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读后感大学(精选16篇)

读后感 时间:2023-11-27 12:23:5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读后感】

读后感是读完一本书后所产生的感想和思考,它能反映出读者对书中内容的理解和体会,对于我们来说,写一篇读后感是很有必要的。读后感是一个很有趣的事情,它让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探索书中的思想和情感,也让我们有机会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读后感既是对书中内容的回顾和总结,也是对作者及其作品的评价,我们的每一篇读后感都是一段独特的精神交流。读后感是一种记忆,它能够记录我们读书时的情绪和思考,同时也是一种表达,它让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感悟与他人分享。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读后感呢?首先,我们要对书中的主题和情节进行仔细的分析和思考,然后结合自己的观点和体验进行表达,同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逻辑的连贯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弟子规读后感大学篇一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她拥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礼仪,是中华传统美德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身居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应当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高科技、高物质享受成为人们奋斗的精神支柱,很多古圣先贤所留下来的文化精髓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每个人本身的利益最大化成为公众的焦点。每个人都在追名逐利,追求物质享受,在水泥森林中迷失了自己。

通过阅读《弟子规》,我领略到了中国文化的深邃和儒家的思想,明白了做人应尽的道理和规范。她教会我如何做好一个善良的人,做好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好一个有礼貌的人。

百善孝为先,这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文中也首先提到了“首孝弟”,父母是我们最亲近的人,是他们把我们带到这个美好的世界来的,我们要知恩图报、孝顺父母,不让父母为我们担忧,要让父母以我们为荣。现在虽然家里一个孩子的居多,但是还有家中有两个孩子的,作为有兄弟姐妹的人,应该彼此友爱,互相帮助,因为父母最希望看见的就是自己的孩子和睦。而且,在对长辈行事要尊敬,说话要礼貌。

每个人的本性是善的,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天使,虽然现代人会因为向灾区捐钱而发生一些违背善意的事情,但是我相信只要谨信之后,就会泛爱众,及时行善,与他人一起分享自己的快乐,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境界,用自己的善去寻找良师益友。

人应当活到老,学到老,能学习的人,是最快乐的。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谨慎行事、慷慨行善,这些之后,就应该学文了,在自己喜欢的专业领域中畅游,充实自己,提高生活品质,是人生过得更有意义、更幸福、更美满。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同时外国友人也在不断的关注中国的一切,中国是礼仪之邦,却在接受外国人教授的礼仪课,这虽然听起来很滑稽,但是我觉得现代人开始重视礼仪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情。希望中国不断强大的同时,她的人民素质也在不断提高。

弟子规读后感大学篇二

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

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

还有就是,不管他们爱不爱我们,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

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更何况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

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

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适量,不要喝醉了,否则容易被别人“说闲话”。

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谈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

仁,代表仁慈、亲仁。

对外人仁慈,对亲人仁慈,对朋友仁慈,对同事仁慈。

现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吗!只要我们尽量做好自己应做的,至于别人怎么说,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我已经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学会做。

怎么才能做呢?学知识。

怎么学呢?学习可分为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我们可学别人的,别人的也不一定全对,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该学的学,不该学就不学。

我觉得《弟子规》对我们的一生都会有帮助,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的。

《弟子规》这本书是少儿诵读经典之一,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它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指引人们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前进,是教育子弟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若能认真地阅读《弟子规》,真正了解《弟子规》中的含义,它将会使你受益非浅。

以下是我阅读此书后的点滴体会。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须在幼小的时候开始培养。

《弟子规》中要求我们先端正品德。

其中包括孝、悌、礼、仁、忠等。

在做到这些后,它又教了我们一些学习方法,不但要认真学,还要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地读好书,成为有用之才。

我读完《弟子规》后,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确实有一定的差距。

反而他们对我千衣百顺,照顾到家,我想得到的东西,想方设法地满足我。

那多不应该啊!我的兄弟姊妹较多,经常不顾及父母的感受,因为一些小问题而争执,在一旁的父母看见了,多难过呀。

现在自己既为人子女,又为人父母,该做些什么呢?一方面,作为子女,应按《弟子规》所讲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最起码做到这些,才能对得住苦养自己成人的父母。

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行,为日后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也是作为父母最大的收益。

另外,我对书中提到的“宽为限,紧用功。

工夫到,滞塞通。

心有疑,随札记。

就人问,求确意。”这几句话,感触最深,亦是受益非浅的。

因为这几点也是我在学习和工作中做得最不足的地方。

如有时领导布置做的工作,总是拖拖拉拉,不到最后一刻都不想去做,就算做,也是马马虎虎的。

有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不但没有记录下来,深入研究或查阅资料,而且也没有虚心向别人请教,含糊了事。

这两种错误都是我经常犯的,这样的工作效率通常不高,甚至被领导批评。

在读过了《弟子规》后,我终于明白了我的缺点所在,若今后能按照它上面所说的去做,相信我的工作效率会更上一层楼。

我想,一个人活着就要讲点道德,有点品位,这才赢得别人的赏识。

而《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正是教人伦理纲常的最基本的常识。

今后,我还会深入内心地反复读诵《弟子规》,从中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真正孕育出正人君子的品行。

这样既可打造健康、和谐社会,也可提升自己的修养,何乐而不为?

