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比多少》第四课时教学设计
《比多少》第四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感知100以内的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估计,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等多种能力,培养数感。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准确的.语言描述100以内数之间的大小
教法学法:
利用旧知前一类推引出新知,在通过观察、示范学习新知,最后总结规律巩故新知。
教具准备:
例6主题图和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对对子(上、下,前、后,左、右,大、小,多、少)。
2.数数1---100
3.比较数的大小。
65○62 99○20
27○25 85○23
89○86 57○8
完成后让学生说出比较的方法,引入:今天继续来学习比多少的有关内容。(板书课题)。
过度:今天看看谁最爱动脑,观察的仔细,老师就奖励他一支铅笔。
二、探究新知
1. 观察65比62多,99比20多。都是多,多的程度有什么不同?生..(差距不同)。怎样来形容65与62的差距不大呢?
师:这样比较小的差距,数学上叫做多一些(板书),师:65比62多一些。让学生试着说27和25、89和86.
师:根据上课时我们对的对子,65比62多一些,反过来怎样说?
生试着说一说。62比65少一些(板书)。让学生试着说25和27、86和89.
2. 99和20的差距大不大?怎样来形容99与20的差距大呢?
师:这样差距比较大的,数学上叫做多的多(板书),师:99比20多的多。让学生试着说85和23,57和8.
师:99比20多的多,反过来怎样说?生试着说一说(20比90少得多)。(板书)。让学生试着说23和85, 8和57。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数学《比多少》第四课时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版数学《比多少》第四课时教学设计3. 小结:结合板书,什么时候用多一些、少一些,(差距小时)。什么时候用多得多、少得多。(差距大时)(板书)
4. 看书43页例6,提问:书中是谁和谁比的?怎样比的?红球比蓝球多得多,还可以怎样说?(蓝球比红球少得多)。黄球比蓝球少一些,还可以怎样说?生:。红球和黄球比呢?这里可以用课件投到屏幕上,让学生回答。
三、多样练习,深化新知。
1.课本43页做一做
2.课件展示基本题练习(略)
四、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1.举生活中的例子:师:今天小朋友都能用一句话来表示出两个数量间的大小关系。想一想,在我们身边,你能用语言描述出某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吗?
教室里的课桌数量和讲台数量比,风扇数量和灯棍数量比,学生人数和老师人数比,头发根数和眉毛根数比, 老师的年龄和学生的年龄比。
2.活动:师:老师上了一节课,累的腰酸背疼,谁来给老师锤锤,指明两个上来锤,要求,记住自己锤的下数,然后用学过的知识比较一下,老师给学生锤2下,让学生锤的下数和老师锤的下数比比。
五、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六、作业:
回家举个例子,把所学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
思考题:把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和少得多四个词分类,并说出分类标准。
第2篇:人教版数学《比多少》第四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比多少》第四课时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数学《比多少》第四课时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3页及做一做。
教学目的:
1、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感知100以内的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估计,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等多种能力,培养数感。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准确的语言描述100以内数之间的大小。
教法学法:
利用旧知前一类推引出新知,在通过观察、示范学习新知,最后总结规律巩故新知。
教具准备:
例6主题图和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对对子(上、下,前、后,左、右,大、小,多、少)。
2、数数1-100
3、比较数的大小。
65>62 99>20
27>25 85>23
89>86 57>8
完成后让学生说出比较的方法,引入:今天继续来学习“比多少”的有关内容。(板书课题)
过度:今天看看谁最爱动脑,观察的仔细,老师就奖励他一支铅笔。
二、探究新知
1、观察65比62多,99比20多。都是多,多的程度有什么不同?生……(差距不同)怎样来形容65与62的差距不大呢?
生……
师:这样比较小的差距,数学上叫做多一些(板书)
师:65比62多一些。让学生试着说27和25、89和86。
师:根据上课时我们对的对子,65比62多一些,反过来怎样说?生试着说一说。62比65少一些(板书)。让学生试着说25和27、86和89。
2、 99和20的差距大不大?怎样来形容99与20的差距大呢?
生……
师:这样差距比较大的,数学上叫做多的多(板书),师:99比20多的多。让学生试着说85和23,57和8。
师:99比20多的多,反过来怎样说?生试着说一说(20比90少得多)。(板书)。让学生试着说23和85, 8和57。
3、 小结:结合板书,什么时候用多一些、少一些,(差距小时)。什么时候用多得多、少得多。(差距大时)(板书)
4、看书43页例6,提问:书中是谁和谁比的?怎样比的?红球比蓝球多得多,还可以怎样说?(蓝球比红球少得多)。黄球比蓝球少一些,还可以怎样说?
