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心灵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美丽心灵中心”。
《美丽心灵》观后感
——他用常人无法想象的方式看世界
《美丽心灵》是一部相当震撼人的影片,这是我看完这部片子的最大感受。这部电影的男主角是曾经凭借《角斗士》而获得2000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好莱坞当红男星罗素.克劳。罗素凭借自己精湛的演技为我们讲诉了数学家约翰.纳什辉煌而曲折的一生。
这位英俊而又古怪的数学家就是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纳什,他提出的著名的“纳什均衡”等原理也早已成为经济学教科书的经典。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天才确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电影《美丽心灵》就讲诉了这位伟大的数学家面对精神分裂症,这个曾摧毁了无数人的挑战时,在妻子艾丽西亚的帮助下,毫不畏惧,顽强抗争几十年,并取得巨大成功的故事。
这部电影的海报宣传上有这样一句话:He saw a world in a way no one could have imagined(他以一种常人无法想象的方式看世界)。在纳什看来上课是一种浪费时间的事情,而且他也完全不能苟同其他的同学那种不停发论文的学习方式。他一直致力于研究他的博弈论,他想要进惠顿研究室,想要和见爱因斯坦教授,然而由于他与众不同的学习方式,受到了来自同学和老师的双重打击。就在他伤心失望,甚至
快要崩溃的时候,以为来自葡萄牙的浪子室友查尔斯出现在了他的世界里。查尔斯与纳什的个性完全相反,在纳什遭到严重打击,快要崩溃的时刻,是这位阳光开朗的浪子不停地鼓励纳什,告诉他“你没有问题,全是他们的问题,面对墙壁是没有答案的,问题的答案在你工作的地方”。查尔斯也会在纳什被捉弄的时候骂人,会在纳什论文听过时在门外欣喜若狂,等等一切。无疑,当我们知道了查尔斯其实是纳什幻想出来人物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轻易的看出正是由于纳什的拘谨和苦闷才有了浪子室友的出现。查尔斯无疑就是纳什内心渴望的性格,这不仅仅预示着纳什精神分裂症的病症开始显现,更重要的是纳什内心深处是希望通过查尔斯的言行举止来发泄一切的感情爆发。也正是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性格的表现,才构成了纳什丰厚的内心世界。
在纳什博士毕业的时候,他发表了著名的“纳什均衡”理论,也正因为此,纳什顺利的进入了梦想中的惠顿研究室。这一期间是纳什人生最辉煌的日子,他不仅在事业上获得巨大成功,同时也遇到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人——他的妻子艾丽西亚,一位美丽的物理系女生。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的世界又一次出现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国防部官员帕彻,尽管这也是一个活在纳什幻想里的人物。其实这个时期的纳什已经算是功成名就了,但是他并不满足,对于一个两次进入五角大楼破译国家安全部拦截的密码的专家来说,发现并解决迷惑事件是他的职业病,他梦想能够从那些报纸杂志中破译密码得到对国家有用的机密。于是他幻想他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一个来自国防部的官员邀请他参加一个绝密任务,破译敌人的密码。在这位国防部官员帕彻身上,我们看到了野蛮,粗暴,专横。但是不得不说,这是这些野蛮粗暴让我们看到了纳什内心世界了对英雄的崇拜,在当时的那种社会背景下,科学对美国在二战中的战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于是纳什也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为人民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可以说,就是帕彻这样一个神秘的人物,带领纳什用一种常人无法想象的方式去去探究这个世界,并赋予了纳什神奇的身份与权力,是纳什的英雄情结得到了释放。
在电影中我们还看到了另一个幻想世界的人物,就是浪子室友的侄女,六岁的小女孩玛琳。这个孤单,无助,需要别人安抚的小女孩其实就是纳什内心真实自我的写照。作为一位才华横溢,英俊潇洒的数学家,除去这层华丽的外衣,纳什就是一个寂寞、孤独,渴望关爱与爱抚的单纯大男生。尽管他在数学上表现出优异的才华,但是生活尤其是人事关系方面,纳什可以算作一个低能儿。他在第一次和浪子室友谈心事曾说自己拥有两个大脑,却只有半个心。这句话不免是自嘲的口吻,但是也可由此看出,纳什其实内心极度渴望爱,于是他幻想出了小女孩玛琳,在她的身上找到了爱与被爱。
于是纳什在这三个虚构人物构建的世界中不断沉迷,无法自拔。在这时候,她的妻子艾丽西亚发现了那是的病症,纳什沉浸在幻觉中已经非不清现实,非不清真假。尽管艾丽西亚被纳什的遭遇吓坏了,但是艾丽西亚任然选择了留在纳什身边帮助他度过难关,尽管带着一个病人生活非常辛苦,但是艾丽西亚仍然在纳什身上发现了他的超凡魅力,这也是支持她坚持的源泉所在。也正是由于他妻子对他的不离不弃,纳什最终才觉得与这场被认为是无法治愈的疾病做斗争,他的表白很简单,只要他不理睬那三个人就好了,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目标,纳什花了将近小半个人生来与之做斗争。电影中有这样一幕:患病后的纳什在昔日校友的帮助下,最初回到大学校园时,某日走在校园里,幻想中的特工不断地嘲讽并刺激纳什,纳什终于忍无可忍,对着幻象抗拒着大叫,周围人都被吓得退到两边,看着他一个人在路中间对着空气大叫大嚷。此时人群中有人开始偷笑。这一幕让人觉得很心酸。周围人感到滑稽,甚至嘲笑这个疯子,而这个疯子不愿意药物伤害自己的大脑,想靠自己的意志治疗自己——医学界没有成功的先例。当他大叫时,他看得见人们的目光,听得见那些窃窃私语,没有人能帮助自己,他只能靠自己。人在这种时候才感受得到最深的孤独。但是这个坚强的男人并没有被这些挫折吓倒,他在病魔的折磨下仍旧没有放弃对数学事业的热爱,他通过意志的力量一如既往的进行着他的工作,并与1994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而那时也成为一个拥有美好感情,并具有美丽心灵的人。
——全文完
《美丽心灵》观后感《美丽心灵》是约翰-纳什教授生平的传记,或者说,一个真正的天才的故事。是的,约翰-纳什正是一个100%的天才,27岁获得博士学位,30岁成为普林斯顿大学的数学教授......
具体分析点: 1.下棋1, 对失败的强焦虑阶段。他对成功,对被人认同的渴望超出了正常限度,以致不但害怕失败,而且失败了之后自我不能接受。电影中有一个片断是他的竞争对手汉森向他......
美丽心灵这是一部十分出名的心理电影,在国际上曾获得多项奖状,在我们心里的角度,这部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演员将剧中的主人翁角色演绎得非常突出。这部电影如其说一件艺术品的......
《美丽心灵》观后感吕玉静今天,在录播教室里,我和全体教师们一起观看了《美丽心灵》全国育人楷模颁奖晚会。周小燕、金展鹏、周宏军、曹谨、桂贤娣,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一段段感人......
《美丽心灵》比较感动的是约翰纳什上诺贝尔奖领奖台那一段,可不是因为他的成功,也不是因为他和妻子的感情(虽然也很感动,老太太还是那么美)。它让我感慨的是,诺贝尔奖,和影片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