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四单元_四下语文教案第三单元

教案模板 时间:2020-02-29 02:16:2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案模板】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四单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四下语文教案第三单元”。

四、智慧

田忌赛马

教学目的:

1、从田忌两次赛马一输一赢的事情中,让学生懂得要办成事需对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合理使用力量。

2、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3、理解“扫兴、挖苦、垂头丧气、胸有成竹、目瞪口呆、疑惑”等词语。教学重点:

叙述两次赛马的情况是阅读的重点。

解决的方法:运用比较、分析法。

教学难点:

学生理解解决下列问题有一定难度:

1、比赛规则“各自把马分等级”是孙膑计策的必要条件,学生不一定给予足够注意;

2、齐威王的骄傲轻敌是孙膑计策得以实施的原因。暗含在作者遣词用句中须从人物上去理解。教学用具:生字卡片。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齐国大将田忌喜欢赛马„„ 2.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提问:田忌和谁赛马?赛了几场?结果如何?

2.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生字词

3.出示生字卡片,教师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学生积极认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节读课文,思考:课文哪部分写“败”,哪部分写“胜”,田忌是依靠什么转败为胜的?(学生小组讨论,得出结论)2.引导学生分段(学生合作交流)3.学生汇报

4.段落分得不一致,不统一,教师需加以引导。

方法:先看看这小节主要写什么,再看看它是和上面讲的意思联系紧密,还是跟 下面联系紧密,或是单独讲一个意思。

四、布置作业

1.把课文读熟练 2.写熟生字词

板书设计

田忌赛马

田忌 齐威王 败 第一次 胜 胜 第二次 败

第二课时

一、了解兴趣点。

你们对课文中的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从预习中了解到部分学生对比赛时的情况最感兴趣。)

二、从兴趣点入手,组织讲读。

教学手段:将两次赛马的内容放在一起阅读,运用比较、分析的逻辑思维形式。

目的:启发思维、培养训练逻辑思维能力。

要求:边默读边思考:这两场比赛各是怎么赛的?有哪些地方相同,有哪些地方不同?

1、组织小组自学讨论。

2、读后小组代表发表意见。

主要有三处相同:

①二人的马没换。

②比赛规则没变——各自把马分等级。

③齐威王的马出场顺序没变——先上等、再中等、后下等。

主要有三处不同:

①田忌的马出场顺序不同——先下等、再上等、后中等。

②比赛的结果不同——田忌第一次败,第二次胜。

③人物心情不同:

3、教师据情指导,须讨论明确的问题:

①“扫兴”是什么意思?什么事使田忌扫兴?

②第一次赛马,田忌为什么输?——马的每个等级都低于齐王。

第二次赛马,田忌为什么赢?——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

③追问:为什么可以调换马的出场顺序?

理解比赛规则“各自”。

4、概括段意。

复习方法:概括一段话的主要内容,用什么样的句子?——陈述句。

它包括哪两个部分?——谁,干什么?(怎么样)

①概括第一次比赛内容(第一段)。

②概括第二次比赛情况(第三段)。

三、质疑导趣,将学习兴趣迁移到第二段。

1、启发质疑:你们认为课文中的哪部分内容需要仔细读才能弄懂?

追问:你们想到些什么问题?

例如:①为什么田忌开始以为孙膑在挖苦他?

②为什么田忌对第二次赛马取胜没信心?

③为什么孙膑对再赛能胜胸有成竹?

2、组织学习第二段。

教学方式:自学画批→议论交流→讨论明确。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4、全班讨论,教师据情指导。

①理解描写孙膑的语言

②抓住齐威王的语言、神态。理解齐威王的骄傲、轻敌,使得孙膑的计谋得以实施。

为什么“胸有成竹”?

(对田忌、齐王的了解。)

5、理解后分角色练习朗读。

6、教师小结。

设问:你们觉得孙膑的这个主意妙不妙?妙在什么地方?(发挥优势,扬长避短。)

(七)“投石”激趣。

1、设疑:你们想过吗,还有没有其他调换方法?

2、组织学生“试验”。

你们拿出一张纸来,写上上等、中等、下等各两行,用线连接搭配一下,看看有几种调换的方法,结果各是什么?可以用“×”表示输,用“√”表示赢。从中你们悟出什么?

