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论文
“酵母菌和霉菌”一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学生知道酵母菌能够用于发面、酿酒,放久了的馒头会发霉等,但他们却不知道其中的道理。利用这些生活现象设计问题情境,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在积极思考、解答问题的同时学到知识。下面就沿“发面→发面的原理→馒头长毛”这一主线对“酵母菌和霉菌”一节课的教学介绍如下。
1、趣味引言,引起学生注意
利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或广告等学生熟知的内容巧设引言,能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为此我利用1998年春节期间电视广告中的一则关于安琪酵母的广告:“老太太发面不用急,安琪酵母合面里……”来设计引言,学生能流利地将广告词从头到尾说出来。教师跟着提出:什么是酵母?它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结构?它为什么能发面?这样引出课题,并引导学生在观察酵母菌细微结构图的同时,总结出其形态、结构特点。
2、提出问题,强化学生的注意
利用学生熟知的生活常识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思考,利于学生分析、思维等能力的培养和注意力的集中。首先问学生发面都有哪些方法呢?学生能列举出如小苏打法、物理打泡法及酵母菌发酵法等。接着教师提出:什么叫发面呢?引导学生了解发面就是使面中充有气体,加热时气体膨胀,使面松软。再通过复习植物的呼吸作用,引出酵母菌的两种呼吸方式及酵母发面的原理。利用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发酵能产生酒精的知识,向学生介绍工业上酿酒的方法以及轰动一时的山西假酒案发生的原因及严重后果。通过向学生介绍有关甲醇与乙醇在物理特性方面的关系,教育学生要做品德高尚的人,不做损人利已的事。再通过敞口的广口瓶和盖严的广口瓶中的酵母菌培养液在气味上的区别,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3、利用生活常识,维持学生的注意
许多学生都知道保留的面肥可以用来发面。教师可以问学生面肥为什么能很快地将面发好呢?启发学生得出发面得有适宜的温度。环境条件适宜,酵母菌进行出芽生殖,繁殖的个体多,呼吸旺盛,面很快就发了。取一小块发好的面在阳光下晒干或放入冰箱冷冻室中冷冻保存起来就是面肥。为什么再发面时将面肥与水混合后合入面中就可以了呢?小块面肥中还有酵母菌吗?由此引出酵母菌在条件不适宜时进行孢子生殖,孢子可以渡过不良环境。如果馒头一次蒸多了,没吃完,环境温度较高,湿度又大,2~3d后馒头上就会长出毛来,这毛是什么呢?它们从哪里来的呢?由此引出霉菌以及霉菌的孢子生殖。再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长有青霉和曲霉的桔皮和馒头,比较两者的形态和颜色,通过闻一闻馒头的味道,引导并启发学生总结出霉菌的结构和营养方式。
4、解决实验问题,延伸学生的注意
当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并使其感到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时候,其兴奋与喜悦的程度是无可比拟的。因此可把酵母菌和霉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留给学生讨论,启发学生充分遐想。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粮食、衣物的理想贮存方法,同时对学生进行爱惜粮食和保护衣物的教育。
“酵母菌和霉菌”一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学生知道酵母菌能够用于发面、酿酒,放久了的馒头会发霉等,但他们却不知道其中的道理。利用这些生活现象设计问题情境,能......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江南美人柏拉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课堂上,单纯依靠教师的语言描述,要求学生进行一定的思维创作,他们也感到很困难或无从下笔,特别是小学生,他们......
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交流的是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我觉得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
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论文摘要:第二课堂是英语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本文介绍了在高二年级开辟第二课堂并组织学生开展各种适合学生的课外活动,并且取得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