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美丽心灵 教师随笔
微风细雨,秋月悄悄送走酷暑;夕阳西下,春意日渐取代严寒。在靖江这座小城,眼前不时可以见到四季风光;在我所处的教育岗位上,还有道独特的风景--那一颗美丽的心灵。
“我们刚进班的时候,所有人都害怕和班主任许老师对视,觉得她的眼睛像老鹰一样锐利,如果不幸被她盯上,就浑身发毛。可是一个学期下来,我发现,当许老师在每一次的大考小考前,常说一句话,那就是“恨不得把脚也搬上来一起用”,往往还伴随着手扶黑板,撩袖子,擦额头汗这些动作”。这是小伟同学的日记中对班主任许老师的描述。这位“恨不得搬起双脚脚来当手用”的许玉芳老师是我走上工作岗位后遇到的第一位同事。报到第一天,她穿着端庄而朴素的套裙,长长的黑发绾成一个髻,乌黑的眼珠圆溜溜的,很是精神。她把我领到她的办公桌前面的一个位置,微笑着说:“我家璐璐和你是同校,同一届读高中呢,她是文科班的……那一届学生会主席就是她……”
这位老师脸上始终散发出一个自豪的母亲所特有的光芒,这是我对她的第一印象。
这天,许老师刚走进办公室,就引起一阵喧哗:“许奶奶漂亮的呀”,“老许这个头型比小姑娘还俏啊”,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听到这么多的褒扬,许老师不禁羞赧了,低声道:“最近照镜子突然发现窜出了老些白头发,想想天天早上起来看班还要浪费许多功夫梳头,发发狠,索性剪了。”白头发的出现,对一个女人来说是苍老的标志,在她--一个从教二十多年的教育者看来,却只是教学工作的障碍,在她的心中,学生才是第一,超过了她自身。
此时,和许老师初次见面她谈及女儿时脸上的光芒再次在我心里闪耀,更为璀璨。
暮春的一个期中考试后的夜晚,窗外正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墙上指针已经快到七点。我正起身准备离校。突然,听到许老师的电话响起,只见她放下笔,从如小山般的作业堆中抬起头。“嗯,我之前打你电话你没有接到--小浩是个很可爱的小孩,天真,又勤学好问,一直表现很好,但是最近心思不在学校、课堂上--不要因为夫妻两人的不愉快的事,把情绪转移到小孩身上--你是我以前的学生,所以我才这么跟你直说,你们夫妻之间闹矛盾……”从此,小浩的一个皱眉,一个眼神这些细微变化都成了许老师的关注点,他的父母最后还是无法破镜重圆,但在许老师春风化雨般的深慈厚爱关怀下,小浩也终于没有在家庭变故之中迷失自己,不负许老师的关怀和期望,往日那个举手笔直,作业工整,笑得天真烂漫的小浩又回来了。
这一刻,初见时许老师的笑容和小浩脸上的神情重合了起来,这样的美,如绝代芳华,扣我心扉。是的,这就是许玉芳老师,我身边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在自己岗位上默默工作的同事,不谈奉献,不求回报,她就像那谷中的兰花一样吐露着芳华,因为这不仅是糊口的行当,更是责任和使命,为孩子们付出已经融入了她的生命。
愿空谷玉兰,娇然绽放,愿芬芳馨香,暖溢人间。
栾景
第2篇:走进心灵事半功倍 教师随笔
我认为教学生,先要走进他们的心,这样后面的工作才会顺利开展。学生就是活教科,先备好学生就是先了解了学生,他们的喜好,他们的心情,他们的知识掌握情况。和学生打交道首先应该是老师的心理要摆正确,比如我的学生就把我看做是他们的长辈。为什么呢,原来他们说我见多识广,呵呵,他们的心理藏着好多好多的东西呢。我呢,他们的长辈,这样跟他们交流起来也不困难了,他们的心里话也会向我倾吐,我也会把自己的心情告诉他们,大家互相分享,这样你会觉得每天都是快乐的。
当然,还应当和学生保持适当的距离也很重要,太近了不利于教学的管理,太远了又会脱离学生们,所以这个度要把握好。
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做教师的也要了解,如家庭是单亲的孩子性格有些孤僻,教师要给予足够多的爱心,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去帮助他。我的班里有个孩子他的母亲精神有些问题,所以他从小就很懂事,劳动很积极,我就让他成为模范劳动标兵,让全班学生向他学习,号召大家做一个勤俭的好孩子。从此,班里不再有人嘲笑他了,他也变得有自信了。
其实当教师,会遇到不同类型的孩子,因材施教就是教师要记住的一条原则,不要拿一个尺子来衡量所有的人,不要比较某个人,因为他就是他,世界上独一无二,挖掘孩子的闪光点,进而开发出来,让它闪闪发光,光芒万丈!