弟子规读后感大学篇三

它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做人不仅要孝顺父母,还要诚实守信。这在《弟子规》中的“信”便有提及一—“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其意思是:开口说话,诚信为先,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没有能力做到的事情不能随便答应,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更不能使用!的确,古往今来,人与人之间十分讲究诚信,因此,我们要时刻牢记着“轻诺必寡信”的忠告,坚持着“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信念,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我们应该讲信用,这样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

我读完弟子规后,觉得自己受益不浅。弟子规让我懂得了什么叫爱,什么叫孝,什么叫信任,什么叫宽容,什么叫友谊。

《弟子规》是一面镜子,我要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弟子规读后感大学篇四

《弟子规》大家肯定都明白,也会背下来,可是你明白《弟子规》寓意吗?我明白,并且我还把它运用到生活当中去了。你呢?此刻我来带你去看看。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一天,我来到必胜客去吃饭。一进去,我就被眼花缭乱的美食给吸引住了。我打算在必胜客多吃一点,因为这是难得的美味,仅有在我考试好的时候才能吃到。服务员带着菜单来了,我点了一个夏威夷匹萨、一份薯格、一盘泰式口口香、一盘鸡翅、两杯咖啡、和一块蛋糕。

餐上齐后,我开始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吃完后,我丝毫没有感到饱的感觉。但过了几分钟,我觉得我的胃不舒服了。我想:我肯定是吃多了,我可不能再吃了。

我回到家后,准备上床睡觉了,但我的肚子还是很不舒服,怎样办呢?我只好将就睡了。我刚躺在床上,不舒服的感觉就来折磨我了。我躺着等,等着什么时候胃会把肚子里的食物消化掉。我等了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我等不住了,心里越来越着急。这时,我有个主意,这就是——吃药。

我叫爸爸起床,给我找药吃,爸爸给我找了一盒“吗丁啉”我吃了一片后,继续睡觉。躺在床上后,我感觉舒服多了。一个小时后,我最终入睡了。这难受的感觉整整折磨了我5个小时。

文档为doc格式。

-->

-->。

弟子规读后感大学篇五

泛爱众而亲仁。

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教须敬听。

冬则温夏则。

出必告反必面。

事虽小勿擅为。

物虽小勿私藏。

亲所好力为具。

身有伤贻亲忧。

亲爱我孝何难。

亲有过谏使更。

谏不入悦复谏。

亲有疾药先尝。

丧三年常悲咽。

丧尽礼祭尽诚。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

路遇长疾趋揖。

骑下马乘下车。

长者立幼勿坐。

尊长前声要低。

进必趋退必迟。

事诸父如事父。

朝起早夜眠迟。

晨必盥兼漱口。

冠必正纽必结。

置冠服有定位。

衣贵洁不贵华。

对饮食勿拣择。

年方少勿饮酒。

步从容立端正。

勿践阈勿跛倚。

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

人问谁对以名。

用人物须明求。

借人物及时还。

凡出言信为先。

话说多不如少。

奸巧语秽污词。

见未真勿轻言。

事非宜勿轻诺。

凡道字重且舒。

彼说长此说短。

见人善即思齐。

见人恶即内省。

唯德学唯才艺。

若衣服若饮食。

闻过怒闻誉乐。

闻誉恐闻过欣。

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泛爱众。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才大者望自大。

己有能勿自私。

勿谄富勿骄贫。

人不闲勿事搅。

人有短切莫揭。

道人善即是善。

扬人恶即是恶。

善相劝德皆建。

凡取与贵分晓。

将加人先问己。

恩欲报怨欲忘。

待婢仆身贵端。

势服人心不然。

亲仁。

同是人类不齐。

果仁者人多畏。

能亲仁无限好。

余力学文。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

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

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

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

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

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

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

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

命自我作福自我求。

心好命又好富贵直到老。

命好心不好福变为祸兆。

心好命不好祸转为福报。

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贫夭。

心可挽乎命最要存仁道。

命实造於心吉凶惟人召。

信命不修心阴阳恐虚矫。

修心一听命天地自相保彼勿起滞塞通求确义笔砚正心先病还原处就补之坏心志可驯致。

《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

教之道贵以专。

窦燕山有义方。

教不严师之惰。

玉不琢不成器。

亲师友习礼仪。

融四岁能让梨。

知某数识某文。

三才者天地人。

父子亲夫妇顺。

曰南北曰西东。

此五行本乎数。

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畜人所饲。

匏土革木石金。

身而子子而孙。

父子恩夫妇从。

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凡训蒙须讲究。

详训诂名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

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乃孔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

