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浅谈激发兴趣在小学体育课中的应用论文
浅谈激发兴趣在小学体育课中的应用论文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调动情感,完成课的任务,是每位体育教师所关注的重要问题。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呢?
一、教材激发
1、科学性。即在教材安排上做到先后得当。例如学生在课初思想和注意力比较集中,对学习新技术比较有 利,因此必须把新授教材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为了使运动负荷的变化符合人体活动的规律,应将运动负荷较 小的教材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为了持续学生对课的兴趣,应该将游戏和比赛安排在课的后半部分。为了不致 于使学生疲劳而影响学习,一般应该把灵敏、柔韧和协调性的练习,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而把力量性、耐力 性的教材安排在课的后半部分。
2、趣味性。即对现行的那些单调、枯燥、重复的教材进行适当改编,使之体现游戏性、竞争性和适当的惊 险性。又由于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上进心和好胜性强的特点,如果在教学中采用游戏、测验、比赛 等多种多样的竞技形式,不仅可以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可以发展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动 作技术,陶冶情操。譬如小学四—六年级的教学内容均有400米耐久跑,在处理这一教材时,可运用游戏、竞赛 形式进行全程跑,像结伴跑、甩人跑、超前跑等;也可以采用在200米处的报时跑,400米全程计时跑以及50米 ×8往返跑等。
3、艰难性。教材有适当难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智力发展。在教材的处理上,使每堂课内容 都具有一定的难度,譬如在低年级学生初步掌握前滚翻的动作之后,为了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和巩固动作技术 ,在复习课中可采用以下几种练习方法:一种是限制性练习,如在颔下和两膝之间夹小手帕进行练习,以强化 低头和并腿的动作。还可在两条直线中间练习前、后滚翻,连续前滚翻以强制左、右手脚用力平衡。
4、实用性。教学内容的安排应有利于促进学生运动技能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同时也应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适当安排一些诸如“躲闪比赛”、“跨越比赛”、“平衡比赛 ”、“攀爬比赛”和“负重比赛”等有趣味的`练习和游戏。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 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二、教法激发
1、阶段激发。
教师应根据整节课教学进程的不同阶段,采用形式多样、生动的教法,唤起学生注意和兴趣 。
课的开始,学生的注意往往停留在上一节课或课间休息的各种活动和操场环境中有趣的对象上。教师除运 用常规训练外,可采用“看谁记得牢”、“快快集合”、“一切行动听指挥”等有趣的游戏,把学生的注意与 兴趣移到体育课上来。
课的准备部分,必须改变那种跑几圈,做一套徒手操的单调、枯燥的做法。提倡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准 备活动。除采用常用的口令法外,还可以采用击掌法、音伴法、模仿法、持物法、游戏法等。这些方法可因课 而定,有机结合。
课的基本部分,最关键的是如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必须进行生动、有趣的启发性讲解。还可 根据不同课时目标,在教学中实施灵活的组合,以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如采用友伴分组、能力分组、兴趣 分组以及目标分组等多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
课的结束部分,学生较为疲劳,精神也较为涣散,教师应选择一些调节情绪和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如 轻松愉快的游戏和舞蹈动作等。课的小结与结束不要千篇一律,有时可以采用表扬式,即对学生在课堂上良好 及突出的表现予以肯定;有时可以采用游戏式,即让学生在欢快兴奋的气氛中结束一堂课的学习;有时可以采 用议论法,即通过师生或学生之间互相启发,议论收获;有时可以采用点睛式,即通过概括性的语言点出这节 课的学习内容,以强化所学的知识;有时可用悬念式,即揭示新矛盾,为今后教学埋下伏笔,诱发学生下一次 课的学习欲望。
2、语言激发
(1)采用引导性语言。在教学中,教师应联系实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去引导学生学习。例如在学习长跑项 目时,不但要先讲清长跑对人体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的生理价值,还要讲解它对培养人的顽强意志和艰苦 奋斗优良品质的意义,这样引导性的理性教育,能促使学生大脑积极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采用表扬性语言。表扬为主,正面教育,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好方法。如“这一组集合最迅速!” “这一组排得最整齐!”“这位同学回答得很正确!”“这位同学真勇敢!”等等。这些简短的表扬性语言, 肯定和鼓励了受表扬的同学,同时也给其他同学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激发了他们的上进心。
