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寓角色扮演于英语教学中论文
一、前言
自心理学家莫雷诺(J.D.Moreno)创设心理剧后,角色扮演也就成为团体辅导、咨商,以及教学上的重要技术。角色扮演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个人学习角色扮演的机会,使个人能设身处地去扮演一个在实际生活中不属于自己的角色,得以尝试和体验另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增加角色学习,扩展生活知觉,促进行为的弹性和适应性。黄定华(2005:9)认为,角色扮演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能让充满好奇与想象力的学生有机会在各种可大可小、有时现实有时虚拟、表演性的或非表演性的、发生过的或从未发生的情境中释放热情,从而使口语得到锻炼,英语能力得到提升。笔者在英语教学的课堂实践中切身感受到在英语的课堂中创设各种情景,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来设身处地地锻炼英语口语确为一种学习英语的好办法,下面就“角色扮演法”的概念、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过程及其在英语教学中对教与学的影响和作用一一阐述。
二、角色扮演法的概念
角色扮演教学法(刘灵2002:42)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法。它倡导在气氛活跃的课堂上,学生扮演各种“真实的”生活角色,模仿各种现实语言交流活动。
三、角色扮演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一般来说,应用角色扮演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有五个阶段。
1.创设英语交际的情景
为了能更好地做好角色扮演,师生可创设交际情景,培养创新精神。英语教学是一种有声的教学,教师应创设英语交际情景,使学生在直观、明了的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教学商场贸易对话时,可采用现场贸易法进行教学。教师扮演售货员,学生扮演顾客,可以选择讲台上自己要买的东西,但必须用固定的英语句型来“成交”。在创设的自然情景气氛中,学生轻松地学会了基本贸易英语。
2.分配角色
角色扮演是一种小组合作学习,但小组活动并不是让几个人一组念念单词、读读课文等就算是小组合作学习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要给小组布置任务,如就餐时的用语,可用Whatwouldyoulikefor…?组织会话;其次,小组成员要有分工,例如不同的角色,餐厅服务员,一起用餐的妈妈和女儿等;最后,每个组员在小组中积极进行语言活动,相互之间共同加工,完成Whatwouldyoulikefor…?的整个会话活动。
3.模拟对话
当扮演的所在场景与角色都分配好以后,就轮到模拟对话了。角色扮演者要融入到自己的角色中,语言、动作、神态等要与该角色相符。在模拟对话中,要尽量模拟该角色应有的语音语调等,如活泼可爱的小孩子,他的语音语调应该是轻快的;淳朴的农民,应该是忠厚老实的……。此外,在模拟对话的练习中还要学会倾听,即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语言,能掌握别人说话的要点。在模拟对话中,角色扮演者之间应互相帮助提点对方的不足与改进之处,这也体现了合作学习的模式。
4.表演
表演前的准备做好了,该是表演的时候了,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角色扮演是教学的一个环节,是学生最为兴奋的时刻,也是训练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如教JEFCBook2(上)Leon51Ann’sbirthday一课时,我让同学们在上课前先用彩带、汽球布置教室,并且准备一个小蛋糕。那天刚好有一个女生生日,于是我安排她扮演主人公Ann,其他同学扮演Ann’sfriends,大家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一切的表演成为真实。表演中,同学们把单词如sandwich,plate,candle,doorbell,present及语法句法都运用到表演对话之中,是那么流利而有深情。这样一来,同学们也把那天的课堂内容牢记于心。5.交换角色表演
为了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语言使用,运用不同的方式去操练英语口语,还可以适当地使用交换角色表演来训练学生对英语交际语言的掌握。交换角色表演能让学生有更多的尝试,而不拘泥于一种表演模式。在英语教学这个开放式的课堂里,学生的角色应该是灵活多样的,在多样中体会到变化,体会到不同的人使用语言的不同的特点、差异。
四、角色扮演法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活跃,寓课堂内容于真实生活情景中
角色扮演首先继承和发扬了“交际法”,是“交际法”学科内所诞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技巧(胡红辉,2004)。它要求教学活动中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下各自扮演指定的角色,进行情景对话,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在语言表达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做到各尽所思,畅所欲言。在这个追求创新与个性发展的时代里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有了自我发展的空间。
2.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提倡同学共同进步
常见的合作学习活动有(萧若瑜,2003):游戏活动、情景对话、角色扮演、小记者采访记录、设计并表演小话剧。通过这些合作学习活动,能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合作精神,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提高学习的成就感,从而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提倡同学共同进步。
3.对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发展良好的自我独立意识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杨淑英在《英语课本剧与提高能力》一文中说道:英语教学不只是传授语言知识,更应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发展良好的自我独立意识。思维的创新性是指能够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方式。