有连山有归藏。

有誓命书之奥。

大小戴注礼记。

号四诗当讽咏。

三传者有公羊。

撮其要记其事。

经子通读诸史。

号三皇居上世。

夏有禹商有汤。

四百载迁夏社。

周武王始诛纣。

逞干戈尚游说。

嬴秦氏始兼并。

至孝平王莽篡。

魏蜀吴争汉鼎。

为南朝都金陵。

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唐高祖起义师。

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炎宋兴受周禅。

十八传南北混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

舆图广超前代九十年国祚废太祖兴国大明。

号洪武都金陵。

权阉肆寇如林。

靖四方克大定。

读史书考实录。

朝于斯夕于斯。

赵中令读鲁论。

彼无书且知勉。

如囊萤如映雪。

身虽劳犹苦卓。

彼既老犹悔迟。

对大廷魁多士。

莹八岁能咏诗。

尔幼学当效之。

彼女子且聪敏。

举神童作正字。

有为者亦若是。

蚕吐丝蜂酿蜜。

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人遗子金满嬴我教子惟一经勤有功戏无益。

戒之哉宜勉力。

《朱子治家格言》。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简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需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赀才,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无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隳自甘,家道难成。

狎慷裆伲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澹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施惠无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人有喜庆,不可生嫉妒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

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弟子规读后感大学篇六

《弟子规》是清代学者李毓秀写的蒙学名篇,是人们的生活规范,依据中国大思想家孔子的教诲编写成,是儒家的基础,人性的基础。

《弟子规》分成孝悌、谨信、亲仁、学文等篇章,三字一句,便于背诵。“弟子”就是学生,而“规”就是规矩的意思,这本书句句讲的都是为人处世的规范。

《弟子规》首先教导我们要做一个有孝心的人,要孝敬父母。例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

《弟子规》教导我们要做一个谨信的人。要勤勉谨慎,做到“朝起早,夜眠迟。”因为“老易至,惜此时”,要养成好的卫生习惯“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勿箕踞、勿摇髀”。要言而有信“凡出言,信为先”,但是不可以轻易地胡乱答应别人“事非宜、勿轻诺”。不和别人比吃比穿,而是要和别人比品德才学,才学不如人,就要多加努力,“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弟子规》教导我们要泛爱众人,要亲仁,因为所有的人类都是同在一个蓝天下,同居一个地球村,“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要想取得名望,就要靠自己良好的行为去积累,因为世人看重的不是外在的相貌,而是内在的品质“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弟子规》教导我们若有余力,便去学文。还教了很多读书的方法,“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我读书时常常不能做到专心致志,还喜欢读了一半就去翻阅其他的书籍。

《弟子规》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有着取之不尽的宝贵思想,能够陶冶心灵,提高智慧,使我们懂得做人之道,养成良好习惯。

弟子规读后感大学篇七

《弟子规》这本书是人们的生活规范,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一)。

《弟子规》这本书是人们的生活规范,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弟子”是指一切圣贤人的弟子,“规”“夫见”意思是大丈夫的见解。所以是每个人,每一个学习圣贤经典,效仿圣贤的人都应该学的。《弟子规》是儒家的基础,人性的基础。仔细阅读《弟子规》就会发现从中得到的东西会使我们受益一生。

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还有就是,不管他们爱不爱我们,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更何况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其次是“出则悌”,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谨”,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适量,不要喝醉了,否则容易被别人“说闲话”。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谈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

“信”即诚信待人,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没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随便答应,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更不能使用。另外任何事情在没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看见他人的优点或善行义举,要立刻想到学习看齐,纵然目前能力相差很多,也要下定决心,逐渐赶上。看见别人的缺点或不良的行为,要反躬自省,检讨自己是否也有这些缺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每一个人都应当重视自己的品德、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养,如果感觉到有不如人的地方,应当自我惕励奋发图强。至于外表穿著,或者饮食不如他人,则不必放在心上,更没有必要忧虑自卑。

“泛爱众”即众人平等,不分族群、人种、宗教信仰,皆须相亲相爱。当他人有困难时,应尽自己的全力去帮助他,不要自私自利。另外要尊重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设身处地为别人著想。

“亲仁”,代表仁慈、亲仁。对外人仁慈,对亲人仁慈,对朋友仁慈,对同事仁慈…现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吗!只要我们尽量做好自己应做的,至于别人怎么说,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最后是“余力学文”,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它值得我们全心全力去研读,读书的时候要注重三到,眼到、口到、心到。还要不耻下问,要心平气和,要温故知新,如此才能读好书并从中取得最大收益。

我想,一个人活着就要讲点道德,有点品位,这才赢得别人的赏识。而《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正是教人伦理纲常的最基本的常识。《弟子规》的实质是孝在先,友爱兄弟姐妹,对己谨信,对人仁爱,有能力在学习知识。至于其中的实际做法,我们能做的,去做,不适应现在社会的方式,我们不求表面,但求心安。因此,《弟子规》的精髓不是多么的让我们一般人望尘莫及,而是时时刻刻在我们周围,时时刻刻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你不按照这个方式做事做人,一定寸步难行。因为这是我们中国人的精神文化,是我们传统道德观。