(3)采用勉励性语言。以勉励的口气布置任务,可以利用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使潜在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 的发挥,如对不敢进行“山羊”分腿腾越练习的同学,教师用勉励的语气说:“只要你们大胆跳,保证会完成 。不用怕,我来保护!”这样同学们听了不但乐意参加练习,而且练习时没有心理负担。这要比“你们必须给 我跳过去,跳不过的要罚”的训斥好得多。
(4)采用幽默性的语言。体育教师的幽默语言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协调师生关系,改正学习错误,减轻学生心理压力,调整情绪,消除疲劳以及提高学生对课的兴趣,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3、行为激发
(1)表率行为。教师的表率行为是自己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教师的良好表率,会使学生在榜样力量的鼓舞 下,奋发进取,积极学习。譬如上课开始,教师穿着整齐的运动服装,精神焕发地来到学生的队伍前面,不仅 会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而且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又如教师的课堂上准确优美的动作示范,会给学生以 美的感受,进而产生跃跃欲试的愿望。
(2)激励行为。课堂上教师如能恰如其分地运用面部表情,身体姿势,把良好的情绪直接传递给学生,对于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起着积极的作用。譬如当教师见到学生遵守纪律认真练习,相互帮助等良好表现时, 向学生微笑点头,以示赞同;当学生学习成绩有提高,技术有进步,表现出勇敢、顽强的精神时,教师竖起大 拇指或带头鼓掌,以示表扬等。
4、意境激发
教学中的不同情景,会促使学生产生不同的学习感情,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对场地、器材进行科学安排 ,并利用色彩、音乐伴奏等创造一种情景交融,具有强烈感染力的学习境界,例如在上“障碍接力赛跑”游戏 教材时,用排球网、框架、棕垫、画线等设置了“敌人封锁线”,用塑料小枪作为接力棒,再加上播放录有 冲锋号声、炮弹声和机枪声交融在一起的音响。在这样的意境中做起游戏来,学生的积极性甚高,课堂气氛极 其热烈,同学们的加油声一浪高过一浪,直到下课,听课者与师生的余兴仍然未消。
总之,努力探索“激发兴趣”的途径,使之“寓体育于兴趣之中”,孩子们就会感受到体育活动的无限快 乐,从而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这样有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陶冶美 的情操。
第2篇:激发学生爱上体育课的兴趣论文
激发学生爱上体育课的兴趣论文
摘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当学生有饱满的学习兴趣,才会对学习产生强烈需求,从而主动地、积极地、心情愉快地参与教学全过程。为提高体育课的实效,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音乐、游戏、设疑、录像、挂图等辅助教学,增强了教学效果,使体育课教学具有直观性、新颖性、实效性,有助于实现体育课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兴趣教学;电化教育;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当学生有饱满的学习兴趣,才会对学习产生强烈需求,从而主动地、积极地、心情愉快地参与教学全过程。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学生的积极性呢?
1、音乐激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随着体育运动的发展,配乐体育练习在学校体育中被广泛运用。例如,在音乐伴奏下做广播操、眼保健操、健美操等等。配乐练习的优点人们之所以喜欢在音乐伴奏下做练习,主要有两大优点:
1.1音乐替代了单调无味的口令、信号广义地讲,无论是强、弱声响或口令都可称作“信号”,它在人们参加体育活动时起到“统一行动”的作用。例如学生在进行队列操练时,教师用的口令,鼓号队击的鼓点,或在运动员进行曲伴奏下进行操练等。另外,音乐与口令两者巧妙地结合,也具另一种情趣。例如做广播体操,它既是在音乐的伴奏下,又是在口令的提示下同步进行的练习。下面是首儿歌,在教学生原地踏步时可以叫学生边唱边踏,让学在音乐当中掌握踏步的节奏、踏步的动作。打破常规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儿歌:
1 3│5 6│5 0│ii │6 i│5 -│× ×│× 0│原 地踏 步走, 提起 脚 跟 走, 一 二 一,
× ×│× 0│6 5│3 0│6 5 │3 0│
一 二 一, 小 朋 友, 小 朋 友,
5 1│3 2 │1 0 │Х ×│Х 0│
看谁 走椎 好, 一 二 三 四!
