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名词解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名词解释及填空”。
第七编 明代文学 第一章 《三国志演义》
一、填空
1、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历史小说是(《三国志演义》)。现存最早的刊本是(《三国志通俗演义》),后世最通行的版本是清代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的评点本。
2、《三国志演义》塑造人物是特征化的典型,有(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奸绝(曹操))“三绝”之称。《三国志演义》处理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的关系是(七分事实,三分天下)。《三国志演义》的语言风格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3、目前所见最早的列国故事通俗小说是余邵鱼编写的___《列国志传》______。乾隆年间蔡元放将其删改润色,更名为____《东周列国志》___________,成为最通行的本子。清代褚人获编缀的____《隋唐演义》___一书是隋唐系统小说中最流行的历史演义。
第二章 《水浒传》
一、填空
1、现存讲说水浒故事的最早话本见于宋元之际的(《大宋宣和遗事》),展示了《水浒传》的原始面貌。
2、宋元之际画家(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画赞》最早完整地披露了宋江等36人的姓名绰号。
3、《水浒传》的版本主要有(71)回、(100)回、(120)回三种。(明末金圣叹)腰斩《水浒传》,删掉大聚义以后的内容,成为最流行的版本。
4、繁本系统中今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百回本是汪道昆所序的(《忠义水浒传》)。
5、在《水浒传》的影响下,___《杨家府演义》_____描述了杨业一门的报国精神,塑造了杨门女将佘太君、穆桂英等女性英雄群像。
第三章 明代前期诗文
二、填空
1、“吴中四杰”是指(高启)、(杨基)、(张羽)和(徐贲(ben))四位诗人,他们在明初诗坛上颇具代表性。明初诗坛成就最高的诗人是(高启),最能体现其诗风的代表作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2、被正史推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的文学家是 宋濂。3.刘基的散文体裁多样,而最出色的是 寓言 散文。
第四章 明代中期诗文
二、填空
1、前七子的代表人物是(李梦阳)、(何景明)。后七子的代表人物是(李攀龙)、(王世贞)。其中声望、影响最大的是__王世贞_____。
2、唐宋派的代表作家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等,其中(归有光)的成就最高。
第五章 明代杂剧
一、解释:
1、《四声猿》
二、填空
1、明初宫廷派杂剧作家以(朱权)、(朱有燉)为代表。
2、明代杂剧创作成就最高的作家是(徐渭),亦是明代讽世杂剧的代表作家,其代表作是(《四声猿》)。(《南词叙录》)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研究南戏的专著。
3、以康海为代表的____中山狼_____题材创作热为发端,杂剧创作转向社会伦理批判等讽刺性内容。《四声猿》之冠是__《狂鼓史》(《狂鼓史渔阳三弄》)_____。
第六章 明代传奇
二、填空
1、明代戏曲的主体是___传奇______。明初伦理教化传奇的代表作是邱濬的(《五伦全备记》)。爱情喜剧___《玉簪记》__的作者是高濂。周朝俊的_《红梅记》____描写了一个敢爱敢恨的李慧娘形象。
2、明代中叶“三大传奇”是指(《宝剑记》)、(《浣纱记》)、(《鸣凤记》),作者分别是(李开先)、(梁辰鱼)、(王世贞)。其中(《浣纱记》)是第一部用改革后的昆山腔谱曲并演出的传奇剧本。
3、明代传奇演唱的四大声腔是(昆山腔)、(海盐腔)、(戈阳腔)、(余姚腔)。(魏良辅)改造了昆山腔,使其成为四大声腔中声势最大的一种。王骥德的(《曲律》)是明代最重要的曲学理论成果。孟称舜的代表作是(《娇红记》),有“古今一部怨谱”之盛誉。
第七章 汤显祖
二.填空
