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作文细节描写”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
“作文细节描写”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作文细节描写”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明确细节描写的内涵,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通过鉴赏、训练来获取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指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引发学生情感冲动,激起参与兴趣,产生表达冲动,诱发成就动机,从而自觉投入写作训练。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
2.激发情感,把对生活、社会、人生的真实、独特的感受化作细写的文字。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看希望工程宣传图片,谈感受)
看了图片你有何感受?你觉得哪些地方打动了你?(明确课题)
二、明确学习目标:
1、初步理解“细节描写”的内涵及作用。
2、初步掌握描写细节的方法和技巧。
三、感知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对事件发展和人物的性格、肖像、心理、动作以及环境等一些细微而又有典型意义的情节所做的细腻、具体的描写。
“我在生活中到处寻找细节,如果把我的作品比做编织好的生活网,那么细节就是网中的结点。”————(托尔斯泰)
三、品味经典,欣赏细节
品味以下的经典文段,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
【片断】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背影》朱自清
(点析)动作、外貌描写,用慢镜头分解,细化动作。
作者通过白描的手法,层次分明地先描摹父亲的外貌:身体肥胖、穿着臃肿、步履蹒跚,这简朴的形体素描,不仅给背影提供了实感,而且写出了父亲老态、憨厚。
作者深情地写出了父亲的一系列动作,“探身下去”,“穿过铁道”,“爬上月台”,“两手攀着”,“两脚向上缩”,“身子向左倾”……父亲艰难的举动,肥胖的背影打动了儿子的心,这里背影的描写,字里行间充溢着父亲对儿子的慈爱。
“情动于中而行于外”,动作是人物的情感性格的流露,来自于作者的真切的生活体验。在这样的细节中,最容易使读者与作者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因而最容易感染读者。
小结:细节描写在文章描写中的地位看似闲笔或赘笔,信手拈来,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但都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四、借助实例,明确细节(分类)
品读下列细节描写,思考是怎样描写的?
1.场景(环境)细节描写。
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2.服饰(外貌)细节描写。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鲁迅《孔乙己》)
3.语言细节描写
母亲于是很不痛快地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多吃,吃多了要生病的。”然后转过身对着我,又说:“至于若瑟夫,他就用不着吃这种东西,别把男孩子惯坏了。”(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4.动作细节描写
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鲁迅《孔乙己》)
5.心理细节描写
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都德《最后一课》)
五、对比反思,探究方法
1、这里有段学生习作,写一个犯了错误的学生进老师办公室的情景。大家来评一评,写的怎么样。
【甲文】
我走进了办公室,迎面正碰上黄老师的目光,里面充满了责备,我喊了一声“黄老师”,黄老师点了下头,只是“嗯”了一声。
学生点评并试着修改
点拨:我是怎么走进办公室的?有什么动作和心情?黄老师的目光是怎么样的?看到那样的目光我又有什么心情?我是怎么“喊”老师的,有什么心情?老师点头的神态,“嗯”一声的语调如何?这些都是可以展开描写。
出示【乙文】
我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走进了办公室,迎面正碰上黄老师的目光,那里面没有了往日的慈祥可亲,而是充满了责备。于是一阵恐惧袭上心头。我只好勉强的笑一笑,喊了一声“黄老师”,连声音都有几分颤抖了。黄老师皱了皱眉,鼻孔里“嗯”了一声。我的心又是一阵紧缩:我犯了什么错吗?
学生对比点评
点拨分析:(1)用词比较准确。例如“忐忑不安”一词就写出了作者当时那种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的七上八下的心理(2)细节突出。例如:黄老师皱了皱眉。(3)注意了人物的情态特征。例如:“那双眼睛里没有了往日的慈祥可亲,而是充满了责备”。
小结:方法一:细化动作、延长过程
方法二:运用修辞,画其神韵(结合前面环境、外貌描写例句。)
六、退而结网——学以致用
1、明确强调:细化动作、延长过程
运用修辞,画其神韵
2、练笔:选择以上方法,试根据语境,任选一题,给下面的句子添加细节描写。
1、下课铃响了,老师还在讲着,同学都很着急。
2、我的同学小宇他很瘦。真没见过这么瘦的人。
3、学习借鉴这里有一篇写片段2的学生习作。大家来看一看好在哪里?。
【甲文】
我的同学小宇他很瘦。真没见过这么瘦的人。
【乙文】
他很瘦。有人形容谁瘦常常说“他瘦得像豆芽菜”,但是他即使是豆芽也是那种脱水两三天之后的蔫豆芽。他很瘦。笔挺的西装到了他的身上往往就变成了风衣,只能向下垂。他受的叫人担心,以至于关心他的人总是劝他——风大的时候尽量不要出门,即使必须出门也要离树远一点,离水远一点。他瘦得是那样的彻底。假如医学院的学生要学习人体骨骼的位置,看看他就一目了然了,视觉效果绝对不亚于医学标本。
学生对比点评
点拨:怎么个瘦法,瘦到什么程度?
