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第1课时教案三年级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8-15 07:12:1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第1课时教案三年级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第1课时教案三年级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第1课时教案三年级,欢迎阅读与收藏。

本次语文园地共有四个板块。“交流平台”引导学生交流预测的作用。“识字加油站”通过复习查字典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识字。“词句段运用”中共有三部分内容:结合语境读准多音字的字音、发现成语构词的特点并说出类似的成语、了解引用人物所说的话可以有3种不同的形式。“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有关团结合作的俗语。

本次《语文园地》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大,通过训练,能充分锻炼学生听、说、读、积累的能力。学生通过交流能梳理自己的收获,说出自己的发现,并能从谚语中体会到团结的力量。

教学“交流平台”时,可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交流一边读一边预测带来的阅读新体验。教学“识字加油站”时,让学生自主复习查字典的方法。教学“词句段运用”,需注重引导学生积累多音字和含有数字的成语。通过读句子,体会提示语处于不同位置时引号的用法。教学“日积月累”,要让学生先借助拼音自读,然后教师范读,再齐读、指名读,最后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背下来。

【知识与技能】

1、交流“预测”的作用,知道在课外阅读中要自觉运用预测策略。

2、复习查字典的相关知识,认识7个生字。

3、结合语境读准多音字的读音,读成语,发现成语的特点,照样子写句子,注意引号的用法。

4、朗读、背诵4句有关团结合作的俗语。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交流,提升自己“预测”的能力。自主探究,读准多音字的字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俗语的魅力,明白团结协作的道理。

重点

能把本单元的学习收获和同学交流。

难点

1、体会提示语处于不同的位置时引号的`用法。

2、感悟俗语的魅力,明白团结的重要性。

教师:多媒体课件,字典。

学生:收集一些含有数字的成语和与团结合作有关的俗语,写写自己关于预测的收获。

2课时

第一课时

1、交流预测的作用。

2、通过查字典认识7个生字。

3、背诵积累4句有关团结合作的俗语。

重点:

1、通过查字典认识7个生字。

2、背诵积累4句有关团结合作的俗语。

难点:交流预测的作用。

一、交流平台

1、课件展示人物,请学生回忆本单元的课文内容。

老屋的插图——《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胡萝卜的插图——《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小狗的插图——《小狗学叫》

2、学生自由交流学习这些课文的体会。

3、围绕“预测”这一主题进行交流。

4、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板书:

预测:

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让我们读书更仔细。

有选择性地看自己喜欢的书。

判断资料是否有用。

享受猜测的乐趣。

证明自己是否有当童话作家的潜质。

……

二、识字加油站

1、投影展示下列词语。

字典??基础??阁楼

佳节?盲人?唐朝

2、指名学生读词语。

3、师:遇到不会认的字,我们要用什么办法?可以认半边,但是可能不准确。最好的办法是查字典,用哪种查字法呢?

4、复习部首查字法。

5、学生查字典,找到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注在书上。

6、全班齐读加点的字。

7、教师检查。

三、日积月

1、学生自由读句子:借助拼音,把句子读通顺,注意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字和不认识的字可问老师或同学。

2、学生自由练读。

3、同桌之间读俗语,说说俗语的意思。

4、指名读,集体正音。

5、你最喜欢哪一句?(根据学生的回答,来学习这4句俗语)

(1)人心齐,泰山移。

①指名读。

②出示“移”通过做动作来理解:大家移一移坐的椅子,很容易吧!如果是一块大石头,你能很轻松地移一移吗?如果是一座大山呢?凭借你自己的力量,你能很轻松地移一移吗?

③讲《愚公移山》的故事,说说听后你有什么感受。

④教师总结:这句话形容只要人们的心往一处,共同努力,就能移动泰山。比喻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能发挥出极大的力量。

(2)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①指名说意思。

②教师总结:两人心意相同,行动一致的力量犹如利刃可以截断金属。

(3)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①认识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②老师讲谚语的来历。

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三个普通人的智慧合起来要顶过一个诸葛亮。比喻集体的智慧大,其实,臭皮匠和诸葛亮是没有丝毫联系的,“皮匠”实际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副将”,这句俗语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过一个诸葛亮。后来,在流传过程中,人们竟把“裨将”说成了“皮匠”。

(4)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①理解“篱笆”的意思。

(篱笆就是用竹子、芦苇、树枝等编成的遮挡的东西,一般环绕在房屋、场地等的周围。)

②理解句子的意思。

一个篱笆墙,需要有几根木桩帮它夯实或支撑,篱笆才能立得结实牢固,一个坚强勇敢的好汉,需要有人帮助他才能把事情办成办好。这句话的含义是说一个人的力量再大也毕竟有限,必须有人帮助他才能取得成功。

6、指名说说你从这4句话中明白了什么。

7、指名读、分排读、齐读,然后尝试背诵。

8、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与团结有关的俗语,教师汇总。

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

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9、学生自由读这些俗语,并将俗语摘抄到积累本上。

第2篇: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第1课时教案三年级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第1课时教案三年级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第1课时教案三年级,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这个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四个板块。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交流默读的方法。

“识字加油站”——引导学生学习和“目”有关的字、词。

“词句段运用”——区分近义词并选择一个词语写一句话;帮助妈妈整理购物清单,能将物品分类。

“日积月累”——积累四句名言警句。

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能和同学交流默读的感悟,也能通过联系句子及查字典来辨析近义词,分类列购物清单,学生也能完成。教师应主要关注“日积月累”中的几句名言警句,引导学生理解意思,感悟其中的道理。