李晋生
第3篇:让心灵跳动 教师随笔
让心灵跳动
405200重庆市梁平中学徐本国
花儿永不凋谢,人儿永不犯错,事儿永不扎手,情儿永不悲苦,这只能是涂满浪漫色彩的童话。现实是跳动的生命。生命是有代价的,生命是有坎坷的,生命是有周期的,生命是有好坏的。所以,我们只能以我们自己的生命去谐和现实这个大的生命,让世界跳动,让自然跳动,让社会跳动,让人的心灵跳动。
走上中学的讲台,看着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面对一颗颗纯洁无暇的心灵,正视这一个个都要变得高尚的灵魂,作为老师,我们该做些什么呢?是指桑骂槐的小人之谈?是撤桌椅、打手板、抄作业的体罚之战?是请家长、报学校、给处分的杀手之锏?是避而远之、爱理不理的撒手不管?是姑息养奸、荫蔽护短的百般溺爱?不,不!这些都不是我们的风采,更不应是我们的手段,也一定不是我们内心的呐喊。
对待他们,我们应多一份认识
第4篇:心灵飘过校园(教师随笔)
早晨刚上班,就听到对面主任在办公室门口骂:“痴比!”我莫名其妙地想:自己和主任没有芥蒂,四周又没有第二三个人,主任干吗要骂人呢?左思右想,百思不解……
午后第一节课后,一阵轻柔的音乐传来,我信步走出办公室。放眼望去,偌大的校园里人影全无,静寂得只有轻轻的柔柔的音乐从耳际划过,空气中弥漫着一阵阵春天的芳香,真沁人心脾啊!。红艳艳的花,嫩绿绿的叶,苍萃萃的松柏,在阳春三月里皆展露着生命的活力。我从办公室窗口前的一排茶花前走过,来到一棵巨大的桂花树旁,它仿佛是一位倒立的体操运动员,正伸开两只笔直优美的大腿,向世人展示美和力。顶端的叶子,在阳光的照射下,似一簇一簇燃烧的光点在跳动,波光粼粼,就像是一片片茫茫的海,真美啊!我伸开双臂,环绕着这颗大树,尽情地拥抱着,它那褐色的斑驳的树皮,触动了我的手指,毛茸
第5篇:美丽心灵
《美丽心灵》观后感
摘要:只要人人有爱,世界就会变得美好。
关键字:《美丽心灵》影片感想
“要是你那一天发现你所珍惜的一切,不是消失也不是死亡,而是根本就不存在时,会有多痛苦?”千变一律的励志电影,总感觉没什么新意。天才与精神疾病只一步之遥,有出色优势时要防止负面问题的出现,不能戴有色眼睛看待生活中患有各类疾病特别是精神疾病的人们,要学会理解包容别人,要培养阳光思维。特别是从事心理咨询的职业人员,要有崇高的使命感与责任心,进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藏身。
这是我观看完《美丽心灵》这部影片后首先想到的。
我认为这部电影之所以可以成为经典的心理电影,并且获得第74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女配角,第59届金球奖戏剧类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编剧8项大奖。其出彩之处可以从两个方
第6篇:美丽心灵
《美丽心灵》观后感
吕玉静
今天,在录播教室里,我和全体教师们一起观看了《美丽心灵》全国育人楷模颁奖晚会。周小燕、金展鹏、周宏军、曹谨、桂贤娣,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内心一次又一次被打动,眼泪一次又一次地滑落。
周宏军,广西十万里大山中的一名山村教师,用双肩挑出一座学校。38年教学路,学生所有的学习和生活用品,都是他靠一根扁担挑来的。炎炎夏日、数九寒冬,风雨无阻,从未间断。他用自己的肩膀,挑起了沉甸甸的知识,也挑起了大山孩子的希望。
曹谨,最美乡村女教师。她热爱山里的孩子,却因为舍不得丢下孩子而延误了病情,最终美丽的生命只定格在23岁。她最大心愿是捐献眼角膜,但病危时双眼被癌细胞侵蚀;她是多么想过一个真正的教师节,但是无情的病魔却使她无法完成这个心愿。带着遗憾,她,永远地离开了。
桂贤
第7篇:美丽心灵
美丽心灵
这是一部十分出名的心理电影,在国际上曾获得多项奖状,在我们心里的角度,这部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演员将剧中的主人翁角色演绎得非常突出。这部电影如其说一件艺术品的话,但不如是一篇励志的诗篇,鼓励着有人格障碍的人群,努力向上。但是这需要我们都要包容这人群。因为我们有美丽的心灵,用我们的一腔热血,把他们都唤醒,让我们用爱心把他们紧紧包围着。
剧中的主人翁是属于我们人格障碍中的妄想型精神分裂症,但是在早期,我觉得他是偏于分裂性人格障碍,然而现在尚没有正式两者的关系,但是真两种病的治病因素有相同之处。下面就来谈谈分裂人格障碍的特征:
其反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种:
第一生物原因: 遗传因素:家系调查资料提示先证者亲属中人格障碍的发生率与血缘关系呈正比,血缘关系越近,发生率越高。双生子与寄养子调查结果都支持遗传
第8篇:美丽心灵
那一刻,我们用心去感受
——《美丽的心灵》观后感
生活中,人们总是把天才与疯子定义为只有一步之遥,而故事中的主人公约翰纳什确实是个天才,成就非凡!但是在生活中,他却不擅与交流,经常一个人自言自语,对外人更是沉默寡言。但他其实非常渴望与人交流,从他幻想的室友查尔斯的出现中就可以知道,他在与女性交流时,经常一出口就想让人扁打一顿“竟然把男女之间的情感说成是液体的交汇”。这也是体现他对数学着迷程度的地方。约翰纳什还害怕失败,当他与翰森下棋时,输了!表情却像遇到什么重大的灾难一样。他多么希望自己的才华能在众人面前展示,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因此他出现精神分裂时,幻想自己成为美国间谍,并开始为之付出努力,甚至为之疯狂„„.其实每个人,无论开朗也好,内向也罢。有些时候,我们不要过于把自己封闭,要学着去与别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