4.帮助学生了解东西文化差异,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这是不可置疑的事实。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同时也是了解对象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掌握对象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程度直接影响到一个人语言知识的使用能力,也是能否得体地运用语言的前提。很难想象,一个缺乏对象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人,能在这个国度里与人进行正常的交际。所以,外语教师还肩负着传授异国文化、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使命。“角色扮演”正好可以通过各个小故事反映出说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宗教信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结论
综上所述,角色扮演在英语教学中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技巧之一,运用此方法可以使学生把学到的英语运用到生活中,在我国缺少英语学习自然情景的情况下把英语口语化。它使学生从以前被动的听讲者转变为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强化,从而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使学生的能力多方面得到提高。
第2篇:寓角色扮演于英语教学中论文
寓角色扮演于英语教学中论文
一、前言
自心理学家莫雷诺(J.D.Moreno)创设心理剧后,角色扮演也就成为团体辅导、咨商,以及教学上的重要技术。角色扮演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个人学习角色扮演的机会,使个人能设身处地去扮演一个在实际生活中不属于自己的角色,得以尝试和体验另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增加角色学习,扩展生活知觉,促进行为的弹性和适应性。黄定华(2005:9)认为,角色扮演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能让充满好奇与想象力的学生有机会在各种可大可小、有时现实有时虚拟、表演性的或非表演性的、发生过的或从未发生的情境中释放热情,从而使口语得到锻炼,英语能力得到提升。笔者在英语教学的课堂实践中切身感受到在英语的课堂中创设各种情景,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来设身处地地锻炼英语口语确为一种学习英语的好办法,下面就“角色扮演法”的概念、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过程及其在英语教学中对教与学的影响和作用一一阐述。
二、角色扮演法的概念
角色扮演教学法(刘灵2002:42)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法。它倡导在气氛活跃的课堂上,学生扮演各种“真实的”生活角色,模仿各种现实语言交流活动。
三、角色扮演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一般来说,应用角色扮演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有五个阶段。
1.创设英语交际的情景
为了能更好地做好角色扮演,师生可创设交际情景,培养创新精神。英语教学是一种有声的教学,教师应创设英语交际情景,使学生在直观、明了的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教学商场贸易对话时,可采用现场贸易法进行教学。教师扮演售货员,学生扮演顾客,可以选择讲台上自己要买的东西,但必须用固定的英语句型来“成交”。在创设的自然情景气氛中,学生轻松地学会了基本贸易英语。
2.分配角色
角色扮演是一种小组合作学习,但小组活动并不是让几个人一组念念单词、读读课文等就算是小组合作学习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要给小组布置任务,如就餐时的用语,可用Whatwouldyoulikefor…?组织会话;其次,小组成员要有分工,例如不同的角色,餐厅服务员,一起用餐的妈妈和女儿等;最后,每个组员在小组中积极进行语言活动,相互之间共同加工,完成Whatwouldyoulikefor…?的整个会话活动。
3.模拟对话
当扮演的所在场景与角色都分配好以后,就轮到模拟对话了。角色扮演者要融入到自己的角色中,语言、动作、神态等要与该角色相符。在模拟对话中,要尽量模拟该角色应有的语音语调等,如活泼可爱的小孩子,他的语音语调应该是轻快的;淳朴的农民,应该是忠厚老实的……。此外,在模拟对话的练习中还要学会倾听,即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语言,能掌握别人说话的要点。在模拟对话中,角色扮演者之间应互相帮助提点对方的不足与改进之处,这也体现了合作学习的模式。
4.表演
表演前的准备做好了,该是表演的时候了,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角色扮演是教学的一个环节,是学生最为兴奋的时刻,也是训练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如教JEFCBook2(上)Lesson51Ann’sbirthday一课时,我让同学们在上课前先用彩带、汽球布置教室,并且准备一个小蛋糕。那天刚好有一个女生生日,于是我安排她扮演主人公Ann,其他同学扮演Ann’sfriends,大家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一切的表演成为真实。表演中,同学们把单词如sandwich,plate,candle,doorbell,present及语法句法都运用到表演对话之中,是那么流利而有深情。这样一来,同学们也把那天的课堂内容牢记于心。 5.交换角色表演
为了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语言使用,运用不同的方式去操练英语口语,还可以适当地使用交换角色表演来训练学生对英语交际语言的掌握。交换角色表演能让学生有更多的尝试,而不拘泥于一种表演模式。在英语教学这个开放式的课堂里,学生的角色应该是灵活多样的,在多样中体会到变化,体会到不同的人使用语言的不同的`特点、差异。
四、角色扮演法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活跃,寓课堂内容于真实生活情景中
角色扮演首先继承和发扬了“交际法”,是“交际法”学科内所诞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技巧(胡红辉,2004)。它要求教学活动中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下各自扮演指定的角色,进行情景对话,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在语言表达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做到各尽所思,畅所欲言。在这个追求创新与个性发展的时代里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有了自我发展的空间。
2.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提倡同学共同进步
常见的合作学习活动有(萧若瑜,2003):游戏活动、情景对话、角色扮演、小记者采访记录、设计并表演小话剧。通过这些合作学习活动,能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合作精神,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提高学习的成就感,从而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提倡同学共同进步。
