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习作6》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习作6》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习作6》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 读懂例文,学会发表自己的看法。
2、 认真观察图画,结合已有的知识,说说对不良现象的看法,并发出合理的倡议。
3、 在练说的基础上,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写下来。
教学重点:
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把它写下来。
教学难点:
努力使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有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课前准备:配套光盘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师生谈话,引出话题
1、(CAI:青蛙捉害虫的情景。)师:谁能用一两句话说说谁在干什么?看谁说的准确、可爱。
2、学生根据课件内容说话。
二 情境启思,例文引路
1、 让学生观察图画(几个小朋友在捉蜻蜓,蜻蜓在他们的网兜里扑扇着翅膀挣扎着)师:同学们,快看,灾难忽然就降临在正在忙碌的小蜻蜓身上了,瞧,那只被捉住的小蜻蜓怎样了?
2、 引导学生想象:蜻蜓会说什么?
提供提示语:蜻蜓有的绝望地说:
有的愤怒地说:
有的不解地说:
有的痛苦地说:
3、 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们有什么想法呢?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1) 说给小组里的同伴听。
(2) 指名发表看法。
4、 读例文,再交流。
(1) 学生自由读。
(2) 指明朗读。
(3) 师生交流:夏志成同学发表了怎样的看法,有什么值得借鉴之处?还想在他的基础上补充或修改什么?(引导学生辨证地读例文。)
三 看图,指导表达自己的看法。
1、 CAI:一个老头叫卖青蛙。
2、 请学生就这幅图谈谈自己的'看法。
(1) 给学生时间,让他们构思,形成观点。
(2) 学生畅所欲言,发表个人的看法。(或谴责或倡议)
3、 将话题拓展:除了例文和图上的这两件事,在我们身边,你还想对什么现象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呢?(学生交流、评议:是否说清了观点,是否有凭有据,能不能被大家认同。)
4、 师:如果把刚才你们谈的看法整理一下,写出来,就是一篇你的小评论文章了。大家快试试吧,争取让你的看法被大家接受,为社会新风做一份努力。
5、 学生再次整理思路,准备成文。
第二课时
一 学生完成初稿,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二指名读自己的习作,集体评议:
1、 观点是否鲜明、正确。
2、 把自己的见解说清楚没有,有没有凭据。
3、 有没有独到的见解。
三 学生根据评议修改自己的初稿。
1、 好朋友之间互改。
2、 自己修改。
第三课时
一 教师评讲习作初稿,结合学生习作提出共性问题。
二 学生自己修改习作,定稿。
三 誊写习作。
第2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习作6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习作6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例文,初步感知作者是怎样运用有力的事实和数据,把自己的观点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来的。
2、通过引导学生对周围的事件发表个人的看法,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社会的良好品质。
3、能根据需要,有目的地搜集和整理有关材料,写成一篇观点清楚、说服力强的短文。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对周围的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给以正确的是非观的引导;在说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挥笔成文。
难点:
1、引导学生对周围事件发表个人的看法,兼顾全体学生,引导适度适时,避免习作的千人一面、千部一腔。
2、有理有据有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生活是一座大舞台,不同的人,每天在这个舞台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上演出一幕幕精彩的生活剧场,我们的世界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对于我们身边发生的各种事,人们各有各的看法,让我们来听听不同的声音:
教师为学生读两条新闻极其评论。
2.在我们的身边,也经常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你对哪件事想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们来议一议:
看到有人拖拉作业,我想说:“()。” 看到有人乱吃零食,我想说:“()。” 看到有人违反交通规则,我想说:“()。” 看到有人(),我想说:“()。” 生交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要发表的各种事件。出示习作要求:到底有那些事情值得我们去说一说呢?
二、习作引路: 1.导入:
同学们刚才只是简单地说一说,要把自己的看法写成一篇文章,内容还要再具体些,道理讲得再充分一些,这样的文章才有说服力。有一天,夏志成同学看到有些小朋友捕捉蜻蜓,他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自由读例文,想一想:例文题目是《保护蜻蜓》,围绕保护蜻蜓这个中心,夏志成是怎样发表自己看法的。
3.请同学们读读例文,思考:这篇稿子分几段,每段写什么?先写?在写?最后写? 4.再读第二小节,看看夏志成同学在介绍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时,先提出了怎样的观点,然后又是怎样具体展开的? 交流。(先概括蜻蜓是昆虫世界中最出色的“除害飞行家”。接着,从它可以连续飞行,眼睛锐利,捕食害虫数量多三方面具体展开论述。)
5.出示“一只蜻蜓一小时可以吃20多只苍蝇或840 只蚊子,这是多么大的功劳哇!” 说说这一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列数字,说明蜻蜓吃的害虫多)
6.师小结。齐读最后一节。点明最后一节作用:发出倡议,点明中心。
三、指导习作: 1.夏志成同学们的文章虽然简短,但是很有说服力。老师相信,同学们也能够像夏志成一样,写出具有说服力的文章。我们来看一组图。
2、看图指导表达自己的看法。
(1)出示文本插图:一个老大爷叫卖青蛙。师:请同学们就这幅图谈谈自己的看法。(2)拟定内容,明确写法。师:对这种伤害有益动物的做法,同学们有了自己的看法,该怎样把自己的看法写下来?写什么内容?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可以写写青蛙对人类的益处;捕蛙后造成的危害等等。提醒学生用一些生动的事例和具体的数据来说一说。
3、拓展话题,明确要求。
师:除了例文和图上的事例,在我们身边经常发生各种各样的事儿,你还想对哪种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呢?想好以后,再写下来。我们先来看看我们身边的这些情况。
1、看到的现象,自己的感受
2、这样做为什么不对
3、对此我们在这里呼吁,号召大家怎么做?
