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比较阅读文言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世说新语里的文言文”。
一.比较阅读文言文《童趣》和《咏雪》:
【甲】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乙】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项为之强()
徐喷以烟()
为之怡然称快()
鞭数十()
驱之别院
()
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公欣然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雪寒日内集
能张目对日
B、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撒盐空中差可拟 C、昂首观之
作青云白鹤观
D、徐喷以烟
以丛草为林 3.翻译句子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3)撒盐空中差可拟(4)未若柳絮因风起
4.甲乙两文都包含生活情趣,甲文通过,及鞭打虾蟆三件事写出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而乙文通过“
”和“
”来比拟 “大雪纷纷”,写出了谢太傅一家“讲论文义“时轻松融洽的家庭气氛。
5.甲文中所写的都是平常之物,而“我”却产生了“物外之趣”,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乙文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 比拟 “大雪纷纷”,妙趣横生,结合两篇短文你认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呢?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①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②。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诗》③曰:“宜尔子孙承承兮。”言贤母使子贤也。
【注释】①镒:二十两。②馆:这里指家。③《诗》:这里指《诗经》。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行: ②田子为相,三年归休 归休: 8.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②宜尔子孙承承兮。
9.[甲][乙]两文在为人处世方面各说明了什么道理?文中的“友人”和“田子”在性格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4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
〔乙〕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请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注释】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 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
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10.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太丘舍去(舍弃、丢下)B.则是无信(不讲信用)C.及事讫(完毕)D.先期一日(约定的日期)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相委而去 杂然而前陈者 B.计日告之 传一乡秀才观之 C.遂止于野亭 骈死于槽枥之间 D.其为人若此 安陵君其许寡人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13.文段理解。(5分)
(1)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_________。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_________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_____,乙文侧重叙述。(3分)
(2)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就一个或两个故事来谈均可,至少两条)(2分)
《论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3分)
(1)思而不学则殆(2)学而不厌(3)不愤不启
16.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
A.人不知而不愠 择其善者而从之 B.可以为师矣 可以一战
C.必有我师焉 不可亵玩焉 D.有朋自远方来 自三峡七百里中 17.下面句子省略成分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2分)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C.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D.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18.把“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一句翻译成白话文。(2分)
19.用原文填空。(2分)
(1)为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教师应抓住恰当时机进行开导,正如文中所说: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任选一则表明学习态度的句子写在下面:________________。20.相关内容链接。(4分)
(1)给下面一则断句,并加上标点。(2分)
子 曰 德 之 不 修 学 之 不 讲 闻 义 不 能 从 不 善 不 能 改 是 吾 忧 也
(2)③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也会获益匪浅,请另外写出《论语》中你熟悉的一则(不得与试卷上的相同),并简要说说对它的理解。(2分)
(三)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18-21题。(15分)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④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⑤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⑥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⑦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18.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4分)
(1)不亦说乎 说:________________(2)温故而知新 故:________________(3)思而不学则殆 殆:________________(4)士不可以不弘毅 弘毅:________________ 19.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0.选文中不少句子已经演变为成语,请写出4个。(4分)
21.如果从文中选出一个句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你选哪一句,请说明理由。(3分)
2010曲靖市、燕山区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论语》十则
(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二)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四)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六)于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七)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八)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九)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十)(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___________(2)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图:___________(3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之:___________(4)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而:____________ 1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3。文中有很多语句都己成为成语,请你写出其中的三个。(3分)
14。本文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是做人的道理。请任选一则,次谈对你的启示。(3分)
10、2007武汉市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7-11题。(15分)
[甲]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丙]孔子观于周庙,有敧①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②之器。”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敧,中③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敧。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④有满而不覆者哉!”(《韩诗外传》)
注①敧(qī):倾斜。②宥(yòu)座:座位右边。“宥”通“右”。③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④恶(wū):哪里,怎么。
7.解释下面加点的字。(4分)
(1)知之为知之(2)是知也
(3)思而不学则殆(4)满则覆
8.翻译上面语段中加横线的文字。(4分)
(1)诲女知之乎?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问于守庙者曰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丙]文中孔子“恶有满而不覆者哉!”的感叹给了我们什么启示?(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这几段文字内容都与学习有关,[甲]文和[丙]文谈的是学习______方面的问题;[乙]文谈的是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孔子认为学习过程中______与______应该相结合。(2分)
11.(1)孔子为什么要“使子路取水试之”?请根据文意简要说明。(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这样做有必要吗?谈谈你的看法,并结合文段内容说说理由。(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世说新语》读后感我向往古人的生活,他们的生活自由洒脱,他们的生活率性纯真,永远都不会屈服眼前的苟且和困难,而是更加重视着诗和远方。地平线上升起的一轮初阳,象征着中......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文言文《世说新语》读后感,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世说新语文言文翻译在我们的学习时代,大家一定没少背过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与骈文相对的,奇句单行,不讲对偶声律的散体文。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看懂文言文发愁,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
我向往古人的生活,他们的生活自由洒脱,他们的生活率性纯真,永远都不会屈服眼前的苟且和困难,而是更加重视着诗和远方。地平线上升起的一轮初阳,象征着中华民族对未来的无限向往和......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世说新语文言文及翻译,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