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七年级课型:精读课课时:2课时执笔:韩云生
审核:备课组时间:2011-3-12学生班级:姓名:
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特征。
2.学习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说明事物的方法。学习在说明中运用记叙的方法。
3.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和人民英雄的光辉业绩,激励他们继承先烈未完成的事业,奋勇向前。
教学重难点:理清介绍纪念碑的顺序。学习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说明事物的方法。认识作者及写作背景文体知识:认识说明文
一、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周定舫() 奠基() 镏金() 上溯() 重幔()
挑衅() 镶嵌() 五卅() 逾越() 天堑()
2、解释下列词语:
永垂不朽:
慷慨激昂:
丰功伟绩:
顶天立地:
瞻仰:逾越:
挑衅:
二、整体感知: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它的基本特征是:
2、根据课文内容,概括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概况:
位置:材料:
台阶:正面:
背面:碑身东西两侧上部:
小碑座四周:大碑座四周:
3、找出表示作者行踪的词语,并说明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纪念碑的?
三、合作探究:
1、文章标题下面有个副标题,标题和副标题各有什么作用?
2、读读第一段,说说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文中“落成”、“瞻仰”能否换成“建成”或“竣工”,“观看”或“游览”等词?
3、第3段为什么不紧接着第2段的结尾句子“从远处仔细瞻仰纪念碑”,开始介绍纪念碑的样子,反而插入了一段建造过程的介绍,这段介绍有什么作用呢?
四、课堂练习:
默读课文,了解每幅浮雕的内容,并对照碑文的时间给10幅浮雕分类。
(背面附表完成)
教(学)后感:
十一人民英雄纪念碑
年级:七年级课型:精读课课时:2课时执笔:韩云生
审核:备课组时间:2011-3-14学生班级:姓名:
一、自主学习:
默写第四段中的碑文内容:
二、整体感知:
1、读读开头和结尾两节文字,比较作者瞻仰前的心情和瞻仰后的感受,说说文章是怎样做到首尾呼应的。
2、课文题为“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文中也三次提到“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几个字。那么,作者在文中反复三次提到这几个字,各有什么作用?
三、合作探究:
1、举例说明本文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10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在表述纪念碑的高度时,作者用语是否有点罗嗦?
2、“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10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说说在纪念碑前用“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作用。
教(学)后感
韩云生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教学案例(苏教版七年级)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教学案例(苏教版七年级),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学生见过纪念碑却不一定有比较深的印象,为了帮助学生很好地学习这篇说明文,本人做了一下尝试,教完本文后,有如下几点感想。一、预习的必要性。课前先让学生查找......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把握本文的说明对象及说明顺序。2.掌握本文的重点字词。3.培养学生热爱革命先烈的情感,学习先烈的光辉品质。教学重点把握说明顺序,培养......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学反思本文是一篇说明文,学生见过纪念碑却不一定有比较深的印象,为了帮助学生很好地学习这篇说明文,本人做了一下尝试,教完本文后,有如下几点感想。一、预......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学反思,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