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向何处去读后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呼兰河传读后感800字”。
读《社会主义向何处去》有感
姓名:安梦天学号:2012103146 专业:经济学基地
摘要:在这本书中,斯蒂格利茨利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集中对市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转型”国家的改革实践进行了系统的反思。在长期争论两种体制的选择问题上,如何有效地向市场经济“转型”问题上,标准的经济模型是无能为力的。他在不完全信息和不完备市场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模型并且描述了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经济运行。
斯蒂格利茨在第九章《集权,分权,市场与市场社会主义》中一开始就提出了阿罗-德布鲁模型,阿罗-德布鲁模型明确说明了分散决策的市场机制优于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他提出了几条支持分权化的经济方面的依据:一.风险的多样化。更加分权化的决策方式减少了全部组织系统性质的多样性,他对强权领导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危害是占多数的,许多企业的价值会在强权领导者退休之后有所增加,这是因为存在高昂的转型沉淀成本,因此领导人不愿意产生正面的结果。比如苹果公司在乔布斯去世后,市场价值创下新高。二.竞争。竞争给人们提供了适当的激励,特别当有关工作困难程度的信息不能轻易获得的时候,竞争的作用就显得更重要。同时竞争也为选择提供了基础。三.受限制的信息。现实经济中提出的问题比标准模型所提出的信息问题要丰富得多,而在标准模型只提出了稀缺性问题。对于集权化的组织来说,不肯能对所有信息进行搜集,处理和传递。
不过斯蒂格利茨没有说明企业边界是什么。斯蒂格利茨认为在一个经济社会中,总体上是应该实行分权,通过市场机制来起主要作用。而在局部(例如企业内部),价格机制是不能起作用的,在这时,集权是非常必要的。这时,企业家才能就显得极为重要。哈耶克也早就提出了他虽然反对独裁政府,但是他还是赞同在企业内部实行集权的。这这一点,新古典经济学确实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新古典经济学是建立在既定环境的条件基础之下,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已经确定的前提基础之下,新古典经济学是建立在贝叶斯学习的基础之下,并不反映人类行为的过程,而侧重于一种结果的揭示。这一点似乎就需要通过交易费用经济学和产权经济学来揭示企业边界了。科斯对于企业的探索补充了新古典经济学存在的不足.斯蒂格利茨认为新古典经济学没有体现市场过程,但是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凡是在既定的环境中缺乏竞争力的企业,最终会被淘汰。同时信息传递中存在的噪音信息,也可以通过人的学习能力,使其影响达到最低。而他同时也认为以哈耶克为代表的奥地利学派经济学虽然把市场过程表示出来,但是却没有建立一套有说服力的模型出来,他认为这是一大缺陷。但是也许奥地利学派的理论很难用模型来表述,因为涉及的理论实在是涵盖的太广了。而且即使是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如何衡量心智,对于当时的神经元分析来说,就是一大难题。而且”心智“又不能用“心智成本”来表示,否则又成为新古典的最优化分析了。斯蒂格利茨还认为劳动力市场,产品市场,资本市场三者同时出清是不可能的。他在和夏皮罗的《作为工人纪律约束的失业均衡》中提出了斯蒂格里茨-夏皮罗模型中提出了失业的均衡的概念,而在与波士顿大学的韦斯教授共同研究得到的斯蒂格利茨-韦斯模型中提出了信贷配给,使得银行的作用又被重新关注。
他对于科斯定理的评价是极为不公正的,首先,科斯定理并不是科斯自己提出来的,而是由斯蒂格勒根据他在《社会成本问题》中的故事整理的出来的。科斯定理通常有三个推论。一般而言,我们现在的理解就是当交易成本极小的时候,产权的充分界定并不显得很重要,而在交易成本很大的时候,就需要通过界定产权来确定如何如何进行分配,这涉及到政治结构的问题。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政治结构在既定技术条件下决定可能的最优产量。斯蒂格里茨认为科斯忽视了交易成本的问题,科斯本身就是交易费用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这使得他自己出现了矛盾。还有,科斯从交易成本为零得出产权界定的重要性。斯蒂格里茨认为产权界定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是在现实中,本来就是这样,产权从来就是无法完全界定的,但是这并不能否认产权界定的重要性,而且即使是公共物品的生产中,仍然是可以由私有企业生产的。
斯蒂格里茨认为新古典经济学忽视了激励和约束的问题,这好像有点不符合现实,不过激励和约束确实不是新古典经济学所能够完全解决的。就拿委托-代理的关系来说,就需要通过制度设计来实现监督。而且传统社会主义国家中所存在的激励问题并不是来源于新古典经济学,而是来源于这些国家人的发明创造。
他反对“华盛顿共识”,但是并不能证明“后华盛顿共识”优于“华盛顿共识”,因为制度变革中发生的总和的不确定性是存在的,既然是不确定的,“休克疗法”在某种文化和某种政治利益集团的利益博弈的影响之下,就可能优于渐进式改革。但是非正式制度的变革的影响是很重要的,诺斯也提到了这一点。斯蒂格利茨的在书中提出的一些想法对中国现阶段的经济改革也有很多可以借鉴的方面,比如重要的是竞争而不是所有权,赢重视转型的货币条件和竞争条件;对与担保私有制计划,应该谨慎,特别注意国家和私人共同持股的大企业中的控制和财团管理问题,这对于我们不断深化的国企改革有很大的借鉴意义;防止激进改革带来的破坏;注意个人和组织的学习,个人必须学会如何对市场信号做出反应,组织必须学习如何适应新的环境;在强调市场重要性同时,也不能一味的学习西方的经济体制。
直面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阴暗”读《中国向何处去》有感最近,应于作业要求,在网上搜索各种有关党史的书籍,一看到《中国向何处去》几个字,就深深抓住了我。拜读之后,感受颇深。此书......
农村信用社向何处去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3日 18:17来源:《求是》期号:2005.10作者:乌东峰 王国平有着农村血液之称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在我国已存续半个多世纪,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提供......
中国路在何方——读《中国向何处去》有感摘要: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特别是2009年,在全球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中,我国经济率先企稳回升,成为拉动世......
民营书店向何处去冯京瑶【专题名称】出版业【专 题 号】Z1【复印期号】2011年12期【原文出处】《出版参考》(京)2011年9下期第7~8,5页【英文标题】Where to Go for Private Bo......
龙源期刊网 http://.cn农村教育向何处去?作者:杨东平来源:《内蒙古教育·综合版》2012年第10期近年来发生的一些令人难忘的教育事件,包括校车事故、免费午餐等等,凸显了当前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