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调查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关于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调查报告
随着我国农村工业化、现代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特别是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中小企业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社会保障等重大民生问题的解决等等,都亟需加大农村金融的支持。2006年以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迅速,在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改进农村金融服务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截止2009年6月底,中国已有118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业,其中有村镇银行100家、贷款公司7家、农村资金互助社11家。而农村金融机构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关键,在促进现有金融机构深化改革、增加“三农”金融供给、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现状
自2007年以来,银监会颁布了一系列关于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规范性文件。总体上鼓励金融机构向“三农“倾斜,引导信贷资金支持”三农“业务。财政部2009年下发的《中央财政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财政部将对符合规定条件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按上年贷款平均余额2%的标准发放补贴,补贴资金由中央财政承担补贴资金作为农村金融机构当年收入核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政府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但针对当前“三农”发展对金融需求而言还远远不够,而且存在一系列问题,因此仍需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农金融的支持力度。
二、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机构资金供给不足
农村区域广大与金融网点稀少的矛盾,农民存贷款难。从表面上看,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字组织形式上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很多农村都有农村信用社,但实际上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的数量极其缺乏。尤其是亚洲金融危机后,国有商业银行为减少风险纷纷撤离转向城市,导致目前仍在农村开展业务的国有商业银行机构寥寥无几,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营业网点的覆盖广泛也十分有限。农村金融需求量多面广和金融供给量少面窄的矛盾,农村储蓄资金外流严重。金融机构提供农业贷款的情况,是衡量农村金融服务的又一重要指标,当前的涉农贷款只能基本满足农田水利等农村基本建设投资,以及农产品的深加工、特色种养
1殖业等的信贷资金整体投入明显不足。存款与贷款差额在逐年扩大,邮政储蓄和个别金融机构在农村只存不贷或少贷的情况造成资金外流,部分资金以多种形式流出农村,造成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农村农业贷款数量多、额度的小与金融机构不愿贷、不敢贷,从而逐渐减少了农村信贷投入。
(二)农村金融机构试点时间短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缺乏与原有农村金融机构竞争的实力,农村地区贷款业务大多缺乏有效的担保方和可变现的抵押物,同时农村地区需要融资的项目也普遍缺乏信用评级,这些都为它们经营农村金融业务带来了较大的风险和压力;村镇银行资金来源于境内外银行资本、境内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这些资本目标必然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其经营行为和目标受到经营盈利性、安全性、资本限额、员工愿意、股东会等因素制约,普及推广比较慢,发展很难保有持续性;由银行金融机构出资组建的贷款公司,没有与农村地方企业、自然人建立资本联结关系,同时受到经营成本、可批发资金模式、盈利性等因素的制约,支农活动难以持续化;农村资金互助社只是由农户和农村小企业投资组建,排除了农村其他居民和单位的参与,实际上是限制了它吸收农村其他资金的渠道。
三、促进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对策
(一)增加金融服务功能
我国一直高度重视农村金融发展,近年来,我国在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方面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主要表现在,我国农村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以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主,包括保险、证券、担保机构在内的多层次、覆盖农村金融体系,这些金融机构的网点深入农村,较好的满足了农户和农村经济组织在存款、贷款和保险等方面的金融服务需求,金融创新产品不断涌现,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增强。
垄断不利于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必须要完善市场准入退出制度,建立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构建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机构格局,提供丰富的农村金融产品,采用灵活多样的金融服务手段以满足农村地域广、信贷资金需求面多、量少的金融需求,提高为“三农”服务的水平。综合评估各地农村金融市场容量、条件以及当地风俗的基础上,在严格监管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政策,吸引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创业发展。按照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原则,鼓励国内外个类社会资本通过入股、重组、兼并等方式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在坚持产权关系清晰、组织形式多样化原则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小额信贷组织、村镇银行、贷款子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金融机构,构建真正的农村金融竞争主体。要规范民间金融尽快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主体。鼓励金融机构向“三农”倾斜,引导信贷资金支持“三农”业务,因此,我们一定要增强农村金融服务“三农”的能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巩固、完善、加强支持农惠政策,要鼓励各类金融机构扩大农村地区经营,从多种途径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
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
(二)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支持力度