分析: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突出人物特点。
七、作业
文题:我从没有这样
过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如舒畅、激动、烦恼、懊悔等。
2、以写人、记事为主,记事要完整、具体,要有真情实感。
3、至少要有一处人物细节描写,拿红笔用曲线勾画出来。
4、不少于600字。
第2篇:作文细节描写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明确细节描写的内涵,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通过鉴赏、训练来获取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指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引发学生情感冲动,激起参与兴趣,产生表达冲动,诱发成就动机,从而自觉投入写作训练。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
2.激发情感,把对生活、社会、人生的真实、独特的感受化作细写的文字。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看希望工程宣传图片,谈感受)
看了图片你有何感受?你觉得哪些地方打动了你?(明确课题)
二、明确学习目标:
1、初步理解“细节描写”的内涵及作用。
2、初步掌握描写细节的方法和技巧。
三、感知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对事件发展和人物的性格、肖像、心理、动作以及环境等一些细微而又有典型意义的情节所做的细腻、具体的描写。
“我在生活中到处寻找细节,如果把我的作品比做编织好的生活网,那么细节就是网中的结点。”----(托尔斯泰)
三、品味经典,欣赏细节
品味以下的经典文段,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
【片断】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背影》朱自清
(点析)动作、外貌描写,用慢镜头分解,细化动作。
作者通过白描的手法,层次分明地先描摹父亲的外貌:身体肥胖、穿着臃肿、步履蹒跚,这简朴的形体素描,不仅给背影提供了实感,而且写出了父亲老态、憨厚。
作者深情地写出了父亲的一系列动作,“探身下去”,“穿过铁道”,“爬上月台”,“两手攀着”,“两脚向上缩”,“身子向左倾”……父亲艰难的举动,肥胖的背影打动了儿子的心,这里背影的描写,字里行间充溢着父亲对儿子的慈爱。
“情动于中而行于外”,动作是人物的情感性格的流露,来自于作者的真切的生活体验。在这样的细节中,最容易使读者与作者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因而最容易感染读者。
小结:细节描写在文章描写中的地位看似闲笔或赘笔,信手拈来,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但都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四、借助实例,明确细节(分类)
品读下列细节描写,思考是怎样描写的?
1.场景(环境)细节描写。
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2.服饰(外貌)细节描写。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鲁迅《孔乙己》)
3.语言细节描写
母亲于是很不痛快地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多吃,吃多了要生病的。”然后转过身对着我,又说:“至于若瑟夫,他就用不着吃这种东西,别把男孩子惯坏了。”(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4.动作细节描写
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鲁迅《孔乙己》)
5.心理细节描写
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都德《最后一课》)
五、对比反思,探究方法
1、这里有段学生习作,写一个犯了错误的学生进老师办公室的情景。大家来评一评,写的怎么样。
【甲文】
我走进了办公室,迎面正碰上黄老师的目光,里面充满了责备,我喊了一声“黄老师”,黄老师点了下头,只是“嗯”了一声。
学生点评并试着修改
点拨:我是怎么走进办公室的?有什么动作和心情?黄老师的目光是怎么样的?看到那样的目光我又有什么心情?我是怎么“喊”老师的,有什么心情?老师点头的神态,“嗯”一声的语调如何?这些都是可以展开描写。
出示【乙文】
我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走进了办公室,迎面正碰上黄老师的目光,那里面没有了往日的慈祥可亲,而是充满了责备。于是一阵恐惧袭上心头。我只好勉强的笑一笑,喊了一声“黄老师”,连声音都有几分颤抖了。黄老师皱了皱眉,鼻孔里“嗯”了一声。我的心又是一阵紧缩:我犯了什么错吗?
