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茶文化研究论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5-18 07:13:3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俄罗斯的茶文化研究论文

俄罗斯的茶文化研究论文

随着喜爱饮茶人数的增多,驮运队的数量每年也大量地增加,因此人们为茶叶的运输建设了专门的道路,并于1880年竣工开放了西伯利亚铁路线的第一部分,从这个时候起,开始了从印度和锡兰购买茶叶,通过水路运输方式到达敖德萨运输线。对茶的需求在全国范围内不断增加,饮茶已经成为俄罗斯人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了。在1886年俄国沙皇下令把茶叶列入军队供给的生活食品清单中。直到这个时期饮茶之风在俄国各阶层才开始盛行,茶叶真正走入了人们的生活。在20世纪初,俄罗斯对茶的需求量之多,跃居世界的首位,与此同时茶的种类也增加了,茶贸易逐步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俄罗斯人饮茶阶段及特色

1.贵族阶级的饮茶

在大城市中生活的贵族们,他们曾一度效仿英国的饮茶习俗,这样相似的饮茶风俗曾风靡圣彼得堡和莫斯科的沙龙,相似的贵族饮茶方式“ворянскийчай”不仅体现在购买相似的食物上,还体现在相似的交际方式上。

2.商人阶级的饮茶

那时的饮茶必须搭配有甜食和食品。甜食:糖、蜂蜜、饼干,食物:各种馅的小饼(пироги)蔬菜的、蘑菇、野果、奶渣、鱼肉和其他种类的肉、蜜糖饼干(пряники)、挂锁形白面包(калачи)、面包圈(улики)。喝茶的时候经常添加酒精—浓烈的酒精(репкиенастойки)和香树脂(альзамы)。类似的喝茶方法是独出心裁的方法,无节制的饮食好像什么都没吃,但一小碟七个小馅饼已经被津津有味地吃完了。

3.平民阶级的饮茶

平民—古板官僚、有工作的人、小铺老板、平民知识分子。在这一阶级的人观察和模仿贵族和商人的饮茶习惯。他们模仿商人喝茶时搭配丰富食物,效仿贵族一边观看文艺节目一边喝茶,就是这样一种一边喝茶一边聊天的娱乐形式在小市民中形成了一种浪漫音乐抒情诗的饮茶形式。

4.俄罗斯公共饮食阶段

俄罗斯在这时期开设了许多茶餐厅,在每一家餐馆都设有茶桌,顾客们吃完正餐之后将继续享用高级的茶点。

5.农民的饮茶

在那个时期,饮用真正的茶对于这个特殊的阶级———工人和农民来说是一件奢侈的事情,通常他们饮用的是混合产品,在茶中常常添加草一类的混合产品。

古俄罗斯的饮茶习俗与礼仪

《俄罗斯编年史》中曾有这样的记载:“在品尝这种神奇的饮品时一定要缓慢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会给你带来味觉上的享受,而且在精神上也会让你从琐碎纷杂的烦恼中获得解脱。”在古代俄罗斯人喜欢摆上茶炊喝茶,这样的场合很多:如当亲人朋友欢聚一堂时,当熟人或路人突然造访时;清晨早餐时,傍晚蒸浴后,炎炎夏日农忙的田头,大雪纷飞人马攒动的驿站;在幸福快乐欲与情人分享时,在失落悲伤需要安慰时;在平平常常的日子,在全民欢庆的佳节……在有客人来时,主人应当摆上茶炊,并陪客人一起喝茶,客人与主人的家人们一起围坐在桌子周围喝茶聊天、关于就坐的次序也是有严格规定的,尊贵的客人应当坐在中间的位置,其余的人按照辈分的.高低依次就座。类似斟茶和敬茶的工作通常由女主人来做,时而大女儿也会帮忙,敬茶人在敬茶时应当双手端着茶杯并面带微笑地说些祝福的话比如“让我们为了健康而喝茶!”(Назоровье!),按照惯例客人们应当回答:“感谢上帝的馈赠”(СпасиБогвас)或“感谢您的款待”(Благоарювам),在喝茶时这些话经常被提及,那时的人们认为这种真诚的感谢会通过空气的弥漫继而产生神奇的魔法,会给人们带来福报。据记载,人们认为茶有保健作用。那时俄罗斯关于茶的成分的研究大多是来自爱好喝茶的女主人,他们把茶按照保健功能、性别、制作时间进行分类。有许多秘方,对于姑娘只能饮用“少女茶”(евичийчай),这种茶添加了晒干的带有种子的苹果,这样的饮品可以帮助姑娘拥有白皙的皮肤和红润的气色。塔季扬娜茶(Татьянинчай)是由三种不同种类的三叶草构成的,据说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加长久地拥有美貌,可以加固爱情,帮助人们实现愿望。男人茶(мужскиечаи)通常添加旋覆花(евясила)、欧芹петрушк、金丝桃(зверооя)等植物的根茎。