这是本学期最后一个语文园地,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对如何学习语文园地已有一定的经验积累。教学本次语文园地时,教师要适当放手,相信学生,引导学生自我探究,让他们品尝探究后的喜悦。

【知识与技能】

1、能把自己关于默读的体会与同学交流分享,积累默读的方法。

2、会认5个生字,大致理解与“目”有关的词语的意思。

3、区分近义词,并选择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4、能将物品进行分类。

5、积累四句古代名言警句,感悟其中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1、创设交流平台,培养学生勇于表达的能力。

2、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语言,积累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热爱祖国文化的意识。

重点

1、区分近义词,并选择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2、交流、总结默读的方法。

难点

积累四句名言警句,感悟其中的道理。

教师:课件。

学生:课前梳理一下本单元的学习收获。

2课时

第一课时

1、能围绕默读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

2、积累四句名言警句。

重点

通过与同学交流,积累更多的默读方法。

难点

积累四句名言警句,感悟其中的道理。

一、交流平台

1、导入激趣,了解默读。

师:同学们,当看到一篇美文时,你们会怎样读?

(1)指名学生回答。

师:有时我们会朗读,有时我们会默读。老师很喜欢默读。

(2)课件出示默读的好处。

★默读不影响别人,不受环境限制,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应用最广。

★默读的速度比朗读时快得多,可以大量阅读,可以博览群书。

★默读时可以默默地思考、比较、推敲、揣摩,可以自由地停顿下来重复看、反复想,从而促进思考,促进理解的深入。

师:本学期,我们学会了默读,那你们知道默读应该怎样去读吗?

2、学生交流默读的方法。

师:你们在默读课文时会做些什么?

3、教师小结:默读时,可以把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读完后再想办法弄清楚它们的意思。还可以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把没读懂的地方标记出来,联系上下文进一步思考,或者向别人请教。默读适合深入思考,我们大家都要把这种方法运用好。

二、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下面四个句子及其出处。

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爱人若爱其身。——《墨子》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孟子》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

师:和同桌读读这四个句子,说说你们的发现。

2、学生自由读,读后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读,指导学生认准字,读通顺。

4、指名学生读。

师:现在我们把句子读熟了,那这四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5、小组交流讨论。

6、教师相机指导。

不迁怒,不贰过。

不把怒气转移到别人身上,不犯两次同样的错误。

爱人若爱其身。

爱别人就像爱自己一样。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仁爱的人爱别人,有礼的人尊敬别人。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和人说善意的话,比布帛还要温暖;出言伤人,比长矛利戟的伤害还要大。

师:了解了这四句话的意思,你们从中明白了什么?

7、学生交流体会。

8、同桌尝试背诵。

9、指名背、齐背。

语文园地

不迁怒,不贰过。

爱人若爱其身。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第3篇:【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 教案B 第四单元 语文园地

第四单元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多种方法读准生字.2.了解提示语的三种形式,准确使用引号.3.积累关于团结的俗语,并能准确地背默.4.学会根据文中信息预测故事的发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积累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学会用多种该去读准生字;了解提示语的三种形式.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积累的好习惯.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一本字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师:本单元的课文都很有趣,比如《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不会叫的狗》,通过学习,我们掌握了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边读边猜.谁来说说,这种阅读方法有什么好处?

2.生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3.小组代表发言.4.生评价,师补充.(1)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2)在图书馆找书看时,可以通过标题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四单元教案古诗两首 早发白帝城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早发白帝城》,认识诗中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意,体会诗人归心似箭、轻松愉快的心情。

4、默写古诗。

二、教学时数:1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更是脍炙人口。故白帝城又有“诗城”之美誉。(板书课题)

二、交流资料,知诗人、解诗题。

三、读诗认字,抓字眼、明诗意。

1.诗人李白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写下了一首怎样的诗呢?

2.解决生字

3.谁愿意把诗读给大家听呢?

4.引导他们用查字典或和同学交流的方式搞清楚重点字、词的意思。

5、,引导学生读诗,体会诗中的重点字词。

6、.这首诗到底讲什么呢?同桌互相说说诗意。

7、.谁愿意说给大家听呢?

8、指名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朗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6灰雀第1课时教案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6灰雀第1课时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6灰雀第1课时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小男孩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主动将灰雀放了回来。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的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

本文难读的句子和难理解的词语较多,这给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此外,列宁的循循善诱是隐含在列宁对鸟儿不见了的着急和担心之下的,学生也不容易领会。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着重加强这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

8.彩色的梦

教学设计说明:

这首儿童诗语言简单、优美、朗朗上口,文章洋溢着浓厚的童真童趣。诗歌运用自由、夸张的表现手法,大胆、快乐地描绘梦境,因此在本课教学设计中,要加强朗读,指导学生在读中感受梦的美好,感受想象的乐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开拓学生的思维。还要注意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用词方式,进行语言积累。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理解有关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各种各样的梦,体验梦的多彩之处。3.熟读课后“我会读”中的小韵文。教学重难点:

1.启发学生回忆和想象,凸显个性,力求创新。2.梦的色彩情感体验及画面布局和形象的塑造。教学准备:

1.学生用绘画材料等。(学生)

2.梦境的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第1课时教案三年级word格式文档
下载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第1课时教案三年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