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传信人有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读杨绛传有感”。
活在笑与泪中的传信人
——读马克思·苏萨克《传信人》
“19岁的出租车司机艾德和一条嗜好咖啡,臭气熏天的老狗住在廉租的屋棚里,前途无望,爱情无望。艾德一直过着百无聊赖的日子,直到有一天,一个完全像闹剧般的银行抢劫案改变了他的生活……
当笨的要命的倒霉蛋企图携款逃跑时,艾德阴差阳错地阻止了他。于是这个往日一无是处,一事无成的小混混眨眼间成了英雄,他的人生也因此发生了奇怪的改变。信箱里接二连三的出现扑克牌,上面要么写着地址,要么写着姓名,每一个地址或是姓名都是线索,指引艾德踏上了悬念丛生,充满变数的冒险之旅。他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伤害需要伤害的人,成为神秘的传信人。而最终,绕回圆心,他拯救了自己……? 问题是:是谁派艾德传信的,为什么?”(以上摘抄于本书的故事简介)
应该说这本书是我这三个月来看的最有趣的一本,它像一本沁人心脾的菊花茶,使我那颗早已被一张张托福题纸包裹的麻木窒息的心得到了放松,刚开始我以为这本书纯粹是冒险故事,因为书的封皮上这么写道:“这是一趟神秘诡异的传信之旅,沿途有笑容,有血泪,还有爱……”可是当一页页文字从我眼前划过,以它们独特的魅力吸引我品尝这段笑中带着血和泪的人生时,当自己的思绪莫名其妙地被牵动,随即心甘情愿地陪着主人公一起踏上传信之路时,当我读到最后一页,艾德笑着说道:“我不再是传信人,我就是信息”时,我感受到作者实际上也是以传信人的身份向我们传递了这条信息,这也是作者塑造艾德这个人物的真正意图:“如果像你这样的家伙都能奋起,为别人做一些事情,那么获许每个人都能做到,或许每个人都能超越他们的能力,做的更好”。
从故事的一开始,马克思·苏萨克笔下的主人公就把自己真实的生活毫无保留的暴露在读者的视线下,并且是以一种自嘲的口吻诉说他所生活的世界:
1.19岁时,鲍勃.迪伦已经是纽约格林尼治村经验丰富的表演者。
2.19岁时,萨尔瓦多.达利已经创作了几幅出色的,有叛逆精神的画作。
3.19岁时,圣女贞德已经是全世界的通缉要犯,她引发了一场革命。
然后,19岁时,艾德.肯尼迪…… 没什么真正的职业。在社会上不受尊重。一无所有。… … 我们居住的小镇没什么工厂。它位于城市边界,过去被分为“好区”和“坏区”。我想你不会惊讶我出生于坏区。我们一家都在小镇最北端长大,这是每个人都想隐瞒的秘密。那里有很多怀孕的未婚少女,一大堆无业的饭桶父亲,以及像我老妈这样既抽烟又喝酒,穿着奇丑无比的鞋子就堂而皇之在外面走的母亲。我成长的家绝对是个垃圾场……我老爸酗酒,把家里的钱都喝光了。学校毕业后我直接参加了工作。开始,我在一家我都不好意提的汉堡连锁店打工,后来去了一家脏不拉唧的会计事务所,负责文件分类。我去了几个星期,事务所就关门了。最后,就是迄今为止我事业上的巅峰。
出租车司机。
这种特殊的幽默贯穿全书,成为本书的看点之一,所有为之引发的欢笑都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取而代之的是对这个小人物命运的无奈和叹怜。幽默的写作手法此时此刻却像一只无形且无情的手,将主人公艾德生活中的所有不尽人意撕裂开来,一片片的凋落在读者的心中,让人们也感受着他的痛,苦笑着他的痛,但最关键的是要继续忍受着,看他如何在这样的世界中去改变自己。
我想马克思·苏萨克最擅长的是向平常的事物中注入一种生命的感觉,让它们也睁开沉睡的双眼,凝视着人物的喜怒哀乐,他的这些点睛之笔无疑给情节的发展配上了动人的旋律,让读者流连在这曼妙的音乐文字中,而人物的情感也在这 “看似有情却无情”的描写中越发丰富起来。例如作者借主人公的眼睛去描写米拉,一个85岁的老太太,一个始终都活在对她爱夫无尽的思念与回忆中的女人时,就这样写道:
“我回想起听到那老式水壶一直鸣叫,她过去抚慰它的样子。我确信她是在跟水壶说话,就像是在跟小孩子说话,鸣叫的水壶在她看来,就是一个哭泣的小孩。”
一个老妇人孤独到需要将自己的水壶当成哭泣的小孩来对待时,她安慰的不是那个可怜的小孩,而是那个孤老,无助的自己。文中还多次描写到艾德与他17岁的老狗的对话,他似乎总是明白他的狗要说什么,实际上艾德只是在内心深处自言自语,这完全符合一个19岁男孩的心理状态,看似无望的爱情,倍感失望的亲情,加上自卑的情结,让这个孩子把感情都寄托在这条狗身上,因为对他来说,这是唯一一个真正了解他,抚慰他内心创伤的朋友。
本来一个看似前途无望,又有点桀骜不驯的小混混却在作者的精心安排下成为银行劫案中的英雄,随即踏上了传信之旅,去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排忧解难,而传信的最后地址却是他自己的家,他在救人的过程中最终拯救了迷失的自己,他得到了真正的蜕变,正像他自己所说“我不再是以前的艾德,而日益成为一个心里充满目标,而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能有天早上我醒过来,从自己的躯壳当中完全蜕变出来,转过头看看原来的自己,已经死在床单中间。”这样的助人经历在现实生活中本不会存在(至少我认为发生的概率很小),但是作者却让它发生在艾德的世界中,让人们去相信自己至少能够让身边的人去感受到自己的友爱和温暖,自己能够去做一个更好的我。
上天赐予你的生命是完整的,却不是完美的,也许你无法改变自己的出身,但是却绝对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框框中迷失自己。或许周围的环境无奈的框住了你,但是自己要学会让心自由地去呼吸,去跳动出属于自己的那一片精彩,这就是传信人传达给我的信息。
尊敬的领导:您好!十分感谢您能抽出宝贵的时间阅读此信!时值两节来临之际,贵公司商务接待及内部用酒需求将不断增大,为了促进贵公司的企业宣传,我公司特为贵公司量身定做了一款“中......
读《人鸦》有感读《人鸦》有感1一只硕大的乌鸦念动咒语,满头金发、一鼻头雀斑的小男孩瑞夏德身子一抖竟变成了乌鸦。做为人的瑞夏德一向不喜欢学校,不喜欢写作业,不喜欢任何规......
《人啊,人》读后感姓名:郭莹学院:旅游管理学号:201013010142这是一本以文化大革命后解放的中国以及知识分子的心理描述和内心思想为背景的小说。在图书馆那么多书中选到它纯属偶......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读《猫头鹰人》有感,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一个金发男孩和一只乌鸦互换了角色。作为人鸦,瑞夏德在生活中不断帮助别人,从中获得了友谊,经历了无数次冒险后,在朋友的帮助下,他走上了回归自我的道路。这就是充满着浪漫奇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