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情备忘录观后感_国情备忘录读后感

观后感 时间:2020-02-28 02:05:0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观后感】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国情备忘录读后感”。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浅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新型道路

千百年前充满智慧的诸葛亮饱含深情地劝诫刘禅,为君者不可狂妄自大亦不可妄自菲薄,要懂得把握分寸,不失风度。而这样的告诫就像真理一样闪烁千年,今天的我们亦当谨记在心。因此我希望接下来在我阐明自己的观点时既不会杞人忧天,也不会盲目乐观。

在历史的长河里,我们中国大多时候都自诩地大物博,资源富饶,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一定条件下,这番美誉也绝对算得上实至名归。

众所周知就矿产资源而言,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种类上,全世界范围内我国都称得上佼佼者。下面所罗列的部分数据足以证明这一点:

2008年,我国的煤炭储量为3261.44亿吨,占全世界的11.09%,世界排名第3位;石油储量为28.90亿吨,占世界储量的2.6%,排在第11位;天然气探明储量为34049亿立方米,排在世界的第14位;我国的河川径流量为27000亿立方米,在世界上排名第6位。

除此之外,我国在稀有资源方面尤其是稀有金属更是遥遥领先,牢牢把握着世界上大部分高端技术和产品的资源命脉。

可是就像造物者的恶作剧一般,虽然我国资源丰富却存在着严重的资源分布不平衡,资源品质偏低的“硬伤”:

煤炭,北多南少,天然气,西多东少;贫矿多、中小型矿床多、共伴生矿床多,开发利用成本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不过,当我们静下心来认真思考的时候才会发现,这些问题简直“微不足道”(或许 1

在某些国家看来已经是无从下手头痛不已),因为我们有着更加沉重的事实摆在我们的面前:13亿多的人口。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让拥有的一切变得无比渺小,诚如温总理所说,“再大的成果,除以十三亿都会变得不值一提,但再小的问题乘以十三亿都会变得很大。”就拿以上数据而言:

我国的煤炭人均可采储量为98.94吨,是世界人均水平的53%;石油人均可采储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5%;天然气人均可采储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0%;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3,我国是全球13个贫水国之一。

不难看出我国的资源状况不容乐观,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经济全球化,外国资本大量涌入我国的资源市场,很多重要、优质资源被外国企业所把持,由此一来,我国的资源前景更是令人忧心忡忡。节约资源,保护资源已经刻不容缓,上海市政协委员沈思就曾建议:应该尽快把“我国地大物博”这种描述退出中小学课本,强调人均的不足,提倡节约意识。

倘若单独考虑资源问题,事情就显得过于简单了,人类几百万年的繁衍,所依赖的就是地球上这仅有的物质资源,却不曾产生资源匮乏的“灾难”,资源问题的凸显也不过是近百年的事情。而这一时期正是人类进入工业化得时代,发展之迅猛是历史上不曾出现的,中国自然也不例外,而工业化的发展,资源是基础也是最有效的保障。

唐山,因为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煤和优质的铁,这个坐落在铁矿带上的城市就有了一个美称“中国的鲁尔区”。这里也因此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之一。早在洋务运 动时期,第一家煤矿、第一条铁路、第一桶水泥、第一台蒸汽机车便都来自唐山。正因为如此,从1943年唐山钢铁厂建成起,这里就陆陆续续地建起了大大小小的钢铁厂,鼎盛时期达到几百家,钢铁产量占河北省产量的1/3。埋藏着的59亿吨铁矿石在以每年近亿吨的速度从地下不断地开挖出来,燃烧在熊熊的炉火之中。

在中国这广袤的土地上,唐山只是沧海一粟,在东北,在甘肃,在山西,只要有资源的地方就有无数个“唐山”。它们因为资源而富裕,闻名遐迩,同样当资源开发殆尽的时候留个它们的只是曾经的辉煌和伤害以及一个大大的问号:我们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回首过去,我国的工业化道路不尽如人意,统计数据清晰地表明我国已经成为煤炭、钢铁、铜的世界第一消费大国,世界第二石油和电力消费大国,除此之外我国还是全球最大的焦炭生产国和出口国,最大的水泥生产国,电解铝生产国,总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这一切都直观的告诉我们目前我国的资源需求、消耗是无比巨大的,也是难以长期满足的!