1、汤显祖传奇《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分别取材于唐传奇《霍小玉传》)、(《南柯太守传》)、(《枕中记》)。“临川四梦”中,汤显祖自己最得意的作品是(《牡丹亭》),艺术成就仅次于它的是(《邯郸记》)。
第八章《西游记》
一、填空
1、(《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出现,标志着取经故事由历史真实向神话传说过渡的完成。(猪八戒)首次出现,是在元末明初杨景贤的杂剧《西游记》中。
2、取经故事在(元代)趋于定型,一师三徒的取经队伍正式固定下来。古代朝鲜的汉语教科书(《朴通事谚解》),载有“车迟国斗圣”等内容与世德堂本相似。
3、《西游记》的人物塑造,具有(物性、神性与人性)三位一体的特点。
4、《西游记》之后影响最大的神魔小说是(《封神演义》)。
第九章 《金瓶梅》
一、填空
1、明代世情小说的代表作是(《金瓶梅》),书名取小说中(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三人名字而合成。其描写的广度和深度,被鲁迅称为“著此一家,即骂尽诸色”。
2、《金瓶梅》最重要的版本是(词话本)、(崇祯本)和清代(张竹坡)批评本。
第十章 明代短篇小说
一、填空
1、现存最早的话本小说集是嘉靖年间(洪梗)编印的(《清平山堂话本》)。
2、“三言”是著名文学家(冯梦龙)于天启年间编印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三部白话短篇小说集的总称,共收短篇小说120篇,是宋元明三代最重要的一部白话短篇小说的总集。“二拍”是(《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两部白话短篇小说集的合称。作为商品经济中最活跃的分子和市民的主要代表,(商人)作为小说的正面主人公频频亮相。
3、明末抱瓮老人选编的(《今古奇观》)是流传最广的一部拟话本选集。
4、明初瞿祐的(《剪灯新话》)影响了明清时代的文言小说创作。传至朝鲜,金时习仿作(《金鳌新话》)一书,成为韩国小说的始祖。
第十一章 晚明诗文
二、填空
1、晚明文学家(李贽)提出了著名的“童心说”,要求文学创作应真实地表现作者的内心情感。
2、晚明小品文成就最高的作家是(张岱),《西湖七月半》、《湖心亭看雪》是其为人称道的名篇。
3、明末文社主要有(复社)和(几社),前者创始人是(张溥)、(张采),后者创始人主要有(陈子龙和夏允彝、徐孚远、周立勋)等。
第十二章 明代散曲和民歌
一、填空
1、现存最早的明代民歌集子是(《新编四季五更驻云飞》)、(《新编题四厢记咏十二月赛驻云飞》)、(《新编太平时赛赛驻云飞》、(《新编寡妇烈女诗曲》)四种。
2、晚明最热心收集民歌的文学家是(冯梦龙),他的(《童痴一弄•挂枝儿》和《童痴二弄•山歌》)两部民歌专集代表了这个时期民歌整理的实绩。
第八编清代文学
第一章 清初诗文的繁荣与词学的复兴
二、填空
1、清初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诸家,既是重要的思想家,也是当时文坛的主将。南朱北王指的是__朱彝尊____、__王士禛____。南施北宋指的是___施闰章__、_宋琬____.2、清初散文三大家指(侯方域、魏禧、汪琬)。“岭南三大家”是指(屈大均、陈恭尹 和 梁佩兰)。
3、清初重要词派有以朱彝尊为代表的(浙西词派),以陈维崧为代表的(阳羡词派),另有自成一格的著名满族词人(纳兰性德)。
4、吴伟业以(唐诗)为宗,其诗歌的主要内容为(感慨兴亡)和(悲叹失节),他最大的贡献在七言歌行(梅村)体,代表作是(《圆圆曲》)。钱谦益建立起“(诗有本)”的真情论,主张兼采(唐宋),创建(虞山)诗派,其代表作为(《后秋兴》)。
第二章 清初戏曲与《长生殿》、《桃花扇》
二、填空
1、南洪北孔指的是(洪昇)(孔尚任)。传奇《双熊梦》又名(《十五贯》),作者是(朱素臣);《钧天乐》的作者是(尤侗),《秣陵春》的作者是(吴伟业)。“一人永占”指的是李玉的成名作(《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李玉晚期的代表作是___《清忠谱》__。
3、对《长生殿》的创作影响较大的前代作品有白居易的(《长恨歌》)和元代(白朴)的杂剧(《梧桐雨》)。《桃花扇》是以(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反映(南明弘光小朝廷(南明朝廷))兴亡的历史剧。
4、李渔擅写剧,作剧十种,总题为(《笠翁十种曲》)。(《风筝误》)为其代表作。
第三章 清初白话小说
二、填空
1、清初的小说续书中较优秀的续书有陈忱的(《水浒后传》)。
2、题为“西周生辑著”的(《醒世姻缘传》)是继《金瓶梅》之后的一部长篇世情小说。
