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事件看中国的教育制度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外国看中国高考题惊呆”。
前言:
2011高考已然落幕,那些曾经高考的记忆片段总是在每年的6月被忆起,那是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的青春岁月。大型灾难片《高考》得拍出,再次将中国的教育制度推上舆论的巅峰。而与此相关的,近日因高考迟到,老师不让进考场,引发该生跳楼自杀的悲剧,更让当代社会深思,中国的教育制度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地步。
回顾事件过程:
6月7日,高考第一天,上午语文科目开考前几分钟,湖南省隆回县一中高三学生从宿舍楼坠落,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有网友传该生因迟到被拒进考场轻生。当地官方以接警记录为据否定了此说法,具体原因仍在调查。
外宣办称警方考前接警
昨日,有网友披露,湖南省隆回县一高三考生因迟到15分钟,被监考老师阻止进入考场,在宿舍6楼跳楼自杀。
当晚,邵阳市政府外宣办相关负责人通报称,隆回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警时间为6月7日上午8时57分,“语文科目9点开考,离开考还差3分钟”。
2011年湖南高考《考生须知》规定,每科考前35分钟,考生凭证进入考室,开考15分钟后考生不得进入考室。上述负责人表示,“根本不存在迟到一说。”
死者曾被抓住后挣扎跳楼
据记者了解,死者叫吕品,邵阳县人,18岁,隆回一中高三学生。该校学生介绍,吕品为寄宿生,所住公寓离教学楼有一定距离,平时6点20分起床,有提前进考场的习惯。临考前老师发现吕品未进考场,去宿舍寻找,吕跳楼。
一位自称是现场目击者的网友描述,坠楼时,吕品被包括政教处主任在内的3个男老师抓住,“他自己不想求生,拼命挣扎,用脚蹬护栏,并说“你们放开我,拉我没有用的,我不想活了”。”随后,吕品从隆回一中学生公寓4栋6楼坠下。有目击者称,他在空中翻了三个跟斗。
邵阳官方通报称从该校学生宿舍楼坠落,未涉及上述细节,也未回应目击网友说法,亦未披露学生身份及具体坠楼位置。通报称,接警后,隆回县公安、卫生、教育等部门组织力量赶赴现场,并将该生送往邵阳县人民医院抢救,因伤势过重死亡。
男生据称因心理问题请假
隆回一中学生介绍,坠楼男生曾因心理问题请假近一个月,考试前夜父母特地赶来做工作,要求他参加高考。另据了解,吕品还有一个姐姐,在湖南师范读书,吕父在邵阳县电力部门工作。
坠楼男生家属7日中午赶到学校,截至发稿记者未联系到死者家属。一名自称吕品父亲、微博名为“悲痛欲绝的吕清华”的网友,8日凌晨发布微博称,吕品莫名死在宿舍楼旁,“我怀着悲痛欲绝的心情向社会各界求助,讨回一个公道”。
邵阳市政府外宣办通报,事件发生后,隆回县委、县政府第一时间召集相关部门开会,安排事件处置和善后工作。
个人观点:
看到这则新闻,我的第一反应是高考迟到十五分钟就不能考试了?这让我感到很诧异。由于我初中、高中时期是在澳门读的,所以对内地的高考并不是很了解。我以前也有听过很多的人说内地学生高考的时候是非常辛苦的。但是,因为自己没有经历过,感受不了那些学生的辛苦。以下是我在上网浏览以及询问同学之后,得出的本人对高考时间规定以及这则新闻的看法:
先说下这则新闻,如果真的像这则新闻所说的,那位死者是因为迟到十五分
钟就不能考试。那我为那位死者感到悲哀。十年多的寒窗苦读,只因为迟到不能参加考试的原因就选择轻生,没有考虑父母抚养的辛苦,没有考虑到自身的社会责任。每个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所承担的角色和责任,坎坷挫折是避免不了的,何况人生的选择不止只有高考这一条路,或者如果他内心够强大,可以选择重新再来一次高考,结果就不至于如此了。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国应试教育制度下,只重视文化知识的培养,却忽略了太多做人的基本道理,以及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才会导致种种悲剧的发生。
同时,我认为这个高考的规定是很不人性化的。据我了解,很多的高考学生都因为这个原因而无缘考试。仅仅因为迟到原因而阻止考生就考,是不是太欠缺所谓的人情味呢?难道就让那些寒窗苦读十多年的学生就这样与大学檫肩而过?可能会让他们遗憾终生?据我了解,大陆高考生通常都要通宵看书,生活一直处于紧张的状态,心理素质较差的甚至会导致身体健康的下降。这种生活也让他们严重的睡眠不足和长期的精神紧绷。这样的一个学生,很有可能在最关键的时刻反错。比如:由于心急,在考试路上发现证件忘记带、由于睡眠不足不小心睡过头?高考的规定无疑是没有为学生考虑的。我看到网上有人说:“他们迟到,是因为他们不重视这个考试。”我想说,如果他们不重视考试,那那些被拒绝入场考试的考生怎么会失声痛哭呢?甚至会轻生?我不敢说澳门的教育比内地的好,但是在考试迟到的时间规定方面,我认为澳门是比较人性化的、为学生着想的。澳门考试迟到的规定都是半个小时以后不能入场考试,虽然只是多了十五分钟,但这无疑是给了考生更多的机会。
接下来是我对中国影视教育下高考制度的看法:
在此,我想拿港澳地区的高考与内地的高考进行对比。(虽然澳门的教育体制并不完善,但是我认为仍然有其可取之处。)
一、高考志愿的选择
据了解,在内地,部分地区考生是在高考结束后,根据自己的估分填写志愿。还有一部分地区是出分数根据分数线报考,相比之下后者比前者有优势。但这样的方法就在于人们一直认可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由于这样的志愿填报方式,各省在高考录取的过程中都出现过相当规模的高分低就或高分落榜者。
港澳地区的的志愿填报方式则是没有限制的,每所大学都会自己出卷子,自己定录取的分数,而且每所大学的考试时间都是错开,每个考生都可以考取几所、甚至所有的大学。
就此对比可以看出,在高考制度上,港澳的考生较大陆的考生会有更多的选择的机会。
二、保送资格的难度
