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西方文化差异比较”。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
摘 要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中西方文化各有各的特点,也在社会礼仪、社会关系、社会风俗、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差异。关键词
文化 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 差异
一、关于中西方文化
1、文化的定义
著名人类学学者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这样给文化定义:“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这个定义已经比较权威。在此,我们将文化定义为人和环境互动而产生的精神、物质成果的总和。这个总和中可以包括生活方式、价值观、知识、技术成果,以及一切经过人的改造和理解而别具人文特色的物质对象。
2、中国文化定义
中国文化一般指中国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是中国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干民族,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他少数民族也对中国文化做出过不可抹杀的贡献。
3、西方文化定义
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一样,源远流长,气象万千。一般是指发源于古希腊、罗马时期,浸染了中世纪的基督教传统,兴盛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经启蒙运动而最终确立,并且近几百年来大盛于西欧北美的文化系统。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
1、社会礼仪的差异
中国人见面喜欢问对方姓名、年龄、单位及收入等。而西方人很讨厌人家问及年龄与收入等个人私事。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通常表示谦虚,并有一套谦虚之词,像“惭愧”、“哪里”、“寒舍”、“拙文”等。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 you(谢谢)”以表接受。中国人用“谢谢”的场合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亲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不常说“谢谢。”而西方人整天把“thank you”挂在嘴边,即使是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也常如此。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往往放在一边,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说贪心)。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要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中国人殷勤好客,一杯杯地斟酒,一遍遍地上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使西方人觉得难以对付。而西方人的习惯是:Help yourself,Please(请随便用)!中国人送客人时,主人与客人常说:“慢走!”“小心点!”“再见,走好啊!”“你们进去吧!”“请留步”等。而西方人只说:“Bye bye(再见)!” “See you next time(下次见)!”“Good night(晚安)!”
2、社会关系的差异(1)等级观念
中国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无论是在社会上, 还是在家庭里, 等级意识的氛围都十分浓厚。“上下有等、亲疏有间、长幼有序、男女有别 贫富有差” 就是等级观念的具体表现。虽然封建制度早已被废除, 但等级观念仍在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在中国,年轻人很少被委以重任, 他的经验是遭到质疑的首要原因。在西方, 大多数国家都提倡平等, 尤其是在美国, 机会面前, 人人平等, 只要努力, 牛仔也能当总统。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 无论贫富、贵贱, 都不允许别人侵犯并充分尊重他人。在家里, 西方人也不讲究等级, 子女甚至可直呼父母的名字;在中国, 这恐怕要被看作大逆不道了。(2)家庭观念
中国与西方的家庭结构迥然不同。在中国,四代同堂是传统意义上的家庭结构。在四世同堂之家, 儿孙满堂, 成员和睦。但是, 这种家庭方式对培养年轻人的独立精神非常不利, 他们的童年、少年、成人、成家甚至生儿育女都是在大家庭里进行的, 无论做什么, 都有其他家庭成员的参与或影响, 在充分体验亲情的同时, 也丧失了体验独立的机会。当代中国, 一种新的家庭模式——“421”模式出现了。“4”即4 位老人,“2”即小两口, “1”即独生子女。这7个人构成了一个大家庭, 可谓当下中国家庭模式的缩影。“421”家庭问题不少, 如双方老人对照看(外)孙子(女)的争夺、小两口对公平对待双方父母的争执, 等等, 都会形成家庭的矛盾或冲突。而西方国家家庭观念淡薄, 家庭结构简单。美国的“核心家庭”由两代人组成, 成员是夫妻二人及其未婚孩子。子女18岁以后, 经济上必须独立;结婚后搬出去单独住, 不再依赖父母。这种做法在中国人眼中是缺少人情味儿的表现。可换一个角度看, 这给年轻人提供了最大空间的自由, 有利于培养他们独立的自我担当精神。
3、社会风俗的差异
中西方国家的社会风俗迥然不同, 尤其在女性地位、婚姻风俗、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1)女性地位
女士优先是西方国家交际中的第一准则, 其具体表现随处可见: 男士为女士开门、拿包;出电梯时, 女士先行;穿过马路时, 男士走在汽车驶来方向的一侧。尽管上述细节尽显西方国家男性的绅士风度和女士所受到的尊重, 但我们应该知道,“女士优先”是男权社会的产物, 是建立在将女性作为“第二性”的基础上的。在古代西方, 女人必须服从男人;男人有将自己妻子处死的权利;女性只是繁育后代的工具。相对来说, 中国古代女性的地位比较高, 对女性有一定尊重: “诰命夫人”等尊称在西方国家从没出现过;在中国古代神话中, 创造人的神是女性而不是男性。但总的来说,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男性的地位远远高于女性, 这主要是受男尊女卑思想观念的影响。20 世纪初, 中国开始提倡男女平等, 但多数时候, 男性的地位仍高于女性,女性仍然会遭受到性别歧视。当代社会, 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逐步加深和社会的进步, 不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 都真正实现了尊重女性、女士优先。可见, 中西方文化日趋融合, 取长补短, 为人类社会的进步贡献着不可忽视的力量。(2)婚姻习俗
