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情备忘录》观后感_国情备忘录读后感

观后感 时间:2020-02-28 04:35:1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观后感】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国情备忘录读后感”。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为了加强当代大学生对我国国情的进一步了解与认识,对我国的所面临的现实情况有所掌握,了解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自己一路前行摸索出的一条结合我国国情实际发展的道路,以及其中的风雨兼程的经历,老师特意组织了大家观看了大型纪录片《国情备忘录》,当一幕幕的具有鲜明对比性的贫富画面浮现在我的眼前时,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心情也是百感交集的,一方面为中国自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它的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西方国家眼里成为一个谜感到骄傲与自豪,另一方面我也为少部分地区仍然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而感到痛心。

《国情备忘录》以一个纪录片的形式像我们展现了中国自建国以来六十多年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许在漫漫历史发展长河中六十多年不过是沧海一粟,但是它对于中国来说,却是见证她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蒸蒸日上的不平凡的历程。而取得这些伟大成就的根本原是在一九七八年十二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做了一个具有历史性转折意义的决策——实行改革开放。

1978年实施的改革开放,让中国成了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年均增长高达9.8%,其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在1978年时仅为1.8%,到了2008年已提高到6.4%。34年前,中国的平困人口是2亿5千万,然而经过三十多年,我们使2亿多的人从贫困状态中走了出来,他们解决了温饱,开始走向小康,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在说到我国这三十多年来减贫的成就时,他们一致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减贫是占了这三十多年来世界减贫的总成就的三分之二,今天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水泥、钢铁生产大国,第二大能源消费大国,我国的外贸储备列世界第一,外贸规模居世界第三。这些成就在西方经济学家眼里归纳为“中国之谜”,从西方经济学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经济的发展是难以理解的。

然而,这样的成就却不得不面对另一个严峻的事实:那就是我们经常会被人提起的两道算术题,一道是除法:中国的任何一项巨大的成就,除以13亿,都会变得微不足道;另一道是乘法:中国的任何一个小问题,乘以13亿,都会成为一个无法想象的大问题。

庞大的人口基数为人们提供了看待这个国家的一种视角。事实上,除了人口众多,在我们辽阔的国土上,因为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工农业发展不平衡,人们也同样难以简单地看待这个国家。而种种不平衡所带来的巨大差异,也像一个个谜团一样,摆在人们的面前。

在首都国际机场,平均每2分钟就会起落一架航班,超过5000万人次的旅客吞吐量,使这里稳居世界十大最繁忙机场行列。不断变幻的航班显示屏和繁忙的飞机跑道无不折射出这里的活力与效率,以及扑面而来的繁荣。这是中国。

而在距离北京256公里的河北省康保县的三义村,66岁的王荣和老伴就着一碗腌白菜和一盆煮土豆开始了他们的午饭。家中唯一的电器是这盏电灯,但也不常用,因为一个月不到2元的电费已经是这个家庭的一笔不小的支出。受土地沙化的影响,这里除了土豆很难种植粮食或是其他经济作物。在三义村,像王荣这样的贫困家庭并不少见。2005年,类似三义这样的贫困村,在河北省与京津接壤地区中还有3700多个,贫困人口超过270万,这仍然是中国。

我国有1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和20000多公里大陆边境线,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五十度,东西跨经度六十多度,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约470万平方公里——这是一个广袤的中国。

在我国,已发现的170多种矿产资源中,钨、锡、锑、稀土等储量世界第一,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世界第一,煤炭、石油、黄金等的储量也位居世界前列——这是一个富饶的中国。

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6%的水资源、4%的森林、1.8%的石油、不足9%的铁矿石、不足5%的铜矿等资源,养活着占世界20%的人口——这又是一个负重的中国。

时至今日,中国农民依然是这片土地上最大的一个社会群体。7亿2千万,这个庞大的数字,意味着地球上每9个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农民。

我国当前共有资源型城市118个。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的开掘提速,约有2/5的资源型城市面临资源枯竭。

我国1/5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在我国广袤的农村地区,2006年仍有超过3亿人无法获得安全的饮用水。1/3左右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1/3以上的国土面积存在水土流失问题,90%的天然草原不同程度退化。2009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69亿,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比例约为13%,但我们的养老保障却与实际需求有着不小的差距。

已经是工业大国的我们,在技术水平、管理经验、产业提升,以及国际竞争力上仍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我们今天面对的环境,无疑和西方经济起步时的情况有了很大的差别。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走自己的道路。其实,能不能把计划和市场最好的部分“装入一个篮子里”,正是中国经济转型目标模式的精髓所在。现任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的姚景源谈到:“可以讲我们中国的崛起,中国的发展,我们是走的一条前无古人的路,就全世界的发展来讲,没有一个国家和我们走的是一样的路,这条独特的道路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1978年我们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基础,那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核心思想就是实事求是,所谓实事求是,就是客观的认识中国的国情,就是尊重中国的国情,在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我们再来选择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应当说,我们的选择是科学的,而我们选择这条道路确实是没有任何借鉴,实践证明,我们这条路是正确的,是科学的。”

《国情备忘录》这部记录我国发展历程的历史大片在向我们呈现中国辉煌的一面时,它也启示着我们中国的成长与崛起伴随着伤痕累累,成长与伤痕并存。要支撑其一个家庭的生活大计本身已不容易,然而要支撑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家族的衣食住行真的是难上加难啊!所谓当家难,当一个13亿人口大国的家更难!这样的国情就决定了我们不能模仿其他国家,我们只有自己慢慢前行摸索一条适合自己国家和人民长远发展的道路,然而实践与努力证明,改革开放这条道路的选择是科学的、正确的、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