3、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的代表作,有(《玉娇梨》)和(《平山冷燕》)等,代表作家是(张匀)和(徐震)。
4、清初的拟话本创作上最有特色的是李渔的(《无声戏》)和(《十二楼》)
第四章 《聊斋志异》
一、填空
1、“用传奇法,而以志怪”是(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对(《聊斋志异》)作品的评价。(《聊斋志异》)被纪昀讥讽为“一书而兼二体”。《聊斋志异》代表了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2、《聊斋志异》之后较有影响的文言小说集有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袁枚的(《子不语》),沈起凤的(《谐铎》)等。
3、《聊斋志异》共近(五百)篇,从文体上看,有简约记述奇闻异事如同六朝(志怪小说)的短章,也有叙事委婉曲微如同(唐人传奇)的篇章。清代学者(纪昀)讥其“(一书而兼二体)”,鲁迅称之为“(拟晋唐小说)”。
第五章 《儒林外史》
一、填空
1、《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小说的典范之作。
2、“戚而能谐,婉而多讽”是(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对《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所作的评价。
3、《儒林外史》假托明代故事,实则展示的是(18世纪清代中叶)的社会状况。
4、小说塑造了两个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可怜又可笑的典型人物是(周进)和(范进),还塑造了堕落无行的劣绅(严贡生),以及真儒名士的典型(杜少卿)。
第六章 《红楼梦》
一、填空
1、《红楼梦》本名(《石头记》),最初以(80回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流传,这些传抄本大都有署名(脂砚斋、畸笏叟)等人的评语,故习惯上称之为(脂评本)或(脂本)。
2、《红楼梦》全书120回,后40回一般认为是(高鹗)所补、乾隆五十六年,(程伟元)和(高鹗)将前80回与后40回合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以木活字排印出来,书名为(《红楼梦》)。
3、(程乙)本的印行,结束了《红楼梦》的传抄时代,使之得到广泛传播。
第七章 清中叶诗文词多元发展的局面
二、填空
1、清中叶重要诗派有以沈德潜为代表的(格调说),以翁方纲为代表的(肌理说),以袁枚为代表的(性灵派)。
2、(赵翼)、(蒋士铨)与袁枚并称为“乾隆三大家”。阳湖派的代表人物有(恽敬)、(张惠言)。
3、清代影响最大的古文派别是(桐城派),代表人物是(刘大櫆)、(方苞)、(姚鼐(nai4)),号称(三祖)。姚鼐提出(义理)、(考据)、(词章)为一。姚鼐的(《古文辞类纂》)纂辑13类体裁选辑700多篇古文为示范,确立了古代散文发展的正宗文统,被桐城派古文家奉为圭皐。
4、清代最杰出的骈文作家是(汪中),他的代表作(《哀盐船文》)描绘了盐船失火的悲惨情状。
5、张惠言与兄弟(张琦)合编的(《词选》)附当世常州词人为垂范,成为开宗立派的旗帜。
第八章 清中叶的小说戏曲及讲唱文学
一、填空
1、随着考据学的兴盛,清中叶出现了许多炫耀学问的小说,代表作是(李汝珍)所作的(《镜花缘》),作品最富特色的是前半部分写唐敖游历海外诸国的经历。
2、《雷锋塔传奇》为乾隆初(黄图秘)所作,成功地塑造了多情善良的白娘子形象。杂剧作家以杨潮观的(《吟风阁杂剧》)为代表。
3、清中叶较有影响的传奇作家是(蒋士铨),现存剧作以(《红雪楼九种曲》)(又名《藏园九种曲》)最有名。
4、弹词中最优秀的作品是(《再生缘》),成功地塑造了孟丽君的艺术形象。
第十编 近代文学
第一章 龚自珍与近代前期的诗文词
二、填空
1、龚自珍的散文《病梅馆记》,集中表现了追求个性解放的精神。
2、近代前期宋诗派的领袖人物为(程恩泽)和(祁口藻),(郑珍)的成就最高。曾国藩以桐城派为号召,进一步强调(“经济”),将其与义理、考据、辞章四者比之孔门四科,其古文理论使桐城派进入一个新阶段,被称为(湘乡)派。薛福成的(《观巴黎油画记》)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第二章 近代前期的小说与戏曲
一、填空
1、(《三侠五义》)是狭义与公案合流模式的典型作品,为市井细民写心,体现了他们对贤明政治的渴望。
2、文康的(《儿女英雄传》)采用评话形式以精细的笔触勾勒出一幅19世纪中国社会风俗画面。
