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科技创新和林业发展论文
科技创新和林业发展论文
1我国现代林业科技创新发展的现状
(1)现代林业从业人员科技创新意识薄弱,对科技支持的资金投入有限,科研人员队伍素质不高,科研成果正逐年下降,且有些科技成果不能转化应用于林业生产,成果转化率低。传统的林业经营中的科技投入比较少,长期形成了放任式管理,“靠天吃饭”的理念,林业产业普遍忽视科技对林业的作用。
近几年由于科技不断发展和发挥作用,部分林业工作者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但仍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学习,真正应用于实践,努力提高科技成果的应用率。
(2)林业科技发展与市场结合度比较低。我国林业以传统的.初级产品为主,林业生产没有形成商品化、产业化的规模,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林业产业结构不完善。目前我国的林业发展已经有所改善,部分地区也正在因地制宜地发展林业,并发展林下经济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但林业的科技改革发展仍比较缓慢,林业科技处于低水平状态,不能满足需要。林业产品以单一的工艺,简单的产品为主,林业产品加工和针对市场的研究服务仍没有改善,为林业服务的意识不强。现代林业与科技创新相结合中,应把科技创新作为林业企业发展的推动力,只有科技不断发展创新并融入企业的生产才可以提高林业企业的竞争力,将林业技术转化为林业产业。
2促进林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对策
(1)培养、提高林业从业人员的科技创新意识。林业发展和生态改善都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因此领导和群众都应转变传统观念,重视科技发展对林业产业的重要作用,将科技兴林作为现代林业的发展战略。提高科技创新意识,多组织学习普及科技对林业的重要作用,提高认识,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知识,从而达到不断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意识和接受运用科技创新成果的能力。
(2)重视科技人才培养和储备,建立科研系统,完善科研体制。现代林业要与科技相结合实现发展,就必须加大对科技人才的投入,聘请并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优化人员结构,提高林业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之前的科技创新成果主要集中在高校和专业的科研机构,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有待提高。因此要建立林业科研系统,多培养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将科技创新成果运用与林业的生产发展中。
(3)以市场为导向,以国家政策为指引,发展现代林业科技。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决定,林业发展要受到国家政策干预和市场调节的双重作用。目前政府干预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且可持续发展政策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使现代林业发展重视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实际发展,充分有效利用森林资源,发展林下经济、林业旅游业,维护生态平衡的同时发展经济。现代林业发展还应结合市场需求,以市场为导向,科技创新以市场需要为方向,生产有需要的产品,从而获得经济利益,以资金再支持科技创新成果,形成良性循环。
(4)发挥科技创新对林业生产的重要作用。
1)科技创新用于林木品种培育,针对不同的气候和土壤等自然环境特点,培育不同的优良品种,并合理安排种植。提高土地利用率,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实现生物技术的科技化。
2)科技创新用于绿色施肥、绿色农药等环保方向。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化,人工种植的树木自身的调节修复能力有限,要保证健康成长,当遇病虫害时要科学地研发使用新型绿色农药。并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针对性地研发使用绿色化肥。
3)科技发展促进林业体系的全面完善,如用科技手段推动林业防火体系的完善。
由于森林火灾频发,对于现代林业防止火灾也非常必要。林业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持,现代林业科技就是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现代林业发展与科技创新密不可分。林业发展中要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引进培养科技人才,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机制,从而推动林业的全面发展。
第2篇:林业科技发展策略论文
林业科技发展策略论文
1引言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林业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除此之外,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也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林业需要有稳步、快速地发展。而林业科技水平在林业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十分有必要对林业科技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深刻剖析,并提出相关措施来促进林业科技的快速发展。