3、指一名学生上前面“演示”。

四种调换方法,均输两场,胜一场。

1、从中悟出道理:要进行科学分析,选择最佳方案,合理使用力量。

2、从中体会两个“让”字用得贴切、精当。

(八)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第二次赛马后,孙膑和田忌再见面会有怎样的一段谈话。根据课文内容做合理想象,两人一组,设计对话内容及动作、表情,表演出来。

板书设计

田忌赛马

第一局 第二局 第一场:上-上 下-上 第二场:中-中 上-中 第三场:下-下 中-下

调换顺序

初赛失败——————————→再赛胜利

孙膑献计

(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教学反思:

捞铁牛

教学目标:

1、掌握“宋、府、拴、笨、尚、潜、绳、绑、铲、拔、丙、程”等12个字的音、形、义,并会写。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宋朝、笨重、熟悉、出色、浮桥、议论纷纷、淤泥、工程家”等词语的意思,并会用“熟悉、出色”造句。

3、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从而认识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4、通过学习,激爱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地认识问题、解决问是的态度。教学重点: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从而认识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教学难点: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连句成段的方法。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由“捞”字导入,设置悬念)

1.教师板书“捞”,指名认读

2.引导学生演示“捞”,体会字义 3.捞什么东西

4.学生自由发言,体会捞牛的困难

5.教师小结,设置悬念:谁去捞这么重的牛?

二、学习生字词

1.提出要求: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新词,用符号把生字在文中标画出来,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2.生初读课文,完成任务。

3.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指名认读,纠正字音)4.分段读课文(教师指导字音及句间停顿)

三、理清层次

1.回答问题:谁捞铁牛?捞的结果怎样? 2.小组讨论: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根据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划分段落

四、记忆字形

五、布置作业:

1.进一步熟读课文,为学习课文打基础 2.熟练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巩固旧知,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共同熟悉了课文,知道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来说一说?(指名反馈,训练学生概括以及口头表达的能力)

二、了解捞铁牛的困难,为体会怀丙的出色作铺垫

1.教师导读,为什么捞铁牛(学生读课文,找一找)2.指名反馈课文的相关内容(课文第一自然段)

3.点拨:重修浮桥还有没有别的办法?为什一定要捞铁牛?

4.要捞起这八只铁牛容易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每只铁牛四、五万斤,没有现代化设备)

指导学生理解:“有哪个大力士能把它们一只一只捞起来呢?”引导学生理解“人们正在议论纷纷。”“议论纷纷”是什么意思?想象他们在议论些什么?

5.正当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个和尚出现了,他是怎么说的?你能从课文里把这句话找出来吗?(“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6.指导学生初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这句话讲了几个意思?

从这句能看出什么?(和尚有了捞铁牛的办法,而且这办法跟水有关系)

板书:叫水送牛

指导学生朗读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思考:为了捞铁牛,和尚做了四项准备工作,是哪四顶呢?在课文里找出来,作上记号。

小组讨论:和尚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先让学生按四个小组共同研究,然后在全班交流)

板书:潜水摸牛

大船装沙

并船搭架

粗绳拴牛

2.朗读第二段。

三、学习第三段

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思考:怀丙和尚是怎样捞起第一只铁牛?

1.学生讨论:和尚先让水手们干什么?(铲沙)

为什么要把船里的沙都铲到黄河里?

朗读这段话,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概括出来。

板书:铲沙拔牛

2.齐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并讨论:和尚是怎样把铁牛捞上岸的?

点拨:和尚为什么不急着把铁牛捞上船,而是先让水手使劲划船把铁年拖回岸边,再让众人拖牛上岸。

朗读第五自然段,思考讨论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分别用四个字慨括出来。

板书:划船拖牛众人拖牛

和尚才捞起一只铁牛,还有七只铁牛呢?哪里写到了?为什么不具体写?

齐读第六自然段。

自由朗读第三段,思考:和尚是怎样把一只只铁牛捞起来的?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简单叙述过程)

3.讨论:你觉得怀丙和尚这个人怎样?课文是怎样评价他的?

“出色”是什么意思?教师讲解“工程家”的意思。

为什么说怀丙和尚是个出色的工程家?他的出色表现在哪些方面?

点拨:

从怀丙和尚做的四项准备工作,可以看出他的出色表现在哪里?(考虑周到。)

从怀丙和尚指挥水手捞铁牛的过程,可以看出他的出色表现在哪里?(指挥有方。)

出示“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从怀丙说的这句话,可以看出他的出色表现在哪里?

点拨:

他既看到水有害的一面,也看到有利的一面,说明他能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有一种科学的态度。

通过刚才的分析,怀丙的出色表现在哪里?

