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青春舞曲教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3-12-30 07:13:2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青春舞曲》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三单元《天山之音》

第一课时 《青春舞曲》教学设计方案

周次:第8周班级:七年级1-12班

执笔审核:科组长科组成员上课班级:七年级1-12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清晰的咬字吐字,明朗活泼的情绪演唱《青春舞曲》。

2、教学过程和方法:通过对课件的欣赏,知道新疆歌曲的风格特征,通过表现创造,培养

学生们的创新与协作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体验作品的内涵,知道珍惜宝贵的青春的道理。

了解新疆和西部民歌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青春舞曲》,体验作品中的情绪。

教学难点: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对歌曲的理解作节奏创编活动,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创造力。

教学方法手段: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

多媒体播放新疆歌曲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创设良好的音乐教育氛围,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在掌握旋律之后,采用伴奏法,律动法为歌曲伴奏编舞,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体会和创造音乐。师生互动学习歌曲,用舞蹈和器乐的形式来表现歌曲。让学生自编节奏,激发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合作及创作意识的培养。

教学过程与步骤解析: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同学们,经过一天紧张的学习,你们都累了吗?现在让我们随着音乐来轻松一下吧。(多媒体放音乐《掀起你的盖头来》)请大家随着音乐击拍或者律动吧。(师生随音乐律动)

1、师:请大家思考一下,刚才我们欣赏的歌曲,是我国哪个地区的音乐呢? 生:新疆。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找找新疆的地理位置。(课件出示)

生:我国的西北部。

师:对,这节课我要和大家一起走进神秘而美丽的新疆,同学们能谈谈你们所知道的新疆吗?(民族信仰,服饰,小吃,土特产,乐器,民族舞蹈等)

2、体会新疆地区语言特点:

师:新疆的语言很有特点,哪位同学能模仿一下陈佩斯演的小品《羊肉串》中的那句台词:哎新疆的羊肉串,味道好极了!(学生模仿)

师:同学们知道维语中的“好”该怎么说吗?(亚克西)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上的导入设计让学生感受到了新疆歌曲的风格,初步了解新疆的一些风俗,学习简单新疆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师生互动 学唱新歌

同学们在欣赏完刚才的歌曲之后,应该对新疆的音乐有一定了了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王洛宾改编的维吾尔族的民歌.(一)介绍王洛宾的生平及艺术成就.王洛宾(1913-1996)在他的一生中,有62年致力于音乐艺术的创作与实践,由他创作的歌曲流传了一代又一代.大家知道他创作过哪些歌曲吗?(《达板城的姑娘》《半个月亮爬出来》,,《在那遥远的地方》)他创作过这么多的描写西部的歌曲,“西部歌王”的称号对于他来说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二)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他创作的《青春舞曲》。

1、听范唱。让学生试着随着节奏击拍。4/4拍,并思考歌曲所表达的情绪?(活泼,欢快,青春活力)

2、节奏练习。听伴奏做节奏练习。(课件出示)

(1)4/4拍节奏型

aX — — —|X— — —|

bX — X —|X —X —|(集中精力)

xx │ xx│

xxx‖(此节奏可多练习几次)

3、学生试唱谱。(根据学生情况,先用“拉”模唱)

4、学生试填歌词。(指导学生“别”字语气要加重,老师可以范唱。要求吐字清晰有弹性,唱出欢快情绪。)

5、完整连唱歌曲,要求用一半音量,吐字清晰有弹性。唱出积极乐观的情绪。

【学唱歌曲环节,设计了节奏练习,解决难点,为下环节的节奏创编做铺垫,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学习乐谱和歌词,做出指导和示范。】

四、合作探究 集体演唱

1、肢体律动(老师教简单新疆舞蹈动作,比如动脖子,挽花,托帽等)

2、创编节奏

多媒体出示节奏型:

aXbcx-dx---

(1集体节奏联系。2分组创编节奏。3学生展示分组创编的节奏型。)

【以上内容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体现,利用简单肢体律动和节奏创编进行音乐实践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创新、合作能力。】

五、知识升华 感悟青春。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青春舞曲》这首歌曲。它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

学生回答,师做总结:告诉了我们有事物是可以去而复返,有些却是一去不复返的。大家应该珍惜宝贵的青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六、小结本课

今天我们学习了《青春舞曲》这首歌曲,也对祖国美丽的西部有了一些了解,我们要热爱我们的民族,喜爱我们的民歌。只有继承和发扬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文化,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现在我们正处在西部大开发的伟大时代,美丽的西部在党的领导下日新月异,衷心祝愿同学们能珍惜时光,立足现在,拼搏进取,在不久的将来加入西部大开发的队伍,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

同学们在《青春舞曲》的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知识的升华,告诫我们要珍惜大好的青春时光,努力学习】

七、作业:回去唱熟歌曲,下节课请同学们演唱。

八、教学反思:

第2篇:青春舞曲教案

青春舞曲教案

一、导入

1、播放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

2、师:大家知道我们刚才听到的歌曲是哪一个地方的吗?

