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故宫看中国传统文化_故宫与中国传统文化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1:23:2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从北京故宫看中国传统文化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故宫与中国传统文化”。

从北京故宫看中国传统文化

张迪

(北京外国语大学 阿拉伯语语言文化学院)

摘要:中国古代建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变现形式,比较全面地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及其特点。北京故宫以其最宏伟的建筑规模和位于历史巅峰的建筑水平无疑成了中国古代假案主的代表。本文主要以北京皇城为出发点,简要阐述中国古代建筑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特点。

关键词:北京故宫 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主要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古代特色的建筑风格,并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观念,宇宙观以及对美的思考。北京故宫处于皇家建筑的顶峰,不仅仅体现了建筑技艺的高超,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建筑的完美结合。

一、“以和为贵”的礼制体制

《说文解字》中解释道:“调声为和,调味为和。”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衣食住行均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渗透着强烈的政治伦理色彩。“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有数,丧祭械用,皆有等宜”。在封建社会“礼”的作用是按照奴隶社会的等级制度规定每一等级的人们,欲望满足的界限,防止人们越出界限。“乐”的作用就是要调和各个等级的人们,使其都能相亲相爱,使社会和谐稳定。“礼乐相须为用,礼非乐不行,乐非礼不举”。“礼”与“乐”之间是相互相成的。古代哲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这里“和”指个体与群体的和谐,以及个体与个体的和睦,而这种和谐是在礼的规定下的,“和”是对“礼”的表现。由于这一观念的影响,中国传统建筑的审美始终以“中和”为核心,通过和谐的群体组合,适度的形体结构,相宜的装饰设计,舒缓的空间结构,协调的环境处理来展示这种“中和”之美。但与此同时,“中和”之美的思想作为礼乐伦理美学的集中体现,在中国传统建筑的和谐的表现之后却又蕴涵着浓厚的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

1、阴阳相和

“阴阳相和”既是礼所要求,又是风水学说这一中国术数文化的基本内容。《易经》言:“无极生太极, 太极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 , 四象生八卦。”所谓两仪即阴阳。故宫是整座明清北京城的主题建筑。它自南向北,沿着一条长达7.5千米长的中轴线组织在一起。整个建筑群分为外朝和内廷两区,朝房外,东为太庙,西为社稷坛。前三殿在阳区,三大殿均有“和”字,是对天地阴阳和谐,万物有序的“和为贵”的思想的体现。内廷宫寝为阴区,进中路乾清门,是后三宫。而这正是所谓的“前朝后寝”制。位于后宫的交泰殿则意指天地交泰,阴阳和平,是中阴。交泰殿的命名出自“泰卦”,《易传》曰:“泰,小往大来,吉,享。则是 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泰”就是通达的意思,阴阳交则万事万物皆通畅发达,就可以达到国泰民安的境地。

天为阳,地为阴,天地之道即阴阳之道,天地交泰,阴阳合和,万物有序寓意其中。

2、阶级伦理

从周代开始, 辨尊卑、辨贵贱的功能成了建筑被突出强调的社会功能。历代都有相应的规制法典, 对城制等级、组群等级、间架做法等级、装修装饰等级都有着严格的规定。例如《礼记·冬官考工记》中将城市分为天子的王城、诸侯的国都和宗室与卿大夫的都城三个级别, 规定王城的城墙高九雉(每雉为一丈), 诸侯城楼高七雉, 而都城城楼只能高五雉。《礼记·礼器》中讲:“礼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七庙, 诸侯五, 大夫三, 士一。”“有以高为贵者。天子之堂九尺, 诸侯七尺, 大夫五尺, 士三尺。”唐朝的《营缮令》中规定: 都城每座城门可以开三个门洞,大州的城正门开两个门洞, 而县城的门只能开一个门洞。在中国古代建筑中,“间”指的是房屋的宽度,两根立柱中间算一间, 间数越多, 面宽越大。“架”指的是房屋的深度, 架数越多, 房屋越深。