板书:考虑周到

指挥有方

科学地认识问题,一分为二,解决问题

四、总结全文

怀丙和尚捞铁牛这件事,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那时他就能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多么出色啊!直到今天,人们还是利用这种原理打捞沉在水里的重物。此时此刻,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呢?

五、布置作业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怀丙打捞铁牛的过程。

2.思考:泥沙铲到黄河里,对会阻塞河道,污染河水,你有没有比怀丙更好的办法呢?

板书设计:

捞铁牛

大水冲牛 叫水送牛

潜水摸牛 大船装沙并船搭架粗绳拴牛

铲沙拔牛 划船拖牛 众人拖牛

怀丙 出色的工程家 考虑周到指挥有方 科学地认识问题,一分为二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

用冰取火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本课15个生字,会读一个多音字,会写10个生字,能运用各种朗读方法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体会人们是怎样用冰取火的。

2、一般技能:并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并能结合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具体分析问题的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3、思想感情: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在遇到困难时,要冷静思考,运用智慧战胜困难。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并养成正确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在冬天玩过冰吗?感觉怎样?试想一下,用冰能取到火吗?该怎样取呢?你还有多少疑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

把握不准读音的用我们学过的方法来认识它。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自学生字词:(小组学习)

1、要求读准字音。

2、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规律或其它方法快速记生字字型,让学生把自己认为最难记的生字抄两遍。

3、再认真读课文。

四、反复读第一自然段:

1、边看图片,边想象,那里的天气怎样?你感受到什么?。

2、可以同桌互相描述,也可以在小组里互相描述。

3、再读第一段,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什么?

五、整体感知。

1、在南极变化无常的天气里,探险队员遇到了哪些困难?

2、他们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困难。

3、你能说说怎样用冰取火?

七、找几句类似的句子,边读边想画面,体会用词的准确、形象、生动。

八、小结本课学习的收获,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激趣过渡:

探险队员遇到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

1、自由读2、3、4段,边读边想,提出不懂的问题。

2、引导学生通过读来理解问题,或是展开小组讨论,各抒己见。

3、什么是一筹莫展?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遇到的绝境。

4、指名读2、3、4段。

二、理解重点段

1、默读5、6、7段,你体会到什么?

2、用自己的话说说取火的过程。

3、边读边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你体会出什么?

4、小小的火苗燃起来了,它代表着什么?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此时的心情。

三、学写生字:

注意提醒学生使用偏旁加熟字的方法来记住新生字。

四、小结: 谈本课收获。

五、作业布置

写写读后感。教学反思:

语文天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学习,懂得要善于动脑,运用积累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学习中的难题。

2、多音字组词、积累词语

3、仿写句子

教学重点、难点:

1、仿写句子,注意叙述的顺序

2、续写故事或者写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的事情自觉积累词语,教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字、词”部分的学习

多音字的学习

1.学生进行组词

2.开火车反馈组词情况

出示课外练习,学生进行多音字组词

强 空 看

3.读一读所有的词语,抄写加点的词语

三、“句子”部分的学习

1、读一读文中句子

2、抄一抄,在横线格上抄写句子 3.强调写的注意点:要写清楚材料、工具和做的过程 4.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这个句子 5.体会过程,学生仿写

四、布置作业 1.仿写句子 2.练习多音字组词

第二课时

一、开卷有益

1、运用掌握的学习方法阅读短文《发明大王的秘诀》。

2、默读短文,查字典或与他人交流解决其中的生字。

3、划出你感兴趣的词语。

4、短文有几个自然段?

5、逐段指名读课文,思考每段主要说的是什么?对较难归纳的自然段,教师加以指导。

6、爱迪生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7、背诵课文最后一段中爱迪生说的话。

二、初显身手

课前搜集民间传说,生动、流利地讲述富于智慧的人的故事。例如曹冲称象、用冰取火、阿凡提智斗国王等。

三、畅所欲言

回忆刚才所听的故事,说一说怎样才能成为有智慧的人?

四、金钥匙

引导学生介绍、交流自己的阅读方法,掌握一些效率高、简洁明了的学习方式。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 单元备课教材分析本单元共有三篇课文——《赶海》、《荷花》、《古诗两首》,一个习作,一个练习。三篇课文在体裁和内容上都有较大差异,《赶海》、《荷花》都是散文性......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11 赶海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3.凭借反复朗读,感受“我”童年赶海的乐趣,激......

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反思

第四单元教学反思这一单元教材,是围绕儿童丰富多彩的同年生活这一专题展开的。本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和时间赛跑》《检阅》《争吵》为精读课文,《绝招》为略读课文。《和时间赛......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10篇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下载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四单元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四单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