其次,《国情纪录片里》反映的第二重大要素就是自主创新元素,正所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所在,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虽然我国在科学技术的运用上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自主创新水平也取得显著提高,伴随着将神州系列送上太空,我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太空出舱技术的国家;中国人用几年的时间实现了其他国家用几十年才能实现的目标,这一跨越式的进步令世界瞩目;在2008年的奥运会前夕,我国的登山健儿将奥运火种带到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创造了历史。从体育角度看,这体现了中国健儿勇攀高峰的勇气和决心,从另一面,这正彰显了中国科技的力量和实力。

但是,这些科技的制高点,只是呈点状零星的分布在某些领域。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仍然处于匮乏状态,放眼历史,古代的中国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从而奠定了世界科技中卓越的地位,但是在近代和当代,电灯、电话、电视、半导体、汽车、飞机电脑网络这些重大发明都是外国人做出来的在世界级的发明队伍中很少能见到中国人的身影。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袁正光表示:世界上重大的科学技术、发现与发明,基本上出自世界排名前二十的国家,也就是二十名以后的国家,基本上属于没有创新能力的国家,也就是说我国还在二十名以后。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丹麦、芬兰、瑞典、韩国、新加坡等。这些国家的共同特征是: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一般在2%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一般在30%以下。

在庞大的世界经济的大蛋糕中,我国企业生产低端产品,其结果是只能分得“蝇头小利”。一顶 “中国制造”的帽子,在美国可以卖到26美元,我国企业卖给美国人只要1美元;一件来自我国生产的毛绒玩具德国人售价是20欧元,而在我国出厂价格仅为1.4欧元。一台在美国售价为79美元的中国产MP3,我国企业获得的纯利润只有1.5美元;我国手表产量占全球80%,每只手表平均出口价格仅为1.3美元,而一只瑞士手表的平均出口价格是国产手表的300倍。

与此相对应的是,目前全国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研发支出占企业销售收入的平均比重仅占0.56%,而美国、日本和韩国大多数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占其销售收入一般都在4%左右。我国企业在一些领域并非没有机会。这是全球第一台VCD机,它产自安徽的万燕公司。至今仍保持着在家电产品中唯一由我国自己创立的产品纪录的VCD,现在被当成陈列品,存放在安徽现代电视技术研究所的展览室里,一张用打印纸制成的小纸板上赫然写着它的名字——世界上第一台VCD机。

很多人不会知道,万燕公司生产的第一批1000台VCD机,几乎都被国内外各家电公司买去做了样机,并成为解剖的对象。在随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万燕悄悄地退出了历史舞台。中国人造出了VCD,但以VCD技术为开端的DVD技术,我国企业却不得不面对被众多跨国公司追索专利费的窘境。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袁正光表示:“世界的法律和我们国家的法律是保护专利的,那么你专利得到保护,那么你的经济能力能够获得更大的利益,那么你的专利少了,那么你就去买别人的专利,引进别人的技术,就要付给别人的报酬。”

诸如上述现象,反映了创新中的品牌要素,我国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今天的差距是明显的。我们知道,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所在,教育、科研、人才、技术、品牌,这一系列的创新,已经被我们这个国家看作是实现科学发展目标的重要元素,中国需要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高公民的自主创新意识,走上科技创新之路,将我国引领到更加辉煌的明天。

最后,《国情备忘录》带领着我们仿佛亲身经历了祖国的繁荣与萧条时期,剥茧抽丝地将一个正在崛起的中国,一个具有顽强生命力的中国,一个在摸索中伤痕累累的中国向我们全面的展示开来„„在这里我们目睹了中国自建国60多年来的繁荣与昌盛,在感受她的繁荣昌盛的一面时,我们也必须正视她现在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人口大国、创新元素、资源与环境等等,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的人均经济水平仍然较落后,建设小康社会的路程艰辛而又漫长,若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我们仍需加倍努力,在这里,我认为中国的进步与变化绝对是翻天覆地的,她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但是看到问题往往比看到成绩更具有价值,更值得我们思考和努力,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今天我国面临的问题在56个民族的齐心协力下都会得到解决,而我们的明天会越来越美好。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在生活中的经济学课堂上,我们可以粗略地学到一些简单的经济学常识、判断经济形势的方法以及对经济的认识。《国情备忘录》这部短片更是从国家的高度让我......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今天,我观看了由中央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制作的一部大型电视纪录片《国庆备忘录》,它一共分为中国之谜、人口大计、农字当头、苍茫大地、资源扫描、山水之......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在毛邓课上,老师为我们放映了纪录片——《国情备忘录》。看过了《国情备忘录》这部纪录片后,可谓受益匪浅,感慨万分。这部影片主要描写了中国民生和中国人......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国情备忘录》观后感:中国的自信《国情备忘录》这部大型电视纪录片,一共分为中国之谜、人口大计、农字当头、苍茫大地、资源扫描、山水之间、民生纵横、创新......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8.创新元素我国在航天方面取得瞩目成就是世人有目共睹的,这些离不开我国科研工作者的努力工作和自主创新。古代中国取得了灿烂的科技成就,而在近代科技成果创......

下载《国情备忘录》观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情备忘录》观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