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日本教育的启示优质散文
日本教育的启示优质散文
有定居日本的亲戚,一家人近日回国探亲。这家的小孩与我的儿子年龄相仿,从两个孩子所展现的不同能力倾向,看出了中日教育的明显差别。
亲戚家的小孩做数学题远远比不过我的儿子,日本的数学教学注重实用的计算题而不是弯弯绕的所谓思维题。然而,亲戚家的小孩有非常好的口才、文采,以及相当广的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这个刚上小学四年级的孩子最热衷的是,研究人类社会的环保问题。说研究一点儿都不夸张,尽管只有十岁,这个小男孩能滔滔不绝地说出地球上主要自然资源分布的比例数据、汽车尾气的基本成分以及有害气体的化学成分。他在历数人类破坏自然环境的种种劣行之后,力图寻找各种环保措施。这是一个智力很一般的孩子,但却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广博的兴趣。相比之下,我那个在学校以聪明出名的儿子则显得胸怀狭窄、兴趣狭窄、知识面狭窄。
一直以为日本的教育还像以前一样,是等同于中国的考试地狱,却不料,今日的日本教育已大大地改观。有着东方文化传统的日本,现在的学校也同西方发达国家一样有着宽松的课堂纪律,自由的教育气氛。学生们都不怕考试,因为考试后改完错,老师再重新判分,所以每个学生的考试分数都很高。日本的教师对学生以夸奖鼓励为主,由此,日本的孩子个个觉得自己聪明能干,充满自信。另外,由于课程少、作业少,孩子们有充裕的时间玩耍和发展个人爱好。
最令我赞赏的是,日本的学校教育对培养社会能力的注重。在日本,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就搞社会调查,几个孩子组成一个调查小组,不需要老师的带领,孩子们独立地去了解和调查社会各行业、各部门的情况。譬如,去消防队了解消防部署过程、消防基本程序,然后画出消防部署图。或者去垃圾分拣站,了解垃圾分类、处理方法以及基本程序,然后画出示意图,写出调查报告。我一想到这一系列的任务都是由八九岁的孩童来完成,就不由地感叹日本教育的力度。
日本近年来将教育的发展方向定为:让孩子拥有生存能力和轻松宽裕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日本的学校注重在轻松宽裕的教育环境下,开展轻松宽裕的教育活动,同时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学会生存是始于七十年代的国际教育思潮,其主旨是培养年轻一代适应社会的能力,并强调了教育必须满足社会需求。在此,教育的重点要从以往的传授知识转移到培养能力上去。
教育的内容取决于教育的目的,即培养什么样的人。日本学校对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科学探究精神、人文素质与环保意识的注重,体现了日本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对现代社会人才基本素质的认识。
毫无疑问,不同的教育将使孩子们具备不同的能力类型,而教育所缺乏的内容则必然通过孩子们的能力缺陷反映出来。比较而论,我们的学校教育使孩子们拥有较多的雕虫小技,但却缺乏诸多现代社会急需的重要素质。
日本是个非常善于向别人学习的民族,在学习模仿的过程中,他们既不是全盘拒绝也不是全盘接受,而是巧取精华。日本今日的教育既保留了东方国家重基础、重训练的教育传统,又吸收了西方国家重个性、重自主性的教育传统。这种集东西方教育传统为一体的教育新体制,其优势和能量是不可低估的。相比较,我国在学习他国的经验时,常常是只学其表,外在的包装尽管不断地翻新,传统的弊端却始终难以摒弃。日本的教育启示我们,东西方两种教育传统的互补性融合是教育改革的良好出路。
第2篇:日本注重儿童理财教育启示中国
日本注重儿童理财教育启示中国
每年的岁末,家住东京的小学生吉田佳惠就急切地盼望新年尽早到来。因为除了吃年糕和长寿面,更令人欣喜的事情莫过于拿到大人们给的压岁钱。
和中国春节的习俗一样,日本儿童在新年里也会得到压岁钱,而且数额随年龄有所增长。少则两千多日元,多则一万多日元。积少成多,进账为数不小。
对于这样一笔为数不薄的收益,如何管理与支配是一个重要问题。在中国,相当一部分孩子使用压岁钱时乱消费或高消费,折射出他们的理财能力较差。许多中国家长也不大注重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殊不知,在现代社会,“财商”已经与智商、情商并列为是现代社会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质。
不少专家认为,中国儿童、青少年接受理财教育势在必行。而在在这方面,应该取经日本。那么,日本到底有哪些经验可供学习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日本家庭对开展理财教育异常重视。尤其是近年来由于经济不景气,勤俭节约更是成为日本人推崇的观念。虽然零用钱由孩子自己支配,但父母不会忘记叮嘱他们节省使用和储蓄。而且,即使富裕的日本家庭,父母们也不会因此而无限度满足孩子的要求。比如买玩具,每个月只能买一个,想买另一个要等到下个月。随着孩子年龄渐长,父母们还会要求孩子准备账本来记录零用钱的收支情况。
日本父母上述做法的成效,可通过日本珠算教育联盟在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后所做的调查得到证实。2009年2月东京市接受该联盟调查的300名4~6年级小学生,普遍表示攒够一定数额的零用钱就会存起来。85.7%的小学生回答有存款,其中约60%的人回答存款的理由是“为了将来”。
可见,日本父母的做法既在日常生活中向子女灌输了正确的财富观念,培养了子女的理财能力,又为他们日后向下一代传授经验打下了基础。
有研究表明,青少年金钱观的萌芽期在6岁以前已经形成。这意味着,对幼儿开展理财教育是必要而且重要的。对此,日本幼儿园教师寓教于乐,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理财知识。