3、魏秀仁的(《花月痕》)展现了一个潦倒名场、桀骜不驯的知识分子奋争与失败的心路历程。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刻画了上海十里洋场光怪陆离的世相。
第三章 黄遵宪、梁启超与近代后期诗文词
二、填空
1、“诗界革命”的口号是由(梁启超)正式提出的。(黄遵宪)是“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黄遵宪诗歌的两大重要主题是(反帝卫国)、(变法图强)。
2、资产阶级改良派在散文方面最著名的是(梁启超)。他的新文体散文即(略有变革的文体),是我国散文由(文言)向(白话)过渡的桥梁,代表作是(《少年中国说》)。
3、“同光体”是指(同光以来诗人不墨守盛唐者)一派诗人,代表作家有(郑孝胥)、(陈衍)、(沈曾植)、(沈三立)等。主张诗歌崇尚(在宋),强调(创造),诗人有(闽派)、(浙派)和(江西)派之分。(沈曾植)被陈衍称之为“同光体之魁杰”。
4、近代后期,词坛上(王鹏运)、(朱祖谋)、(况周颐)和(郑文焯)称为“清季四大词人”。
第四章 近代后期的小说与戏曲
一、填空
1、四大谴责小说是指_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_____、____李宝嘉《官场现形记》_______、____刘鹗《老残游记》______、___曾朴《孽海花》_____。(注意作者)
2、李宝嘉的《 官场现形记 》是我国第一部在报刊上连载、直面社会而取得轰动效应的长篇章回小说,首开近代小说批判现实的风气,是一部专门暴露官场黑暗的力作。
3、(《老残游记》)的一大特色是首揭“清官”之恶,其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体现了中国小说由叙事型向描写型的转变。名句填空:
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宫阙何萧萧。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高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黄尘古渡迷飞挽,白月横空冷战场。(李梦阳《秋望》)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牡丹亭·惊梦》)恸哭六军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吴伟业《圆圆曲》)钱谦益《后秋兴·杂虏横戈倒载斜》 朱彝尊《卖花声·雨花台》
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王士禛《秦淮杂诗·年来肠断秣陵舟》、《再过露筋祠》 袁枚《马嵬·莫唱当年长恨歌》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黄景仁《杂感》)
晓来风,夜来雨,晚来烟。是他酿就春色,又断送流年。(张惠言《水调歌头·春日赋示杨生子掞》)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龚自珍《咏史》)
少年哀乐过于人,歌泣无端字字真。既壮周旋杂痴黠,童心来复梦中身。(龚自珍《己亥杂诗》一七〇)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五)
1、台阁体 台阁体:台阁体是自洪武后期至正统、景泰年间体现上层官僚的精神面貌和审美意趣的一诗文创作风格。以当时馆阁文臣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为代表。他们的诗文内容上坚持主理合道,风格上追求温柔敦厚,表面有着严重老成的规模、富贵福泽的气象,内里既缺乏深湛切著的内容,又少有纵横驰骤的气度,徒具雍容华贵的形式而已。
“台阁体”,指在明代永乐至成化年间形成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内容大多为歌功颂德、歌舞升平之 作;艺术上追求平正典雅。其主要人物是“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他们先后都官至大学士,为台 阁大臣,故称“台阁体”。同时期大多数高级官僚的创作都归属这一流派。
1、茶陵派
.茶陵诗派:成化、弘治年间出现的茶陵诗派,领袖李东阳,还有谢铎、张泰、石瑶、邵宝、顾清、罗玘、鲁铎、何孟春等。针对台阁体的流弊,提出宗唐法杜的复古主张,意在借比兴寄托之旨、雄健浑朴之体改变当时诗坛的颓风衰习。诗文内容主要是馆阁宫廷生活,在文学评论方面,论诗歌乐、律的重要性,认为诗的艺术魅力得自明初以李东阳为领袖的诗歌流派。其论诗强调宗法汉唐,重视诗歌的声律、法度等艺术表现,对当时 文坛产生较多影响,成员有谢铎、张泰、陆釴(yì)、邵宝等人。于它的声韵之美。
