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读后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海底捞感想”。
海底捞
海底捞成功了,海底捞火了。很多人在研究海底捞,探究他的成功原因。以便向他学习,复制他的模式。黄铁鹰老师说了,你学不会。
海底捞成功的奥秘,在哪里?黄铁鹰老师的总结重点在一段话。孟子曰:“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孟子说:“养而不爱如养猪,爱而不敬如养狗。”)而人呢,只给吃和爱是不够的,还需要尊敬。对人的尊敬是信任,信任你的操守,就不会把你当贼防;信任你的能力,就会把重要的事情委托给你,人被信任了,才会有责任感。于是士为知己者死,才能把公司的事当成家里的事。管理就事半功倍。
我认为海底捞的成功主要体现在:
一、以人为本。
张勇认为,海底捞的所有做法别人都可复制,只有海底捞的人是没法复制的,而这恰恰是海底捞的核心竞争力。
为了达到让客人满意,张勇在选人和管人上有自己的一套。
张勇说:“海底捞的火锅店必须由符合海底捞标准的人管,才能有这样高的回报。”
“海底捞的员工要诚实肯干,要能快速准确和礼貌地对客人服务,要能发现顾客的潜在需求,不仅会用手,还要用脑去服务,不能赌博,还要孝顺。”
张勇管人的方法,就是对人充分信任。而信任的唯一标志就是授权。
海底捞给予火锅店的普通员工物质回报,还给他们信任与授权,让他们一同收获幸福感和成就感。信任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1)基层员工有免单权;(2)中层员工有开店权;(3)高层员工有决策权;
在海底捞的管理体系中,每一个基层服务员都是一个“管理者”。对服务品质起到关键的影响,对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
把人当人看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张勇真正做到把人当人看待。
对于员工的信任,又有几个企业家能充分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二、以情做人。
很多企业提出要员工以厂为家。但有几家能做到让企业象家一样。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所称为孝的,只是说能够奉养父母。跟犬马一样,人都能豢养他们,如果没有敬重之心,那跟圈养犬马有什么区别呢?)
张勇不一定研究过孔孟之道,但他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他在选择员工的标准中就有一条,要孝顺。“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再孝治天下。”一个如果连父母、家人都相处不好的人,怎能想象他会把员工当家里人。中国人历来讲究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知恩图报。你想别人怎样对你,你就怎样对待别人。一个企业对员工好,员工自然对企业好。海底捞的员工,为了保护海底捞,他们敢于和黑暗势力面对面的斗争。
张勇说:“你对人家好,人家也就对你好,只要想办法让员工把公司当成家,员工就会把心放在顾客上。”
家最能触动中国人的神经,家是感情的港湾,家是成长的摇篮,家是一个灵魂的栖息地。家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的精神乐园和归宿。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作为企业领导者,有几个能真正把员工当家里人看待。张勇做到了,海底捞做到了,并把它作为企业文化。所有的管理者,都把员工当家里人,员工不住地下室,宿舍离餐馆的距离不超过步行20分钟;每个宿舍安排年龄较大的女同志担任宿舍长,宿舍长晚上给员工灌好暖水袋放到被窝里;对优秀员工和管理干部进行不定期家访;给一定级别以上员工的父母发补
助……员工自然把公司当家。员工思想有波动,员工的父母帮做工作。为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海底捞在四川简阳建了一所寄宿学校,海底捞员工的孩子可以在哪里就读。
每种做法看起来都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动作,但是能够做到其中一点的企业又有多少?何况是全部呢!
