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与问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学与问课文”。
23、学与问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文本,让学生懂得“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
3.学生养成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好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我们在四、五年级学过《说勤奋》、《滴水穿石的启示》,这两篇课文有相似之处,它们都是什么文?(板书:说理文)说理文往往有这样的规律:作者一般都是在开头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通过名人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最后得出结论,给我们读者以启发,使我们对他的观点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板书:提出观点 事例证明 得出结论)
2、揭提板书:学与问。
二、读书检查预习
1、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预习了课文,生字词都认识了吗?那读课文一定没问题了。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师分别请5个同学读,大声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其他同学听他是否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了。如果发现他读错子音或读破句子了请耐心听同学读完在再请你指导。
2、指名读课文。评价
三、整体感知,明白说理方法
1、那么,学与问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自由读一读课文的第一和第五自然段。
2、学生自由读,指名回答。
3、点击,两句关于学、问的句子变成红色。男女生各读一句。出示1:“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出示2:“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4、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议论文。议论文中,作者通常要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其实,这两句关于“学”与“问”的关系的句子就是作者提出的观点,即作者要告诉我们的道理,5、这两句话一句在开头,起——总领全文的作用,一句在结尾——-总结全文的作用。两句话又形成的关系是——首尾呼应。
6、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两句话,这两句话的意思你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来说吗?谁来说一说?(板书:勤学好问)
7、小组讨论,明白说理方法。
课文第一、第五小节摆出了勤学好问这个观点。我觉得作者要讲的道理已经很明朗了,就是要我们养成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那课文的2、3、4自然段不是显得多余了吗?(通过摆事实来讲道理)
五、小结
我们有了问题该向谁问呢?当别人也无法解答我们的问题时,我们又该怎么办呢?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人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刻苦学习,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今天,让我们携手走进课文,继续学习第23课:学与问
2.板书课题、读课题。回顾课文内容。3.分组读词语
二、扣文题设疑、感知“问”的重要性
1.“学问”本是一个词语,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在中间加上一个“与”字?学与问二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默读课文找出 相关语句。
【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 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2.理解三句话的意思。
(1)(指名读、齐读),读了这三句话,你懂得了什么?
要想得真知必须勤学好问。板书:勤学 好问
过渡: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君子之学必好问。学而知,问而广。前人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离不开“问”。正 如课文中所说:
(2)理解:“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 路石。”
A.理解比喻句:你读懂了什么?朗读 B.朗读
C.补充陶行知先生的名言: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直提倡学习过程中不 仅要勤学,更要学会质疑发问。
二、读文,初悟学与问
过渡:为了证明这个观点啊,文中列举了两个事例,一个是——哥白尼,一个是——沈括,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哥白尼,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课件出示图片及人物的生平简介)看,这就是哥白尼。请一位同学把这段文字读一读,想一想,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2、是啊,哥白尼能成为伟大的天文学家,是和他小时侯的学习好习惯分不开的,让我们继续走进哥白尼,一起来看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讨论“好问”)
3、师:请大家自由地有感情的朗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作批注,及时记下自己的所思所想。
4、说说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生交流:他从小爱问问题;他什么都爱问;他问的问题都跟自己的生活有关„„)
5、师:你从这段中的哪些词句感受到哥白尼好奇、好问的?(非常喜欢问、经常缠着、世界、问这问那、省略号)(相机读句子,注意读出哥白尼的好奇、好问。指导朗读。)(指导理解:不懈探求、稀奇古怪)
6、从哥白尼的事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正如书上所说:(出示句子:“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7、其实啊,古今中外像哥白尼这样勤学好问的故事很多很多,你们能再举出一些吗?
(生交流:牛顿根据苹果下落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根据水壶的蒸汽发明了蒸汽机)
8、小结:从哥白尼和同学们刚才所列举的事例上,我们真正认识到了“问”在成功道路上的重要性,俗话说:“人不学无以知,人不问无以明”“学无涯而问不止,问无休而学有成”
9、师:我想大家对这段话肯定有了自己更深刻的理解了。(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导朗读)
四、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过渡: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北宋时期的大科学家沈括就是这样去做的,让我们一起回到沈括的童年时代吧!请大家轻声朗读第四自然段,说说沈括对“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产生了怎样的一问,他是怎样解开疑团的?
2、交流上述问题。
3、文中说,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沈括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呢?
4、从这个事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5、(勤学好问;留心观察;爱动脑筋„„)是呀,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光学习而不去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光思考而不去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所以我们要把——(生接答第一句话)课文中列举沈括的事例就是为了说明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出示第一句话,生齐读)(板书:观察思考)
6、过渡:无论是哥白尼生活的世界,还是沈括生活的世界,它们距离我们已经有好长时间了,我们现在面对的又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我们又该怎样去做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五、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认真听老师读,思考:文中哪几个词最能概括我们面对的世界的特点?(五彩缤纷、日新月异、瞬息万变)
2、现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日新月异、瞬息万变,我们有新奇,我们有疑惑,那么,有了问题,我们该怎么做?——(教师接读——拜“能者为师”)
3、找一找,书上哪句话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能者为师”的意思。出示:“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该向他请教。”(指名回答,齐读。)
4、关于这个道理,孔子也说过这样两句话。
出示:三人行,必有我师。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指名说意思)
5、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你们有过这样的体会吗?(生交流)
6、小结:看来,遇到了问题,我们应该多向别人请教,拜——能者为师,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愉快地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
六、课堂总结
1、过渡:课文学到这里,我想同学们一定懂得了,我们从小应该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因为(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
引读一:“我们从小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
引读二:要想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我们从小应该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因为“我们从小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
引读三:要想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从小应该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因为“我们从小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板书:学习的主人)
2、是的,勤学好问,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更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有许多的名人名言也验证了这一点。(出示名人名言)
(1)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王充
(2)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 郑燮(xiè)(3)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4)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普列汉诺夫
3、同学们,今天我们从中外名人的身上,知道了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那就是——(勤学好问、观察思考)只要你拿到了这把金钥匙,并且知道怎么去用它,那我相信你一定能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完成板书:勤学+好问+观察思考=学习的主人)
七、作业建议(可选做其中的一题)
1、拣一句自己喜欢的有关勤学好问的名言,也可以是课文中的句子,抄在语文书的扉页。记住它,用它来指导自己今后的学习。
2、选择一个名人勤学好问的故事先讲给别人听,再写下来。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说出诗句中带点字的意思,再理解诗句的意思。 4、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
《学与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联系课文说出诗句中带点字的意思,再理解诗句的意思。3、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2篇《学与问》,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说教材]1、教材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七组第二十三课《学与问》。2.教材简析:《学与问》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课文围绕“勤学好问”这一中心论点,通......
尊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身为中国人,理所应当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这一优良传统,而不仅仅只是嘴上说说,更要用实际行动来关心我们身边的老人,尽可能地为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