明初以李东阳为领袖的诗歌流派。其论诗强调宗法汉唐,重视诗歌的声律、法度等艺术表现,对当时 文坛产生较多影响,成员有谢铎、张泰、陆釴(yì)、邵宝等人。
2、八股文
八股文:八股文就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也称制艺、制义、时艺、时 文、八比文。其体源于宋元的经义,而成于明成化以后至清光绪末年始废。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面,连字数都有一定的限制,人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文。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组成部分
3、前七子
前后七子:从明朝中期开始,诗歌掀起了一场以复古面目出现的革新活动。以李梦阳、何景明为核心,包括康海、王九思、边贡、王廷相、徐祯卿等人的文学群体,称“前七子”。他们提出了“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口号,目的是扫荡台阁体的无聊文风,力图恢复文学自身的独立地位。但由于他们的创作理论落后,缺乏创新,有泥古不化的倾向。至嘉靖、隆庆时期,出现了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包括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在内的文学群体,称“后七子”。他们一方面继承了前七子关于重视文学自身价值的观点,另一方面,他们在复古道路上比前七子走得更远。他们成员间的文学主张和创作风格差异较大,它并不是一个主张和创作实践完全统一的文学流派。
4、后七子
后七子:后七子指嘉靖中期的李攀龙与谢榛、王世贞、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等七人他们提出了文学复古运动,思想上,七子派尊汉魏、黜宋元,主张“文必西汉,诗必盛唐,大历以后书勿读”,摈斥中晚唐与宋诗。
明代嘉靖中期以后,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七位为人再次举起文学复古的大旗,形成一个较大的文学群 体,对后世产生较大影响,后人称为“后七子”。成员除李攀龙、王世贞而外,尚有谢榛、吴国伦、宗臣、徐中行、梁有誉。他们的文学主张有:偏激的复古理论,格调法度的强化与具体化,强调真情在格调中的 作用。
5、唐宋派
唐宋派 唐宋派:是出现在明代中期嘉靖年间,以反驳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的前七子的复古理论为主要目标的文学流派。要代表人物是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其基本观点是反对以文采取代道统,主张恢复唐宋时的散文传统,倡导文道统一。
6、《四声猿》
四声猿:是徐渭的杂剧作品。《四声猿》,包括四部杂剧:《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被誉为“明曲第一”。王骥德《曲律》称《四声猿》为“天地间一种奇绝文字”。这四个短剧“高华爽俊,浓丽奇伟,无所不有。称词人极则,追躅元人。”评价是很高的。《四声猿》的取名应取自巴东三峡民谣「猿鸣三声泪沾裳」,意思是猿鸣三声足以堕泪,何况四声。
7、吴江派
.吴江派:吴江派是以沈璟为代表的戏曲艺术流派。主要有吕天成、叶宪祖、王骥德、冯梦龙、范文若、袁于令、卜世臣及沈自晋。他们创作上讲究昆腔格律,各自都留下了杂剧或传奇作品,总体上成就不高。其中在理论上最有建树的是王骥德。
明中叶以江苏吴江人沈璟为代表的戏曲流派,创作倾向上,偏于保守,倡导封建伦理道德;在形式上,主 张语言的通俗、自然,强调声韵格律,重要成员有吕天成、叶宪祖、冯梦龙、袁于令、范文若等人。
8、临川派
.临川派:汤显祖的《牡丹亭》问世后,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也直接影响了一大批剧作家,他们从剧本的立意构思到曲词的风格熔铸,都刻意模仿汤显祖的剧作,戏曲史上称作玉茗堂派或临川派。这批剧作家主要有吴炳,孟称舜,洪昇、张坚等。
