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杏萍读后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俗世奇人读后感”。
“双基”和“探究”,孰重?孰轻?
——读“寻找中间地带”有感
中国的数学教学,近几年来,对数学教学是应注重双基还是应注重探究,一直争论不休,两种不同的观点始终在数学教学论坛上相持不下,从课程改革前的注重“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到这几年由课程改革所引发的越来越多的声音呼吁要注重能力,淡化“双基”,这一切,就象钟摆的两端,从一端摆到了另一端。但这样做真的会有利于中学数学的教学吗?真的就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能力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这个暑假,我认真地阅读了顾泠元先生等所编著的“寻找中间地带”一书,心里顿时感到大彻大悟,豁然开朗。顾先生把中、美的数学教学用实例做了介绍,从客观的角度展示了两国的数学教学现状,用比较的方法对中美两国的数学教学作了分析:中国的数学教学特别注重““双基”的训练和培养,注重知识的铺垫,用“支架式教学”所搭建的课堂教学,使中国的学生能非常迅速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有较强的解题能力。而美国的数学教学,则注重情景再现,注重学生的自我体验和感悟,甚至对一些非常简单的问题也要让学生自己体验一番,因此,从即时效应看,肯定不如中国学生学得扎实、学得迅速。但从长远效应来看,对所习得的知识掌握得比中国学生却来得牢固。这里就好象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论战,其实它在各个方面中也都有所体现。记得前面暑假,我到驾校去学车,师傅是车队里负责联络考试的,因此平时特别的忙,正因为如此,我也有幸接触了好
多不同的师傅对我带教。但是究其根本也不过是两大类:一类是注重“应试”的,而另一类则是注重“素质”的。我的师傅是属于那种素质教育的典范,但是却苦了我等长期在应试教育中培养出来的人,他总是强调说要重视感觉,自我体验,比如在走单边桥时他说要感觉到轮子的位置;走曲线的时候又要我感到轮子是怎样贴着外圆去走。诚然,如果真正多练几个月我想也一定能练出车感来,但是仅仅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要想得到很好的车感,显然是比较困难的。而我的另一位师傅却不是这样教我的,他是对每一个考试项目,都有应付的办法,比如说走单边桥,怎样认地上的线,看到哪一根线就转半圈方向,然后看到什么再打一圈方向,又比如侧方停位,也都可以按照程式化的方法迅速搞掂。也有另一位师傅,他对一些确实需要培养感觉的项目,则严格让我多次反复训练体验感悟,而对某些纯粹应付考试的项目则教我应试技巧。我反复在想,如果按照我师傅的做法反复练习,那将来肯定技术很高,车感很好,对今后应付复杂的路面情况也一定会受益非浅,但是训练时间上恐怕不允许;按照第二位师傅的方法去学习,应付考试是绰绰有余的,而且易于上手,只要背出要点就可以了,但是今后考出以后在外面马路上是不可能认某条线或机械按照规律打方向的,因此即使考出了驾照又有什么用呢?它缺乏实战意义。比较好的却是按照第三位师傅的做法,兼顾两个方面,既要顾及眼前利益,同时又要看到今后实战的长远利益,这就是走向中间地带。记得顾泠元先生在“寻找中间地带”文中这样写道:寻找中西方教育教学的中间地带,不仅是当今数学教育改革的大趋势,也是整个教育改革的大
策略。寻找中间地带不是简单的折衷,而是以中国文化为底蕴,有机地整合其他文化的教育教学取向;寻找中间地带是一种智慧,一种不走极端而集大成的智慧。
我们的数学教学有我们的长处,有我们的优势,那就是铺垫教育,扎实“双基”。这一点,正为国内、国际上的许多同行所认同,美国数学教学的同行也在悄悄地向我们学习,正因为这样,这些好的传统我们不能丢,如果我们丢了这些好传统转而一边倒向“探究”,那么我们的数学教育将会走向歧路,将会走向倒退。但是,我们也不能沾沾自喜地躺在“双基”上,我们确实需要让学生去体验和感悟,因为我们知道,只有自己体验和感悟出来的东西,才会记得更牢,才会掌握地更扎实,同时对新的问题也会具有特别的敏锐性。问题是我们不可能将几千年人类数学知识的积淀都让我们的学生去探究,去体验,因为,要在短短几年内就让学生去掌握几千年数学知识的积淀,那大部分必须靠知识的传授,问题是应该选择哪些内容让学生去探究、去体验和感悟才能真正体现“走中间道路”,却是我们每个数学教学工作者应该认真加以思考的问题。
用爱点燃生命,用情体现价值 ——读吴邵萍事迹有感前些日子,学校组织学习了吴邵萍老师的先进事迹,我被她对孩子真诚无私的爱、对工作高度负责的品质,对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深深感......
学习吴绍萍先进事迹有感年10月27日,政治学习时间,我们全校教师在校学习了吴邵萍同志的先进事迹。吴绍萍爱孩子胜妈妈,在吴邵萍的眼中,孩子的心灵最纯洁,教师要将爱心倾注在每一......
《最美妈妈吴菊萍》读后感自从读了《最美妈妈吴菊萍》这篇文章后,我非常感动。这篇文章主要讲了2016年7月2日13时30分,有人发现2岁女童妞妞从10楼的窗台即将坠落,人们叫起来。......
最美妈妈吴菊萍7月,在杭州,在滨江,她创造了一个爱的奇迹——在邻居家两岁的女孩妞妞即将从10楼坠落的瞬间,她甩掉脚上的高跟鞋,跑到楼下,伸出双臂,稳稳站立。啪!孩子幸运地落到她的......
新教字„2011‟12号关于在全市开展“学习吴邵萍老师”征文活动的通知各中小学、职教中心、特教中心、进修校、机关园;为深入开展“强化五风教育、创建五型校园”主题活动,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