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主学习
(一)基础达标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唐雎()佛然()徒跣()休祲()缟素()韩傀()色挠()谕()
2.填空
本文选自《》,它是
(朝代名)末年(人名)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数字)篇。“辱”的意思是:。本文
主要采用的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高度赞扬了唐雎和的精神。
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大王加惠()(2)请广于君()
(3)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4)休祲降于天()
(5)秦王色挠()
(6)长跪而谢之()
(7)寡人谕矣()
(8)徒以有先生也()
4.正确朗读文章,对照课下注解翻译文章。(有疑问的词语或句子要做好标记。)
(二)初读感知
1.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2.秦王要求“易地”有怎样的用心?
3.秦王是怎样恐吓唐雎的?唐雎是如何回应秦王的?
【小支架】本文的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的最后十年,秦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相继翦灭各诸侯国,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不战而屈人之兵(秦人往往借迁移之名行灭国之实),由此引起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一事。
二、合作探究
(一)文言积累
1.通假字。(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秦王不悦()
故不错意也()
仓鹰击于殿上()
2.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多义字。
(1)与轻寡人与()
与臣而将四矣()
(2)使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3)以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徒以有先生也()
(4)徒亦免冠徒跣()
徒以有先生也()
(5)然秦王沸然怒()
虽然,受地于先生()
(6)夫夫韩、魏灭亡()
此庸夫之怒也()
3.指出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的不同
(1)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古义:今义:
(2)长跪而谢之曰
古义:今义:
(3)以头抢地
古义:今义:
(4)徒以有先生也
古义:今义:
(5)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古义:今义:
4.翻译下列句子
(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2)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3)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4)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5.小组合作,翻译全文。并分角色朗读文章。
(二)研读赏析
1.作者是怎样塑造人物形象的?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概括唐雎和秦王的性格特点。
2.分析唐雎在这场斗争中说话的技巧。
3.唐雎的这种不畏强权的精神和敢于为国牺牲自我的精神,在我们现代社会还有没有现实意义?
(三)展示交流
揣摩人物心境,分角色朗读。
心得随笔:
三、自我检测
阅读“秦王佛然怒……徒以有先生也”语段,回答问题。
1.相对而言,“休”指的是
三人;而“祲”则指
三人。
2.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时,为什么要引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
3.对秦王在最后一段的行为、语言所表现出的态度应怎样理解?
4.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2)与臣而将四矣。
5.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
四、自助迁移
(一)课外链接
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①求救,合从②于楚,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③能取胜,则善矣。文不能取胜,则歃血④于华屋之下,必得定从而还。士不外索,取于食客门下足矣。”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⑤员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⑥。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⑦得处囊中,乃颖⑧脱而出,非特其末见已。”平原君竟与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废也。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注】①平原君:姓赵名胜。是赵国贵族,广有门客。
②从:同“纵”,六国联合以抗秦的策略。③文:非暴力,这里指通过谈判而不施加压力。
④歃(shì)血:古代盟会时,嘴上涂上牲畜的血,以示诚意。
⑤备:齐备。
⑥立见:立刻显现。见,“现”。
⑦蚤:通“早”。
⑧颖:细而尖的东西。
1.翻译下列句子。
(1)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
(2)夫贤士之处世也,譬如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
2.请从文中找出几个今天常用的成语,并解释成语今天的意思。
成语:
意思:
成语:
意思:
3.文中毛遂的行为给了你什么启示?
4.毛遂此去能否完成使命?请推测一下,并说出你的理由。
(二)实践运用
战国时期,“士”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社会阶层。请查找资料,说说战国时期的“士”是指哪一类人,并举出几个历史上有名的“士”,讲讲他们的故事。
韩三其
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通过对话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法。2、培养学生朗读、复述、翻译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3、学习唐雎不畏强权、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一、预习导学......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唐雎不辱使命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唐雎不辱使命》高效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学习目标: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人物形象。2、培养复述、翻译朗读的能力。3、学习唐雎作为小国之臣却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学习难重点:理解课文,了解人物形......
《唐雎不辱使命导学案》(第一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