生:……红球和黄球比呢?这里可以用课件投到屏幕上,让学生回答。
三、多样练习,深化新知。
1、课本43页做一做
2、课件展示基本题练习(略)
四、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1、举生活中的例子:师:今天小朋友都能用一句话来表示出两个数量间的大小关系。想一想,在我们身边,你能用语言描述出某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吗?
教室里的课桌数量和讲台数量比,风扇数量和灯棍数量比,学生人数和老师人数比,头发根数和眉毛根数比,老师的年龄和学生的年龄比。
2、活动:师:老师上了一节课,累的腰酸背疼,谁来给老师锤锤,指明两个上来锤,要求,记住自己锤的下数,然后用学过的知识比较一下,老师给学生锤2下,让学生锤的下数和老师锤的下数比比。
五、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六、作业:回家举个例子,把所学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
思考题:把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和少得多四个词分类,并说出分类标准。
板书设计
比多少:
65比62多一些99比20多得多。
少一些少得多。
27 > 25 85 > 23
89 > 86 57 > 8
差距小差距大。
第3篇:第四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第四课时 《我爱我家》教学设计
临沂三小 张艳
教学目标
1、掌握本单元的重点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感受阅读的乐趣。
3、养成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关心长辈的愿望和行为。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识记字词
师:你们喜欢听故事吗?(喜欢)那么今天我们要召开《我爱我家》故事会(板书:我爱我家)。不过在听故事之前,你们需要完成一项任务,今天的故事里有许多我们要掌握的字词,请同学们睁大眼睛,大声喊出它们的名字。多媒体展示:
父母 子女 眼睛 医生 太阳 喜爱 照顾 改变 离开 摆动 精彩 奇妙 认真 欢乐 生气 事情 变化 另外 刚刚 完全
你们表现的真棒!请你们做好准备,故事会开始了。
二、亲情故事,滋养心灵 故事一:《
第4篇:一年级数学比多少教学设计
书墨飘香 幸福人生
第一课时:同样多
涞水小学106班李美娜
2017年9月21日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7页内容及“做一做”,练习一的1~4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2.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知道“同样多”的含义,知道多、少的含义。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小兔头、小猪头、砖头、木头图片。学具准备: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各若干。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出示主题图
学生认真观察图片,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再找同学将其他同学的发现串起来编一个小故事:
这一天,天气可好了,河里的小鱼高兴地
第5篇:《比多少》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关系符号=并理解其含义,知道读法、写法,能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找一找,数一数,比一比的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符号化思想方法,以及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符号的简洁、明了的应用功能,感知符号在数学中的功能及其文字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以及创新的数学思想。
二、目标分析
比较两个抽象数的大小,是数概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学习这部分知识是有困难的。教学时,引导学生在已有的一一对应比较多少的方法基础上来学习,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形式来表征比较的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引入和=三种符号及其含义。由于和 比较相近,学生难以分辨,教学时,通过学生自己
第6篇:《比多少》教学设计
《比多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和“=”,知道其含义。
2.会用“>”“<”和“=”来描述5以内数的多少,建立学生的数感。
3.在探索解决实际问题中,初步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会正确比较5以内数的多少。教学难点:认识“>”“<”和“=”及其含义。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操作卡片。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四个三角形和五个圆形谁多谁少,怎样比一眼就能看出?
二、探究新知 1.生观察数量。
(媒体出示书第14~15页的主题图。)师:图上的小猴和水果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呢?
(学生可能回答:猴子的只数可以用3来表示;梨的只数可以用4来表示;桃子的只数可以用3来表示;香蕉的只数可以用2来表示。)
师:“几只猴子吃几个梨、几个桃子和几根香蕉?”可用学具分别代替猴子和水果来
第7篇:比多少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比多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7页内容及第8页“做一做”,练习一中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2.通过听童话故事,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热情待人的良好品德。
3.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实物投影仪,小兔头图片,小猪头图片,砖头图片,木头图片。
学具准备:铅笔、橡皮、梨片图、苹果图、三角形、圆片、花朵片各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听故事,提问题
故事:三只小猪长大了,要离开爸爸、妈妈自己生活了。他们各自盖了一间小房子。大哥盖了一间草房子,二哥盖了一间木头房子,小弟盖了一间砖头房子。房子盖好了,他
第8篇:比多少教学设计
比多少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比多少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比多少教学设计1
设计理念:
1、努力创设情境,体现课堂教学活动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生活中实际问题解决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同时让学生体会与他人合作的必要与快乐。
4、注重算法多样化,教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尊重学生的想法。
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感知100以内的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指导学生进行正确估计,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等多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