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一点思考_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章程规章制度 时间:2020-02-28 22:12:5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章程规章制度】

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一点思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点思考

——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一点思考

【摘要】:不是仅仅这样一个新农合就可以改变农民医疗问题、就能建设和谐社会的,政府需要从新农合实施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完善更新,为广大农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让农民放心治病,有能力治病。

【关键词】:新型、农村、医疗

一个偶然的机会,知道我家所在地的村委会正在号召村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我的母亲是家里唯一一个农民户口,我随她到村委会办理参合处进行仔细询问。我清楚地记得那天的情形,走到大街上就陆陆续续地看见街坊四邻互相打招呼,原来大家都是为了“新农合”。

在初步了解完具体缴费标准和补偿比例之后,大家各自都心知肚明,就我所了解,只要是能从中获利的,哪怕只有一小部分,同时农民手中有富余资金,他们就会参合。我也利用那次机会在现场对部分参合人员做了简单的口头调查。

在我所调查的30名村民中,80%的人不了解新农合制度的具体运行办法,他们参合的目的只是为了获得额外的补偿,另外20%的人比较了解这个制度的运行机制,基本上为年龄相对较小,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青壮年。这30人几乎每个人都说了这样一句话“参保就比不参保强,好歹是个保障”。在写此次报告以前,我又到了村委员找到了相关新农合工作的负责人找到了相关数据,据统计,符合新农合参合条件的人数达1500人,自政策颁布后到2009年底,参合人数达1400人左右,参合率高达93%。之后我又利用网络资源做了相关的资料搜索并向以前实习过的社保所老师做了相关询问总结出一下内容。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新农合”建立运行几年来,全市整体参合率呈现不断上升态势,说明越来越多的郊区农民被覆盖在该制度内。详见表

1这是我国政府历史上第一次为解决农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问题进行的大规模投入。从2003年开始,本着多方筹资,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地区正在不断的增加,通过试点地区的经验总结,为将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全国的全面开展创造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截至2004年12月,全国共有310个县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1945万户,6899万农民参合,参合率达到了72.6%。按照“十一五”规划的要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到2010年的覆盖面达到农村的80%以上。

回顾我们国家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有-1-

了长足的发展,然而,经济的发展并没有给农民在看病问题上带来太多的实惠。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2%,但医疗卫生资源仅占世界的2%。就这仅有的2%的医疗资源,其80%都集中在城市。从1998年到2003年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2.48%,但医疗卫生支出年均增长11.48%,后者的增长竟然是前者的近五倍。据有关媒体报道,至今中国农村有一半的农民因经济原因看不起病。在广东那样的经济发达地区,也有40.08%的群众有病未就诊,23.35%的群众应住院而不能住院。另外,我国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还很窄,不足以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在农村,疾病像一把利剑挂在农民的头上,“看病难、看病贵”是目前中国农村比较普遍的现象。因此,农民的医疗卫生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问题本身,解决农民的看病难,不仅仅是尊重农民起码的生存权的问题,更是建设公平、公正的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然而不是仅仅这样一个新农合就可以改变农民医疗问题、就能建设和谐社会的,政府需要从新农合实施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完善更新,为广大农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让农民放心治病,有能力治病。

在实践中,新农合遇到了以下几个问题:

1、社会满意度低

社会保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强调的不是个人成本收益的平等,而是保险金的社会满意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为一种社会保险,受益的农民和政府补助资金来源的纳税人的满意度对其成功与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保障水平低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以大病统筹兼顾小病理赔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这个定义显示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救助农民的疾病医疗费用的而门诊、跌打损伤等不在该保险范围内,这项规定使得农民实际受益没有预想的那么大。