俄罗斯的茶炊之路

18世纪随着茶落户俄罗斯,茶炊制造也逐渐盛行。大量的茶炊的生产兴起于乌拉尔地区,19世纪初,莫斯科的彼得西林先生的工厂主要生产茶炊,年产量约3000个。到19世纪20年代,离莫斯科不远的图拉市则一跃成为生产茶炊的基地,仅在图拉及图拉洲就有几百家加工铜制品的工厂,它们都生产茶炊和茶壶,到1912—1913年,俄罗斯的茶炊生产达到了顶峰阶段,当时图拉的茶炊年产量已达到66万只,可见茶炊市场的需求量之大。茶炊的样子是多样化的。有球形、桶形、花瓶状,小酒杯形,以及一些不规则形状的茶炊。从事茶炊事业的工匠们,不仅仅展示了高超的技艺,而且体现出高雅的审美能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这充分体现了俄罗斯民族的智慧。

茶与文化

茶文化是俄罗斯文化的内涵的一种具体表现,俄国的作家和艺术家的作品里有对俄罗斯茶炊的描述,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中有这样的诗句:天色转黑,玩茶的茶炊闪闪发亮,在桌上咝咝响,它烫着瓷壶里的茶水;薄薄的水雾在四周荡漾。这时已经从奥尔加的手下斟出了一杯又一杯茶,浓湮的茶叶在不停地流淌。诗人笔下的茶炊及烘托出的时空意境,体现着俄罗斯茶文化所特有的氛围。俄罗斯的著名画家巴库斯托季耶夫以饮茶为题材作有油画《商妇品茗》,画面左边就是一把高高立在餐桌上的铜制茶炊,画家通过画面,传递俄罗斯茶文化的信息。

现代俄罗斯的饮茶方式

对于现代俄罗斯人来说,茶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饮品,也是三餐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俄罗斯人喜欢简单的生活方式,对于他们来说一杯茶加几块饼干就是一餐,但再简单的一餐也不可以缺少茶,在他们中有“无茶不成席”的俗语。从功能上看俄罗斯人喝茶常常是为三餐垫补或往往就替代了三餐中之一餐。当然,喝茶之际谈天说地是必不可少的,俄罗斯人把饮茶当成一种交际方式,饮茶之际可达到一种最好的沟通效果。饮茶一般配有大盘小碟的蛋糕、烤饼、馅饼、甜面包、饼干、糖块、果酱、蜂蜜等等“茶点”俄罗斯人酷爱红茶,从饮茶的味道看,俄国人更喜欢喝甜茶,喝红茶时习惯于加糖、柠檬片,有时也加牛奶。俄罗斯民族一向以“礼仪之邦”而自豪,许多家庭都有以茶待客的习惯,当你去俄罗斯人家中做客时,主人会问:“您想喝点什么,是喝茶还是咖啡?”假如你选择喝茶,主人会说:“马上去煮。”喝茶可谓是他们的一大嗜好。

在俄罗斯,人们不能一日无茶。作为最普及的大众热饮,无论在家还是做客,无论在食品店还是咖啡馆,无论在影剧院的小吃部还是卖热狗的街头小摊上,只要有卖食品的地方,都能喝到茗香四溢的热茶。每个超市都设有专门的茶叶区,琳琅满目的茶叶根据不同的包装、不同的种类、不同的产地摆放在货架上,方便顾客选择。在饮品区你也可以发现许多茶饮料,由此可见,茶是现代俄罗斯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第2篇:茶文化理性认识研究论文

茶文化理性认识研究论文

一、对茶艺师的介绍

茶艺师是现代兴起的一个职业,专指那些对茶叶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了解,精通于茶艺的表演,同时对于其服务、管理技能者方面的素质也很高的一种专职人员。对于一个茶艺师来说,一张茶几、一套茶具就是她们用于表演的全部的道具,而那小小的茶席就是她们要展示自己的舞台,舞台虽小,可内涵很大,一个专业的茶艺师,本身的举手投足就可以表现茶的韵味,而其自身气质与茶给人带来的感觉也是非常相似,浑然天成。茶艺是茶文化最重要的部分,是茶文化精髓的体现,而茶艺师对于茶文化的理性理解要高于一般人很多