《弟子规》这本书是少儿诵读经典之一,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它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指引人们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前进,是教育子弟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若能认真地阅读《弟子规》,真正了解《弟子规》中的含义,它将会使你受益非浅。以下是我阅读此书后的点滴体会。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须在幼小的时候开始培养。《弟子规》中要求我们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礼、仁、忠等。在做到这些后,它又教了我们一些学习方法,不但要认真学,还要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地读好书,成为有用之才。我读完《弟子规》后,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确实有一定的差距。

在孝方面,现在想起自己的过去,虽然没有做过对父母不住的大事,但对他们也没有尽过多少孝心,反而他们对我千衣百顺,照顾到家,我想得到的东西,想方设法地满足我。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觉得应该的,有时,父母过于关心自己,哆嗦了几句,反而责骂他们,讨厌他们,那多不应该啊!我的兄弟姊妹较多,经常不顾及父母的感受,因为一些小问题而争执,在一旁的父母看见了,多难过呀。现在自己既为人子女,又为人父母,该做些什么呢?一方面,作为子女,应按《弟子规》所讲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最起码做到这些,才能对得住苦养自己成人的父母。另一方面,自己作为孩子的母亲,应正确引导子女诵读《弟子规》,让他们慢慢品出其中的真谛,潜移默化,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行,为日后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也是作为父母最大的收益。

另外,我对书中提到的“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意。”这几句话,感触最深,亦是受益非浅的。因为这几点也是我在学习和工作中做得最不足的地方。如有时领导布置做的工作,总是拖拖拉拉,不到最后一刻都不想去做,就算做,也是马马虎虎的。有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不但没有记录下来,深入研究或查阅资料,而且也没有虚心向别人请教,含糊了事。这两种错误都是我经常犯的,这样的工作效率通常不高,甚至被领导批评。在读过了《弟子规》后,我终于明白了我的缺点所在,若今后能按照它上面所说的去做,相信我的工作效率会更上一层楼。

(二)。

最近读了一本叫做弟子规的书,使我渐渐感悟了《弟子规》的意思。我这才发现,原来做人也有许多规则,因此,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我就说一说我读后的感受吧!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谨〉,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适量,不要喝醉了,否则容易被别人“说闲话”。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谈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

仁,代表仁慈、亲仁。对外人仁慈,对亲人仁慈,对朋友仁慈,对同事仁慈……现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吗!只要我们尽量做好自己应做的,至于别人怎么说,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读完《弟子规》后,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确实有一定的差距。单在孝方面就觉得做的远远不够,虽然没有做过对父母不住的大事,但对他们也没有尽过多少孝心,反而他们对我千衣百顺,照顾到家,我想得到的东西,想方设法地满足我。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觉得应该的,有时,父母过于关心自己,哆嗦了几句,反而责骂他们,讨厌他们,那多不应该啊!作为子女,应按《弟子规》所讲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最起码做到这些,才能对得住苦养自己成人的父母。

《弟子规》虽然是一部古人用来要求自己言行的守则规范,但在现代社会,我们仍应遵守这些古训,古人的守则规范,不要以为事小而可以擅为,也不要应为父母的脾气而不忠孝道,比起古人,我们更应该以《弟子规》来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

我已经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学会做。怎么才能做呢?学知识。怎么学呢?学习可分为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我们可学别人的,别人的也不一定全对,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该学的学,不该学就不学。我觉得《弟子规》对我们的一生都会有帮助,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的。

(三)。

我很欣喜的通过尚学路上图书室这个平台,读了我们的国学经典《弟子规》,从这本书中我受到了许多启发。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句话让我感到十分惭愧。记得有一次,妈妈在染头,不小心染膏进眼睛里了,喊我帮忙。我却只顾玩电脑,很久才慢吞吞地应答。害得妈妈的眼睛得了眼病,打了好多天的点滴。现在想起来,我实在是太不应该了。要知道,妈妈头上那一丝丝银发是因我而生的。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做哥哥的要爱护弟弟,做弟弟的要尊重哥哥。兄弟之间能够和睦相处,对父母的孝心也就包含在其中了。知道了这些以后,每次我有好吃的和好玩的东西,我都会惦记给我的小表弟留一部分的,从不一个人享用。家里人都我夸我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妈妈也一直以我为荣。在和表弟相处的时候,我还学会了宽容别人,学会了体谅父母。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清晨要早起,晚上要迟睡。人的一生很短暂,转眼间从少年就到了老年,所以每个人都要珍惜此时的宝贵时光。我们所知道的鲁迅先生,一生都在与时间赛跑。他在课桌上刻的“早”字至今还印在我的脑海中。地球上最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经常对助手说:“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要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就是我的座右铭,所以我会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和时间赛跑的人。