“新农合”缺乏足够吸引力。根据北京市卫生局提供的数据,2006年全市“新农合”的门诊补偿比例即受益程度仅为7%,农民自负比例高达93%。同时,市政协新农合调研组的不完全统计显示,2006年门诊的受益面不足10%,即 90%以上的参合农民未能享受门诊报销;在大病(住院)报销方面,2006年全市“新农合”住院补偿比例仅为27%左右,个人仍需负担住院费用的70%以上。2006年全年,大病和小病补偿受益人次总计97.86万人,仅占当年参合人数的37.49%。

受国务院委托,民政部部长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情况。报告指出,我国将逐步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2010年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并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

报告显示,下一步,我国将规范新农合基金管理,提高基金使用效率,确保当年统筹基金结余不超过当年统筹基金总额的15%,累计结余不超过当年统筹基金总额的25%;建立方便快捷的农民个人缴费方式,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协调一致的动态筹资机制,确保各级财政补助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完善和规范新农合统筹补偿方案,逐步提高封顶线和医疗费用补偿比例,加快推进门诊统筹;健全管理经办体系,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经办能力,进一步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监管,规范医疗服务机构行为,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不到位

现有的宣传多集中在介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农民带来的表面好处上,没有树立起农民的风险意识,也没有体现出重点,没有对那些不参加的农民进行调查,使得宣传大多停留在形式上。

4、保险市场存在逆向选择,农民参合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保险市场的逆向选择一般存在于社会成员自愿参加的商业保险中,是指愿意购买保险的人常常是最容易遭受风险的人,而不易遭受风险的人往往不愿意购买保险,从而使购买保险者减少,筹集的保险基金减少,基金支撑能力降低。由于目前“新农合”也实行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逆向选择问题同样存在,即较少患病,尤其是较少患大病的年轻人参合的意愿相对弱于较多患病,尤其是较多患大病的老年人参合的意愿,年轻人参合的热情和比例低于老年人参合的热情和比例。从北京郊区情况看,老年人对“新农合”的关注程度普遍高一些,少数年轻人更是抱着自己年轻力壮、不会生病的侥幸心理拒绝参合,甚至有个别家庭的年轻人在“新农合”以户为单位参加的情况下,为了达到只给老人交费参合的目的,不惜与老人分家另过,自立门户。这一情况的存在也反映出部分农民,尤其是年青农民对新农合互助互济的性质认识不足,保险观念和保险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如何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成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要务。

1、确立合理的补偿模式,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支出系统

选择合理的补偿模式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金支出系统的关键环节之一。这就需要深入农民群体中,在经过实地调研之后,依托合理的统计方法,确定合适的补偿线和补偿比,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农民看病就 的根本利益。

2、完善新农合给付结构,加快推行门诊统筹

现有新农合制度实行的是家庭门诊账户形式和大病统筹相结合的方式,对农民的吸引力不是很大,门诊费用报销比例低,对于一些需要长期门诊治疗的慢性病种也相对较少涉及。如果门诊实行门诊统筹,补偿比例提高,对老百姓的吸引力会更大。

3、逐渐探索和完善参合方式

新农合制度实质上是一种国家补贴下的公立自愿性医疗保险制度。但是自愿原则在实施中存在着不少弊端,可逐步由自愿原则向适度强制方向发展或者探索适合外出务工人员的参合方式。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⑴顾昕,全民医疗保险走上正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⑵贾丽娥,农民工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问题及对策,人口与经济(增刊),2008年。

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思考 2

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思考 2 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农村卫生......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思考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思考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人口大国,人口数量庞大,医疗医疗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关系到数以亿计的民众的福祉,是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而相对于城镇的医疗保障制......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近些年,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速,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缓慢以及农村疾病人口数量激增,在农民收入依旧比较低条件下,疾病成为农民最为关心的问题,“辛苦奋斗3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召政文〔2011〕152号南 召 县 人 民 政 府关于印发全县2012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南召县2012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方......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上海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实现“四大突破” 2011-01-10 07:11:52 来源: 上海市政府网区级统筹,补助提升,实时报销,跨区就医——2010年上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顺利实......

下载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一点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一点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