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凌明月邮箱:juzilian@sina.com
新颁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教师的职责应是既教书、又育人。可是,有些老师总是认为德育工作是部分德育工作者的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放弃了大好的教育机会。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认为应将思想教育与语文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接受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在思想上得到提高,在情操上得到陶冶,自觉加强自身的修养。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着爱国主义教育
初中语文教材中不乏描写祖国大好山河、名胜古迹和自然风光的瑰丽多采的名篇,也不乏表现爱国情感的名篇。教师应结合教材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毛泽东同志的《沁园春雪》一词通过对北国雪景的具体描绘,发出了“江山如此多娇”的感叹,抒发了词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也抒发了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豪迈情怀。鲁迅的《藤野先生》一文始终贯串着一条爱国主义情感的暗线。正是鲁迅先生对祖国无限的爱,并把满腔的爱化为报效祖国的动力,才使他看不惯醉生梦死、不学无术的清国留学生,毅然离开繁华的东京到条件很差的仙台学医,以实现“医学救国”的初衷。又是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对祖国命运的关切使他毅然离开日本回国,“弃国民劣根性”,探讨“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路径。《最后一课》韩麦尔先生对亡国的痛,对祖国的爱又是那么扣人心弦。因而,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朗读、想象、体会伟大祖国的无限风光,以具体爱国主义者形象来感染教育学生,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励他们为建设美好国家而努力学习。
二、语文教学中渗透着道德品质教育
青少年时期正是立志的关键时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树立崇高的理想对青少年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的健康成长起着决定作用。19世纪法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曾说过:“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而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在教学中,可以充分挖掘不同题材的文章所蕴含的思想内容,加强对学生道德品质教育,让学生明辨是非,分清善恶,使之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完善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时代在发展,学生面临各种各样的思想潮流,其中难免良莠不一,因此我们的教学在“传道、授业、解惑”之外,应比以往更多地注意到学生的内心诉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积极的人生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看见人生的光明面。但也不回避社会的黑暗面,要对其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不夸大,不掩饰,而是站在建设的角度指出其良性发展的可能性与途径。而不是象韩寒在《三重门》中那样否定现实社会的一切,却又不能建设一种科学的理论或生活,只是让人陷于无底的绝望。对生活应多一些昂扬,多一些展望,少一些调侃,少一些厌弃。我们都应该坚信未来是美好的!理想主义是这个社会能够存在并发展的动力,让我们和我们的学生多一些理想主义也应该我们的教学工作的一个方向。
三、语文教学应渗透对学生的良好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规范能促使学生健康成长,也是培养新一代社会主义公民具有文明素质的重要工程。其良好习惯的养成应发挥教师的熏陶、感染作用,应渗透于平时教育工作的各个细小环节之中,也应渗透于语文教学中。《俭以养德》《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都在告诉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重要性,教学时应积极引导,并结合生活实际,指出一些学生的不正确消费观。教学《驿路梨花》时应结合学校“学雷锋活动周”告诉学生“雷锋精神”不可丢。《伤仲永》一文,仲永由一名神童而“泯然众人矣”,是教育学生认识后天勤奋的重要性,养成勤奋学习好习惯的好材料。《皇帝的新装》应教育学生做一个诚实的、敢于说真说的人。《从三到万》告诉学生学习上应循序渐进,应谦虚谨慎。《怀疑与学问》告诉学生学习上应有怀疑精神。只要我们能把思想教育与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就能达到我们的教育教学目的。
在把思想教育融于语文教学中,应注意不能让语文课上成政治课,不能将语文训练与思想教育割裂开来,应通过具体的形象,让学生愉快地接受。因为德育工作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不能操之过急,应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内容及工作重点而制定阶段性的计划,循序渐进。
总之,在当今这个只追求器物的时代,我们绝不能忽略了思想的价值。在给年轻一代传授技术信息的同时,绝不应该忘记:还应当教育他们成为有高贵思想的、诚实而敢说真话的男女。在培养他们的能力的同时,绝不应该忘了:还应当培养他们高贵的人格品性。语文教学渗透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及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规范,我们才能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寓思想教育于语文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张连富中学阶段是青少年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也是为他们树立科学的人......
高中英语教研组活动---杨芳老师的上海访学展示课王秀英:杨芳老师的该堂课,采用了上海先进的教学理念—把英语语法教学融入情景教学之中。一首美丽动听的英语歌曲,引领着学生们......
寓思想教育于语文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安顺开发区小屯中学 齐庆斌 安顺 561016 贵州)摘要: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思想品德的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思想教育,应是每个语文教师必须加以思考......
9 融“接受学习”于语文教学之中[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景物描写、肖像描写的作用,深刻把握小说的主题。2.增强学生阅读小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理念] 本课......
“融情于景”者,明写景,即字面都是景语;但是,必须暗含情,即所有景语皆情语也。 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