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反应教学教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9-01 07:12:4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离子反应教学教案

离子反应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含义;

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含义;

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能力目标

通过对中和反应、碳酸根离子检验等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

教学建议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建议

离子反应是电解质在溶液里发生的反应,或在溶液里生成电解质的反应。

要正确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必须掌握电解质、电离、电离方程式和酸、碱、盐的溶解性等知识。

教学过程可采用:实验→观察→分析→结论的程序进行教学。具体建议如下:

一、精心设计,并做好强弱电解质水溶液导电性强弱的实验,再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推理,是建立强弱电解质概念的关键。教师要强调比较导电性强弱时,必须条件相同。在演示实验中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灯光的亮度,讨论推断:灯光亮度不同→溶液的导电性不同→溶液里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不同→电解质电离程度不同→电解质有强弱之分。从而为理解离子反应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由于学生学过的'化学反应不太多,本节只要求学生掌握离子互换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置换反应两类离子反应,不要再扩大。

做好教材中的演示实验,让学生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运用电解质在水中发生电离,电离方程式等知识进行分析,并联系复分解反应趋于完成的条件,得出“电解质在溶液里发生反应的实质是离子间的反应”这一新课题。理解离子反应总是向离子浓度降低的方向进行的道理。最后过渡到为表示反应的本质,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来表示化学反应,即离子方程式的教学。

三、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是本节的难点。

建议1.初学时按书写步骤进行训练。2.步骤中的第二步是正确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关键。学生的主要错误是不熟悉酸、碱、盐的溶解性表。教师可帮助学生抓住若干条规律,记住常见物质的溶解性,这样有利于教学。3.强调离子反应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加强读出离子方程式正确含义的训练。学生练习化学方程式改写成离子方程式和由离子方程式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方法:创调情境→提出问题→诱导思维→激发兴趣→分析归纳→解决问题

教学手段:实验录像、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投影

教学过程

[引言]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化学反应分为不同的反应类型。如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将化学反应分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若根据化学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又可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另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

[板书]第二节 离子反应

[复习提问]回顾初中物质导电性实验——第一组物质是干燥的氯化钠固体、硝酸钾固体、氢氧化钠固体、磷酸固体、蔗糖固体、无水酒精,第二组是 溶液、 溶液、 溶液、 溶液、酒精溶液、蔗糖溶液

[学生回答]还记得吗?哪些物质能导电?哪些物质不能导电?干燥的 固体、 固体、 固体、 固体不导电,而 溶液、 溶液、 溶液、 溶液都能导电。蔗糖和蔗糖溶液,无水酒精及其水溶液均不导电。

[复习提问]为什么有些物质如 、 、 、 在干燥的固体时不导电,而溶于水后却能导电了呢?

[学生回答]是因为这些物质的固体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当它们溶于水后,在水分子的作用下,使这些物质电离产生了能够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从而能够导电。

[教师总结]可见酸、碱、盐的水溶液都具有导电性。

[引出新课]

[板书]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1.概念:

[投影](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如: 、 、 等。

(2)非电解质:无论是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例:蔗糖、酒精等。

[讲述]我们已经知道酸、碱、盐是电解质,它们的水溶液都能导电。那么,我们进一步来研究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种类的酸、碱、盐溶液,它们的导电能力是否相同。

[演示实验]实验1-1

[引导思考]学生认真观察实验,并对实验现象加以分析、讨论。

[学生回答]根据灯泡发光明暗程度不同,我们可以知道相同条件下,它们的导电能力不同。

[结论]电解质有强、弱之分。

[板书]二、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投影]图1-10, 在水中溶解和电离示意图。

[讲述]离子化合物与某些共价化合物能够在水分子作用下完全电离成离子,而某些共价化合物只能部分电离成离子。

[投影]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如强酸、强碱和大多数盐类。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如 。

[学生练习]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板书]三、离子反应:

