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4-09 07:13:2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主备人:郭红军

教学目标:

1、学习按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2、学习本文准确而富于变化的语言

3、了解中国革命所经历的艰苦道路和先烈们的光辉业绩。

重点、难点:

1、学习按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2、学习本文准确而富于变化的语言

课前准备:

1、熟读课文,查工具书自行解决课文生字词。

2、查阅工具书,了解说明文的有关常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本文说明的内容及其特征,掌握本文的说明方法。2、理解本文的写作顺序和行文思路。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我们打开本册课本的扉页时,首先看到了什么?这彩照给了你什么感觉?

人民英雄纪念碑。这座矗立于天安门广场南端的纪念碑是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近百年来为我国的独立、自由、幸福而牺牲的人民英雄而兴建的。这座雄伟的建筑于1952年8月动工,经过五年修建,到1958年4月22日建成。作者周定舫在纪念碑落成后,揭幕前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纪念碑,写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该文向全国人民及时介绍了这座表达亿万人民缅怀革命先烈之情的雄伟建筑。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活动一:浏览全文,整体感知

1解题、明确本文体裁

2组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字、词、结构等)阅读、预习所得。

3创设问题情境:本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提示:从题目和副标题看)

活动二: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本文说明的对象什么?

2、本文说明的对象有总的特征是什么?

3、试将课文分成三部分并写出每部分的大意。

活动三:

1、本文在说明对象时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

2、文章运用这些说明方法旨在说明了什么?

用“这句话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的句式回答。

活动四:

说明文说明事物有一定的顺序,说明顺序一般分为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思考:

1、速读2~5节,找出表明顺序的关键词,看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

序把纪念碑一步步介绍给我们面前?(即作者的活动顺序)

2、在平台前瞻仰,作者按照怎样的顺序说明纪念碑的结构、题词、碑文和造型?

3、作者按照什么顺序介绍10幅浮雕的,你是如何知道的?(用原文的一句话)并按文中的顺序简要说明浮雕的主要内容?

课后作业:

1.背诵正面的主题以及背面的碑文。

2.完成练习三,整理课文已经学过部分的说明顺序

3.找出并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特色,请找出几个例子来。

第2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学习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说明事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从十幅浮雕中了解我国近百年的人民革命斗争史,进而理解“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真正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励学生继承光荣的革命传统,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努力奋斗。

教学重点:按空间方位的顺序介绍的同时,又运用了时间顺序。

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重在学生能力上的培养。

课前预习:

1.速读课文一遍,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2.查字、词典,解决生字、生词。

3.按说明文的结构特征,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课时安排:一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明确体裁、解题复习、思考、圈画

2组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字、词、结构等)阅读、讨论、思考

3创设问题情境:本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组织学生朗读第一节和最后一节朗读、讨论、思考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分析课文第2-5节重点了解这一部分由远到近的空间顺序阅读、勾画、思考

2组织学生自己分析6-10节的说明顺序;完成表格讨论、交流、思考、自由发言

3学习评价:你认为文题中的“人民英雄”究竟包括哪些人?思考、自由发言

4组织交流:如果要在纪念碑上补充建国以来的人民英雄,你认为应该增加哪些?畅所欲言

第三块:语文活动:我来做导游“向您介绍我们的**中学”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组织、参与活动:出示中学平面图讨论、自由发言、个别发言

第四块:课后学习与作业:

1.到网上去收索更多有关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资料,小组交流,把收集的资料了出一期板报。

2.课后请收集为国捐躯的顺德烈士的事迹,并讲给家人或同学听。

第3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本文的说明对象及说明顺序。

2.掌握本文的重点字词。

3.培养学生热爱革命先烈的情感,学习先烈的光辉品质。

教学重点

把握说明顺序,培养学生景仰先烈,学习先烈的情感。

教学难点

更多的了解先烈的英雄事迹及其意义。

突破方法

阅读、讨论、交流

教学方式

讲授式

教师活动

一、导入(3)

谁瞻仰过**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二、新授

(一)给划线字注音

瞻仰 奠基礼 镏金 上溯

重幔 逾越 旌旗 天堑

瞻仰 巍峨 矗立 奠基

小庑殿顶

(二)初读课文思考问题

1.本文的解说对象是什么?

2.解说对象有何特点?作者依次介绍了与纪念碑相关的哪些内容?

3.文中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三)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1.本文按照什么样的说明顺序进行解说的?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介绍有何好处?

2.如果把第三段提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学设计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本文的说明对象及说明顺序。

2.掌握本文的重点字词。

3.培养学生热爱革命先烈的情感,学习先烈的光辉品质。

教学重点

把握说明顺序,培养学生景仰先烈,学习先烈的情感。

教学难点

更多的了解先烈的英雄事迹及其意义。

突破方法

阅读、讨论、交流

教学方式

讲授式

教师活动

一、导入(3 )

谁瞻仰过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二、新授

(一)给划线字注音

瞻仰 奠基礼 镏金 上溯

重幔 逾越 旌旗 天堑

瞻仰 巍峨 矗立 奠基

小庑殿顶

(二)初读课文思考问题

1.本文的解说对象是什么?

2.解说对象有何特点?作者依次介绍了与纪念碑相关的哪些内容?

3.文中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三)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1.本文按照什么样的说明顺序进行解说的.?按照这样的顺序进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教学目的

一、学习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说明事物的方法。

二、引导学生从十幅浮雕中了解我国近百年的人民革命斗争史,进而理解“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真正含义,激励学生继承光荣的革命传统,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努力奋斗。教学重点:

学习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说明事物的方法。教学难点:

激励学生继承光荣的革命传统,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努力奋斗。课时安排:两课时。前置作业:

1、归纳字词。

2、了解说明文知识,包括概念、说明文的分类、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3、找出表明顺序的关键词,看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把纪念碑一步步介绍给我们面前?(即作者的活动顺序)

4、介绍纪念碑的空间顺序。

5、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10幅浮雕的?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当我们看到屏幕上的这幅图时,首先看到了什么?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说明文与记叙文的区别。

2、学习按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3、了解中国革命所经历的艰苦道路和先烈们的光辉业绩。

【教学重点】 ①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②了解中国革命所经历的艰苦历程

【教学难点】 说明文与记叙文的区别

【学法指导】

1、关于说明文:

(1)说明文,是一种以为基本表达方式,常用于客观说明某种事物或某种道理的

一种文体。具体来说,即说明事物的、、和等;解说事理。

(2)阅读说明文,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第二:第三:

(3)说明的顺序有:……

2、关于题目:

文章以作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