“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业无变。”出门要告诉父母一声,回来要通报一声,以免父母挂念。平时居住的地方要固定,选定的职业或志向要努力去完成,不要轻易改变。以前我去哪里玩,都不告诉父母,回来的时候也不声不响的。自从我知道了这句话后,决心改掉这个坏毛病,做一个让父母放心的好孩子。

还有一件事对我的触动也很大。和我一起学琴的邻居家的姐姐一开始对弹琴十分喜爱,而且她在音乐方面很有天赋。一个曲子几天就能练完,有些曲子都不用老师指导,她就能自学弹下来,琴班老师非常喜欢她。可是在她妈妈给她买了一台价格不菲的电子琴之后,她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再也没有往日那股学琴热情了,再后来她就干脆放弃了,无论老师家长怎样规劝,就是打动不了她的心思,老师也为她感到惋惜。我想:我一定要按照《弟子规》的要求去做,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决不轻易放弃!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对于食物,不要挑食,也不要偏食,偏食会营养不良。吃东西要适可而止,不要过量,过量会损伤脾胃。我有一个姐姐,她吃饭十分挑食,这个不吃,那个不吃,倒是天天小零食离不开她的嘴。每天不是吃可乐鸡翅,就是吃方便面或西红柿。从来没见她吃过一口青菜。一到冬天,感冒发烧天天伴她左右,身体也十分虚弱。虽然她是我的姐姐,比我大一岁,但是每当我们两个人走在街上,大家都认为我是姐姐,她是妹妹。因为我个子比她高,身体比她结实。我一定要把《弟子规》这本书推荐给姐姐看,让她和我一起健康成长。

我们班同学趁中午吃午饭时,总喜欢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结伴去买零食吃。尤其张悦同学特别喜欢吃油炸串,天天买炸串吃,常常吃得肚子溜溜圆,直打嗝。那天中午,我们又在有说有笑地吃饭。突然,只见张悦脸色苍白,眉头紧锁,捂着肚子,还不时发出呻吟声。同学们见状,赶紧问她怎么了。她结结巴巴地说:“我我肚子疼,哎呦哎呦。”幸亏老师及时把她送到医院。医生说她得的是急性胃肠炎,主要就是因为吃东西没有节制,胃受不了,才得了这种病。为此张悦同学休息了半个多月,耽误了很多课程。我们同学个个引以为戒,再也不敢暴饮暴食了。

对照《弟子规》,我每读一句都能找出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啊!《弟子规》真是我的良师益友,和它朝夕相处,我就会成为一个既懂事又快乐的好孩子。

弟子规读后感大学篇八

金郅翔阅读体会:

这几天,老师和我们一起品读了《弟子规》的第二章,我深有体会。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它是学童们生活的规范。它的内容很多,很容易懂。我感觉背起来琅琅上口,更重要的是,它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

“兄道友,弟道恭”让我明白了兄弟姐妹要互相尊敬,“尊长前,声要低”让我懂得了在尊长面前说话的时候要轻声。“财物轻,怨何生”让我知道了别太看重财物才不会产生怨恨。

通过学习《弟子规》,我看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比如,做家务还太少,没有替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分担家务。以后我要改正这些不足的地方,成为一个勤劳有礼的孩子。

家长教育体会:

今日,与孩子一同读经典,品美文,的确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当孩子熟练背诵,快乐讲解时,油然而生幸福之感。作为家长,我为孩子的快乐而幸福,更为孩子的成长而幸福。

《弟子规》不仅是优秀的启蒙作品,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植根于中华文化这片沃土的常青树。虽经岁月淘洗,却依然枝繁叶茂,庇护道德幼苗的成长。

为什么在经济繁荣的今日,我们还要翻寻古老的书箧,去寻找人生的秘笈?答案其实简单,因为我们拥有什么样的.孩子,我们的家庭和社会就会拥有什么样的未来。孩子不仅是家庭的至宝,更是社会的财富。让孩子们明理守信,尊长爱幼,才是对他们最好的爱护;让孩子们健康成长,德才兼备,才是对社会最好的回馈。

与孩子共同感悟成长,我有了诸多体会,学校为孩子成长所做的努力可谓用心良苦,希望这有温度的关爱呵护他们一路成长!

