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有感_读诗歌有感

读后感 时间:2020-02-28 14:52:0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读后感】

读诗有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读诗歌有感”。

读诗有感

唐穆宗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唐皇朝发出了一道极为普通的人事任命:白居易任杭州刺史。

对于杭州,白居易并不陌生。十一二岁时,其父白季庚任徐州别驾,白居易也从河南来到了徐州。当时徐州一带遭遇兵乱,战火不息。为避战乱,白居易来到了江南,在漂泊中曾到过杭州,对杭州留有很深的印象。“余杭乃名郡,郡郭临江汜,已想海门山,潮声来人耳„„”

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期间,勤于政事,曾修筑湖堤(即白堤),蓄水灌田千余倾;并疏浚城中六口井,以利饮用。白居易还十分注重西湖的环境保护,保护西湖水面不受侵占。一件件为民办的实事,杭州人一直铭记至今。

当然,白居易的诗文比起他的政绩来说,也毫不逊色。他是最早写大量西湖诗词的诗人。西湖山水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诗篇。西湖山水也因为有了他的诗篇而魅力四射,相遇中华。

其中较为有名的是《钱塘湖春行》,春天的西湖,激发着白居易的美感和诗情,时隔一年,白居易又写下了《春题湖上》,“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是诗人想到三年的任期很快就要满了,对杭州充满着留恋。

他的许多诗词中,还描写和反映了当时杭州的各方面的情况。《余杭形胜》中,展现出当时杭州的状况。在《杭州春望》中,白居易则更加形象地描绘出了杭州当时的情形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还有《江楼晚眺,景物鲜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张员外》等等。

三年时间,转眼即过。白居易杭州刺史任满,就要离开杭州。在离任前的几天,白居易又走了杭州的许多地方,徘徊在西子湖边。他对杭州十分留恋,依依惜别,写下了《西湖留别》:杭州的离别的管弦之声呜咽着,双眉无须挽留我,皇命只允许我在这里做官三年,回忆着藤荫下设着赏歌的宴席,红色的荷花从中轻飘这歌妓的花船。每每回头都值得留念,但其中最难以离开的是西湖的岸边!写出了他对杭州的留念之情。

公元826年,白居易在苏州任地方官。一日与同僚们荡船苏州湖水,闲居谈心事,很是尽心。驾船回府时,一位苏州的官员让他谈他对杭州和苏州的感受,本来就偏爱杭州的他,感慨万千,一蹴而就,提笔写下了《杭州回舫》。

在这首诗中,白居易写了自从告别了西湖之后,很少喝酒和吟诗,我要把这种情调在小船归去的时候让西湖的风和月知道。

那一年,他听说著名诗人姚合要到杭州当刺史,十分高兴,写了两首诗为姚合送行。“且喜诗人重管领,遥飞一盏贺江山。”他为杭州又有了一位诗人当刺史而感到高兴。他已经完全把杭州当作了自己的家乡,嘱咐姚合:“与君细话杭州事,为我留心莫等闲。”

公元838年,66岁的白居易在洛阳遥望杭州,写下了让杭州人民深深为之动容的不朽诗篇: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杭州,西湖,在白居易的心中,永远是一段美好的回忆,是他人生旅途中经常回味的重要驿站。令人遗憾的是,白居易却再也没有能回到他魂牵梦萦的杭州和西湖。而我们也只能在他的诗词中感受到他对杭州、西湖的喜爱之情。

读诗有感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 南宋诗人)本来就知道人死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为没有亲眼看到中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

读诗有感

读诗有感昨天晚上,我翻起了这本诗集,读着它,第一感觉便是只用心感受诗篇里的青春、单纯即可,而不用去思索什么,这不是故作深沉的 ,而是流露自我的诗行。我的第二感觉是他们生活的......

读诗丛有感

读诗丛有感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诗丛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

读诗丛有感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读诗丛有感,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读诗有感作文

读诗有感作文第六首诗《竹石》是清代诗人郑燮写的,诗的主要意思是: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读后感然还那么坚强,不管......

下载读诗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诗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读诗歌有感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