内地,保送生要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再经所在中学推荐、招生学校审核、同意。才可以直接免考。(1)省级优秀学生。(2)高中阶段在全国中学生学科奥赛省赛区中获得一等奖以及获得全国决赛一、二、三 等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3)高中阶段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竞赛一、二等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4)高中阶段在国际竞赛中获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港澳地区,保送的分数要求相对的比较宽松,每个大学都有规定最低的保送线,学生依照高三的成绩决定自己要保送的大学。而学生在保送之后,如果觉得不理想,也可以再去考取自己心中理想的大学。
由此对比可以看出,港澳学生较大陆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得到保送的机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部分同学的考试压力。
三、高考生的压力
内地,当学生上了高三之后,那他们就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学习、学习、还是学习,为的就是考上大学。成千上万的考生不分日夜的学习,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考生十年寒窗、家长含辛茹苦,为的就是能在高考过关斩将、金榜题名。这种情况下,考生的压力能不大吗?虽说有压力才有动力,但是压力过大就会照成了一些不可挽回的结果。在这里不得不说,其实很多压力都是来自家庭的。大部分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人中龙凤,希望他们能考上大学,出人头地,为自己争光。这种来自家庭的期望,无疑是给了考生更多无形的压力。
港澳地区,在学校方面,上半个学期,是高三学生努力学习的时段,因为上半学期的成绩决定了保送的资格,而在确定自己有保送的资格之后,后半学期就是尽量的了解大学生活以及准备毕业考试以及各个大学的录取考试。在家庭方面,别人的我不了解,但是我自己以及我问了一些朋友、同学,他们在家庭方面都是和我差不多的。家长不会帮我们决定是否一定要读大学,而是让我们自己选择。按照我父母的话:“路是要自己选的,就算选错也不要埋怨别人。”在压力方面,我个人认为上半学期的压力是相对比较小的,而后半学期就是看自己的选择,这个时期通常压力会比较大的。
社会人才现状
我曾经在网上看过一则有关高考的新闻:香港大学在内地招收内地生,在面试后拒绝了11个高考状元的入学申请!这个消息让我太震惊了,每年的高考状元,是学生一族的骄傲,是名校争抢的对象。但是,他们都被一所按国际标准办学的大学拒绝了。如果连最优秀的“状元”都会拒绝录取,那我们不得不深思,高考这个选取人才的方法真的没问题吗?
至于香港大学为何拒绝“高考状元”,网上没有说,但是另外一些资料可以发现问题所在:一份对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招收的14名全国高考状元的跟踪调查曾爆出惊人结果:入学一年后,这些状元们成绩平平,且大多表现出心理脆弱,唯学至上,缺乏创造性,缺乏责任感,不敢面对困难和挫折,漠视集体生活和社会活动等缺点!特别是一个中学国际奥林匹克冠军,居然是连日常生活都不能自
理的“演算机器”。这不能不说中国的教育体制是否忽略了学生的基本常识以及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当一个按国际标准办学的大学,拒绝了他们的时候,我们不难想象,更多的国际企业,也会拒绝其他毕业生。这正好是目前社会的现实:除了国营企业外,现在恐怕没有一家企业会仅仅根据你的文凭来决定是否给你工作,即使是名校!现在的社会上,名校的毕业生每年也有上千人被用人单位拒绝。
结束语
我认为,中国的教育制度已经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地步,而不是仅仅只是针对高考制度的改革。从最进出的教育开始,更多的侧重学生兴趣能力的培养,不是只看重文化知识的教导。竞争激烈的社会需要的不再是会读书的机器,而是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比如健康体质,心理素质,人品及涵养等,而这些,正是在中国应试教育制度下,大部分学生所缺乏的东西。可喜的是,中国正在积极的探索教育制度的改革,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教育制度会发生根本性转变,会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像这次事件的惨剧将不再出现。
从高考零分作文看中国教育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章规定,中国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高考,可是说是中国学子人生转折上的一件大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了解中国国情概况的基础上,了解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丰富多样的特点。通过对不同区域地理特点的了解,加深对我国“地域辽阔,内部......
从饮食文化看中国社会变迁自小我就是一个吃货,我小时候的愿望就是长大了要吃遍世界上的美食,现在想想那时的自己很是单纯,可爱。上了周老师您的课以后我知道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博......
小悦悦事件道德感想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许,一出惨剧发生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走在巷子里,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压,几分钟后又被一小型货柜车碾过。而让......
从马克思主义看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摘要】: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革命的进步的文化、科学的理性的文化、世界视野下的民族文化、多样丰富的和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