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观后感科学社会主义作业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大国崛起第十集观后感”。
《大国崛起》观后感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课堂上,播放了《大国崛起》中的两个大国的崛起过程。一是俄罗斯的崛起,一是美国的崛起。
当今,俄罗斯和美国都是世界上一流的发达国家,军事力量和科技水平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回顾其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他们能够成功的步入大国的行列,与他们采取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策略有关。好的领导阶层,有好的发展方向,有好的发展本国经济文化和政治的策略,国家就会逐渐的强大。俄国的发展壮大,经过了俄国沙皇的疯狂的领土扩张,彼得大帝的经济改革,叶卡捷琳娜继承了彼得大帝的政策,继续增强国家的实力,为以后的大国崛起创造了条件。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改变了俄国的命运和运作方式,让俄国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俄国的各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积累,俄国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1928~1937年,苏联先后胜利的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其重点是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苏联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强盛的工业国。苏联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国防实力大大加强,人民的生活大大提高,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成绩辉煌。1941年6月22日至1945年5月8日是伟大的卫国战争时期,苏联人民打败了凶残的法西斯德国为首的轴心国集团的侵略,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胜纳粹德国后,发展成为冷战中的超级大国,侵占了蒙古的唐努乌梁海、中国的黑瞎子岛等土地,并促成外蒙古脱离中国独立。1991年,苏联分裂后经俄罗斯的历届领导人的不懈努力,俄罗斯的经济重新恢复。
美国原来是由一些欧洲的移民组成的村部落组成的,他们隶属于英国的殖民地,却有自己的组织和管理机构。由于英法战争,导致军费的大量增加,英国政府开始向美洲殖民地征收大量的税收,美国移民不满英国的蛮横统治,开始了武装起义,武力赢得了独立,华盛顿称为美国第一任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美国的各方面实例都有所增强。林肯解放了黑人奴隶,促进了美国工业的发展。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罗斯福的带领下,美国不仅成功赢得了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还赢得了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地位,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经济、军事、科技等各方面实例均超过欧洲各国。如今的美国仍然占据了独霸世界的大国席位,其综合实力仍然是最强大的。
课下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国崛起的详细内容,观看了大国崛起的其余部分。对大国的崛起有了更深入的体会。
《大国崛起》是中国中央电视台第一部以世界性大国的强国历史为题材并且跨国摄制的大型电视专题纪录片,解读了15世纪以来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通过电视展现大国引领世界文明的辉煌过程,以及世界大国风云激荡的历史画卷,整部纪录片揭示了大国崛起之路上在于改革和发展这一基本规律。观看了《大国崛起》后,让我在领略了世界经济史和文明发展史魅力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世界文明成果给全人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的巨大变化。
《大国崛起》中所说的“世界性大国”,并不是人口和面积意义上的大国,而是在历史“成为全世界的历史”之后出现的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国家。本来西方大国还应该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和奥地利等,可能这些国家的历史还不够典型;而像荷兰那样的小国,却被列入大国行列,显然该片对大国的定义,并没有以国土和人口的大小或多少来衡量。观看了《大国崛起》之后,我们不难看出该片对大国的衡量标准:第一、曾经有过(或正在经历)对外扩张的历史或现行;第二、曾经或正在称霸世界、或进行殖民统治;第三、曾经经历推翻封建王权或殖民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第四、在工业、科技、教育、文化、军事和社会改革方面有过突出表现;第五、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曾经发生过重大影响。