3.对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发展良好的自我独立意识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杨淑英在《英语课本剧与提高能力》一文中说道:英语教学不只是传授语言知识,更应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发展良好的自我独立意识。思维的创新性是指能够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方式。
4.帮助学生了解东西文化差异,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这是不可置疑的事实。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同时也是了解对象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掌握对象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程度直接影响到一个人语言知识的使用能力,也是能否得体地运用语言的前提。很难想象,一个缺乏对象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人,能在这个国度里与人进行正常的交际。所以,外语教师还肩负着传授异国文化、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使命。“角色扮演”正好可以通过各个小故事反映出说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宗教信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结论
综上所述,角色扮演在英语教学中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技巧之一,运用此方法可以使学生把学到的英语运用到生活中,在我国缺少英语学习自然情景的情况下把英语口语化。它使学生从以前被动的听讲者转变为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强化,从而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使学生的能力多方面得到提高。
第3篇:寓德育于英语教学
寓德育于英语教学
【摘 要】教师是学生掌握知识、认识世界的领路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摘 要】教师是学生知识、认识世界的领路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外语教学的每一环节,里粗浅地探把育人寓于教书过程中,是每位教师的责任。讨如何在英语课堂上
德育教育。
【关键词】教师 英语教学 德育
“师者,这句话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这是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师说》中的一句话,概括了教师的重大职责。教师是学生
知识、认识世界的领路人,教书育人
外语教学的每一环节,是教师的天职。把育人寓于教书过程中,是每位教师的责任。里粗浅地探讨如何在英语课堂上
一、在英语课堂上
1.在外语教学中主要学生在用于学生的知识的德育教育。
专业化教育、社会化教育和情感教育对学生德育教育
完全用外语组织课堂,对教学的语言材料做简单化、条理化的讲解,活动:
第4篇:寓德育教育于英语教学中 段化军
寓德育教育于英语教学中
魏公村小学 段化军
“铃„„”,上课铃响了,我走进教室。虽是晴天,但教室的灯却开着,一定是早读后未关掉。于是我说:
Do you think I should keep the lights on or turn them off?”
学生们都表示应该关灯。于是我在黑板上写下了“To save the energy”几个词,并补充说:
“We should try to save the energy.I don’t mind if you keep the lights on when the room is dark.Sometimes we
need electricity to make our room bright, but not today.”
抓住这个
第5篇: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角色扮演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论《最危险的游戏》中的生态伦理混乱 《了不起的盖茨比》与美国梦的破灭
A Probe into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the Eco-awarene of Hemingway 浅析英文爱情诗的特点与翻译方法 英汉习语的文化内涵对比分析 高级英语课堂中教师角色研究 跨文化商务活动中的交际与礼仪 论英语自然地理术语的汉译
从爱伦·坡《黑猫》探讨
第6篇:寓管理于服务中
寓管理于服务中
管理与服务是一对矛盾,但在基层组织工作中,管理与服务具有重要的同一性。首先是构成要件的同一性,管理者即服务者,被管理者即被服务者。其次是最终目的同一性,管理和服务的最终目的都是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基层干部身处一线,担负多重任务:既要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带领群众致富,又要保一方和谐稳定,乃至化解矛盾纠纷、处置突发事件;还要结合本地实际,公平公正地落实各项民生举措,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那么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应该如何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呢?笔者认为,这就要求基层干部既要党和组织满意,又要群众认可,基层干部就必须要少些官员情怀,多些公仆意识,甘当农家人,就要走出办公室、走出机关接地气,走进基层问民计、走进群众听民声,把群众当朋友、当先生、当亲人,到群众呼声最强烈的地方
第7篇:浅谈英语教学中寓“德”于“教”的策略
2010年学科德育征文
浅谈英语教学中寓“德”于“教”的策略
姓名:刘玲玲
浅谈英语教学中寓“德”于“教”的策略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的目的是要让每一位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寓“德”于“教”势在必行。本文从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情感因素、优化教学活动、塑造人格魅力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五个方面探讨了英语教学中寓“德”于“教”的策略,实现智育与德育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德育因素、感情因素、教学活动、人格魅力、课外活动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教学,就失去了手段的目的。”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寓“德”于“教”,充分利用教材中含有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德育熏陶,养成学生们良好的道德品质。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