西方人与中国人的婚姻观存在着种种差异。西方人认为, 每个人有选择或者放弃婚姻的权利,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中国人的婚姻观讲究“百年好合”、“一定终身”, 喜新厌旧是极不道德的。中西方婚姻文化差异首先是思维方面的差异: 中国人较保守、内向, 西方人开放、外向。造成中西方婚姻文化差异还有宗教原因。西方人多数信奉基督教, 所以婚礼在教堂中举行, 由神父主婚。中国传统婚礼中最重要环节是拜天地、拜高堂, 然后才能送入洞房, 体现出中国人敬天法祖” 的思想观念。中国传统婚礼要有“六礼”, 才算“明媒正娶”。在西方国家, 举行婚礼前并没有繁琐的礼仪。在西方的结婚典礼上, 新郎让新娘站在自己左边, 目的是为保护新娘;而在中国婚礼上, 新娘站在新郎右侧, 这是由中国古代的哲学观发展而来的。在服装方面, 中国传统婚礼上, 新郎和新娘要穿红色礼服, 象征吉祥如意、日子红红火火;西方婚礼上, 新娘则穿白色礼服, 代表欢庆、童贞。另外, 中国喜欢热闹, 所以传统中国婚礼要敲锣打鼓、放鞭炮, 还有“ 闹洞房”、“吃喜宴”等环节;而西方人注重婚礼的庄严、圣洁、浪漫。(3)宗教信仰
随着世界一体化脚步的加快, 中西方宗教文化了解西方人, 同时也可避免产生误会。中国宗教总体特点是: 关注现实的此岸性;而西方宗教总体特点是: 超越现实的彼岸性。西方宗教体系的核心是基督教。基督教信奉上帝。中国人的宗教信仰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儒家思想, 并融合了佛教、道教。从神与人的关系可看到, 中西方的宗教精神迥然有别。西方宗教关注的中心是神。上帝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 他亲生儿子的血为人类赎罪, 故人类应服从上帝。因为这样的神人关系, 犯罪感与忏悔成了神人对话的主题。神高高在上, 人类带着犯罪感向其虔诚忏悔。人类要靠上帝的恩典、基督的救赎, 才能重回上帝身边, 即彼岸性。与基督教不同,中国宗教注重世俗生活和现实功利, 即此岸性。人祭拜神充满了功利, 神只是人为了实现某些目的而临时讨好的对象, 这时, 虔诚的宗教信仰变成了世俗的功利主义。
4、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
(1)个人荣誉感与谦虚谨慎
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 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 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以及在获得成就后的狂喜。相反,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 而是提倡谦虚。中国人反对王婆卖瓜式的自吹自擂, 然而中国式的自我谦虚或自我否定却常常使西方人大为不满。
(2)自我中心与无私奉献
西方人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强, 主要表现在: 第一, 自己为自己负责。在弱肉强食的社会, 每个人生存方式及生存质量都取决于自己的能力, 因此, 每个人都必须自我奋斗, 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第二,不习惯关心他人, 帮助他人, 不过问他人的事情。正由于以上两点, 主动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帮助在西方常常是令人难堪的事情。因为接受帮助只能证明自己无能,而主动帮助别人会被认为是干涉别人私事。
中国人的行为准则是“我对他人, 对社会是否有用”, 个人的价值是在奉献中体现出来的。中国文化推崇一种高尚的情操—无私奉献。在中国, 主动关心别人, 给人以无微不至的体贴是一种美德, 因此, 中国人不论别人的大事小事, 家事私事都愿意主动关心, 而这在西方会被视为“多管闲事”。
(3)创新精神与中庸之道
西方文化鼓励人民开拓创新, 做一番前人未做过的、杰出超凡的事业。而传统的中国文化则要求人们不偏不倚, 走中庸之道,中国人善于预见未来的危险性, 更愿意维护现状, 保持和谐。
(4)个性自由与团结协作
西方人十分珍视个人自由,喜欢随心所欲,独往独行,不愿受限制。中国文化则更多地强调集体主义,主张个人利益。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还表现在许多方面,但简单加以概括其实并不复杂:反映到思维方式上是抽象和具体的差别,反映到生活态度上则似乎可以理解为西方人更加实用,中国人多少更偏重一些精神感受。中西方的文化有着很多的差异,也存在着很多分歧,其的很多习俗也产生了很多笑话。但是,不同的文化中的相同点就是这些都是人类的文化发展历程,这些文化的差异不能说谁优谁劣,这是客观形成的,它们的存在必将引起人类文化的续发展,在当今世界,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丢掉或摆脱自己的传统文化。因此,来自外部的强加或内部的叛离,都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让我们共同来维护各种文化的发展,维护国家的安定,东西方的文化互相促进,互相学习,这样,人类的文化历程会走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P78-81 [2]段连城:美国人与中国人——中美文化的融合与撞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 年:P101-105 [3]胡文仲:文化与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P69-72 [4]关士杰:跨文化交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P57-59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侯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餐饮产品具有了强......
东西方传统文化的美与丑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日益频繁。在各种中西方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文化冲突的事例屡见不鲜。因此,我们有必要找出其中深层次......
中西方文化差异演讲稿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西方经济贸易交流的增多,中西方文化也开始更加剧烈的碰撞、交织。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成了现代许多专家研究的对象,而在日常生活中......
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1.浅谈中西方婚礼的差异中西方婚礼文化简介甜蜜的爱情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每个人都需要爱情的滋养。然而在爱情婚姻观上,中西方却有很大的差异。伴随爱情随......
浅谈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产生是由于历史的变迁,人们生活的环境以及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引发的。由此我们可以从中西方的体育背景、体育人文精神以及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