自15世纪以来,已经崛起了九个足以影响世界的大国,他们分别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美国,这九个国家,基本上都具备上述的条件。
这九个大国崛起之路各自不同,却又千丝万连。自葡萄牙人的地理大发现开始,他和西班牙一个从非洲,一个从美洲,掠夺积累海量的财富。但西班牙人就像一个赌术不佳的赌徒,在获得大量赌本后挥霍一空,输给了对家的英国、法国,还有赌场的服务生荷兰。而后英国的工业化革命和法国的大革命思想,为整个世界进入现代铺平了物质和精神之路。德国抓住历史的契机统一并崛起;俄国凭着几位强力领路人的推动走上腾飞之路;日本学以至用,以小博大,将清王朝的膏血变成自己崛起的动力。美国以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后发制人,一举成为世界之极。
每一个经历过风风雨雨的大国,都可以当作我们的老师。西班牙与葡萄牙告诉我们:要有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和好奇心才能使我们拥有别人不会拥有的东西;荷兰告诉我们,无穷无尽的资本力量可以创造奇迹;英格兰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崛起还得需要科学与文化思想的支持;法兰西告诉我们:以武力征服世界不能使征服者长时间地站在王者的位置上;德意志则用第一次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失败更加深刻地证实了法兰西的教训;德意志还告诉我们只有统一完整的国家才能走上强国之路;日本告诉了我们:要使国家崛起就需要不停地学习,不停地完善自己;前苏联的兴衰告诉我们:伟大的社会变革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智慧;美利坚合众国告诉我们:要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前进道路。
这九个大国的崛起之路,可以简单概况为四条:工业,科教,殖民,海权。葡萄牙、西班牙、英国、荷兰强于海权;法国、俄国强于工业;德国、日本强于科教;美国兼而有之;而这九个国家都或多或少参与殖民,其中又以英国,西班牙为最。时至今日,任何一个国家要崛起,还是必须通过这四条崛起之路。
与这九大国相比,我们中国虽然是个东方大国,但却不能“入围”世界大国之列,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过去的几百年间,我们几乎不曾具备上述大国标准中的任何一条,而只是大国列强的蹂躏对象和殖民地。一部十二集的电视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该如何认识中国?该如何看待世界?也许仅仅片段不可能给出完整的答案,至少可以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迪。
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欲立国,必先提升工业;欲兴国,必先重整科教;欲富国,必先开拓殖民;欲强国,必先夺占海权。
提升工业--是指提升中国的整体工业的科学技术含量。对于沉迷于低成本产业的民族资本,应该进行引导,比如不再奖励其出口,迫其提高劳动力薪资。要将世界加工厂这个不光彩的头衔,变成世界总装厂,世界流水线,世界实验室。只有这样,中国才能立于大国博弈的不败之地。
重整科教--则要从两头下手,从基层继续完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限制低龄劳动力走向社会。高等教育则实施精英教育和技工教育的分离,将合并过分的院校拆分。精英教育实施严入严出,避免迷迷糊糊混四年的现象。技工教育实施宽入快出,既可以吸收社会富余劳动力,也可以帮助提升整体工业技术含量。同时必须提升中国的人文精神和民族素质,中国现在还没有成功的文化现象,这让很多青年人觉得空虚迷茫。有句名言中提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青年人失去崛起动力,国家如何崛起?英国人为了莎士比亚甚至愿意放弃印度,而中国的易中天实在太少了。
开拓殖民--并不是指维多利亚时代的初级殖民,而是用金融、贸易这种看不见的手实施经济殖民。中国在2006年举办的中非论坛和东盟首脑会议就是走这个路子,开拓中国在非洲和东南亚的经济殖民地,因为在这种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领土的占领已经不是未来殖民的主流了,取而代之的是文化和经济的占领。这种合作式殖民不仅不会引起原住民的抵制和反感,而且能建立起中国乐于助人的大国形象。这样既可以获得丰富廉价的工业原材料,又可以为中国的商品找到更多的市场,还可扩大中国的外交空间,实在一举多得。
夺占海权--为什么说夺占?因为中国目前实在没有像样的海权,且不说第一和第二岛链的海上包围,连自家海域里的石油开采也得和别人商量。在历史上九个崛起的大国中,就有七个曾经是海权大国,足见海权对于国家崛起之重要。海权不仅包括海军,还包括海军航空兵,海上作业能力,岛屿所有权,海洋测量,海底勘测等一系列科目。在未来的战争中,拥有海权的国家才能进可攻、退可守,而没有海权,则只能在漫长的海岸线上望洋兴叹!