发展需要资源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更多的是我们的产品绝大多数属于“两高一资”产品,所谓两高就是高能耗高污染,一资就是资源性产品。

以能源消耗为例,我国的京津唐、长江三角洲以及珠江三角洲,这三大城市群,平均每创造1美元GDP,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是德国和法国的7.7倍,是日本的11.5倍。

正因为低水平资源利用率,环境污染也就日益突出,再加上发展前期缺少应有的重视和管理,导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与自然的矛盾愈加激烈。

其实很多时候,许多问题在我们来不及思考的时候早已悄然凸显,对于如今站在历史关口的中国,每一项决策,每一步举措都可能带来截然不同的结局。

在过去的100多年里,占全球大概15%左右人口的西方工业国,在工业化进程当中,他们消耗掉的资源量,占了全世界资源总量的60%。而中国13亿人口现在占了世界人口总量的20%,面对的是全世界的资源已经被这些发达国家消耗掉了60%。所以,依靠传统的工业发展模式(高污染,高消耗),在中国是绝对行不通的。

所以2005年,我国的“十一五规划”中就明文规定:“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十七大报告也进一步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客观规律和实际情况告诉我们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完全符合新时代我国可持续发展特点的最佳选择。这样的道路建设能够最大程度地解除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瓶颈制约,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推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而要贯彻和落实这一目标,就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要大力支持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等新兴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由于化石能源有限,为缓解能源需求的压力,应当着力开发和利用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兴能源。

二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劳动生产率。努力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形成能源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要加大生态环境恢复和保护力度。要以解决饮用水不安全和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强综合治理,明显改善环境质量。要强化污染物减排和治理,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加强造纸、印染、化工、制革、规模化畜禽养殖等行业污染治理,继续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重点湖库及河流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建立和健全环保社会监督机制。要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修复为主,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

要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增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强化生态保护与治理,继续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巩固和扩大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成果,推进荒漠化、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保护好林草植被和河湖、湿地。

四要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要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完善节能法规和标准,制订完善并严格执行主要耗能产品能耗限额和产品能效标准,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全民行动。要加强水资源节约,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保证水资源有效合理分配,建设节水型社会;推进农业节水增效,推广普及管道输水、膜下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加强城市节约用水,提高工业用水效率,促进重点用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和居民生活节水。除了水资源以外也应当加强土地,矿场,森林等资源的管理利用,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举措落到实处。

1972年,罗马俱乐部曾经发出过警示:为了人类社会美好的未来,我们再也不能为所欲为地向自然界贪婪地索取、肆意地掠夺了。因为,我们不只是继承了父辈的地球,而是借用了儿孙的地球。任世间如何变幻,我们都不能为当代人的利益牺牲子孙后代的幸福。唯有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科学道路,我们才能问心无愧,才能经受得起历史的考验!

在此我同样想引用资治通鉴里那散发着智慧光芒的箴言来表达我最直白的想法,古语有云:“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在生活中的经济学课堂上,我们可以粗略地学到一些简单的经济学常识、判断经济形势的方法以及对经济的认识。《国情备忘录》这部短片更是从国家的高度让我......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为了加强当代大学生对我国国情的进一步了解与认识,对我国的所面临的现实情况有所掌握,了解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自己一路前行摸索出的一条结合我国国情实际......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今天,我观看了由中央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制作的一部大型电视纪录片《国庆备忘录》,它一共分为中国之谜、人口大计、农字当头、苍茫大地、资源扫描、山水之......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在毛邓课上,老师为我们放映了纪录片——《国情备忘录》。看过了《国情备忘录》这部纪录片后,可谓受益匪浅,感慨万分。这部影片主要描写了中国民生和中国人......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国情备忘录》观后感:中国的自信《国情备忘录》这部大型电视纪录片,一共分为中国之谜、人口大计、农字当头、苍茫大地、资源扫描、山水之间、民生纵横、创新......

下载国情备忘录观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情备忘录观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