1.加快政府对“三农”扶持的力度 要加快通过专门立法明确县域内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三农”服务的义务。从法律上确保从农村吸收的储蓄应较大比例向农村地区发放贷款,增加农村资金供给。发挥财政在金融支农中的作用。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建立金融支农风险基金,及时化解政策性金融的风险,建立国家对政策性金融的财政补偿机制,各级财政向开展政策性业务的金融机构提供贴息,降低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农业和农村。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支持农村金融建设的专项基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运用贴息、补贴等财政政策手段和工具,将部分财政支农资金以利息补偿和风险补偿的形式,用于对农村金融机构在支农业务中的损失补贴,改善目前农村金融经营不良的现状,实现农村金融支农的可持续发展作用。同时,财政对农户小额信贷实行利息补贴,减轻农户的还款压力,以拉动农村金融的有效需求,促进农村金融的有效供给,间接改善农村经营不良的问题
2.改革涉农金融机构的税收政策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业的税负明显高于其他行业,营业税税率高达5%,就农业银行而言,营业税税收平均约占税前利润总额的71.52%。据中国国家税务总局统计,2006年中国金融企业所得税收入为1081.1亿元,占全国企业所得税收入比重为15.3%,占全国金融业税收入比重为53.3%,金融企业所得税已经高于韩国(25%)、泰国(30%)、巴西(25%)、俄罗斯(24%)等发展中国家或新兴工业国家,也高于英国、澳大利亚(30%)、德国(25%)、加拿大(21%)和新加坡(20%)等经济发达国家。由于农村金融的准公共产品特点和内在的脆弱性,往往会造成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不足。合理的税收负担对于更具风险性、管理成本更大的农村金融领域而言具有更重的意义。因此,为了确保农村金融的平稳运行,应当考虑适当降低税收负担。例如国家对农村信用社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对农户贷款给与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通过减少税费来减少农村信用社的操作成本,鼓励和帮助农户小额信贷发展;对农业发展银行等非盈利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免收营业税和所得税;对农村政策性担保公司(基金)实行税收优惠;对支持农村建设的金融业务实行差别税率政策,将减免税与存贷款比例的挂钩,引导资金流向农村。
(三)加快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
1.强化对农村分支机构的资源配置 金融机构必须密切关注农村经济发展,适应新农村建设步伐,撤、并、迁、建,多管齐下,适时调整细化每个网点的功能定位和人员配置,通过内部调整和新增两种方式,发展农村经济活跃地区的网点布局和人员配置。
2.全面实施人才战略 深入抓好农村网点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班子的战略决策能力、经营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创新推动能力和统筹协调能力;加强岗位
培训工作力度,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提升人员的匹配能力;积极储备人才,建立跟踪培养、专门培养长效机制,为长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
3.实施服务优化战略 金融机构应该全面启动服务质量提升项目,引入咨询公司推进网点服务流程化和人员培训,有专业化公司深入网点实施“手把手”式辅导,建立标杆服务网点,提高客户满意度和美誉度;要引入第三方测评、社会化监督,强化服务行为约束,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切实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四、心得体会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推进,如何加强农村金融支持,引导资金合理配置,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成为了一个焦点问题。根据目前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进度,农村金融支持的重点应该落在对涉农第三产业的支持上,大力发展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服务业。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从某种程度上说,有什么样的农村金融就会有什么样的农村经济。因此,进一步深化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必要前提。要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使之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真正的解决“三农”问题,建立起“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还要做很多。除了以上几点之外,我过农村金融体系还需要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加强金融监管力度,建立以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为主,农村金融行业组织自律、金融机构内控和社会监督相配合的立体式农村金融监管组织体系;培养出熟悉金融业务尤其是农村金融业务,具有创新思维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等等。发展农村金融机构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金融就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于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调查报告随着我国农村工业化、现代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特别是农村和农业经济发......
我国金融机构调查报告经过30 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建立起以中央银行为核心,以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格局。但是,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现状并不......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定向和发展问题————新形势下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如何更好地面向“三农”、服务“三农”“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被喊了多年,但从多方面考察国家政府实际上采......
台州广播电视大学会计系社会调查报告报告完成人 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专)科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查报告......
我国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中国教育在线制作完成的《2016年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12月1日发布。中国基础教育的总体面貌如何?成绩、亮点有哪些?老问题解决得怎么样?又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