2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2.1国内发展现状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林业化发展的脚步逐渐加快,主要培育短周期工业用材林为主要目标的人工林培育技术,引发人工林技术体系研究、组装、推广、应用等活动相当活跃。我国的造林树种良种选育也取得显著的成绩,对很多树种进行种源研究,选出了150多个优良种源,改进了传统的育苗、造林技术,提高了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促进了容器育苗、组培苗工厂化生产技术。我国的林业生物技术在转基因技术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林木品种的研究、生物固氮和菌根技术的研究,保健品、食品添加剂的研究以及体细胞耐盐抗旱培育技术的研究,这些技术均取得了有效成果。逐渐出现了一批采用基因工程和种间杂交技术培育的优良林木繁殖材料,比如毛白杨系列、南方杉木优良品系、马尾松优良品系等三倍体。我国森林资源管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加速了我国森林资源管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转移,利用计算机将原有的静态管理发展到动态管理,使我国的林业信息技术紧随世界先进水平技术的脚步。我国通过10多年来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在木材加工、人造板机械及技术装备方面已经建立了比较系统完整的木材及人造板工业体系。在增加原木有效利用、提高制材加工出材率等技术领域展开了全面的开发研究,取得很大的进展。我国在荒漠化防治技术上也投入了很大的研究力度,最终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比如铁路—公路防沙治沙技术、黄土高原上大面积植树造林、西部沙荒、黄淮海平原的盐碱地的改良与治理技术、全国沙地普查技术、绿洲防护林体系营造技术等都是我国在荒漠化防治工作中所取得的显著成就,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2国外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场新的林业科技革命在全球兴起,尤其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方面都有了技术性的突破。这场科技革命对森林资源的管理、森林培育、树木的遗传育种和资源的利用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全球而言,科技的进步令林业的面貌焕然一新,林业局属企业也在不断涌现,带动了林业结构的优化林业产业的发展,林业的效益也在大幅度提高。像美国、新西兰、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在林业育种方面制定了多群体、多世代的遗传改良策略,将第二代种子园的良种普及到日常生产中,并且正在全力建立第三代或更高代种子园。北美的科学家就已经成功将苏云金杆菌抗虫基因成功地导入到白云杉中,并和白杨杂交,培育出了抗芽卷蛾、蝶蛾幼虫等新型品种。另外,无性繁殖技术也有了新的突破,目前全世界已经有200多种通过组织培养获得完整植株的木本植物,实现了优良无性系苗木生产的工厂化。目前很多发达国家已经突破了林业的栽培技术,比如施肥技术、整地技术、造林等。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成功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施肥,林木专用有效化肥广泛应用于人工林生产,人工林生产的水平要高出天然林生产水平的3倍多。总而言之,无性系林业是一个从育种、育苗、造林到收获、加工的一系列配套体系,从很久以前就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3我国林业发展趋势
3.1林业科学的研究趋势
在林业科学领域,现阶段存在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林业对于环境建设的不可替代性,大幅度提高了林业地位,并逐渐将林业科学的研究内容向着促进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方向拓展。第二,林业科学逐渐向着高度综合的方向发展。第三,由于研究手段作为决定科研工作水平的关键,有利于科研效率的大幅度提高,因此决定了研究手段走向精密及配套的方向。第四,将林业科学的研究目标瞄准高产、高效、稳定及可持续方向也是主要的研究趋势。
3.2林业科技推广开发趋势
在林业推广开发领域,当前主要存在五大方面的发展趋势。第一,为了使林业发展的科技含量提高,林业逐渐向着规模化方向发展。第二,无论何时,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因此为了提高我国林业的科学技术水平,技术创新成为了一大发展趋势。第三,随着我国林业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刻贯彻,使得林业科技向着经济手段方向发展。第四,由于行业融合存在巨大的潜力作用,使得林业科技发展逐渐朝向多元化。
3.3国际林业科技交流合作发展趋势
在国际林业科技交流合作方面,当前的发展趋势是相当可观的。随着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逐渐在林业发展中展露出巨大的优势。因此,国际林业科技交流合作向着高技术领域方向发展。另外,由于林业科技的发展,使不同学科进行综合、渗透以及单一学科获得不断分化,从而使得国际间的`林业科技交流显示出多学科联合方向的发展趋势。
3.4林业科技管理的未来发展
林业科技管理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决定了其在林业中的重要地位,而要想营造有助于科技发展的环境氛围,就必须与法制相结合,因此,将科技管理朝向法制化方向发展是大势所趋。其次,对关键技术的正确选择决定了林业科技发展所能达到的高度,这就使得林业科技管理在关键技术的选择上有了重点化方向的发展趋势。最后,也是林业科技管理当今最主要的发展趋势,即在科技政策上逐渐向智慧化方向发展。
