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动与多疑是悲剧的起源——读《奥瑟罗》有感_1读伟大的悲剧有感

读后感 时间:2020-02-28 19:18:3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读后感】

冲动与多疑是悲剧的起源——读《奥瑟罗》有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1读伟大的悲剧有感”。

冲动与多疑是悲剧的起源——读《奥瑟罗》有感

莎士比亚著名的四大悲剧之一《奥瑟罗》是一部创作于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爱情悲剧。在文学的发展历程中,不同世纪的人对这一悲剧有着许多不同的阐释和分析。有人把它叫做“嫉妒的悲剧”,奥瑟罗所做的事情都是有嫉妒所引起的。但是在时代前进的过程中,也有人强调 “奥瑟罗不是因为嫉妒而杀死苔丝狄蒙娜的,而是由于伊阿古那种几乎超人力的奸计硬加在他身上的坚信促使他犯下一系列的错误,引发一系列的悲剧”。批评史上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奥瑟罗杀害自己的妻子是为了理想,为了正义,为了对邪恶的惩罚。

奥瑟罗与苔丝狄蒙娜充满着人文主义的理想。为了追求幸福的婚姻,他们冲破了封建家庭的阻拦。然而,在新旧交替的社会现实中,他们的单纯浪漫无疑要遭到强大的黑暗势力摧残,这是他们命运的必然归宿。

在《奥瑟罗》这部戏剧中,伊阿古是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以为反派角色,他在整部剧本中充当着推动剧情向悲剧方向靠近的角色。他因奥瑟罗把副将之位委任给了凯西奥而对此怀恨在心,更可恶的是他轻信了谣言,认为自己的妻子和奥瑟罗、凯西奥都有一种见不得人、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他正是因为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而要报复所有人,可是反派最终是不会有好下场的,他最终损人利己,葬送了自己的所有杀死了自己的妻子。

伊阿古这种人不管古往今来都是无法逃避存在的,现实中我们的周围同样有着不少这样的人,他们都是以纯洁、善良的假面示人,可内心却极具城府,可是这种人到头来把自己也给出卖了都不知道。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虽然伊阿古这种人可恨,是万人唾弃的卑鄙无耻之徒,但他可以能够得到他人的尊敬,别人能够以诚对待他们,他们做人的圆滑不正是我们现在所缺少的吗?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用心去深入地了解一个人,抓住别人的弱点,并以此为自己的筹码去为自己挣来利益。

伊阿古也是一位可怜的人啊,他的可怜之处便是整天活在谎言之中,以一谎来遮百谎,甚至是欺骗自己最亲的人,活在面具之下没有真实的自我,活在恐惧之中,甚至是不会睡个安稳觉,每时每刻都在算计着别人,可他们不知什么时候早已把自己算计进去了。

在《奥瑟罗》这部巨作中,最没有主心骨和最无辜的人应该属罗德利哥这位威尼斯绅士了,他为了自己的爱情,为了得到失去的爱人只能任由伊阿古来摆弄,最终是钱财散尽还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在这激烈斗争残酷的社会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这种人,他们失去了自我,为了得到虚无渺茫的东西甘愿充当别人的傀儡,让自己活在别人的阴影之下,而他们却觉得自己活在别人的安排之下是一件轻松快乐之事,变成一个没有现实思想的个体和精神,就是这样,等待着罗德利哥的结局就是死亡。在现实中,我们要为自己而活,不能成为别人的傀儡,不然你就会是现实版的罗德利哥。

苔丝狄蒙娜这个女人是这部悲剧中的一个牺牲者,这个女人为了自己的名誉与清白而死,她代表了女人的反抗,但是这种反抗在那个时代是不会被人们所记住的。她为了追寻自己的爱人忤逆了亲父,她能够为自己心中的那份爱而反抗家庭的压力,她的固执与刚强活出了真、善、美的自己。可是她临死时却是失望的,是心灰意冷的,因为她没有想到自己的一片真心和忠贞不二的爱情,当初自己所爱的人,现在自己所忠爱的丈夫却对她不信任,死在不明不白的剑下,直到最后还在维护他的权益与荣誉。

结婚后的苔丝德蒙娜把丈夫放在首位,完全丧失了自己的主见,一昧地听从丈夫,在她看来,丈夫就是一切。甚至当奥赛罗因怀疑妻子而对她恶语相向时,她还丝毫没有觉察,反认为丈夫是烦于政事,而自责于自己的不理解。当仆人爱米利娅询问奥赛罗为何辱骂她时,她说道:“我不知道。小孩子做了错事,做父母的总是用温和的态度,轻微的责罚教训他们;他也可以这样责备我,因为我是一个该受管教的孩子。”正是由于她的逆来顺受使得谣言得不到揭穿,丈夫对她的误解也越来越深,如果她能够做出一些反抗,哪怕是询问一下丈夫态度骤变背后的原因,真相也就可以大白,伊阿古的奸计就无法得逞,也就不会发生这一系列的悲剧了。其次,苔丝德蒙娜太过单纯、善良,不曾料想自己对凯西奥的热心竟会招来非议,成为别人造谣、报复的材料。当奥赛罗发现手帕在凯西奥手上而质问苔丝德蒙娜时,她丝毫没有察觉丈夫的异常,相反,还在丈夫盛怒下极力为凯西奥求情,请求恢复其职位,这无疑是火上浇油,加深了丈夫对她的怀疑,最终使丈夫狠下杀机。在她临死前,爱米利娅问是谁杀害了她,她只说:“谁也没有,是我自己。永别了!请替我向我仁慈的夫君致意。啊,永别了!”这是这位无辜被害的善良女子的最后一句话。宁肯自己含冤负屈,饮恨而亡,也不忍说一句不利于自己丈夫的话。这样的结局无疑更增添了一种浓郁的悲剧氛围,让人无限怜惜与叹惋。