学生对比点评
点拨分析:(1)用词比较准确。例如“忐忑不安”一词就写出了作者当时那种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的七上八下的心理(2)细节突出。例如:黄老师皱了皱眉。(3)注意了人物的情态特征。例如:“那双眼睛里没有了往日的慈祥可亲,而是充满了责备”。
小结:方法一:细化动作、延长过程
方法二:运用修辞,画其神韵(结合前面环境、外貌描写例句。)
六、退而结网--学以致用
1、明确强调:细化动作、延长过程
运用修辞,画其神韵
2、练笔:选择以上方法,试根据语境,任选一题,给下面的句子添加细节描写。
1、下课铃响了,老师还在讲着,同学都很着急。
2、我的同学小宇他很瘦。真没见过这么瘦的人。
3、学习借鉴这里有一篇写片段2的学生习作。大家来看一看好在哪里?。
【甲文】
我的同学小宇他很瘦。真没见过这么瘦的人。
【乙文】
他很瘦。有人形容谁瘦常常说“他瘦得像豆芽菜”,但是他即使是豆芽也是那种脱水两三天之后的蔫豆芽。他很瘦。笔挺的西装到了他的身上往往就变成了风衣,只能向下垂。他受的叫人担心,以至于关心他的人总是劝他--风大的时候尽量不要出门,即使必须出门也要离树远一点,离水远一点。他瘦得是那样的彻底。假如医学院的学生要学习人体骨骼的位置,看看他就一目了然了,视觉效果绝对不亚于医学标本。
学生对比点评
点拨:怎么个瘦法,瘦到什么程度?
分析: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突出人物特点。
七、作业
文题:我从没有这样 过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如舒畅、激动、烦恼、懊悔等。
2、以写人、记事为主,记事要完整、具体,要有真情实感。
3、至少要有一处人物细节描写,拿红笔用曲线勾画出来。
4、不少于600字。
张强
第3篇:细节描写教学设计
细节描写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细节描写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细节描写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赏析例文中一些精彩的细节描写片段,学习和仿用细节描写,并用于写作之中,感受细节描写的好处。
过程与方法:赏析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描写一些细节动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细节,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重点: 学习细节描写,体会其作用。
难点: 运用细节描写并能运用到写作之中。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细节描写是文章中的花朵,要使花朵漂亮,就要进行细节描写。我们要用善于
第4篇:《细节描写》教学设计
微案例 细节描写
1、细节描写中写物的片段: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宗璞《紫藤萝瀑布》 小问题:如何赏析这段文字?
小策略、小方法:从写作顺序、修辞手法等角度:采用由整体到部分,由远到近的写作顺序,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盛开的紫藤萝花比作瀑布,显得气势非凡,灿烂辉煌!“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和阳光互相挑逗”,从而让静态的花富有动感,富有了生机和活力,又显得格外的美好可爱。
2、细节描写中写人的片段: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
第5篇:《细节描写》教学设计
《关键处驻足,细微处慢说》教学设计
台子中学
陈军
课题的选择:
刚刚进入八年级的学生,写作的功底还尚浅。在平时的日记、作文中,很难看到生动有趣、形象感人的细节描写,偶有发现,便很欣喜地打出来,以备在每周的展示课上展示给大家。值此课堂大赛,于是准备了这节课,对“细节”集中学习,集中训练。教学目标:
1、什么是细节描写,欣赏细节描写的妙处。
2、激发兴趣,形象对细节独特的感受。
3、总结细节描写的方法,学会描写细节。教学重、难点:
1、感受细节描写的妙处。
2、总结细节描写的方法,学会描写细节。教学过程:
一、课堂激趣
让同学们品尝无花果,说出品尝后的滋味,然后再出示老师品尝后写出的文段,形成对比,导入细节描写。
二、出示课题
解题:“关键处驻足,细微处慢说”中的“关键处”,就是能突出表现中心的地方,“慢说”就是把笔放慢
第6篇:“细节描写”教学设计
于细微处见精彩
——刻画人物之细节法
花荄镇初级中学校
易晓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去刻画鲜活的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课文的回顾,引导学生分析教材范文中细节描写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细心观察,雕琢语言的写作习惯,感受生活中的美。教学重难点:1.分析课文中细节描写的经典语段,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
2.掌握运用细节描写去刻画人物的方法,并用于写作实践。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具准备: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看图片【或视频】思考:
请你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看到的材料?
(创设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图片,师抓学生语言细节切入课题)
展示课题(ppt第1页)
二、回顾课文(6分钟)
1、师:如何从细微处刻画人物?
2、师生共同归纳:
方法一:细化动作、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