(玉茗堂派)明万历时期出现的戏曲文学流派,因开创者汤显祖为临川人,故戏曲史上往往将追随、效仿汤显祖较为明 显并有所成就的剧作家称为临川派。该派在创作倾向上,有明显反传统倾向,提倡抒写性灵,表现至情,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而词曲富于文采,代表作品为汤显祖的“临川四梦” :即《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重要成员还有吴炳、孟称舜、洪升、张坚等人。
9、“临川四梦”
临川四梦(玉茗堂四梦):汤显祖的传奇《紫钗记》、《牡丹亭还魂记》、《南柯梦记》、《邯郸梦记》,代表了他戏剧创作的全貌,并且这四部传奇又均与梦相关,而汤显祖是临川人,故而合称为“临川四梦”。又因汤显祖的书斋名为玉茗,帮又称“玉茗堂四梦”。
10、“童心说”
童心说:李贽把文学作为宣扬其反传统、肯定个性精神的社会思想的有效工具,并把代表人的赤子真心的“童心”作为文学创作和评价的最高准则。童心说是晚明李贽提出的:“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他把文学作为反传统、反权威。
11、公安派
公安派 公安派:指明代后期以袁宏道为首,包括袁宗道、袁中道在内的文学派别,因他们三兄弟是湖北公安人,故称“公安派”。他们以李贽的“童心说”为指导,提出了“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主张,用“独抒性灵”来反击文学领域中理学的束缚,找到了以独创的精神来表现个人真情实感这一文学的最高境界,主张创新,比较重视文学的时候精神,在诗歌的抒情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12、竟陵派
小竟陵派:由于仿效公安派的诗歌日益显露出“陋”、“俚”的弊病,所以有竟陵派出来加以匡救。竟陵派因其首领钟惺和谭元春都是湖广竟陵人而得名。他们继承了公安派关于抒发“性灵”的文学主张,但他们认为“性灵”不来自诗人的胸臆,而来自古人的篇什,所以他们主张“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追求一种孤僻的情怀。在艺术上,他们不满于公安末流的浅易风格,力倡所谓“幽深孤峭”的风格,不惜用怪字,押险韵,有意破坏语言的自然之美。使其作品佶屈聱牙,刁钻古怪,走向了极端。
13、小品文
晚明小品文:小品文是指散文中的一种类型,它的基本特性是:
一、语言简洁,形式短小;
二、以抒发一己的性灵为主,富有情韵;
三、在题材范围和体裁形式上有较大的自由度,可以灵活运用序、跋、记、传、铭、赞、尺牍等文体。晚明小品大致以公安派为显著的开端。除三袁、钟、谭外,王思任、汤显祖、陈继儒、黄汝亨、李流芳、祁彪佳、张岱等一大批有个性的作家涌现,形成彬彬大盛的局面。
14、梅村体 梅村体:吴伟业的歌行体叙事诗采用长篇叙事的体例,注重使典用事的技巧和平仄协调的声律,语言华美佚丽,结构布局波澜起伏。这是他在继承中唐元白长庆体体式的基础上,吸收初唐四杰的用典之法和晚唐温李诗的词藻风韵,并且融入明代传奇的戏剧性而自创的一格,后人取吴伟业之号称之为“梅村体”。
梅村体 . 清初词坛,吴伟业号梅村。梅村体是吴伟业创作的一种七言歌行体,其有元、白歌行体,重在叙事之 长,辅以初唐“四杰”的华艳词藻,温庭筠、李商隐的风情韵味,融合明代传奇曲折变化的戏剧性,创造 了自成一体的“梅村体”。语言华美,以清丽见长,使其诗歌独具一格。“梅村体”诗有100余首,以《圆 圆曲》为代表。
15、神韵派
清代诗歌流派。清初诗论家和诗人王士禛创立。主张诗歌创作要朦胧含蓄,吞吐不尽,好象有言外余情,深意寄托,却又难以捉摸,无法指实;语言力求华美,尽量选用明隽圆润的辞藻,打磨得流畅清秀;风格讲究清远冲淡,自然入妙。
清初以王士禛为领袖的一个诗派。该派因王士禛倡导“神韵”而得名。“王士禛则把它作为一种诗歌理论的核心。其诗论都汇集于《带经堂诗话》中。主要内容是:首先,诗歌的意境要冲淡、自然、清奇,以清淡闲远的风神韵致为最高境界。其次,作诗越含蓄蕴藉越好,要朦胧、超逸、空灵,似有深意寄托,却又无法指实,似有言外余情,却又难于捉摸。第三,提倡创作时的“兴会神到”、“一时伫兴之言”。
16、浙西词派
浙西派:清初朱彝尊推举南宋姜夔、张炎一类婉约词人之作,认为张炎所说“清空”境界为作词的最高标准。在实际创作中,比较注重词的格律和技巧,而对词的意境和内容有所忽略。他的词论主张和词作受到许多浙西词家的认同,许多人都以朱彝尊所标榜的姜夔和张炎为楷模,一时此风大盛,其影响波及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百年词坛。后来龚翔麟选朱彝尊、李良年、李符、沈嗥日、沈岸登及其本人的词为《浙西六家词》,遂有“浙西词派”之名。
17、虞山诗派
明末清初以常熟虞山命名的东南诗坛重要流派。以钱谦益为首,包括其门生冯舒、冯班、瞿式耜,族孙钱曾、钱陆灿及吴历等。虞山诗派最大的特点是学古而不泥古,积极主张诗歌革新并能取诸家之长而自成风格,对东南诗坛的繁荣作出了一定贡献。