3、师:你们对新疆有哪些了解?

二、新授

1、师:新疆位于我国西部,有葡萄干、哈密瓜、羊肉串,有天山和雪莲,人民热情好客。新疆是个多民族聚集的地方。如维吾尔族、塔吉克族、乌兹别克族等。那里融汇了多民族的歌舞语汇和民族风味,其中维吾尔族的歌舞最享盛名,闻名于国内外。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首动听的新疆维吾尔族民歌《青春舞曲》。

请大家想想这首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音乐的速度、旋律和情绪怎样?

欣赏音乐,学生回答,师小结:歌曲可以分为两个部分1-5为一部分 6-7为一个部分。音乐材料很相近。12和45的旋律是一样的,3是过渡句稍有变化。后面一部分出现了反复记号。选择:A、中速稍慢 B、中速稍快

C、进行速度

A、优美而富于动感 B、中速稍快 抒情而细腻 C、激昂而悲壮`

A、欢快 B、悲伤

C、豪迈

2、师:听老师来哼唱一下旋律,请大家找找歌曲旋律中的前小节结尾和后一小节开头的旋律音有什么特点?这样的创作手法我们叫做“鱼咬尾”。

3、师:下面请同学们跟着钢琴和老师轻轻地用啦来哼唱一下旋律。第二部分中出现了什么音乐记号?我们要重复一遍。哼唱旋律

4、师:我们把词填进去试试看。歌曲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填词演唱。

5、师: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这首歌曲,请大家轻轻地跟着唱一唱,并想想歌曲中有哪些演唱形式?选取其中一种喜欢的或者想出更好的演唱形式跟伴奏来唱一唱。两遍。

6、师:亚克西。这是维吾尔族语言,中文意思是很好,很棒的意思。

7、师:这么好听的歌曲,大家知道是谁搜集整理的吗? 王洛宾,他是北京人,特别喜欢新疆民歌,曾在法国留学学习音乐。为了民族的音乐,他一生扎根新疆,在那里生活了近60年。他的作品大都吸取了新疆民歌的素材,一生整理、收集了700多首作品。因此,他有个美誉叫做“西部歌王”。

他的代表作有《在那遥远的地方》和《半个月亮爬上来》《达坂城的姑娘》、《阿拉木汗》、《掀起你的盖头来》、《可爱的一朵玫瑰花》、《玛依拉》、《青春舞曲》、《在银色的月光下》等。

8、师:可以说,王洛宾先生把新疆的音乐介绍给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让我们来听听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中由我国著名歌唱演员谭晶唱响的《青春舞曲》。

9、视频谭晶的《青春舞曲》。

10、师: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北京天使合唱团演唱的《青春舞曲》,你能听出其中的伴奏乐器是什么吗?

11、师:是手鼓。手鼓是汉族人民对新疆一种打击乐器的俗称。手鼓的新疆语叫“达卜”。流行于新疆唯吾尔族﹑哈萨克族和乌孜别克族地区。常用于独奏﹑合奏及伴奏。师:让我们再来听听音乐中的手鼓打的哪一条节奏。出示节奏进行选择。

12、师:这样的节奏给人什么样的感觉?这是新疆维吾尔族音乐中常见的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使歌曲变得更加欢快、活泼,同时也突出了维吾尔族音乐的欢快、热情、豪爽。

13、师生一起打节奏。先念连续念 再打节奏。让我们试试为《青春舞曲》做伴奏。

【有时间多可以让两组学生唱,两组学生打节奏】

14、师:有人说:新疆人会说话便会唱歌,会走路便会跳舞。能歌善舞是他们的天赋,也是外人艳羡的才华,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歌舞《青春舞曲》,一睹她们的风采。欣赏歌舞《青春舞曲》。

三、小结 师:维吾尔族的歌舞让我们感受到了青春活力,也让我们感悟到:花无再开日,人无再少年。青春的脚步如行云流水,青春的光阴稍纵即逝。每个人都是人生的导演,每一天都是现场演出。同学们,好好学习,积极进取,让青春流光溢彩,让人生没有遗憾。祝愿大家的明天会更好!

