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数量关系说课稿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9-26 07:13:3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常见的数量关系说课稿

常见的数量关系说课稿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常见的数量关系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例4:常见的数量关系(第一课时),课型为新授课。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三位数乘二位数以及积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把日常生活中常常用到的数关系加以概括整理,加深学生对这些常见数量关系的`认识,同时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

结合以上分析,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并能运用“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结合身边的数学,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这组数量关系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发展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的能力。

根据我确定的三维目标,重点为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我将采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含义及数量关系。本课的难点是理解数量关系并掌握,以及用术语能表达这些数量关系。将采用通过解决简单问题,引导自主探索。

四年级的学生活泼,思维敏捷。有一定分析问题的能力,我将用创设教学情景,抓住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

结合学生的特点,依据数学新课标,我将本节课环节确定为一下五方面:

一、情境导入:

1、学生展示学生展示搜集的超市购物的信息。

2、如果我想买一件商品,应该要知道些什么条件?

二、探究新知

(二)教学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及数量关系式

1、,观察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点?都是求什么问题?

2、小结:每件物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

3、出示学生收集的物品价格标签,说一说单价是多少?

4、你发现单价、数量与总价有什么关系?

5、小结单价、数量与总价之间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基础训练)

四、拓展练习

根据“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解决下列问题。

五、课堂小结

我将板书设计为:

例4: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

买了多少,叫做数量;

一共用了多少钱数,叫做总价。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来突出本节课的难点。

第2篇:常见的数量关系说课稿范文

常见的数量关系说课稿范文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例4:常见的数量关系(第一课时),课型为新授课。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三位数乘二位数以及积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把日常生活中常常用到的数关系加以概括整理,加深学生对这些常见数量关系的认识,同时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

结合以上分析,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并能运用“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结合身边的数学,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这组数量关系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发展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的能力。

根据我确定的三维目标,重点为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我将采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含义及数量关系。本课的难点是理解数量关系并掌握,以及用术语能表达这些数量关系。将采用通过解决简单问题,引导自主探索。

四年级的学生活泼,思维敏捷。有一定分析问题的能力,我将用创设教学情景,抓住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

结合学生的特点,依据数学新课标,我将本节课环节确定为一下五方面:

一、情境导入

1、学生展示学生展示搜集的超市购物的信息。

2、如果我想买一件商品,应该要知道些什么条件?

二、探究新知

(一)研究单价、数量与总价的关系例4(1) 、(2)

(二)教学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及数量关系式

1、,观察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点?都是求什么问题?

2、小结:每件物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

3、出示学生收集的物品价格标签,说一说单价是多少?

4、你发现单价、数量与总价有什么关系?

5、小结单价、数量与总价之间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基础训练)

四、拓展练习

根据“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解决下列问题。

五、课堂小结

我将板书设计为:

常见的数量关系(一)

例4: 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

买了多少,叫做数量;

一共用了多少钱数,叫做总价。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来突出本节课的难点。

第3篇: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说课稿

《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说课稿

徐 金 芳

我讲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第52~53页的例

4、例5,也就是“单价、数量、总价和速度、时间、路程之间关系”。

在学习之前,学生对单价、数量、总价并不陌生,只是这三个概念还没有提炼概括,所以这节课主要是从生活现实出发来认识理解概念,提炼归纳概念。另外在已有的生活实践中,也经历了初步感知路程、时间、速度的生活经验,能模糊地感觉到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一定关系,这些知识、能力及经验为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建构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模型,解决相应的应用题提供了前提条件。

根据教材结构与内容的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本节课预想达成的教学效果如下:

1.使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和总价,以及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含义,理解并掌握这两组数量关系。

2.初步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常见的数量关系(第一课时)》说课稿

《常见的数量关系(第一课时)》说课稿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常见的数量关系(第一课时)》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例4:常见的数量关系(第一课时),课型为新授课。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三位数乘二位数以及积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把日常生活中常常用到的数关系加以概括整理,加深学生对这些常见数量关系的认识,同时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

结合以上分析,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并能运用“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结合身边的数学,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

《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

【教学模式】“三六一”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2--53页例4和例5。【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自学,使学生理解单价、速度的概念,掌握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这两组数量关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单价、速度的概念,掌握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这两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应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3分)

小黑板展示信息:检测学生预习情况并反馈:(1)每个书包50元,4个书包多少钱?

300元钱买了6个同样的书包,每多少钱?(2)一辆动车每小时行200千米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常见的数量关系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常见的数量关系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