教师可引导学生仿照例文的方法,用一两句话把自己关注的事情交待清楚,并表明自己的态度,或痛心、或憎恨、或赞赏、或喜爱。
附板书设计:
发表看法
一、概括事件 表明观点
二、具体说理(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
三、发出倡议(再次表明观点)
第3篇: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习作6》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习作6》教学设计
习作要求: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自己喜欢或者崇拜的人。这个人可能是革命前辈、英雄模范,可能是你的父母、同学、老师,也可能是你从书籍或报刊、电视等媒体中了解到的人„„
用你的笔介绍一下这个人吧。要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要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
一、设计理念
让学生放开手脚,自由表达;求真求实,从内容到语言都是自己的,珍视个人独特的感受;引导学生留心生活,学会细致观察,选取真实生动的素材,用质朴的文笔来刻画人物品质;使学生养成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乐于用文字表达思想的习作习惯;合作分享,共同提高;培养一种健康向上的心态,从生活中不断地去发现人性美,表现人性美,赞扬人性美。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在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时,应该引导学生体会
第4篇: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6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6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从现实生活中,从自己接触的人、电视网络上的人、各种媒体上的人,选择自己喜欢或者崇拜的的人,通过“我来介绍他(她)”的形式,去感知和积累他(她)的事迹,从而学习他(她)的美好品质。2.分析例文《我最崇拜的人》,标出描写人物特点的句子,学会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3.能通过典型的、有说服力的具体事例来表现“你喜欢的或者你崇拜的”人物的品质,做到说真话,写真事,能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学会详略得当,过渡自然的写作方法。
4.重点围绕是否“抓住具体事例”和“细节描写”这两个习作要点,评价并学会用修稿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开展“我最崇拜(喜欢)的人”讲故事活动,激发写作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第5篇: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三》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展现自我,能抓住自己的外貌特征,真实自然地表现“真我”。
2、初步领会介绍人物的基本要领:抓住人物的整体形象、长相、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写下来。
3、尝试与人合作,共享习作的无穷快乐。
教学重点:
①阅读范文时,要能够概括地说出那个同学是从哪几个方面作了哪些内容的自我介绍。
② 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恰当的内容,真实,有条理地作介绍。
教学难点:
学会抓住自身特点,准确而真实地表现“真我”。
指导过程:
一、 猜一猜
1、有这样一个人,个子不高不矮,身体不胖不瘦,脸色不黑不白,眼睛不大不小,鼻子不高不低,嘴巴不宽不窄,耳朵不圆不长---------你猜他是谁?
2、有这样一个人,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壮,穿一身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
第6篇:习作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习作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习作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习作”。
【教学目标】
1.学生挑选学习本领过程中感触最深的、最有趣的情境再现出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说明白自己学的是什么本领,尽可能把由不会到会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
【教学准备】
口语交际课时的照片、录像。
【教学过程】
一、回顾口语交际,激发学生兴趣
1.在口语交际课上,我们交流了各自拿手的本领。现在就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再来回忆一下那令人难忘的一幕幕。(播放轻音乐的同时播放录像、照片,学生边听边欣赏)
2.从同学们兴奋的表情、开心的笑声中,我知道这些照片勾起了你们美好的记忆。想一想:谁介绍的学本领的过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认真回忆一下:他当时是怎么介绍的呢?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随机引
第7篇:三年级上册习作6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懂例文《铅笔刨刀》,知道这篇例文写了有关铅笔刨刀哪几方面的内容。初步感知状物文章的写法。
2、能借助习作要点讨论的提示,对照例文,懂得写一种文具的要领。
3、按习作的要求观察自己的铅笔刨刀或其他文具,弄清它是什么做的,形状怎样,上面有什么图案,它有什么用途,先说再写。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按习作要求观察自己的铅笔刨刀或其他文具,弄清它是什么做的,形状怎样,上面有什么图案,它有什么用途,先说在写。
难点:懂得如何抓住文具的特点进行有顺序的描写,如何写出文具的特点和用途。教学准备:一件文具及其介绍的范文。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能仔细观察图画,并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对景物进行描述。简单地写一些图中的景物,写一些图中的动物。
一、观察图片
1、出示图画
2、小朋友们,今天老师
第8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习作6》教学设计及反思
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
习作6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借鉴例文《保护蜻蜓》的写法,用事实说话,谈出自己的观点,表明自己的看法。
2.联系习作要点提示和课本上所配插图,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身边选取习作素材。3.认真观察图画,结合已有的知识,说说对不良现象的看法,并发出合理的倡议。4.尝试习作,先打草稿,再运用反复朗读,修改习作;修改后誊抄在习作簿上。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对照例画,认真观察图画,结合已有的知识,说说对不良现象的看法,并发出合理的倡议。
2.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观察,去积累,丰富学生的生活,使习作教学与学生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等紧密联系起来。难点:
学会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习给习作分段。教学评价设计:
1.采取鼓励性评价,鼓励学生善于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大胆运用自己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