弟子规读后感大学篇九

从小就跟着妈妈或者录音机背诵《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国学篇章,当时我并不理解其中的道理。那时候背过的现在也都忘得差不多了,但是《弟子规》当中的一些章节我还记得很清楚,因为做了学生后悟出了些其中的道理。

《弟子规》还告诉我们“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只要是人,都应该相亲相爱,因为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包括不久前的日本地震,使多少小朋友一夜之间无家可归,又让多少家庭一夜之间变得一无所有?那一幕幕唤醒了无数人的爱心。一个人的爱算不了什么,千千万万人的爱汇集到一起,就像条条小溪汇成了辽阔的海洋。是“天同覆,地同载”的大爱,让我们在几年后又见到了重新建设后的新汶川和那里的一张张笑脸。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是对我们最有用的学习方法。学习时除了要集中精力,眼睛看,嘴巴读,最重要的还是要有坚定的信心。我们在学习上经常犯一些不该犯得错误,明明可以做对但偏偏要出错,其实这就是“心”没到,“信”不足,学习的四个基本条件缺了两个,我们怎么能做得好呢?大人们常常说我们心浮,说我们马虎,也是这个道理。

《弟子规》里蕴藏许许多多的道理,教会我太多太多的东西,懂得这些并不难。“学贵力行”,学一句,我们就要做一句,把这些准则用到学习、生活中,还需要我不断的努力。

弟子规读后感大学篇十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刚读《弟子规》我就被它所震撼,原来中国有这样优秀的传统文化,转载:《弟子规》读后感(附弟子规原文)。我得承认自己才疏学浅,三十岁了才结识《弟子规》这本好书。通读之后,我感慨万分,《弟子规》是我们生活的一面镜子,是我们养成良好个人行为的指南,是检验我们道德品质的一个标准,是提高国民素质重要的启蒙教育,也是我们终身受益的良师益友。我出生于七十年代,这本作为儿童启蒙教育的优秀作品却与我失之交臂,我认识它太晚了。然而现在能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我感到非常的幸运。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李毓秀根据宋朝朱熹的《童蒙须知》改编,后经清代儒生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是一本教导儿童怎样待人接物的书籍。它那浅显易懂的文字里却蕴含着许多做人的真理,不仅对于教育少年儿童,对于我们成年人在生活、工作、家庭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有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而《弟子规》就是教导我们要重视生活行为的各个细节,用简明通俗的语言,教导大家如何修养品德、孝亲友爱以及生活起居中待人接物所应有的礼节。我们都是普通人,大量的日子,都是在做一些普通的小事,如果每个人都认真对待自己所在岗位的每一件小事,都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做透,把它做好、做到位,那就会出现“细中见精”、“小中见大”的不平凡。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个古代从三岁孩童到古稀老人皆知的道理,我们现代人有多少人知晓?即便有个别人记得拿来教育自己的孩子,但却往往忘记了自己对父母也要尽孝道的道理。

弟子规读后感大学篇十一

近日有幸拜读了《弟子规》,感触良多。《弟子规》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承载了古人先贤对于人在社会中为人处事的标准:孝顺、友悌、严谨、诚信、爱心、仁义和好学。我从身边的实际出发,写下了这篇读后感。

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是对弟子规的总述。

入则孝,这是弟子规对我们的第一个要求。百善孝为先,行孝是为人子的本分。圣贤教导我们,要从内心深爱、恭敬、感恩我们的父母,因为对我们恩德最大的,莫过于自己的父母,怀胎的辛劳,生育、教育的付出。父母的恩德,我们一生都无法报的了。我们今天能够有幸认识到这些圣贤人的教诲,就应该首先尽心尽力做好我们为人子之道,好好的孝顺我们的父母。对于我们这种长期出门在外的打工仔,虽然不能呆在父母身边以尽孝道,但我们可以进自己的努力,多打电话回家和爸爸妈妈聊聊天,每到过年时能按时回到家中与他们团圆就是对他们最基本的孝道。

出则悌是圣贤教导我们,首先要友爱兄弟姐妹,兄弟团结,多照顾帮助兄弟姐妹,对长辈要尊敬,其次出外要友爱朋友以及一切和我们身边相处的人。出门在外,朋友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要多团结朋友,多关心身边的人。就像现在我们酒店一样,大家聚在一起上班,这是一种缘分,大家都是出门在外,都不容易,我们要互相帮助,相互团结。大家应该团结一致,共同把工作做好。同时作为下属,我们对我们的上司、领导要尊敬,见面要主动让行、打招呼,处处要谦虚礼让,要恭敬礼貌,见到长辈要恭敬问候。这是我们能否在一个公司、集体站稳脚跟,有所发展的基本条件。我们必须要做到,而且要做到最好。

谨,我们要时时刻刻关照自己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这会帮助我们免掉许多坏的习惯,并逐步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圣人们告诉我们这个“谨”,就是让我们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要时刻保持严谨的态度。在酒店的工作上要做到对待工作认真严谨,要小心行事,在做工作时先想想该怎么做,怎样做才不会犯错误。俗话说的好:先思而后行。要做到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位顾客,做到让每一位顾客满意。在生活上也一样,同样要保持严谨的态度。自己的起居饮食要有规律,对自己的日常行为多进行检点,逐渐改掉自己的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争取做个优秀员工。

信。俗话说的:人无信不立。一个没有信用的人很难在社会立足。在现在这个普遍没有信用的社会,我们要立志做圣贤,做他人的榜样,去掉以往的虚伪、不诚实,以诚实守信,仁义道德来处世,来感化周围的人。在生活中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要言而有信,言而必行。不骗别人,与他人坦诚相处。

