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九年级语文课件文言文
导语:忆金戈铁马古战场,待花前月下与君靠。当气壮山河终卸甲,还采菊东篱把花茶。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九年级语文课件文言文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九年级语文课件文言文
一、阅读下文,完成习题。
秦桧居相位,凡十九年,劫制君父,包藏祸心,倡和误国,忘仇攵胄,专权求和。后拥立理宗,直至他死后,理宗才得亲政。由此可见,他“奏复(秦桧)王爵,赠谥”,是因为他们(用成语),其目的是,可见奸佞也是的(用成语),必须引起世人警惕。
6、有一对联说:“千秋怨狱‘莫须有’;百战忠魂归去来。”“千秋怨狱”指的是,选文中与“莫须有”相应的文句是。又有一联说:“老奸终古分尸,鬼斧神斤,劈开桧树;快事一时抚掌,风欺雪虐,压倒秦头。说明,表达了人民之情。
二、阅读下文,完成习题。
孝文帝立,以为太尉勃亲以兵诛吕氏,功多;陈平欲让勃尊位,乃谢病。孝文帝初立,怪平病,问之。平曰:”高祖时,勃功不如臣平。及诛诸吕,臣功亦不如勃。愿以右丞相让勃。“于是孝文帝乃以绛侯勃为右丞相,位次第一;平徒为左丞相,位次第二。赐平金千斤,益封三千户。居顷之,孝文皇帝既益明习国家事,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曰:”不知。“问:”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于是上亦问左丞相平。平曰:”有主者。“上曰:”主者谓谁?“平曰:”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吏。“上曰:”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平谢曰:”主臣。陛下不知其驽下,使待罪宰相,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孝文帝乃称善。右丞相大惭,出而让陈平曰:”君独不素教我对!“陈平笑曰:”君居其位,不知其任邪?且陛下即问长安中盗贼数,君欲强对邪?“于是绛侯自知其能不如平远矣。居顷之,绛侯谢病请免相,陈平专为一丞相。
1、选文中的“高祖”即(人名),曾吟《大风歌》,其诗只有两句,为“,”。
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①天下一岁决狱狱几何
②平曰:“有主主者”
③上佐佐天子理阴阳
④居居顷之,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是()
①绛侯谢谢病请免相②勃谢谢曰:“不知。”③陈平欲让让勃尊位④出而让让陈平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4、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A、孝文帝初立,怪怪平病
B、单于壮壮其节
C、必先利利其器
D、吾妻之美美我者
5、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文
(1)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后,责治粟内史
(2)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6、绛侯周勃“不能对”,是因为(依选文归纳),但其“ ”而“ ”,还是值得肯定的。(用选文原句回答)
第2篇:九年级文言文总汇
九年级文言文总汇
孟庆玲
《陈涉世家》
一、〖知人论世〗
1、司马迁(约前145—前90年),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夏阳人。
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XX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帝王传记)12篇,世家(记诸侯本系)30篇,列传(序列人臣事迹)70篇,表10篇,书(记经济、天文、历法、礼乐等方面的情况)8篇。
二、词语积累
〖通假字〗
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適通“谪”,发配去守边。
为天下唱 唱通“倡”,倡导。
固以怪之矣 以通“已”,已经。
卜者知其指意 指通“旨”意图。
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通“披”,穿着。
〖重点词句〗
1、辍耕之垄上:停止
2、怅恨久之:失望 叹恨
3、苟富贵:倘使(如果)
4、若为佣耕:你;是
5、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征发,驻守
6、屯(于)大泽乡:停驻
7、皆次当行:都(被)编入谪戍的队伍
8、会天大雨:恰巧 (适逢)
9、举大计亦死:发动
10、等死:同样
11、死国可乎:为国事而死 ;死,为…而死
12、天下苦秦久矣:苦于秦(的统治)
13、今或闻无罪:有人
14、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果真
15、吴广以为然:认为
16、固以怪之矣:原来,本来
17、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暗中命令
18、吴广素爱人:平常
19、令辱之:让
20、召令徒属:召集并号令
21、藉第令毋斩:即使
22、死即举大名耳:干出大名声
2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侯将相难道有生来的贵种吗
24、袒右:露出右臂(做为起义的标志)
25、收而攻蕲:收集义军
26、行收兵:行军中
27、比至陈:等到
28、守丞死:郡守的.副职
29、号令召三老:封建社会里长官教化的乡官
30、将军身被坚执锐:指亲自作战
31、复立楚国之社稷:国家
〖词类活用〗
1、大楚兴,陈胜王 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为王
2、天下苦秦久矣 苦: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苦
3、尉果笞广 笞:用鞭、杖打。
4、皆指目陈胜 目:名词用作动词,看
5、夜篝火 夜:名词用作状语,在夜间 篝火:名词用作动词,燃起篝火
6、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名词用作动词,本义为捕鱼用的网,这里是“捕捞”的意思,与“所”一起作“鱼”的定语
7、将军身被坚执锐 坚:形容词用作名词,坚硬的铠甲 锐:形容词用作名词,锐利的武器
8、忿恚尉 忿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三、〖重点语句翻译〗
1、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答:陈胜协助(帮助)吴广.一同(一共)杀了两个兵官
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如果我们这些人冒称公子扶 苏、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该有许多人会响应。
3、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第3篇:九年级文言文复习资料 (九年级)
论语十则
[编辑本段]第一则:为人处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孔子说:“学习过后时常温习学过的知识,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到这里,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不也称得上是君子吗?”【注释】(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4)说:音yu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