《大国崛起》是一部有着丰富史料的纪录片,该片将9个大国的500年兴衰史进行了浓缩,又有专家的精彩点评,还有富有哲理性的解说词,既有知识性,又不乏趣味性,吸引了我们的眼球,引起了社会的轰动效应。回顾历史,大国之所以成为大国的原因,或许是一个无法穷尽的话题。大国之谜,无疑是一个多解的答案,但是我们不难看出,只有在不同时期,那些能够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正确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
电视专题纪录片《大国崛起》让我们了解了西方列强崛起的历史,一方面能使我们警觉,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看到了国与国之间的差距,对我们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然而,除了讨论国家,讨论崛起之外,我也会想到一个严肃而又现实的问题,就是说,一个世界国家的崛起和它的国民的幸福程度是成正比的么?答案显然不是肯定的。也就是说,当一个国家成为世界级的大国时,它的国民并不一定是最幸福的,可能它内心存在强国的自豪,但是他必须为自己的生存而着眼于实事。
当一个国家并不是世界级大国的时候,也许也并不追求世界大国的时候,它的国民也许是最为幸福的。英格兰莱斯特大学心理学家怀特根据178个国家的数据和100项研究成果,撰写了一份全球幸福指数报告。报告说,丹麦是世界
上幸福感最强的国家,排在丹麦之后的是瑞士、奥地利和冰岛。美国、日本、德国等世界发达国家幸福指数排在其后面。报告还说,影响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有医疗卫生条件、财富和受教育程度。在目前的中国,毫无疑问,大家都在为中国的崛起而欢呼,为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在世界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而自豪,都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更加强大,更加富有。但是,我们看到,中国在富强的道路上,并不是完全按照国民的幸福来衡量财富的,而是仅仅以GDP的增速来衡量的,这不仅造成了大量的污染,也导致了国民生活质量的急剧下降。与此同时,腐败、寻租、制度性的偏颇、收入差距的扩大等等都在使国民的幸福指数在下降。如房价一事,几乎让所有中低收入者为之哀叹,而因为收入差距扩大而不断出现的仇富现象,并由此衍生出来的更多的社会问题,更让国民难以体会到幸福。
看过《大国崛起》,我们看到了大国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国土面积大小,国家GDP的多少,还要看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要看这个国家的发展潜力和国家文化。大国中,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核心文化,荷兰的商业文化,英国的殖民文化,美国的自由主义和独立精神,还有俄罗斯民族坚忍不拔和高度集权的混合体。身为中国人,我仍然不知道自己引以为自豪的文化氛围是什么。当前,我只有一个心愿,让自己的生活好起来,让自己的亲人都有一个好的归宿。为了这个目标,我不懈努力,争取学习最精湛的技艺,找到一个好的工作。更希望,能跨入领导阶层,开创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标题:《大国崛起》观后感——看“小”国崛起中的大智慧改革开放30 年,是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30 年,自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以党的一代代领导集体,根据新的历史任务要求......
大国崛起之西班牙与葡萄牙得兴衰——观《大国崛起》有感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一集是老师第一节课放给我们看的。让我知道了聆听历史是一种伟大的智慧,回望大国崛起的风云历......
《大国崛起》观后感近段时间,我看完了一部十二集的电视纪录片,名字叫做《大国崛起》。这部片子不光让我知道了很多很多的历史知识,也告诉我怎样从历史故事中去思考和分析一些......
大国崛起之海洋时代观后感大国崛起是一部电视纪录片,记录了九个世界性大国的崛起,分别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各国的兴衰都留下了不......
大国崛起观后感如今的德国,是一个强盛的、多元化的国家,对德国零散的记忆让我首先想起约翰.克里斯朵夫,这是一个性格有点古怪却充满人性的德国人。爱因斯坦、歌德、席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