以秋田市私立山王幼儿园为例,孩子们在游戏课上聚集在模拟柜台前,扮演各种经济角色,分别从事询价、购物、找钱等行为。为了让孩子体会“劳动创造价值”,幼儿园开设了“珊珊银行”并发行专门的“货币”,作为对幼儿帮助他人的报酬。此外,幼儿园会要求孩子体验生活,比如外出步行一段时间,然后购买车票乘车返回,理解步行的艰苦和车票的价值与用途。不论哪种方式,都让孩子在幼年阶段就接触到了市场经济的理念和知识。
理财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社会活动,为了让孩子们有更为直观的感受和了解,社会各界也非常重视。比如东京证券交易所等证券机构,专门向孩子推出了学习股票知识游戏软件,孩子们可以根据实际股价进行模拟交易,在游戏中逐渐掌握操作方法和相关的财经知识。这项活动自1995年开展至今,已有2000多所学校运行这一软件,近万名中小学生和学前儿童学习了股票知识。
又如青少年成长中心在日本教育部门、品川区政府和花旗集团的资助下首次在日本办起的“学生城”。繁华的商业街被搬到学校里,学生们在银行、便利店、公司努力“工作”,一丝不苟地履行义务和责任,在这一过程中对成人世界、赚钱的甘苦有初步的了解,为将来的科学理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国情不同,日本的经验不便全盘吸收。但对于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中国而言,今日培养孩子的财富观念和理财能力,才能让他们往后在经济活动中从容应对,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第3篇:日本农业现代化的启示
经济学视角:日本农业现代化经验及其对中国的适用性研究
卢荣善
内容提要:日本农业在农户小规模经营基础上实现现代化的基本经验可以概括为:第一,最 大限度地将农户土地经营规模扩大到有效使用现代生产要素的最低临界规模以上;第二,工业和城市扩散以适应农民兼业和促进农村发展;第三,大力发展外向型工业以促进农业;第四,政府财政对农业高补贴;第五,充分发挥农协的组织化作用“中国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条件与日本相比有差距”日本的经验有的对中国借鉴价值较大,而有的借鉴意义有限“借鉴价值较大的是以上第一!第二和第五方面,这三个方面便成了现阶段中国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日本经验;中国条件差距;若干途径
按照古典经济学中的农业微观经济模型,小农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如经不起风险!不能吸纳机械技术等现代生产
第4篇:日本生活作文启示
日本生活作文启示
生活作文教育在日本有较长的历史,它产生于日本近代的学校教育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再次复兴。日本生活作文教育是以大量教师的教学实践为基础,改革作文的内容与表达方法而展开的教学活动,它提出的背景与我国当前学校教育状况有相当程度的一致性。我国学校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相背离的情况也是相当普遍的,作文教学的“形式训练”倾向明显,借鉴日本生活作文教育运动的成功经验,让作文教学根植于学生的生活世界,是改革作文教学的一个很有价值的课题。
一、回归生活引发真情实感
日本写作教学十分注重回归生活,“它扎根于现实生活之中,它是以儿童自主地、能动地表达为出发点的,它是主体作用于对象同时又深化对自我思考。它是一种完整的对象性活动。”①也就是说,生活作文使写作和生活融为一体并互为因果。生活阅历丰富有助于写作表达,它
第5篇:日本游记散文
游记,对旅行进行记录的一种文体,现在也多指记录游览经历的文章,游记有带议论色彩的,有带科学色彩的,有带抒情色彩的。小编精心为你整理了日本游记散文,希望对你有所借鉴作用哟。
日本游记散文随笔【一】:东京的清晨
来东京之前,和虎子哥相约,要找一个晚上,去日本的居酒屋喝点小酒,体验一下日本男人的夜生活,看过了葛优、舒淇主演的电影《非诚勿扰》,对里面的“四姐妹酒吧”总是念念不忘。
只是,跟团的缺点就在这里,一天的行程早被安排的满满的,早上八点出门,晚上七点才能回到宾馆,人困马乏,口干舌燥,最迫切的愿望就是泡上一壶茶,滋润一下冒烟的嗓子,至于喝酒的事,还是先往后放放吧,以至于头天晚上,当虎子哥真的约我去酒吧的时候,我期期艾艾半天,还是推辞了。虎子哥失望之余,索性带着虎子嫂子去体验了一把,随后发给我的照片里,有
第6篇:当代日本教育建筑设计的新理念及其启示
当代日本教育建筑设计的新理念及其启示
当前,我国教育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人们在关注如何创办优质或一流学校的同时,重建学校文化作为改变学校现状的有效途径开始步入人们的视野。教育建筑作为学校文化中的表层文化即物质文化,越来越体现出作为教育物质载体的综合性文化功能。
日本是我们的邻国,同属东亚文化圈。日本的教育建筑在质和量两方面均获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日本教育建筑的发展和建筑工艺技术的进步与教育理念的发展不无关系。
日本教育建筑的新型设计理念
如何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同生活成为今日摆在日本学校教育面前的重大课题。传统教室限制了教、学的形式,限制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形成学生被动接受,缺少思辨的学习体验活动。这种单调的空间只利于单一传达,不利于双向、多向的互动,因而不利于团队合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