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向何处去》读后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向何处去”。
直面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阴暗”
读《中国向何处去》有感
最近,应于作业要求,在网上搜索各种有关党史的书籍,一看到《中国向何处去》几个字,就深深抓住了我。拜读之后,感受颇深。此书主要描述了中国改革开放后时局,并进行评论,作者犀利笔墨、独到见解不多见。在和谐社会的大前提下,多数文章都以歌颂为主,对缺点、问题轻描淡写一带而过。而作者以揭露深层矛盾为主,并且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作者在书中,分析了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就和原因以后,分析了中国社会目前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城市化症结
城市化即是指在国家发展进程中,农业产值逐步下降,农村人口逐步向城市转移。相对于世界平均水平比较,中国的城市化落后大约15个百分点。这15个百分点表明,大约2亿应该转移到城市的农村人口没有实现。同时,农村就业的劳动人口,也多出了15个百分点左右。中国的户籍制度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许是无奈之举。由于中国地大物薄,政府不得不将人口分为城市和农村两部分,以此减少政府的压力。但是,也由此也造成了近年来严重的不平等。农村居民,在住房、医疗、劳保、养老、基础设施等,始终受到不平等待遇。30年来很多农民离土、离乡,进入城市。他们在建筑工地施工、在矿山挖煤,他们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主力。但是,我们遗憾的看到,他们不属于自己所在的城市。因为,没有当地的户口,他们依旧是农民,不能享受社保、不能购买住房。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今天似乎还不如100年前民族工业兴起时,农民自然转换成为产业工人的阶段。农民工的根在农村,他们只是客居城市。但是要把几亿农民转化为城市居民,难度大的难于想象。尽管,有些城市开始了农民工转为当地市民的探索,但速度不会很快。因为,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超大城市,目前已经人满为患。如果将户口真的放开,将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二、房地产的病态
房地产业近年来飞速发展,成为社会上瞩目的焦点问题。房价过快增长,民众怨声载道,政府多次调控,效果难于评估。问题能解决吗?不容易!因为,原因太复杂,盘根错节。
作者在书中,谈到几个方面,综合起来包括:现行土地制度供给结构与需求的矛盾和冲突;中国住房强劲的需求市场;高房价成为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高房价是土地制度、政策、管理的结果;粮食安全与土地的矛盾等等。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特别是价格高居不下,几乎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三、中小企业无人问津
中国的就业问题,近些年来十分突出。官方公布的数据,其实仅仅是城市居民的就业情况。中小企业一般是劳动力密集型,特别是服务行业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但中国的考核体制有明显缺陷,均以GDP和财税为主要内容。哪个地区上述指标发展快、增长多,就受到表彰,就受到重用和提拔。其他指标、包括就业都属于软指标。为此,很多地方的政府对发展中小企业并没有兴趣。因为,10个小企业也没有一个大企业创造的GDP和税收多,100个小企业也没有一个大企业影响力大。我们看到,很多官员热衷于总部经济,千方百计吸引大公司、包括国际大公司到本地落户,甚至不惜给予政策、土地等优惠,给予资金支持等。并且,各地为此争先恐后出台政策。很少看到,政府主动为发展中小企业出台政策,很少看到为农民工、商贩、保姆等草根族做什么事情。不仅如此,在创业门槛上,中国也是全球比较高的。包括注册资金、经营范围等。这些,实际上与解决就业困难相去甚远。
四、机关难于控制
作者用大量的事实、包括数据,披露了当前中国体制下,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等,需要公共供养的部门,制度、体制、现实中存在的问题。1.中国供养负担沉重,在中国的体制下,社会供养负担沉重,无论是绝对还是相对指标。从政权机关分析,一般包括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司法部门包括公检法机关。一般实现上下对口制度,从中央到县级基本对口。在政权机关中,有公务员编制,还有事业编制,很多地方的后勤管理没有社会化。除此以外,政府办学校、办医院、办公共事业,也是加大供养负担的重要方面。近些年来,政权机关改革多次,但成效甚微。2.税费体制的障碍,中国的税费体制中,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国家收入长期以来增长过快,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要大幅度提高个人收入,首先是国家要从国民经济分配中,减少自己的份额。3.税外收费和罚款,中国的税收体制很特殊,除了法定税款以外还用很多带有税收性质的收费、罚款,这和中国供养人口过多有直接关系。在中国的供养体制中,有全额拨款单位、差额拨款单位。其中,差额拨款单位,由于经费不足,被允许向管理对象收费、或者罚款,来补充固定拨款的不足。有不少部门,也乐得享受这种收费、罚款。不仅解决了经费需要,还有不少寻租机会。
中国路在何方——读《中国向何处去》有感摘要: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特别是2009年,在全球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中,我国经济率先企稳回升,成为拉动世......
读《社会主义向何处去》有感姓名:安梦天学号:2012103146 专业:经济学基地摘要:在这本书中,斯蒂格利茨利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集中对市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转型”国家的改革实践......
农村信用社向何处去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3日 18:17来源:《求是》期号:2005.10作者:乌东峰 王国平有着农村血液之称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在我国已存续半个多世纪,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提供......
书评陈晓 法学法硕 201322061038《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从学术层面剖析了中国法律目前状况,对法学的世界回顾与前瞻做了极大的推进。然而,我认为,在中国法律哲学的意义上,关键问题......
民营书店向何处去冯京瑶【专题名称】出版业【专 题 号】Z1【复印期号】2011年12期【原文出处】《出版参考》(京)2011年9下期第7~8,5页【英文标题】Where to Go for Private 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