对建筑物的装饰色彩也有等级划分, 总的说以黄色为尊, 其下依次为: 赤、绿、青、蓝、黑、灰。宫殿用金、黄、赤色调, 而民居却只能用黑、灰, 白为墙面及屋顶色调。

在紫禁城中, 前三殿、后三宫等主要建筑都集中到居中的主轴线上, 在主轴线上, 又把宫城的主体—— 前三殿置于核心部位, 这种层层“居中为尊”的“择中”布局, 体现着礼制规范要求。中轴线上的太和、中和、保和三殿建筑, 占地面积85000 m2, 其中的太和殿庭院, 东西宽200 m , 南北深190 m , 占地面积达38000 m2。太和殿建筑自身也用了最高的建筑等级, 采用了三重须弥座台基,面阔11 开间, 进深5 间, 重檐庑殿顶, 殿内面积达2370 m2, 从建筑形制到建筑规模, 在古代建筑中首屈一指[ 2 ]。乾清宫和坤宁宫也处于中轴线上, 采用的也是重檐庑殿顶。按礼制, 后寝比前朝要低一等级, 所以这里的台基只有一层。位于中轴线上, 从南到北的四个门: 午门、太和门、乾清门、神武门也各不相同。午门是整个宫城的大门, 神武门是宫城的后门, 屋顶采用的都是最高级样式的重檐庑殿顶,然而神武门的大殿只有五开间加周围廊, 没有左右向前伸展的两翼, 所以在形制上比九开间的午门低。太和门和乾清门在形制上更低。太和门采用的是重檐歇山式屋顶, 比重檐庑殿顶低一级;而乾清门只能采用单檐歇山式屋顶。此外各门、各殿的面阔大小、台基高低甚至于铜狮子的形态在礼制上都有严格的规定。

二、“天人合一”的思想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最突出的哲学思想, 认为天道和人道是一致的, 自然和人际是相通的。这种天人合一的观念, 正是风水学说的思想根基。风水学说的前提就是认为天、地、人是密不可分的整体。《老子》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庄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唯一。”《史记》司马迁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在古代中国的建筑文化观念中,人为的建筑被看作是自然、宇宙有机的部分。门户、窗牖、楼阁、亭榭等建筑之美,既是人工美,又是“天然之美”。建筑之美是自然美的社会侧影,建筑美的源泉在自然之中。离开了自然,建筑便失去了其独立的美的品格。这正如明代造园大家计无否(计成)所言:“轩楹高爽,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句话源自计成在《园冶》的开篇“园说”,即造园、总论,讲的是造园所要达到的一个境界,虽由人创造的环境,看上去应如同天工开辟的自然界一样。这也是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建筑整体风格的一个精辟的概括。而具体到城邑建筑就是赋有象法自然精神。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说,人就是自然人和自然本身就是一体的,从而把这种人工文化看做人的有机延伸,又将自然看作是建筑的文化母体。故宫背倚景山,南面环水,东西南北四周散布日月天地坛。其中天地日月根据“乾南坤北,日升月降”这一思想而命名。兴建紫禁城时, 为了造成背山面水的吉利环境, 用挖掘护城河的泥土在宫城的北面堆筑了一座景山, 又从护城河中引出水流, 自紫禁城的西北角流入宫中, 并让它流经几座重要的建筑前面。

由上可以看出,故宫这一世界八大奇迹之一体现了中国古人思想中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望。它是一种“既不是以世界为有限的圆满为现实而崇拜模仿,又不是向一无尽的世界做无尽的追求,烦闷苦恼,彷徨不安。它所表现的精神是—种‘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一’。它所启示的境界是静的,因为顺着自然法则运行的宇宙是虽动而静的,与自然精神合一的人生也是虽动而静的。”在中国古代的建筑中包含了深沉的宇宙观,我们在欣赏古典建筑时,可以感到古人对大自然和人生的理解是高深而微妙的。中国古代建筑体现出古人认识到了自然万物之间的依存关系,也认识到了人对于自然的依赖。而这正鲜明地表达了中国古人对于“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思想的追求,认为只要处理任何事都能保持和谐,恰到好处,则天地万物都能兴旺发达,不仅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上保持和谐一致,而且体现在于社会和自然关系上,就是注重寻求人伦社会和个体人格的和谐以及自然和社会整体的和谐。这种思想直接的影响了作为文化载体之一的建筑的演变和发展始终是以尊重自然为前提。在进入科技时代以后,人们已经忘了怎样才能和自然达到和谐,对自然的背离使得我们离自己的真实面目越来越远。

用现代的科学标准来审视中国传统建筑,它蕴含着中国古人的美学原理,有人类对环境科学的思维和思考其中隐含着古代文化与艺术的精华。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抽取吸纳先人留给我们的有益的那一部分,并将其发扬,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被遗忘的墨子从墨子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被遗忘的墨子——从墨子看中国优秀文化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化高峰时期,正在经历社会大变革的各诸侯国,各阶层都对社会变革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一时间形成了百家......

从价值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

从价值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冲突在实质上也被理解为西方现代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与挑战。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变使其脱离了旧的轨道......

从世界看中国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了解中国国情概况的基础上,了解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丰富多样的特点。通过对不同区域地理特点的了解,加深对我国“地域辽阔,内部......

从饮食文化看中国社会变迁

从饮食文化看中国社会变迁自小我就是一个吃货,我小时候的愿望就是长大了要吃遍世界上的美食,现在想想那时的自己很是单纯,可爱。上了周老师您的课以后我知道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博......

从马克思主义看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从马克思主义看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摘要】: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革命的进步的文化、科学的理性的文化、世界视野下的民族文化、多样丰富的和谐文化。......

下载从北京故宫看中国传统文化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北京故宫看中国传统文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