海底捞把员工视为姐妹弟兄,员工自然把海底捞当作心肝来呵护。
人给家干活儿,自然不偷懒,不计较报酬,还要挖空心思干好,哪些把海底捞员工挖过去的老板很快就发现,海底捞的员工在他们那儿不好使,原来这些员工在他们那儿没有找到家的感觉。
三、以诚做事。
一个企业要成功,首先要培育出一批忠实的消费者,同时要有一群忠诚度高的员工。要培养顾客的忠诚度,你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必须超出顾客的预期。合理的员工流动性,对企业的活力是有好处的,但员工离职率高,对企业的发展就有一定的影响,员工离职高的原因:工作缺乏成就感,看不到职业发展方向;物质回报不尽如人意,看不到未来富足的道路。张勇很清楚员工的需求。建立了企业长中短期薪酬激励体系
(1)短期工资水平处于同行中上游;
(2)中期奖金与分红;
(3)长期股权激励;
说明:2003年7月 公司推出《员工奖励计划》给优秀员工配股
北京四店张瑜:海底捞的本质不是那么容易学的,他们可以学我们的服务细节,但他们不可能真正学到“想顾客之所想,急顾客之所急。”他们的笑容不可能比我们真诚,因为他们公司对他们不会像我们公司对我们这样好。
张勇知道要想让服务员对客人好,就必须让服务员感到幸福,让服务员感到幸福,不仅是吃饱住好,还要公平。
公平为什么重要?因为公平不仅是分蛋糕,还涉及人的希望和尊严。
张勇要求工会不仅要关心员工的伤风感冒,更重要的是为他们提供改变命运的平台,那就是拼命吸引更多的顾客来海底捞吃饭,不断开分店,提供足够的职位来改变海底捞人的命运,这才是对员工真正的关心。更重要的关心是教会他们独立生活,承担责任,不断进步。张勇让海底捞的员工们相信了,双手能改变命运。如果我干得好,杨小丽、袁华强、林忆等人的今天,就是我的明天。他建立了公平的晋升机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相由心生
服务员幸福才能让客人幸福,公平地对待员工,提供好的住宿条件,给员工公平的晋升机会等,都会让员工的幸福指数提高。员工只有幸福了,发自内心的,笑出来才会真诚。
追求公平从来就是穷人的DNA,因为穷人认为世界对他们不公平,海底捞员工的主体是农民工,自然是最渴望公平的群体,海底捞追求公平的企业文化准确地打中了他们这一精神诉求。
三、以信经商。
海底捞有许多别的火锅店没有的服务,在客人等候时,可以享受店内提供哦的擦皮鞋和修指甲服务,不仅如此,客人等候时还可以免费地享受水果拼盘、饮料、上网,玩扑克和象棋。为了保证鸡精的质量,海底捞后来用的鸡精都是自己生产的。
为了提供超出顾客预期的服务,让顾客感动,相信海底捞绝不会使用地沟油等假冒伪劣产品。为确保采购食品的质量,采购大主管杨滨在2004年365天没有休过一天假,每天早上4点起床开始干活,直到晚上七八点才开始做帐。每天只休息四五个小时。
施永宏有时早上2点钟起床,跟踪供应鸭血的小贩进的货是否新鲜,为检验供应商说的是否真实,他会把手伸到鸭肚子,去试试鸭的体温。
北京五店的黄小蓉,她利用自己的假期,花自己的钱,为一个服务过一次的生小孩的顾客送
营养品。就为当时的一句“你生小孩时我去看你。”小蓉的想法就是,如果我不去,顾客就会想是海底捞失信于她。多好的员工,时时想着自已代表着公司,时刻维护着公司的形象。利润永远是商业经济活动中的行为目标,没有足够的利润,企业就无法继续生存和扩大发展。可见利润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但为了不因利润指标而影响到顾客的满意度,海底捞对单个火锅店不考核利润。他们的目标是“不求每一桌赚钱,但求每一桌满意。”
海底捞管理的精髓恰恰是为了让客人满意,员工可以超越流程和制度对不同的客人实行差异化服务。
张勇:我们现在对每个火锅店的考核只有三类指标,一是顾客满意度,二是员工积极性,三是干部培养。
宁高宁在序中说:“象海底捞这样一家时间不长的火锅店,在人上、信念上下这么大工夫不多。
海底捞因为重新定义了员工与企业的关系,老板与雇员的关系。当然也改变了企业与顾客的关系。原来可能是矛盾的三方成为一体的了。这样一个新的信仰和信任的关系就形成了。你把每个人当做好人,每个人就真变成了好人。每个人都希望世界变得更美好,世界就真的更美好了。
心中有大爱的人,才会有智慧把组织做这样的改造。”
海底捞如继续这样坚持做下去,不成功都难。
他的成功模式虽不能照搬,但完全可以借鉴。
《海底捞》读后感看完《海底捞》使我感受到一种全新的特殊管理模式,也让我对企业管理有了一个深入的思考。从组织、制度、流程和人这四个方面来看,企业创建者的管理思想和思维......
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下面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海底捞读后感,欢迎阅读。海底捞读后感一在步入......
我感觉,海底捞真正把顾客满意度的责任和权力放在了一线员工手上,海底捞的员工真正做到了以店为家,工作很快乐、很用心,能够准确、及时地预测顾客需求并随机应变地用细心感动顾客......
《海底捞你学不会》读后感《海底捞 你学不会》这本书,讲述海底捞火锅店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在董事长张勇确立的服务差异化战略指导下,秉承服务至上,顾客至上的理念,以创新为......
《海底捞你学不会》读后感第一遍读《海底捞你学不会》时,不自觉的流过泪,读完后感觉自己好像缺了点什么?又不自觉的读了第二遍。本书作者以实例讲故事的方法论证着海底捞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