理解?
4、讨论:哪些内容形成了对比,说明了什么?如:(1)玩耍时与读书时不同气氛;(2)师生读书时不同态度。
(四)一课一得: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我收获了这些东西
(五)补充资料:
一、学习目标
1.熟记鲁迅的有关知识。
2.理解并运用描写景物的手法。
3.学习并运用联系比较法,进行探究学习。
4.培养热爱自然,关注生活的态度。
二、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内容
1.整体感知课文,试讲《美女蛇》的故事;再现捕鸟场面。
2.学习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手法。
3.掌握“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
二、教学步骤
(一)课前热身:
1、第一单元的文章多是反映童年和少年生活的,学过后会勾起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对现在生活的反思,还会有新的感触和更深的认识。童年生活在你的心目中有什么特点?在下面写一段话,或者用所能想到的生动词语形容出来。
2、你知道鲁迅的原名及籍贯、地位、主要作品及学过的作品、本文的出处。
(二)下面这些字词的读音和意思你能掌握吗?借助字典自己能解决的自己解决。
确凿菜畦桑椹轻捷斑蝥缠络珊瑚脑髓陌生鉴赏
觅食竹筛秕谷书塾蜈蚣倜傥锡箔臃肿窦攒豁敛拗折系橘苞厥叵
渊博:确凿:倜傥:
消释:鉴赏:缠络:
人声鼎沸:人迹罕至:
(三)整体感知。
1.文中写到了“我”在哪些地方的活动?
2.文中按内容可分为两部分,请找出两部分的起止句及过渡段。
(四)细读百草园部分,划出中心句。
1.小组讨论:生活中的百草园是什么样?作者称百草园为“乐园“,那么这儿有什么东西使鲁迅感到有无限趣味?(提示:从不同角度概括。参考:从看的听的吃的玩的角度或植物动物角度或季节等)
2.为下列描述对象加上能突出其特点的词语:
3.齐读第二节,思考:重点写的是百草园的哪个位置,用什么句式来体现?
运用: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仿写一段话。
4.读“雪地捕鸟”有关文字,找出描写捕鸟过程的句子,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七)作业:
1.抄录课后所列字词并用“人迹罕至”“人声鼎沸”两个成语造句;
2.背诵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教学重点
1.理解主题
2.运用联系比较法,加深对生活对学习的认识
3.比较对照手法的仿写
二、教学步骤
(一)检查:
小组间听写上节课词语,把写错的字或者词语写在下面
(二)第九段在文中的作用非常大请多读两遍,注意下面问题:
1.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表达的是什么感情。
2.作者对离开百草园的原因列举了许多,其实就是他到了上学的年龄,从这些“也许”的句子里,你读出了什么?
(三)细读写三味书屋生活的部分
1.三味书屋的陈设(学习环境)、学习气氛都有什么特点?
老师严厉吗?
2.质疑问难:为何写学生读的文字没加标点,先生读的加了标点?
3.我有疑就问,老师本应表扬,为什么反而不高兴?你如何理解?
4、讨论:哪些内容形成了对比,说明了什么?如:(1)玩耍时与读书时不同气氛;(2)师生读书时不同态度。
(四)一课一得: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我收获了这些东西
(五)拓展延伸:
搜集鲁迅有关学习的名言
郜美荣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学习目标:1、品味学习文章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丰富自己的语汇,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2、把握本文叙事写景井然有序的特点。二、学习重难点学习重......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学习目标】1.学习准确行动的语言,训练细致观察,抓住特征进行描写的能力。 2.在朗读、描述、背诵中进行自主探究合作能力训练。 3.学习作者热爱自然、......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一、自主学习(一)基础达标1.(1)本文作者是,他原名,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家、家、家,现代文学的奠基人。(2)本文是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一篇(体裁),选自《》,标题中的“从……到……”表明文章是......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导学案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