4应对策略
4.1增加林业科技的资金支持
我国应该提起对林业科技的重视,并且政府要提供一定的资金与技术支持。林业和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因素,林业生产虽然经济效益相对较低,但是社会效益强,能够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平衡。由于林业的经济效益低,企业对林业科技投资的积极性相对较低,不能引起政府机构的足够重视,从而导致市场失灵。所以,政府机构应该对林业科技不管是资金还是技术都要提供一定的支持,吸引更多的科技人才投身到林业科技的创新中来。
4.2加强对林业科技资金投入的督察
林业的经济效益在短期内受财政资金投入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是就长期发展来看却有着深远的影响,财政资金就长期来看对林业科技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所以,对林业科技的扶持政策要长期坚持,而不能只是一时的资金投入,要保持对林业科技资金投入的长期督察。同时要随时检查林业科技资金投入使用状况,确保资金用到实处。长期保持对林业科研成果、科研项目的跟进,考核林业科技的创新情况。要建立合理的科研指标体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科技创新。
4.3为林户提供科技指导与支持
林业科技的发展不仅仅只是政府机构的科研项目,要将林业科技用到实处。林业产权下放到个体户,受到资金、规模的限制,而无法得到科技的创新,导致林户的林业科技水平普遍较低。因此,林业科研机构要给予正确的科学技术指导,在政策上提供一定资金支持,提高林业的生产效益和产值。
4.4扩大国有林业企业规模
以纵向和横向发展两种方式扩大规模林业企业规模。将处于林业产业较低端的企业纵向扩张,延伸其产业链,提高我国林业企业总体的创新水平和能力,增加林业生产的总体经济效益,提高国家总产值。林业行业发展欣欣向荣,为林业科技的发展与创新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农业领域已经成熟的全产业链,可以作为林业企业发展的先例。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林业企业可以通过合并重组的方式扩大产业链。所谓全产业链,即是从原材料一直到最终产品的类似链条的企业生产模式,企业将林业产品的所有附加值都归企业内部所有,在产品卖出时全部实现。林业应该将全产业链的概念引入,建立从森林资源初期的培育种植到最后的木材开发盈利,其中包括对原材料的加工。这个过程包括所有的林业产业链,这将对我国林业科技的创新以及企业生产效益起着重大作用。
5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林业科技发展虽然已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为了实现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及国民经济更好地服务,有关部门就要针对这些问题,来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林业建设工作。
第3篇:小学音乐教育创新和发展探析论文
小学音乐教育创新和发展探析论文(通用11篇)由网友 “糯米团” 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小学音乐教育创新和发展探析论文,欢迎阅读分享。
篇1:小学音乐教育创新和发展探析论文
小学音乐教育创新和发展探析论文
现代社会愈加重视人才的全面发展,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培养新型人才,在教育方面不仅要重视文化课,还要重视艺术方面的发展。由此,音乐教育成为了现代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小学是教育的起步阶段,重视小学的音乐教育与培养,为今后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传统教育方式的弊端
(一)学生缺乏自主性
小学生正处在一个活泼好动、思维活跃的年纪,但是传统的教育方式多注重对书本知识的教授和灌输,忽略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从而导致小学生活跃的思维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对课堂的积极性也大大减退。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性变差,习惯去
第4篇:传播学基础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论文
传播学基础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论文
【内容摘要】建立可靠的传播学基础理论是当今传播学研究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而哲学问题、社会学问题及文化问题都不同程度关联到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现象学、解释学及“法兰克福”学派等几种有影响的主体哲学通过社会学理论及文化理论内在地决定了传播理论的框架和体系,因而,反思主体哲学根基的弊端,超越人类中心论思维的局限是现代科学认识论的核心问题。马克思的实践理论及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为主、客体的协调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当代社会学中的结构化理论及文化研究中的人类共同心智及社会知识型理论都提出了结构重于主体的解释模式。这些理论不仅在社会学和文化研究方面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而且对传播理论研究也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传播学基础理论;主体哲学;主客体协调;社会学理论;文化理论
传播理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