2.2优美的旋律,能调动、激发学生兴奋性和情趣。由于学生在清晰、欢快音乐节奏伴奏下做练习,加上对音乐的理解、想象和受音乐感染力的影响,很自然地从心灵中产生共鸣。所以,它对清除由运动中出现的单调感和疲劳,陶冶情操等具有其它手段无法代替的作用。
2、游戏激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游戏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游戏是由一定的情节、动作(跑、跳、攀、爬、平衡、对抗和各种表现动作等)、比赛规则和结果等几个部分构成的综合性的体育活动。游戏教学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符合儿童年龄特点,深受儿童喜爱。它对全面锻炼身体,帮助儿童认识客观事物,促进体力和智力的发展,陶冶美的情操,发展集体意识和个人才能,培养优良品德都有特殊的作用。教学中还可根据教材内容把一些单调、枯燥的身体练习用有趣的游戏、比赛方法来完成。如练习投掷时,创设“打靶中弹”的情境,让学生尝试自制不同颜色的小沙包,然后将沙包向靶环投掷,看谁投得准。投出的沙包在空中五颜六色,引起学生对投掷的兴趣。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兴趣,吸引参与。又如短跑速度素质的练习,可以用接力游戏或追逐跑的比赛方法来完成。发展学生弹跳力的练习,可以用单足跳接力赛或“看谁摸得高”的游戏来完成同时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爱班、爱校的集体主义教育。这样不仅使学生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在校的自豪感,更使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气氛中,愉快而积极地进行身体素质练习,快乐游戏,情趣教学使体育课变得丰富多彩,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使学生自觉地进行身体锻炼。我曾在一节教材为一分钟跳绳考核的课中做过成功尝试,使枯燥的考核课充满情趣。从课的开始就安排反应练习以集中注意力,随之在准备活动中又安排三项行进间的游戏练习,不仅使学生情绪高昂,达到了准备活动的目的,还紧紧扣住短跑的特点进行了起跑所需的反应练习,做到一举多得,测验成绩良好。
3、创设疑问,让学生带着疑问学习
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的过程。学生带着疑问参与的学习活动越多,主体地位的体验则越强烈。我们国家的教育自始至终非常的教条主义,海峡两岸都犯这样毛病,过渡的教条化,我在网页看到这样的一篇报导,一个小女孩为参加全国小学第十三届数学竞赛,而抱着一本厚厚的练习题在街上看,她才读三年级,读的那本数学课本我还以为是读北大的数学系,《一题多解》读成这样子。二项式定理、因式分解、极坐标、向量、微分几何有那一个是我们中国人提出来的,整一本数学课本有几条定理或工式是中国人提出来的,极少极少,问题就像这本书上写的一样,一题多解,我们在那解题,不是在思考数学逻辑,所以一些数学上著名定理,几乎没有一个中国人提出来的,解题是世界一流的,就是启发性的东西做得不好,思考性的东西做得不够!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预见地给学生“设置疑问”亲身体验,让他们去思考,解决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开拓学生的思路,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课堂教学中“设疑”的方法较多,如“悬念式设疑”,在课的一开始设置一些悬念,使学生带着问题上。而且自己通过亲身体验把问题解决。如在上短跑课时,蹲踞式起跑动作预备时为什么后腿不能蹬直?50米跑你是否清楚自己跑多少步才能跑完?步幅与跑的速度快慢有什么关系?等等一系列教师有目的的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探索中一步一步进行练习,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钥匙去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主动锻炼的积极性,比只单独强调学生怎样做效果更好得多。
4、发挥想象力,激发学生情感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比喻联想,是丰富学生感情的.一个重要方法有些动作可通过教师生动活泼的语言,用类似的事物来比喻强调说明动作规格和注意事项,能使学生产生一对新鲜好奇之感,在领会动作重点之下愉快的进行尝试练习。如:将体操的团身前滚翻整体动作比作一个“球”滚动,抱膝,缩头紧团身、翻滚就是球滚动,用以强调动作的流畅性。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克服了动作的重点,带动了难点。
5、发挥现代教育媒体,丰富学生情感。
播放NBA录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通过播放篮球比赛精彩片段这一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惊叹、兴奋之余,对篮球学习产生渴望。例如,在课本篮球部分,“原地胸前传接球”的教学中,由于这一动作牵伸全身多个关节,节奏较快,动作复杂,因此掌握有一定难度。如果采用电教手段,先让学生观看篮球比赛的录相及VCD碟片,欣赏精彩进球。然后再进行上课,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一堂体育课的练习,学生付出了较大的体力,在课的结束部分安排一、二个韵律舞蹈,尽可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感中消除疲劳,恢复心率,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为下次练习奠定了基础,形成了爱学乐学的气氛。使用现代化教学媒体引入教学,从照相、幻灯、录音、投影到摄像机,从电影、电视到计算机,这些现代教学多媒体的使用,把有声与无声、有像与无像、声像有机结合在一起,使抽象的概念外化、物化,减轻学生认知上的难度,并容易激发学生体育兴趣。
通过实践证明,在体育教学中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教师在教学的内部机制上稍作调整,有针对性的把情感培养作为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会起到“润物细无声,涓涓入海流”的良好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在教育中探索》
2.《学校体育教学探索》人民体育出版社
3、王健、黄爱峰、吴旭东编著《体育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人民体育出版社
第3篇: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课中的应用论文
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课中的应用
论文导师: 论文作者:李文盛
作者学号:2009563137 作者单位:汕尾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育专业095班
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课中的应用
体育教育专业,李文盛
摘要 在小学体育课中,游戏逐渐成为体育课的重要内容之一。合理运用体育游戏能更加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游戏的选择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保证游戏能够顺利的进行,也要注意游戏的选择,好的游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在教学中要有针对性的运用不同的方法完成教学目的。
关键词
体育游戏;小学体育课;应用
小学生心理特点是天真、活泼、可爱、好胜心、好奇心特别强、热于参加各项活动,尤其是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组织更多的富有生活性、情趣性的游戏,将游戏的自主性、趣味性带入教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