18、阳羡词派
阳羡派:清初陈维崧的词师法苏、辛,尤其接近辛弃疾的豪放苍凉词风。因陈维崧是江苏宜兴人,宜兴古地名称“阳羡”,所以以陈维崧为代表的词派被称为“阳羡派”。属于这一词派的还有曹贞吉、蒋士铨等。
20、苏州派
苏州派:苏州派是指清初出现的以李玉为代表的作家群,还有朱素臣、朱佐朝、叶时章、张大复等。成为戏曲史上富有地域戏剧文化特征的耀眼亮点。好选择重大题材,以求更广阔的反映社会生活面,并渗透着一种鲜明的道德评判。因而,他们的剧作各种脚色都能当主角,不限于小生和小旦,而且搭配得当,各显其能,篇幅不长、剧情紧凑、冲突激烈,适宜于场上演出,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明末清初的一个现实主义戏剧流派,以李玉为首,成员有朱素臣、朱佐朝、张大复等。因都是苏州人,创作倾向和创作风格都有共同特点,故称苏州派。其戏曲创作多采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题材上多描写重 大政治斗争;讲求本色当行,注重舞台效果;语言通俗易懂,生活气息浓郁;封建道德观念较为浓厚。最 著名的是李玉的《清忠谱》。
19、才子佳人小说
才子佳人小说是明末清初涌现的一大批小说,是人情小说的一个分支和流派。在这类小说中“男女以诗为媒介,由爱才而产生了思慕与追求,私订终身结良缘,中经豪门权贵为恶构隙而离散多经波折终因男中三元而团圆。”(《烟粉新诂》)可见从题材上说,是写才子佳人的恋爱故事,其情节构成,大多是郊游偶遇,题诗传情,梅香撮合,私订终身。其结局或因命运乖违,或因小人拨弄,或出政事牵连,于是佳人逼嫁,才子遭难,但虽经波折,却坚贞如一。后来或由于才子金榜题名,或由于圣君贤吏主持正义,终于“有情人终成眷属”。
从形式上说,一是相当部分作品书名模仿《金瓶梅》,用主人公的名字命名作品。如《玉娇梨》、《平山冷燕》、《金云翘传》、《春柳莺》、《雪月梅》等。二是一般在十六回至二十回之间,均十万字左右,相当于现代一部中篇小说的篇幅。
20、格调说
格调说:清中叶宗法唐诗的诗歌流派,创始人沈德潜。所谓“格调说”,就是用唐诗的格调去表现封建政治和伦理道德观念。他力主恢复儒家“温柔敦厚”、“忠正和平”的诗教传统,提出“诗教之尊,可以和性情,厚人伦,感神明”的口号,使诗歌为封建统治服务。
21、肌理说
肌理说:“肌理说”由翁方纲提倡而闻名。其“肌理说”主张以学问、经术为诗,把思想(义理)、结构(文理)、材料(肌理)三者结合起来。“肌理”一词取自杜甫《丽人行》,杜甫所说的肌理 ,可理解为肌肤之纹理 ,主要指女人的肌肤美丽而匀称。翁方纲引申到文章中,指“理”与“文”之间的结构方式。“肌理说”对神韵说、格调说、性灵说三家的合理因素进行了融合。翁方纲提出正本探源,学古通经;主张穷形尽变,自然更新。
22、常州词派
常州词派:嘉庆时期,常州人张惠言与其弟张琦及周济等崛起于词坛。张惠言从内容质实的角度主张恢复风骚传统,强调比兴寄托。为了矫正阳羡派的粗犷和浙西派的轻弱,他提倡“以国风、离骚之情趣,铸温、韦、周、辛之面目”,要求词要通过比兴手法达到“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徊要眇以喻其致”,并要求文辞之“深美闳约”的体式。由于张惠言的重大影响,这种理论在当时相当流行,张琦、周济、董士锡、周之琦等积极追随,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常州词派。
23、桐城派 桐城派:清中叶最重要的散文流派,因其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被称为“桐城派”。其散文理论的基本特征是:以程朱理学为思想基础,以为清王朝政权服务为目的,以先秦两汉和唐宋八大家的古文为楷模,在文章体制和作法上有细致规则的系统散文理论。方苞是桐城派的创始人,其散文理论的核心是“义法”二字;姚鼐使桐城派理论更加完整和系统化,提出 了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兼备的理论,并在自己周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作家队伍。
24、性灵派
清中叶以袁枚为代表的性灵派,在文学创作上主张直报“性情”。在其论诗著作《随园诗话》中,他不止一次地提出“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卷三),"作诗不可无我"(卷七).也就是说,作诗要有真性情,要有个性.对于清初以来的著名诗派他并不一笔抹杀,而能有所分析,指出其优劣得失,对当时的拟古诗风,确实起了很大的冲击作用.
