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问候语看中西文化差异_汉英问候语的文化差异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6 05:42:1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从问候语看中西文化差异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汉英问候语的文化差异”。

从问候语看中西文化差异

稿件来源:河北工人报作者:

随着西方文化越来越多的引进,中国观众和读者也看到了更多的译制作品,然而大多数作品一眼就看得出是翻译而来,不管是多有名气的翻译家,语言多地道。如外国电影中的人物总是用夸张的语调讲“嗨,汤姆,你好吗?”“我很好,老兄!”或者“汤姆!我的上帝,见到你可真高兴!”这种一听就不自然的“翻译体”,究其原因,不是语言翻译水平的问题,而是背后的文化差异。

一位美国网友留言道:“中国人根本不在乎你好不好,他们只关心你吃没吃。”这样说虽然有些极端,但也反映出中西文化在问候语的差异。如英文中最常用的“How are you”,直译成中文就是“你好吗”;“Nice to meet you”,就是“见到你真好”,中国人见面几乎不会用到这样的说法。汉语中最常用的问好方式,通常是以提问形式的。首先就是会令外国人感到奇怪的“吃了吗?”,当问出这句话,提问者其实并不是真地迫切想知道对方有没有吃饭这一事实(指称意义),只是一种表示亲切问候的方式(语用意义);被提问者也深知这一习俗,所以即使还未用餐,也会说“吃了”。见面问“吃”,原因源远流长。一般认为“民以食为天”,吃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在中国这个人口密集的农业大国中,人们关心吃的问题看起来是很自然的事了。中国古代粮食缺乏,一是由于生产技术落后,粮食产量低;二是水旱虫灾、战乱暴征等因素造成。问候以“吃”为题,有观点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古时人们试图摆脱长久饥饿状况的愿望。也有观点认为:中国“民以食为天”,“吃”在中国人民生活中所占的位置无可取代。中国人喜欢以丰盛的食物招待客人,平时见面也亲切问一声“吃了吗?”,使彼此感觉就像一家人一样亲近。

另一种问好方式是根据情景提问,一般是询问对方正在或即将要去做的事,有时是“明知故问”。如“小王,干嘛去啊”;看到如看到邻居早上出门,会说“上班去啊”;看到有人比自己早到了,会说“来了啊”;看到对方拿着购物袋,会说“去超市了啊”。我想这是中国特色的能够对应“Hi”“Hello”或者

“Good morning”“Good evening”的表达。如果英语中见面就问

“Have you had your meal”或者“Where are you going”就显得十分奇怪,西方人也许会觉得提问者没有礼貌,爱打听私事。而在中国人看来,有些奇怪的是,外国人打招呼常以天气做话题,如“Lovely day, isn't it?”(天气不错,是吧)。这是因为一些以英国为代表的英语国家的天气情况非常多变,久而久之,谈论天气就成了一个人们习惯的开始谈话的方式,这和中文里“吃了吗”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

最平凡的问好中体现着国家的差异,同时也成就了世界多元文化的无限趣

味。

从餐桌礼仪看中西文化差异

理论 科学 LEY 巍摹从餐桌礼仪看中西文化差异 余琳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周游湖北黄冈438002) 〔摘要〕从比较中西餐桌礼仪的餐具使用差异、座次安排差异、就餐氛围差异、及......

从婚礼习俗看中西文化差异

从婚礼习俗看中西文化差异杜文燕(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摘 要:婚俗是文化风俗的一部分中西方在传统婚前习俗$婚礼服饰$婚礼仪式及婚宴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中西婚俗文......

从餐具使用上看中西文化差异

一、从餐具使用上看中西文化差异中方:杯子、盘子、碗、碟子、筷子、匙羹等几种。西方:刀、叉、匙、盘、杯等, 刀又分为食用刀、鱼刀、肉刀、奶油刀、水果刀, 叉又分为食用叉、......

从婚礼的风俗习惯看中西文化差异

从婚礼的风俗习惯看中西文化差异由于地域和历史的不同,西方的文化背景和东方有着很大的差异,其表现在方方面面,从日常生活的打招呼用语、饮食文化等到思维方式等抽象方面的差......

从英汉习语翻译看中西文化差异

“我是小妖怪”为你分享11篇“从英汉习语翻译看中西文化差异”,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篇1:从英汉习语翻译看中西文化差异 从英汉习语翻译......

下载从问候语看中西文化差异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问候语看中西文化差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