[引导分析]由于电解质溶于水后就电离成为离子,所以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所起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

[板书]1.概念:离子之间的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学生总结]2.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板书]

①生成弱电解质,如 、弱酸、弱碱

②生成挥发性物质,如

第2篇:离子反应教案

第二课时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主备课教师:乌云达来

第十一周(10月17日-10月23日)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和原理.2.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所起离子反应的本质;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3.获得的有关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过程与方法

1.探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2.在学习离子反应过程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和和谐.教学重点、难点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教具准备

CuSO4溶液、BaCl2溶液、NaCl溶液、NaOH溶液、气球 教学方法:试验探究法,讲述法,假设法,讨论法.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电解质的概念,知道了酸碱盐再水溶液中可以电离出阴阳离子.这一节课呢我们来继续学习有关离子间的反应----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板书]<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推进新课] 好,现在请两位同学上黑板写出Na2SO4+KCl=

;Na2SO4+BaCl2= 的反应方程式.这两个化学能不能参加呢?能参加的写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生:写出方程式.[新课推进] 那么这两位同学写对了吗?好,我们通过实验来证明.大家把书本打开到P31.阅读书本中的实验[2-1],那位同学有没有写对呢?现在老师通过实验来验证.请大家认真观察.

[实验演示]好,大家看看Na2SO4溶液和KCl溶液能不能反应呢?现在老师往溶Na2SO4中滴入KCl溶液,振荡.好,同学们,观察到什么现象呢?

生:没有什么现象.

[实验演示]好,我们再来做做Na2SO4溶液和BaCl2溶液反应的实验?好,往Na2SO4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振荡,好,大家观察到什么现象呢?

生:出现白色混浊.

师:看来大家都观察得很仔细!

[教学推进]那么第一个实验没有什么现象产生,而第二个实验出现了白色沉淀.那么是不是第一个就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呢?现在我们从电离出来的离子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在水溶液中,Na2SO4可以电离出2Na++和SO42-, 而KCl可以电离出来K+和Cl-,这些离子在水溶液中只是相互间的混合,并没有生成新的物质.但,第二个实验,离子间混合之后,SO42-和Ba2+就生成了新的物质Ba SO4沉淀,所以说第二个实验发生了化学反应.

[副板书](假设Na2SO4和KCl可以发生)Na2SO4+2KCl=K2SO4+2NaCl 2Na++SO42-+2K++2Cl-= 2K++ SO42-+ 2Na++2Cl-

Na2SO4+ BaCl2= BaSO4↓+ 2NaCl 2Na++SO42-+Ba2++2Cl-=BaSO4↓+2Na++2Cl-SO42-+Ba2+=BaSO4↓

(结合副板书进行讲解)

[教学推进]像第二个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因为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反应,所以我们这样的反应叫做离子反应. [板书]一.离子反应在水溶液中离子间的进行的反应.

[过渡]像这样的一个SO42-+Ba2+=BaSO4↓ 反应式子,我们称之为离子方程式.那么这样简单的离子方程式是怎么写出来的呢?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板书]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1.写

写出反应方程式

2.拆

易电离的物质

3.删

没参加反应的离子

4.查

检查两个守恒

(以Na2SO4+ BaCl2= BaSO4↓+ 2NaCl)为离子,进行分步详细讲述,并且强调在写离子方程式的时候应该注意的问题)

[过渡]我们在写离子方程式的时候,特别要注意以下问题. [板书]注意事项:

1. 易溶且完全电离的,例如强酸、强碱、可溶性盐等改写成离子. 2. 难溶物、弱酸、弱碱、H2O、气体、单质、氧化物等仍用化学式表示.