他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新鲜之处.但由于缺乏社会现实,涉及面窄,且过分张扬个性,其诗格调不高,并且创作态度不够严肃,有些作品不免流于滑易.
25、宋诗派
宋诗派:道光、咸丰之际,诗体也发生了变化,其方向是“宗宋”或“学宋”。所谓“宋”与“宋诗”,概指以苏轼、黄庭坚为主的宋人诗风,上溯开启宋代诗风的杜甫及韩愈。“学宋”大体上是提倡以学问补充性情之不足,以文法入诗,同时以宋诗的开拓精神去扩大表现范围。这一诗派发展分三个时期;道光、咸丰之际为第一期,程恩泽等首倡,何绍基等为重要人物;咸丰、同治之际为第二期,曾国藩为其首领;光绪、宣统至民初为第三期,“同光体”为其代表。民国以膈,论者称这一诗派为“宋诗派”,或“宋诗运动”。
26、诗界革命
诗界革命:甲午战争后,中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形成了一个文化运动,在诗歌界形成了诗歌改良运动,即梁启超《夏威夷游记》中提出的诗界革命,这是对古典诗歌进行的改良,虽然在改造诗歌的语言和格律方面最终未能有根本性的改变,但在开拓题材及开辟诗境方面有不少创新。最早从理论和实践上开辟道路的是黄遵宪,通过诗界革命,近代爱国诗歌大致完成了具有近代历史文化特点的转型,形成了自身的品格与风貌。
27、同光体
.同光体:“同光体”指同治、光绪年间出现的一保守诗派,同光体分闽派、赣派、浙派三大支;虽同为学宋,但是三支宗尚也有不同的地方。闽派,以陈衍、郑孝胥为首,于唐溯源韩愈、孟郊,于宋偏重梅尧臣、王安石、苏轼、陈师道、杨万里。闽派陈衍打出“同光体”的旗号,标举“三元”之说,主张取法唐之开元、元和,宋之元祐。赣派以陈三立为首,宗祖韩愈、黄庭坚,承宋代江西诗派之风。浙派以沈曾植为代表,诗尚险奥。总的倾向而言,同光体诗人在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中思想较保守,作品的时代气息较淡薄。尤其是清亡后,他们的诗作充满复辟思想和遗老情绪。艺术倾向是独创求新,虽然由于他们只是从古书中寻找创作源泉,因而未能找到诗歌的新出路,但他们的创新努力,也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
填空题1.税务部门税收征管情况审计(税收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依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对税务部门组织税收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的审计监督。2.税务审计的常用方法:审阅法、核对......
名词解释1.评标对全部报价资料进行审查和全面评比,以公正合理的原则,通过分析比较,确定最终的中标者的过程。2.邀请招标也称为有限竞争性选择招标,这种招标方式一般不在报上刊登......
第9到22章除开10/11/12章 一 三十年代小说1、李劼人大波系列死水微澜 暴风雨前大波2、历史小说代表鲁迅故事新编,采用古代与现代错综交融的手法,重在对历史人物故事的新解释,与......
一、填空题。1.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如雾、露、霜)。 2.中国的大气污染仍以__煤烟型_为主,主要污染物是SO2和烟尘。 3.煤中含有四种形态的硫:黄铁矿......
二、简答题:1、简述腐败的主要特征? 答:(1)腐败的主题是国家公权力机关和国家公职人员(2)腐败的方式是滥用公共权力(3)腐败的结果是公权力最终成为谋取私人利益的工具,以权谋私,以至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