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识别及隐患排查制度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安全风险排查制度”。
安全风险识别及隐患排查制度
为加强安全风险管理,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安全隐患及时治理,特制定本制度。
一、安全风险识别
安全风险识别是指在安全风险事故发生之前,人们运用各种方法系统的、连续的认识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以及分析风险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确保及时发现并准确研判风险,为风险防控提供依据。
1、安全风险识别的种类
(1)部门、岗位的风险识别,即“层层识别”。“层层识别”从明确防范的事故对象开始,分专业逐层识别,通过“短板”分析的方法查找引起事故的重点部位、关键环节,应用安全原理确定事故防范的监控手段和风险控制的现场措施。
(2)设备、环境的风险识别,即“处处识别”。“处处识别”从生产作业场所、环境、设备等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较为系统设备环境的识别工作。
2、研判危险源,确定安全风险点
根据生产实际,准确确定危险源,分析研判安全风险危险点,制定相应防范风险控制措施。
3、抓好安全风险点与风险控制
依据确定的安全风险点,针对每个岗位有针对性的加以安全防范,事故总是在生产现场发生或引起的,因此风险管理的核心是控制作业过程,是现场作业危险因素的识别和控制。作业前,预先辨识风险,分析、描述“危害程度有多大”。通过措施的采取,风险是可以接受的,则针对危险因素,有效组织和实施控制措施,防范风险失控。为了促进风险控制水平的提高,要求管理人员开展作业安全规范检查和反违章工作,实现闭环管理。
二、跟踪安全风险点,预先识别,建立隐患排查制度
通过识别、辨识发现的安全隐患,建立“隐患问题库”,建立隐患排查制度,实时监管隐患的发现、发展、处理和评价,在现场作业前及时调阅隐患问题库,防止隐患暴露于人员活动范围而导致事故。对于重大隐患还要研究方案,尽力整改,以防重大事故发生。对于作业现场场所,要不断分析作业中的安全薄弱环节,加大投入,完善各种安全隔离、防护、警示措施,改进生产设备、设施的安全性能,提高安全本质化水平,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隐患排查内容:
1、工作区域生产设备是否完好;
2、作业场所安全防护设施是否齐全、完好、可靠;
3、从业人员作业是否规范、按章操作,是否遵守规章制度和作业标准;
4、从业人员未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进行作业;
5、个人不安全、不规范或异常举止行为;
6、其他各类不安全隐患问题。隐患处理要求:
1、对排查出的隐患应立即整改;
2、对排查出的隐患危险,不整改直接危害自身及他人的安全要求立即整改;
3、影响和危及他人安全的工作活动、不规范行为要求立即整改;
4、他人影响和危及本人安全的工作活动、不规范行为要求立即整改。
三、危险源控制
1、从业人员必须熟悉掌握本单位危险源的数量、分布和危害特性,必须熟知危险源的安全防范措施及应急排险救援预案。
2、危险源场地和处所按照技术规范要求配备相应安全设施、灭火器材等,并定期进行检验。
3、严格执行日常检查制度,加强对危险源的监控,消除危险源的安全隐患。
4、生产操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作业标准,坚决杜绝违章。
5、对危险源设施设备应设置安全标语和警示标志。
淄博和精细易化工有限公司
安 全 风 险 识 别 及 隐 患 排 查 制 度
风险隐患排查制度为尽快发现、整治风险隐患,将事故灾害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特制定本制度:一、村委会每月组织开展一次风险隐患的全面排查,重点时......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学校风险隐患排查制度,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公司风险隐患排查制度1目的和内容为了建立公司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公......
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制度第一章 总 则1.1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落实环保各项规章制度和环境......
为切实加强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严格落实各类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 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为安全生产、安全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依据有关法 律法规及标准,特制定隐患排查、整改、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