(在讲述时进行举例说明。例如,难溶物:BaCO3、CaCO3、Fe(OH)3;难电离物质:H2O 弱酸 弱碱 ;气体:CO2、SO2、SO3;单质:H2、Cl2、Fe、Cu;氧化物:NaO CaO)

3. 在检查时注意两个守恒: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

[练习巩固] 好, 现在大家来做一下黑板上的习题。按照步骤写出离子方程式。

[副板书](1)BaCl2+Na2CO3=BaCO3↓+2NaCl(2)Na2CO3+2HCl = 2NaCl+H2O+ CO2↑

[点评](在点评中注意强调离子方程式时应该注意的事项,也可以在练习中得出写离子方程式应该注意的事项)

[过渡]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我们这节课重点的内容,希望大家认真对待。好,接下来我们

看看另一个实验。这支试管里装着的是 NaOH溶液,往里面加入稀盐酸溶液,振荡,好,大家看到什么现象呢? 生:回答

[讲述] 我们观察不到什么现象,但我们知道这实际上是发生了酸碱中和反应。好,大家请把黑板上酸碱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写出来。NaOH+HCl=NaCl+H2O,2KOH+H2SO4=K2SO4+2H2O;2NaOH + H2SO4 = Na2SO4+2H2O;KOH+HCl = KCl +H2O(可以请学生上黑板写出来)[教学推进] 大家对比一下你们写出来的离子方程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 生:回答

[总结] 好,它们的离子方程式都可以表示为:OH-+H+=H2O.这表明酸碱中和反应实际上是由酸电离出来的H+ 与由碱电离出来的OH-结合而生成了水。所以,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同一类的反应,而且还表示同一类的反应。

[板书] 离子方程式的意义:离子反应不仅可以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反应,还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化学反应。

[巩固] 大家,请写出可以用 SO42-+Ba2+= BaSO4 这个离子反应方程来表示的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例如:BaCl2+ H2SO4= BaSO4↓+2HCl;Ba(OH)2+Na2SO4=BaSO4↓+2NaOH;)

[过渡] 初中时我们已经我们已经学习了发生复分解反应.那么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什么呢? 生: 回答(有沉淀生成 , 有水生成和有气体产生)[教学推进] 那么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离子反应有应该要什么样的条件呢?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实验演示] 同学们打书本翻开到P33页的实验[2-3],现在老师做实验,请各位同学认真观察.填写课本上的表格.[课本上的表格] 实验现象及离子方程式 反应生成物的物质特征

1.向盛有2ml的CuSO4溶液中滴加2ml稀NaOH溶液。蓝色絮状沉淀

CuSO4 + 2NaOH = Cu(OH)2↓+ 2NaCl Cu2+ + 2OH-= Cu(OH)2↓难溶物

2.向盛有2ml NaOH稀溶液的试管里滴加酚酞溶液,再用滴管向试管里慢慢滴入稀盐酸,至溶液恰好变色为止。红色消失

NaOH+HCl=NaCl+H2O OH-+H+= H2O 3向盛有2ml Na2CO3溶液的试管里加入2mL稀盐酸。产生气体

Na2CO3 + 2HCl = 2NaCl+H2O+CO2↑ CO32-+ 2H+ = H2O + CO2↑

(逐一演示上面实验,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的能力和归纳的能力)

[总结] 从以上实验我们可以知道,如果有难溶物、水或气体生成时,离子反应就能够发生.其实离子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一样的.[板书] 三.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1.生成难溶物 2.生成气体 3.生成水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离子反应,知道了怎么书写离子方程式.还学习了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大家回去好好复习.[布置作业] p34 第4、5、6三题.[板书设计] <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一.离子反应在水溶液中离子间的进行的反应. 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1.写

写出反应方程式

2.拆

易电离的物质

3.删

没参加反应的离子

4.查

检查两个守恒 注意事项: 1.易溶且完全电离的,例如强酸、强碱、可溶性盐等改写成离子.

2.难溶物、弱酸、弱碱、H2O、气体、单质、氧化物等仍用化学式表示.

