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情于景的诗句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3-17 07:12:5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融情于景

“融情于景”者,明写景,即字面都是景语;但是,必须暗含情,即所有景语皆情语也。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借景抒情”者,抒情的一种方法,即借助于景物,以达到抒情的目的。

二者的共同点是,以抒情为中心。其区别是,前者表面写景,实质写情;后者写景、抒情都是明写,只是景为由、情为根而已。

请看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里的开头两句是“借景抒情”,诗人借故都长安的残破景象,抒发了无限悲痛的心情:昔日的繁荣荡然无存,此乃安史叛军之罪。这里体现了“景为由、情为根”的理念。第三四句是“融情于景”,灾难中的春花感于时事,露水化眼泪;被战乱吓破胆的春鸟,闻声而心惊。这里明写“花”与“鸟”,但是,一个“感”、一个“恨”字,却道破了句句在表现“人”即作者的情怀:此处的“景语”,都是“情语”。前两联诗句,重点都在抒情,而所用方法却明显不同,可见杜甫的笔法是非常高明的触景生情,是指由于客观景物和它的变化发展,触动了作者的情思,引起联想,继而感叹抒情。其特点是情随景生,辞以情发,情景相间,情景交融: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

情景交融包括寓情于景和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指先抒情,后写景。

借景抒情指先写景,后抒情。

情景交融是较为常见的写作方法。

第2篇:融情于景的诗句(精选70句)

融情于景的诗句(精选70句)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诗句吧,诗句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你知道什么样的诗句才能算得上是好的诗句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融情于景的诗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融情于景的诗句 篇1

1、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2、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3、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4、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沁园春·雪》

5、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6、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7、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断句》

8、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9、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王冕《白梅》

10、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1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12、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吕岩《牧童》

13、林断山明竹隐墙。——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14、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燕歌行》

15、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

16、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李商隐《春雨》

17、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杜牧《金谷园》

18、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19、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20、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翁卷《乡村四月》

21、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

22、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23、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24、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25、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勃《滕王阁诗》

26、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27、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28、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陈与义《襄邑道中》

29、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30、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登飞来峰》

31、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32、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陈与义《登岳阳楼》

3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34、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5、人生长恨水长东。——元好问《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

36、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37、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38、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温庭筠《更漏子·柳丝长》

39、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40、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4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2、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虞集《风入松·寄柯敬仲》

43、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44、“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45、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46、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47、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48、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49、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50、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51、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52、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苏轼《定**·三月七日》

53、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54、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沁园春·雪》

55、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李白《三五七言》

5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7、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8、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无题·油壁香车不再逢》

59、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60、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融情于景的诗句 篇2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3、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4、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6、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书,从此替爷征 万里赴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 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8、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9、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第3篇:融情于景,以情动人

【摘 要】初中音乐更重视对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它通过不断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乐感等来实现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为了更好地教学初中音乐,教师就需要对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改进教学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融情于景,以情动人”的课堂教学中获取知识。文章就如何实现初中音乐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进行了相关探究。

【关键词】初中音乐;创新研究;以情动人;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8-0017-02

在现阶段初中音乐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教师对初中音乐教学不够重视,教学方式、观念相对落后,对音乐作品的选择存在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初中音乐教学效率下降,使学生对音乐课程产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融情于景的诗句word格式文档
下载融情于景的诗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