奥瑟罗的形象所表现的虽不是多方面的,但是就一定方面而论,却也是巨人。这个人物形象在莎士比亚塑造的悲剧人物形象当中,应该算是形象最为丰满的一位。

在战场上,他是一位的英雄,他决不好斗成性,嗜血如命。恰好相反,他气性平和,胸襟博大,他知道自爱也知道爱人,他有自信也能信人,若不是受到压力,逼不得已,他几乎与世无争,他追求的是和谐大同的社会。他厌恶无谓的争吵,鄙弃乱动干戈的行径。他第一次登场时听到伊阿古假意讨好他,说他差一点把剑刺杀了污蔑奥瑟罗的罗德利哥,就说了他的第一句话:“还是随他说去吧。”他并不怕正面冲突。他接着听到伊阿古吓唬他说勃拉班修要怎样用权势和法律来对付他,就泰然说了他的第二句话:“随他怎样发泄他的愤恨吧。”就在这时候,听到伊阿古说勃拉班修一干人追来了,劝他进去避避风头,他就说:“不,我要

让他们看见我,我的地位和我的清白的人格可以替我表明一切。”等到他们真的赶来了,双方拔剑相向的时候,他却以惊人的镇静制止暴行,说出了这样的名句:原文是这样的Keep up your bright swords, for the dew will rust them.(收起你们明晃晃的剑,它们沾了露水会生锈的)

奥瑟罗在剧中性格极端,他经常用极端的字眼来阐述他自己的看法,这最足以说明他性格的基调。他爱苔丝狄蒙娜,可以为了她克服勃拉班旭的重重阻挠,凌驾海上的大风暴面赶去塞浦路斯和苔丝狄蒙娜团圆。那时在他的眼中苔丝狄蒙娜是一个“貌美多姿、爱好交际、口才敏慧、能歌善舞,又能弹一手好琴”的贤淑的妻子。但是他当落入伊阿古的陷阱怀疑苔丝狄蒙娜和凯西奥私通时,感觉理想被灭,信赖被出卖,他便只知道非爱即憎。

奥瑟罗这个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纷乱的情感在整个作品中都贯穿着,并一步步走向极端,最终将所有的情感投进悲伤的河流中。奥赛罗的悲剧可谓是伊阿古一手策划,但究其原因,是与两个悲剧主人公的性格弱点分不开的,一个性格暴躁,行为冲动的人遇上一个个性温和,思想单纯的人就注定了交流的受阻,矛盾的滋长与最终爆发,最终使人一步步走向毁灭,奥瑟罗那心中矛盾复杂的心理也是导致这场悲剧的根本原因。

《奥赛罗》从严格意义上说更是一部性格悲剧,是男女主人公性格缺陷的最终产物。鲁迅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苔丝狄梦娜这样一位几乎是完美化身的代表,最终被自己深深爱着的丈夫所杀,而一代英雄人物奥赛罗最终他也将自身推向了自我毁灭。剧情已经落下了帷幕,可是人性的话题却是又拉开了序幕,由性格的悲剧引发出人性的讨论使得这不悲剧不仅仅只是一部悲剧,而是一部人类思想升华的伟大巨作。

冲动与多疑是悲剧的起源——读《奥瑟罗》有感

冲动与多疑是悲剧的起源——读《奥瑟罗》有感莎士比亚著名的四大悲剧之一《奥瑟罗》是一部创作于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爱情悲剧。在文学的发展历程中,不同世纪的人对这一悲剧有......

奥瑟罗

《奥瑟罗》1.社会悲剧说:新的人生与社会理想遭到社会阴暗势力的扼杀,是一出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悲剧,是理想破灭的悲剧。2.性格悲剧说:奥瑟罗过于单纯,而且十分轻信。他性格中潜......

奥瑟罗_读后感

轻信大于悲——《奥瑟罗》读后感 哈姆雷特的复仇因为自己太过犹豫而害死了自己,而奥瑟罗却因为太过于轻易相信别人的话而最终失去了自己那份纯洁的爱和自己的生命,当我看完《......

读《物种起源》有感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读《物种起源》有感,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读《物种起源》有感

读>有感是谁击破神创论的天空,将世界从上帝的手中挣开;是谁以锐利的双眼,看穿时空的阴霾,寻找物种间的联系与存在;是谁以一句“物竞天择”的呐喊,唤起整个大崛起的时代。也许>隨着......

下载冲动与多疑是悲剧的起源——读《奥瑟罗》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冲动与多疑是悲剧的起源——读《奥瑟罗》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