泛爱众,其实就是前面说到了的要与他人和睦相处,团结一致。在现实生活中处处以恭敬、谦卑为原则,做到不自私自利。不去巴结富人,不看不起穷人,以平等心待人接物。同时在工作生活过程中,不说人是非,不揭人短处,要尊重同事朋友。我要努力学会去从真心里爱别人。我要不断历事炼心、不断努力。仁慈、悲悯一切众生,是圣人、菩萨的境界,我要从弟子规的基础开始,从做一个标准的好人开始,立志向、学圣贤,做菩萨。尽可能的去帮助别人,关心别人,让我们这个集体更加团结、和谐。打造优秀集体,从我做起。

最后《弟子规》中还写到“余力学文”。意思就是告诉我们要多学习。尽管我们不是学生,但并不代表我们就不用学习。活到老学到老,这是古人告诉我们的。余力学文告诫我们要利用好自己的多余时间精力,尽可能的多去学习,增长自己的知识。就比如我现在在咱们酒店一样,刚开始我对餐饮业一概不知,但随着我的不断学习,我已经掌握了很多关于酒店管理、酒的种类的相关知识。这对我的帮助很大。所以我现在是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学习。在下班后或者休息时去上网查查资料,或者看看书,尽可能的学习。我觉得这不仅为了我自己,而且也为了能更好地工作。

通过这段时间学习《弟子规》,使我感触很深,树立了自己正确的人生知见,才知道自己具体的差距在那里,明确了做人的本份。知道了自己应该从认真学习力行《弟子规》的教诲以及种种准则去扎稳根基,在生活中孝敬友爱、慎言慎行、诚信仁爱,并身体力行,加强自己的道德素质修养。我也下决心坚决祛除自己以前的不良习气。我要以弟子规中的准则来严格要求自己,争取做到最好。我要做一个优秀的员工,更好的为我们酒店的发展做贡献;同时我也要号召身边的同事来共同学习弟子规,提高我们酒店员工的综合素质,共同努力打造拥有最好工作团队的酒店。我相信我和我的同事们是最棒的,我们一定行的。

-->

-->

-->

-->

-->

弟子规读后感大学篇十二

今天,我背诵了《弟子规》“出则悌”中的另一句: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论在用餐时或者就坐、行走时,都应该谦虚礼让,长幼有序,都应该年长者优先,年幼者在后。

在我们生活中就应该这样谦让,如果你年幼就应该尊敬长者,让长者优先,如果你年长就应该处处让着自己的弟弟妹妹,保护他们。

我就有个妹妹,不过我有时爱和她抢东西,欺负她,我以后一定要改正,按照书上的做,让着妹妹。

这些不是说说就算的,我一定会照做的。

弟子规读后感大学篇十三

寒假生活结束了,我觉得我的假期过的很有好处,因为老留的作业是背诵并理解《弟子规》。这跟我们平时的家庭作业不同,因为不仅仅锻炼了我们背诵课文,理解课文的潜力,更主要的是让我们懂得了如何尊敬师长和父母,怎样和兄弟姐妹融洽相处,怎样学习,怎样做事,怎样做人。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一句,主要告诉我们对于父母的召唤,回答不能迟缓,对于父母的命令不能迟迟不去行动。可我以前不是这样父母叫我做事时,我总是假装听不见,学了《弟子规》后,我意识到我错了。

《弟子规》中还有“置冠服,有定位。”这一句,是告诉我们自己的物品摆放要有明确的位置,不要太随意,而一向以来,我的物品经常随处摆放,需要用时,经常找不到,所以在这个假期里,我养成了很多好习惯,其中就有打扫屋子,自己整理自己的物品摆放位置,此刻我的房间再也不是以前那个妈妈眼里的“小猪窝”了,我自《弟子规》中还有很多很多的收获,比如说,在学习上,不要拖拉,爱护书籍上要做到,尊敬师长上等等,很多很多。

《弟子规》对我的帮忙很大很大,今后我必须把他背的熟熟的,作为我以后行为的量尺,相信在这个好朋友的监督下,在我自己的努力下,我必须会成为一个十分优秀的小学生!

成功要不断积累——读“孟母断机”有感沈阳市南京十校二年一班郭万达指导教师姜崇艳。

在实际生活中也有一些类似的事情,如:爸爸怕我累,不同意让我补习英语,但是我还是坚持学了。因为我想:成功源于不断积累。只有学习的外语知识多,接触外语知识的面广,我才会比别人积累更多的东西,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还有很多例子,在那里就不一一道来了。

透过读这个典故,我悟出了一条道理:成功=1+1……+1!