找歌曲的谱子

找青春舞曲编配的节奏谱子

找青春舞曲的演唱音乐和伴奏音乐、手鼓在维吾尔语中被称为达卜(达甫),因用手敲击时发出像“达”“卜”两种声音而得名,新疆的手鼓是用桑、核桃等木作框,框内缀有铜环、铁环。一面蒙羊皮或驴皮,高档品则用品皮。演奏时双手交替击鼓而发音。一般以右手击鼓心,发音“咚”,用于强音;左手击鼓边,发音“嗒”,用于弱音;双手击鼓边可作滚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时候见到手鼓我心里痒痒也随便敲几下,同样的手鼓,拿我手里敲出来的声音与维族朋友弄出来的声音完全是天壤之别,而维吾尔族人民非常喜爱达卜,男女老少几乎都

会演奏。维吾尔族个个能歌善舞,这可是一点都不错。

维吾尔族在演奏时,双手“虎口”扶住鼓框,除拇指外,其余各指均可用于击鼓。手指敲击鼓面的不同部位,能发出不同的音响,音色千变万化,表现力极为丰富。摇动鼓身,使小铁环撞击鼓框,亦能发出音响。乌兹别克族在演奏时,左手持握手柄,用右手拍击鼓面。锡伯族的达卜,鼓的背面设有一个手柄,拴系于鼓框内侧,鼓背用羊皮遮盖,中心留有通孔。在维吾尔族、乌兹别克族和锡伯族,手鼓通常由男子演奏。只有塔吉克族的手鼓,几乎全由女子演奏。

他的作品多以情歌为主。其中,《在那遥远的地方》和《半个月亮爬上来》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并且荣获国家颁发的“金唱片特别创作奖”;《达坂城的姑娘》、《阿拉木汗》、《掀起你的盖头来》、《可爱的一朵玫瑰花》、《玛依拉》、《青春舞曲》和《在银色的月光下》等西部民歌,在国内外广为流传,已成为中华音乐宝库中的经典之作。

第3篇:青春舞曲教案

青春舞曲

【教学内容】 1.歌曲《青春舞曲》。

2.音乐活动:为《青春舞曲》编配打击乐伴奏,并创编舞蹈动作。【教学准备】 钢琴(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小型打击乐器(手鼓、串铃等)、投影 仪、音响设备等。【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青春舞曲》,正确把握歌曲的情绪,体会歌曲的旋律特点。

2.通过音乐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培养节奏感和创造力,训练 协调性,加深对歌曲风格的理解。

3.了解维吾尔族音乐的特点,并可结合维吾尔族民族的服装、乐器、舞蹈 动作,体会音乐与舞蹈的结合。【教学重点】

1.通过不同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和了解围绕“青春”主题的不同音乐作 品的内容和音乐风格特点,并激发学生对“青春”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2.用自然的声音准确地演唱《青春舞曲》。

【教学难点】 本单元所选的歌曲和乐曲均属小型作品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青春舞曲》教案

《青春舞曲》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新疆和西部民歌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能力目标:

1、学会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青春舞曲》。

2、能够根据歌曲的风格,结合一些舞蹈来表现,加深对歌曲情绪的感受。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懂得青春易逝的道理,知道珍惜光阴。教学重点:体会新疆民歌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感受歌曲的音乐表现形式,理解歌曲的欢快情绪,锻炼对新疆民族舞蹈动作的创编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大坂城的姑娘》,同学们在音乐声中进入教室)

导语:同学们好!伴随着明快的节奏、优美的旋律,我们一起来到了音乐课堂。有人知道刚才播放的是什么歌曲吗?它是哪个民族的?(生:《大坂城的姑娘》、新疆)很好!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她物产丰富,而文化艺术更是历史悠久。想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青春舞曲》教案

《青春舞曲》教案

课题:《青春舞曲》 年级:八年级上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新疆和西部民歌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能力目标:

1、学会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青春舞曲》。

2、能够根据歌曲的风格,结合一些节奏型来表现,加深对歌曲情绪的感受。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懂得青春易逝的道理,知道珍惜光阴。教学重点:体会新疆民歌的风格特点。领悟歌曲的深刻寓意。教学难点:领悟歌曲的深刻寓意。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亚克西》,同学们在音乐声中进入教室)导语:同学们好!动听的的歌声又把我们带到了轻松的音乐课堂。有哪位同学知道刚才播放的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吗?生答。你们去过新疆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新疆旅游一圈。说到新疆你们会想到什么?(播放课件)教师讲解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青春舞曲教案

人音版九年义务教育课标教材第十三册第三单元

《天山之音》-------《青春舞曲》教案

教学班级 七年级1班

课时:1课时 执教者 余静

教学目标:

1、能对我国新疆维吾尔族的民族民间音乐感兴趣,愿意了解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和民族风情

2、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清晰的咬字吐字,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青春舞曲》

3、能主动交流、探讨,自主创编简单舞蹈,积极参与各项音乐实践展示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和认识所学歌曲,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难点是为《青春舞曲》伴舞 教学方法与手段:欣赏、教唱、创造与表演

教学具准备:钢琴、课件、教学多媒体、新疆民族服装

一、导入:

师: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过一首好听的歌曲-------《爱我中华》,大家还记得吗? 生(齐答):记得

(播放课件-------《爱我中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七年级青春舞曲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七年级青春舞曲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