二、茶艺师对于贵州茶文化的理性认识

贵州是一个盛产名茶的地方,以绿茶见长。“茶圣”陆羽在其所著的茶叶专著《茶经》里说到“茶在"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 。这文章中的地点对照到现在的地图其实就是在贵州界内。“茶圣”陆羽是一个嗜茶如命的人,一生中爱茶、研究茶、精于茶道,而其所著《茶经》就是世界上第一部专门写茶的著作,这本书和这个人给茶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对于一个茶艺师来说,茶文化的体现往往就是从茶艺上体现的,不同的名族和地域都有其独特的茶文化。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省,在贵州省内的少数民族种数多达28个,在全国范围来说算是一个很大的了。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承,而贵州一些有名的地方名茶和古代进贡的“贡茶”都是出自于少数民族之手,如历史上很出名的“镇远天印茶”其实就是产自于贵州的黔东天印山区。少数民族虽然跟着社会在发展,但是再传统工艺上还是保留着最原始的手法,因此经过多年的变迁,少数民族的茶文化不但被传承下来了,而且还更加的丰富了。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不可缺少的,其传承具有历史性,可以通过了解各个地区茶文化的发展进而了解这个地区的发展;也具有民族性和地区性,每个民族和地区都有着自己所特产的茶,而又因为地域文化的差异,进而形成的丰富的茶文化。茶文化包含了茶道和茶艺两种,茶道是一种精神,即使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茶文化发展,茶道也没有其明确的定义,因为这是每个茶独特的气质;茶艺即为泡茶的艺术,很多地方泡茶的方法都不同,而现在外行人对茶艺的理解仅仅为备具、赏茶、洁具、置茶、温润泡、冲泡、奉茶、品饮这八个茶艺表演步骤,而作为一个真正的茶艺师,其对茶艺的理解不仅仅是停留在茶艺表演的上面,而是里面所体现的文化内涵。贵州产绿茶,绿茶的其实跟别的茶不一样,其为凉性茶,因此冲泡的温度不宜过高,一般为80~85摄氏度,在冲泡时茶叶也不宜放太多,这样才能将绿茶的本质发挥到极致。绿茶在茶艺表演中是按照常规的步骤对于茶叶进行冲泡的,其实在贵州的地方习俗中,还有很多关于绿茶的吃法,这也就是茶艺师对于贵州茶文化的理性认识之一。绿茶的吃法很多,在贵州有名的有“罐罐茶”,这是在贵州一个非常独特的吃茶方法,如果你要到石阡仡佬家庭作客,他们一定会用这个茶来招待你的。罐罐茶的用具其实是非常有讲究的,选用的是本地的土茶罐,水也是山泉水。当地人最喜欢的就是闲时烤上一壶茶,边烤火边聊天,时不时喝上几口茶、吃几口馍馍,生活怡然自得,气氛其乐融融的。“擂茶”在吃茶中其实是一种独特的存在,一般存在与客家人中。擂茶是需要人用擂棍在擂钵中捣制的,在捣制绿茶的同时,还会在里面加入到芝麻、花生仁、草药等,这样等到成为了碎泥,茶便算好了,然后过滤、煮茶,这个茶的茶香是非常的浓郁、绵长的。在黔东的侗族最喜欢的还是“煮油茶”,除了他们之外,贵州很多民族都喜欢吃“油茶”,在当地还有一个顺口溜,意思就是吃一碗“油茶”一天都有劲,没有吃的,就一点精神都没有。作为一个茶艺师,不仅仅是做好茶艺表演,同时要了解各个地区的茶文化,茶文化其实也就是对于这个地方、民族的认识。

三、总结

茶艺师最主要的技能就是茶艺,而茶文化最主要的体现点也是茶艺,茶艺不仅是表演的技术,也是吃茶的艺术,因此在理解贵州的茶文化时,作为一个茶艺师,要从理性的角度出发,从茶艺中了解茶文化。茶文化发展到现在,不仅仅是“礼”的体现,更多的是体现茶生长的当地的一种文化。

第3篇:茶文化术语翻译问题研究论文

茶文化术语翻译问题研究论文

摘要: 茶叶不仅是供人们购买饮用的商品,而且是具有文化属性的产品,因此茶叶名称翻译就显得至关重要。茶叶翻译一方面便于国外消费者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便于形成统一名称,形成品牌宣传效应。本文主要探讨茶叶出口贸易中茶文化术语翻译问题,通过对翻译传统、翻译方式和翻译效果的叙述,使读者和消费者对茶业术语翻译的情况有一个简要理解。

关键词: 茶文化内涵;茶业术语翻译;问题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文化的传播需要翻译成多种文字,因此,文化传统翻译成为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茶文化翻译,我国茶文化产生于东晋时期,直到唐朝发展达到全盛,茶叶贸易也随着茶文化发展而不断拓展。但目前关于茶业术语翻译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茶叶名称翻译错误、一茶多译、只取音译等情况时有发生,对我国茶叶传播和对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俄罗斯的茶文化研究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俄罗斯的茶文化研究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