弟子规读后感大学篇十四

读了《弟子规》之后,我深有感受,特别是在入则孝那一部分,反思自己的行为,觉得自己还做得非常不够,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像这个最基本的我都没有做到,每次父母叫我做一些事时,我都懒在那里看电视不闻不问,而且有时候很不耐烦,可是每当自己让父母给自己做事时,父母都会做而且做的很好,我每次就算是做了,也是一副不情愿的样子。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对于父母的教诲,我一直觉得那是啰嗦,所以我经常不喜欢听,而且动不动就发小脾气,对父母的责备我更是不屑一顾,而且经常喜欢埋怨父母,其实想想都是我的错,父母苦口婆心最终都为我好。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这一点我更是没有做到,我连跟爸爸妈妈洗脚都没有洗过,他们病了,我感觉自己连句安慰话也说不出来,只记得自己病了,父母对我很呵护,更别说帮父母尝药了,而且从来没有陪伴在他们的身边。

在以后学习的过程中,我要认真学习,不让父母伤心,那样父母就可以开心,不会责备我,即使犯了错误但是我依然要认真听父母的教诲,因为父母终究是为我好。

出去玩时告诉父母自己去了哪里,回家时也慰问了父母,这一点我很高兴,因为我做到了,《弟子规》带我们学习了很多,那些刚步入学堂的孩子们可以从小开始领悟到做人的道理以及做人的准则,从小培养各种好的习惯以及一颗善良的心,《弟子规》可以让犯了错误的孩子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勇敢的承认并改正。

其实刚开始我也不相信《弟子规》有这么大的威力,但是我亲眼见证过身边发生的一些事,《弟子规》的每一句话背后带给我们的都是感动和忠诚、信义等,我觉得应该把它做为人生的准则,规范我的行为,让我今后不再犯错。

做完那些最基本的要求之后,我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将剩下的力量留去学文,就像老师说的那样,有余力,则学文。

弟子规读后感大学篇十五

学校要求老师们在假期里背《弟子规》。张老师一听是弟子规,想:小孩背的,大人背什么呀?开学一看,原来是给所有人准备的,再一听有的老师都倒背如流了,好强心使老师决定与我们一起背,以便大家监督她。这些天,有的同学不但把当天的背完还一直往后背,和老师比了起来。我当然也想了,所以每天,陈曦媛在中午背,可每次,我们都没有成果。原因是来看看吧!

一:我俩都是女生中的淘气包子!虽然能坐住却会被一些事所吸引,再不就莫名其妙地笑!一次中午,我俩的老毛病又犯了,我觉得她笑地渗人,就说:你坐哪哪就是鬼屋!然后互相瞅着对方,又没由来地狂笑一阵!好不容易背下来了,老师却很忙,没办法!

二:我们早上才读了两行,就上课了,只好半途而废!

中午时,还没拿出书呢,就想起要上微机课!没背上。

瞧!这样哪能背了?现在,我们也决定好好背,一直向前冲!

弟子规读后感大学篇十六

一年级上学期,赵老师教我们背诵了《弟子规》。老师边教我们认读、背诵《弟子规》,边给我们讲解其中的意思与道理,让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懂得了很多的道理。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

这一段告诉我父母叫我的时候,要立刻回答,不能迟缓;父母亲让我做事的时候,要马上去做,不能拖延时间偷懒。父母辛苦的养大孩子,做为孩子也要照料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有温暖的床铺休息,夏天要让他们清爽凉快。早晨要向父母请安问早,晚上要替他们铺好被子,侍候父母安睡。

我一生下来是一个只会哭的孩子,喝奶和大小便都得爸爸妈妈来照料,一天一天的把我养大,教育我、培养我,使我幸福,使我快乐。现在,爸爸妈妈接送我上学。他们上班很累了,还要给我做我最喜欢的饭菜,给我洗衣服,检查作业。

这一切都是爸爸妈妈给我的,我要孝敬爸爸妈妈,听爸爸妈妈的话,好好学习,尊敬老师,做一个懂得感恩、知道回报的好孩子。

【本文地址:http://www.daodoc.com/zuowen/15617022.html】

三字经弟子规大学读后感

《三字经》这代历史书,相信大家都看过吧,《三字经》可是一本悠久的古代书啊!它的每一个字,都蕴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三字经弟子规大学读后感。读完三字经后,还要透彻理解它们的意思......

弟子规读后感800字大学

弟子规读后感800字大学《弟子规》以浅近通俗的文字、三字韵的形式阐述了学习的重要、做人的道理以及待人接物的礼貌常识等等。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读《弟......

弟子规读后感800字大学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弟子规读后感800字大学,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弟子规读后感大学(模板15篇)

读后感是一种思维的延伸和拓展,可以促使读者深入思考书中的主题和问题。写读后感时,要注意结构的合理安排和逻辑的清晰,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些精选读后......

弟子规读后感大学(优秀18篇)

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受,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在写读后感时,要注意结构的合理和逻辑的连贯,避免篇章松散和思路混乱的问题。以下是一些读后感的写作要......

下载弟子规读后感大学(精选16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弟子规读后感大学(精选16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