(在讲述时进行举例说明。例如,难溶物:BaCO3、CaCO3、Fe(OH)3;难电离物质:H2O 弱酸 弱碱 ;气体:CO2、SO2、SO3;单质:H2、Cl2、Fe、Cu;氧化物:NaO CaO)

3.在检查时注意两个守恒: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

三.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1.生成难溶物

2.生成气体

3.生成水

第3篇:离子反应教案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离子反应的本质

2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3初步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并了解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离子反应的条件

2、在学校离子反应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比较,分类概况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离子反应的本质及其发生的条件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其意义 【教学难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方法】实验法、讲授法

【导入新课】在初中,我们学过四个基本反应类型,同学们还记得是那四个吗? 【学生】置换反应、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

【师】 是的,化学反应的分类方法有很多,今天我们即将学习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即,将“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师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离子反应教案

离子反应教案(精选多篇)

《离子反应》教案

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史延海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做到:

1、能区分常见的强、弱电解质,并会书写电离方程式

2、知道离子反应的实质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3、学会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重、难点:离子反应的概念、实质、发生条件

会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学

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学情分析:应该已经掌握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知识,其他知识大多数同学可能不知道

教法选择:探究式等

教具使用:实验、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探究实验1]用0.1mol/l的蔗糖、盐酸、醋酸、硫酸铜溶液、氯化钡溶液在相同条件下同时做导电性

对比实验

[学生预测并探究]通电后灯泡是否会全亮?

[现象]略

[结论]由实验现象可判断下列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离子反应》教案

《离子反应》教案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电解质、强电解质、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概念;(2)掌握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方法,初步学会一般性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3)联系旧知识,加深对复分解离子反应条件、中和反应及碳酸根离子检验等离子反应实质的认识。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探究实验和设想验证得到离子反应的条件,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从实验现象出发探寻反应本质。

(2)通过实验现象及其反应实质和复分解反应条件的运用,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抽象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探究讨论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2)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奠定高中阶段化学学习的重要基础。

二、教学重点、难点

电解质的概念、探究碱和盐的定义、离子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离子反应教案

离子反应

开堂提问:

为什么金属可以导电?

然后,提问为什么盐水可以导电?

比较固体NaCl不导电,而溶液状态就可以导电?

从微观原理上,解释NaCl水溶液和熔融状态可以导电的原因。一 电解质的电离给出电离的定义:溶于水,或者受热融化,离解成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就叫电离。用电离的方法,给出酸碱盐的定义。

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就是酸。

阴离子

OH的化合物

碱 能产生金属阳离子(包括NH4的)

盐 区分酸碱盐:

H2SO4

NaHSO4

Na2SO4

NaOH

C2H5OH

Ba(OH)2 Cu(OH)2CO3 NH4Cl

H2O

属于酸的: 属于碱的: 属于盐的:

NaHSO4溶液能电离出H+和Na+,NaHSO4属于酸吗?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HCl=H+

+

Cl-BaSO4

NaOH

NH4Cl电解质的定义: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离子反应教案

《离子反应》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做到:

1、能区分常见的强、弱电解质,并会书写电离方程式

2、知道离子反应的实质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3、学会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重、难点:离子反应的概念、实质、发生条件

会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学情分析:应该已经掌握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知识,其他知识大多数同学可能不知道 教法选择:探究式等

教具使用:实验、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探究实验1]用0.1mol/L的蔗糖、盐酸、醋酸、硫酸铜溶液、氯化钡溶液在相同条件下同时做导电性对比实验

[学生预测并探究]通电后灯泡是否会全亮? [现象]略

[结论]由实验现象可判断下列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BaCl2、HCl、蔗糖、CuSO4、C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离子反应教案

第二节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2、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布骤。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探究化学反应实质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3、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教学难点: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方法:设疑、演示实验、小组讨论

教学过程:

A、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离子反应第一课时有关电解质的知识,我们知道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而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弱电解质;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是强电解质,只能部分电离的电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离子反应教学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离子反应教学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